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经济思想史,第四章 分配思想,分配思想1,一、分配财富的依据 1、按“劳”分配。 就劳动者立场看,一般主张按劳分配,即根据社会成员劳动成果的多少分配产品。 早在西周的时候,下层民众的这种观念就十分鲜明,他们对不劳而获的剥削者提出了强烈抗议。诗经伐檀中对剥削者的谴责。 对按劳分配原则进行系统论述的是墨子, 他首先肯定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劳动,指出人与禽兽等其他动物不一样“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死”。因而他极为重视生产劳动,要求统治者关心民生,积极组织男女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分配思想2,其次,他明确提出“按劳分配”原则:“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坚决反对不劳而获。他说,如果不劳而获就象到园圃
2、中去偷人家的桃李、瓜等一样。显然,他说的不劳而获含有承认私有产权的内容,他希望每个人都享有自己的劳动成果,互不侵犯。 2、按“天命”分配。 由于阶级的产生,统治者、剥削者总是利用手中的特权大肆占有社会财富,过着“衣必文采,食必粱肉”的生活;与此对照,劳动者、被统治者尽管辛劳一生,却仍然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于是,人们,尤其是统治者将这种不平等的财富分配和占有状况归咎于“天命”;,分配思想3,按照这种“天命”财富分配论,人们享有多少财富,是由“天命”决定的,人对此是无能为力的,就象俗语说的:命里吃八升,走遍天下不满斗。天子生而富贵。孔子云:五十而知天命。他感叹“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这种“
3、天命”财富分配论的现实表现, 对统治者来说,就是官爵和财产的世袭制,就是“门第”的贵贱不等,就是在财富分配和消费上的种种特权; 对被统治者来说,就是对贫穷、辛劳、卑贱的逆来顺受。 显然,“天命”分配论是对阶级剥削、贫富差异这一社会现实的一种虚幻的反映,统治者对此是别有用心地宣扬,被统治者对此是无可奈何地承认。,分配思想4,3、按“功”分配。 法家坚决反对“天命”分配论,而主张按“功”分配,功大多分,功小少分,无功不分。 商鞅将法家按“功”分配思想全面贯彻到经济政策中,规定只有农、战有功之人才能授予官爵和赏赐。他所制定的分配等级次序,完全按照功劳大小确定享有财富的数量,包括土地、服饰、奴婢等,做
4、到“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韩非要求“赋禄者称其功”、“功大者有尊爵,受重赏”,这可看成他的财富分配论的基本原则。,分配思想5,按照法家的一贯思想,“功大者”主要指杀敌多和生产粟米、布帛多的人,但这只适用于地主、农民、士兵,而不适用于各级、各类文职人员,于是韩非补充说:“贤才者处厚禄、任大官”。 所谓贤才,也就是指那些能够推动富国强兵的、对国家有功的文官士人。应该说,这一主张是有进步意义的,尤其是对世袭制时代来说。它为巩固和发展地主经济、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作出过重要贡献;它将报酬与功劳联系在一起,即使现在还在实行。,分配思想6,在“功”的含义上,不同的思想家又有不同的理解。 法
5、家只承认杀敌多者、生产粟米、布帛多者为有功,其他如“学者”、“言谈者”、“带剑者”、“患御者”和工商之民都是“五蠹”,对国家毫无功劳可言。因而法家对他们享有过多财富给予强烈谴责。 但在墨子、孟子等人看来,“学者”的功劳却更大。 墨子进一步认为这些有功的“学者”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能“教人耕”的、具有丰富生产技术和经验的“专家”,他们能指导众人生产,贡献比直接生产者更大;另一类是以“义”教化天下的社会管理者,他们研究和宣传治国的理论和政策,使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其贡献也比直接生产者大得多。,分配思想7,孟子指出,知识分子与生产劳动者一样,也是有助于社会的,因而也应当分配到相应的财富。 而荀子则极
6、为强调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 古代的经济、社会活动主要依赖于物质资源,而孟子、墨子却强调技术专家和社会管理者的重要贡献,重视知识和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并主张在经济分配制度上体现这一特征,令人感到惊叹。当今社会知识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高级人才在财富分配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的现实,证明了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在此问题上所显示的天才智慧。,分配思想8,4、按“德”分配。 主要指依照人们道德品质的好坏来分配财富。 孔子对颜回的德行极为赞赏,而对其一贫如洗的生活不无惋惜:“回也,其庶乎!屡空!”已含有品德高尚者应当享有财富的思想在内。 那么,什么是“德”呢?它有什么具体含义? 在孔子看来,主要就是“己欲立而立人
