收藏 分享(赏)

昌邑市第四中学校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doc

上传人:爱你没说的 文档编号:9547299 上传时间:2019-08-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昌邑市第四中学校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昌邑市第四中学校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昌邑市第四中学校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昌邑市第四中学校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昌邑市第四中学校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页,共 9 页 昌邑市第四中学校 2018-2019 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 班级_ 座号_ 姓名_ 分数_ 一、选择题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 SO 2 通入 Ba(NO 3 ) 2 溶液中,产生沉淀,此沉淀是 BaSO 3 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 KNO 3 固体,铜粉仍不溶解 C向 AlCl 3 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 再加入过量 NaHSO 4 溶液,沉淀溶解 D在 Fe(OH) 3 胶体中加入稀盐酸,可观察到红褐色胶体变为棕黄色溶液 2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目的 实验方案 A 比较 Mg、Al 的金属性 将去除氧化膜的镁条

2、、铝片分别放入沸水中 B 鉴别 MgCl 2 和 AlCl 3 溶液 将过量稀氨水分别滴入 MgCl 2 和 AlCl 3 溶液中 C 证明苯环对羟基活性的影响 分别向苯和苯酚溶液中滴加饱和溴水 D 比较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将不同浓度的 KMnO 4 溶液、稀 H 2 SO 4 与同浓度 的 H 2 C 2 O 4 溶液混合 3 将适量金属钠投入下列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但无沉淀生成的是( ) A盐酸 B饱和氢氧化钠溶液 CFeCl 3 溶液 DCuSO 4 溶液 4 常温下,有甲、乙两份体积均为 1L、浓度均为 0.1molL -1 的醋酸溶液,其 pH 为 3,甲用蒸馏水稀释 到 100L

3、 时,溶液的 pH 变为 x;乙与等体积、浓度为 0.2molL -1 的 NaOH 溶液混合,在混合液中: n(CH 3 COO - )+n(OH - )-(H + )=y mol。x、y 的正确答案组合为 A. 3x5、0.2 B. 3x5、0.1 C. 3、0.1 D. 5、0.2 5 【2017 新课标 1 卷】已知 (b)、 (d)、 (p)的分子式均为 C 6 H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 的同分异构体只有 d 和 p 两种 Bb、d、p 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b、d、p 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b、d、p 中只有 b 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6 硫黄在空气中燃烧

4、生成气体甲,甲溶于水得溶液乙,向乙溶液中滴加溴水,乙溶液变成丙。在丙里加入 Na 2 S 生成气体丁,把丁通入乙得到沉淀戊。甲、乙、丙、丁、戊均含有硫元素,则它们正确的顺序是 ASO 3 、H 2 SO 4 、H 2 SO 3 、H 2 S、S BSO 2 、H 2 SO 3 、H 2 SO 4 、S、H 2 S CSO 3 、H 2 SO 4 、H 2 SO 3 、S、H 2 S DSO 2 、H 2 SO 3 、H 2 SO 4 、H 2 S、S 7 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错误的是第 2 页,共 9 页 A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中木炭与浓硝酸产生了反应 B由中的红棕色气

5、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C由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 CO 2 ,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8 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实现直接转化的是( ) AMgMgOMgCl 2 Mg(OH) 2BCuCuCl 2 Cu(NO 3 ) 2 Cu(OH) 2 CFeFe 3 O 4 Fe(OH) 3 Fe 2 O 3DNaNa 2 O 2 Na 2 CO 3 NaCl 9 A 2 、B 2 、C 2 3 种单质和它们离子间能发生下列反应 2A - + C 2 = 2C - + A 22C - + B 2 = 2B - + C 2 ,若 X - 能与

6、 C 2 发生反应 2X - + C 2 = 2C - + X 2 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氧化性 B 2 C 2 A 2B还原性 X - C - B - CX 2 与 B - 能发生反应 DB 2 与 X - 能发生反应 10常温下,向 20.00 mL 0.100 molL 1CH 3 COONa 溶液中逐滴加入 0.100 0 molL 1 盐酸,溶液的 pH 与所 加盐酸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不考虑挥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 所示溶液中: c(CH 3 COOH)c(Cl )c(OH )c(H )B点所示溶液中: c(Na )c(Cl )c(CH 3 COO )c(CH 3 C