7、,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由己及人地为他人着想,其外在表现就是遵守仁义礼信等道德规范。 孟子说,如果做到了这一点,“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多)”;周文王做到了这一点,拥有华丽而宏大的楼台园池,也属应当。,分配思想9,荀子论述道:“德必称位,位必称禄,禄必称用”。直接决定财富分配数量德是“位”;而“位”的高低又取决于“德”,“德”是决定财富占有多少的最终依据。这是儒家对财富分配的基本模式,即由“德”而“位”、由“位”而厚禄或富贵。 王符强烈主张一个人所占有的财富应该与其德行(包括对社会的贡献)相称:君子应当享用高档消费品,而贫贱冻馁穷厄等则应当属于小人所承受。他尖锐批评了
8、现实生活中德、财不相称的现象,指出有的人满嘴仁义道德却一味追求财富。 他还根据这一观点分析了遗产问题:既然个人财富的占有应与个人德行相称,子孙能占有多少财产也决定于他们的德行;所以上辈为子孙留财产就没有意义,甚至是有害的,不如为其留下高尚的道德。,分配思想10,二、等级分配模式 在财富分配的依据上,存在着按劳动、天命、功劳还是按品德、能力来占有财富的争议,但在具体的分配数量上,几乎异口同声地反对平均分配,而主张财富的分配数量与所确定的分配依据成正比,实行差额分配、等级占有。相反,要求平均分配财富的呼声则相当微弱。 法家主张功劳越大,占有的财富越多。 商鞅“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按照
9、军功编排爵禄等级,按照等级分配田宅等财富。 韩非甚至认为,如果在财富分配和消费上不严格体现等级原则,将导致亡国的后果。,分配思想11,墨家也是等级分配论的提倡者。主张给那些贤良之士高官厚禄,因为贤良之士“虽不耕织,而功贤于耕织也”、“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 对等级分配财富原则阐述得最为详细的是儒家。 儒家祖述周公之礼,而周代是典型的封建领主制社会,严密的等级差别是封建领主制社会的重要特征,这是当时社会金字塔型政治统治结构的反映。 荀子为等级分配制度做了系统论证。 首先,等级分配制度能够规范社会财富分配,使人们免于争斗不休的困境。荀子云:物不能赡则必争,争则必乱,乱则穷矣。先
10、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仪以分之(分配),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大本也。,分配思想11,其次,给贤良君子分配很多的财富是社会管理的需要。 荀子云:夫为人主上者,不美不饰之,不足以一民也;不富不厚之,不足以管下也;不威不强之,不足以禁暴胜悍也。故必将撞大钟、击鸣鼓、吹笙竽、弹琴瑟,以塞其耳;必将雕琢、刻镂、黼黻fufu(古代礼服所绣的花纹。也泛指花纹和有文采)、文章,以塞其目;必将刍豢chuhuan(指牛羊猪狗等牲畜)稻粱、五味芬芳,以塞其口。 董仲舒补充说:“凡衣裳之生也,为盖形暖身也。然而染五彩饰文章者,非以为益肌肤血气之情也,将以贵贵尊贤而明上下之伦”,如果人人可得而衣之,
11、则“失文采所遂生之意矣”。传统社会的官服。,分配思想12,评论: 财富的等级分配制度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形成的。由于人们在经济地位、知识才能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人们占有财富的数量不可能完全相同,从这个意义上说,财富的等级分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即使是在当今社会,财富的等级分配和消费制度也是普遍存在的。 问题在于: 划分等级的依据是否合理?等级分配制度对社会经济和文化所起的作用如何?在财富与人们消费欲望这一矛盾的既成事实面前,为什么少数人可以固定地、天生的享受又多又好的消费品?为什么其他的人连提高生活水平的机会都没有?尤其是财富的“天命分配论”更是在各个等级的分配水平之间设置了不可逾越的鸿沟
12、。,分配思想13,这样,划分等级的依据可能具有这样那样的合理性,但若将各等级之间的界限固定化、永久化,对等级比较低的人们来说就显得不公平了。因此,许多思想家企图对此加以完善 。 如墨子提出: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之以令。 荀子云: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分配思想14,如果这些主张得到真正贯彻执行,则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加强自己的德行、建立最大的功劳等途径来提高自己的社会等级,从而使自己获得更多的财富;而这些途径显然又是能够促进社