7、OOH)C点所示溶液中: c(CH 3 COOH)c(Na )c(H )c(CH 3 COO )D整个过程中可能出现: c(H )c(Na )c(CH 3 COOH)c(CH 3 COO ) 11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A验证 RX 为碘代烷,把 RX 与烧碱水溶液混合加热,待冷却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 B检验苯中是否混有苯酚:在样品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振荡,看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是否褪色 C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混合气体与 H 2 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乙烯转变为乙烷第 3 页,共 9 页 D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到 170,将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高 锰酸钾,可检 验制得的气体是否为乙烯 12物

8、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 物质的浓度和 反应温度等有 关。下列各组物质: Cu 与 HNO 3 溶液 Cu 与 FeCl 3 溶液 Fe 与 FeCl 3 溶液溶液 Cl 2 和 NaOH 溶液 Fe 和 HNO 3 Na 和 O 2 。 其中由于浓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B C D 13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 C(s)+H 2 O(g) CO(g) +H 2 (g) H0,向甲、乙、丙三个恒容容器中 加入一定量 C 和 H 2 O,各容器中温度、反应物的起始量如下表,反应过程中 CO 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容器

9、 甲 乙 丙 容积 0.5 L 0.5 L V 温度 T 1 T 2 T 1 起始量 2 molC 1 molH 2 O 1 molCO 1 molH 2 4 molC 2molH 2 O A甲容器中,反应在前 15 min 的平均速率 v(H 2 )=0.1molL 1 min 1 B丙容器的体积 V0.5 L C当温度为 T 1 时,反应的平衡常数 K=4.5 D乙容器中,若平衡时 n(H 2 O)=0.4 mol,则 T 2 T 1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均为化石燃料,它们属于可再生资源 B大自然利用太阳能最成功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C石油的分馏、催化裂化、裂解等石油加工

10、方法,其目的均为得到更多的汽油 D化肥的大量使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15甲醇燃料电池体积小巧、洁净环保、理论比能量高,已在便携式通讯设备、汽车等领域应用。某型甲醇第 4 页,共 9 页 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 2CH 4 O+3O 2 =2CO 2 +4H 2 O,如图是该燃料电池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燃料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a 是甲醇,b 是氧气C质子从 M 电极区穿过交换膜移向 N 电极区D负极反应:CH 4 O 6e - +H 2 O=CO 2 +6H + 16下列措施能明显增大原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 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 B. 将稀 改为 的浓 与 反应制取 C. 在

11、 与 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 D. 恒温恒容条件下,在工业合成氨反应中,增加氮气的量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向 Al 2 (SO 4 ) 3 溶液中逐滴滴加 Ba(OH) 2 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向含有 BaCl 2 和 NaOH 的混合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硫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向 CaCl 2 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101kPa、150时,agCO 和 H 2 的混合气体在足量的 O 2 中完全燃烧,将燃烧后的产物通入足量的 Na 2 O 2 固 体后,Na 2 O 2 增重 ag 为测定熔

12、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在刚玉(主要成分是 Al 2 O 3 ) 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后进行测量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22.4L 的 CO 气体和 28gN 2 所含的电子数相等 A B C D 18某一有机物 A 可发生下列变化: 已知 C 为羧酸,且 C、E 不发生银镜反应,则 A 的可能结构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4 种 B3 种 C2 种 D1 种 19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成物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 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 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D. 同温同压下, 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 不

13、同 20【辽宁省葫芦岛市 2017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下列有关苯、乙酸、乙醇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易溶于水第 5 页,共 9 页 B苯易挥发不能用作溶剂 C乙醇和乙酸反应的有机产物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酯类的有 4 种(包括原有机产物) DCH 3 CH 2 OH CH 3 CHO 发生了加成反应 二、填空题 21研究钠及其化合物有重要意义。 (1)实验室配制 0.1molL -1 的碳酸钠溶液 480mL,根据配制溶液的过程,回答问题:实验中除需要托盘 天平(带砝码)、药匙、烧杯和玻璃棒外,还需要的其他玻璃仪器是_。 实验中需用托盘天平(带砝码)称量碳酸钠固体_g。 某同学配制 Na 2 CO 3 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你认为该同学的错误有_ A B C D 下列实验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小的是_ A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 B容量瓶使用前没有经过干燥,瓶中有少量的水 C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转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再补充几滴水至刻度 (2)过氧化钠保存不当容易变质生成 Na 2 CO 3 。某过氧化钠样品已经部分变质,请你设计实验,限用一种溶 液和水,证明过氧化钠已经部分变质:_(说明操作、现象和结论)。 22、在 t时,某 NaOH 稀溶液中,c(H )10 amol/L,c(OH )10 bmol/L,已知 ab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试题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