13、会经济进步的。 可见,中国传统分配思想中等级分配制包含有下列合理内核:人们所享有的财富的数量应是不同的,但每个社会成员提高自己的等级的机会应是均等的。可惜,这一合理思想更多的是停留在思想家的学说中,无法保证在社会实践中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分配思想14,中国历史上也有反对等级分配制、主张平等分配财富的学说。 持这种看法的主要是贫苦劳动者,他们处于社会等级的最低层,所占有的财富最少,有时连起码的生存条件也满足不了,自然要求改变自己的经济状况、实行财富平等分配,这一愿望有时以宗教理论的形式表达出来。 平等分配财富的愿望,源于原始社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而在私有制产生以后,它就只能作为一种美好的理想而
14、存在。,分配思想15,从现实条件上看,人的经济地位、才能等各不相同,根本不具备实现平均分配的条件。 从社会作用上看,只有实行差额分配,才能推进社会进步,如商鞅的军功分配政策,大大激发了下层人民的积极性,加速了社会前进的不符。 等级分配制度的弊端在于其等级界限的固定化、永久化,在于其可能导致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平均分配观能够克服这些弊端,但却能产生更大的新的弊端。,分配思想16,三、抑兼并与反抑兼并 自私有制出现以来,贫富两极分化就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在中国历史上, 首先是财富等级分配制度所造成的统治者与下层民众之间在财富占有上的巨大差异(财政负担问题), 其次是行业特点造成的农民与工商业者之间
15、收益上的明显差异(商人兼并问题), 再次是小农土地所有制的分化瓦解及其向贵族、地主大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土地兼并问题)。 面对贫富差异,乃至贫富悬殊的事实,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什么样的对策,成了中国经济思想长期思考的问题。,分配思想17,(一)抑兼并思想 1、对商人兼并的抑制思想 古代农民很辛苦却往往穷困、商人常常发财,这在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不满。 首先,是先秦法家从“农战”战略出发,谴责农商之间的贫富分化破坏了农业。因为商人以次充好、投机赚钱,结果必然造成商人富裕、农民贫穷,而商富农穷又将诱导农民纷纷弃农经商,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国家的稳定。因而先秦法家提出了一系列重农抑商的措施。,分配思想17,
16、其次,是西汉儒家对商富民贫的揭露和谴责。 晁错描述道: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大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矣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分配思想17,农民的收入少、赋税重,还被迫与商人半价买卖、受高利贷盘剥,极为辛苦而贫穷,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在经济学意义上使用“兼并”这个词。 另一方面,商人却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财富: “商贾大者积贮倍息
17、,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盈,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力相倾,千里游遨,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yue缟。”,分配思想18,上述对农、商之间贫富分化现象的谴责态度,产生了缩小、乃至消除二者之间贫富差距的倾向,这是“抑兼并”思想的表现之一;它也是推行“重本抑末”政策的一个主要原因,即企图通过抑制、打击民间工商业,从而削弱商人的经济力量,减少他们在社会财富分配中的份额。 2、对土地兼并的抑制思想 让雅克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755年:,分配思想19,第一个人圈了一块地之后,就当众宣布
18、:“这是我的。”他发现其他人异常单纯,对他的话信以为真,认为他就是文明社会的奠基人。如果这时候有人能站出来,拔掉界桩,填平壕沟,并且对自己的同胞大声疾呼:“千万别轻信这个江湖骗子的花言巧语。大家千万不要忘记大地的果实属于每一个人,任何人都无权独自占有土地,如果你们忘记了这一点,就会无所适从,迷失自己!”如果当时真的有这样一个人挺身而出的话,那么人类可能会免除很多痛苦和恐惧,少一些犯罪、战争和谋杀。,分配思想19,阿瑟扬:旅行,1787: “让一个人获得一片土地的拥有权,即便这是一块荒凉贫瘠的沙砾地,他也能将其变成花园,但是如果让他签定九年的契约,租借一个花园,他会将其变成一片沙漠财产的魔力就在
19、于它能将沙土变作黄金。” (二)反抑兼并思想 与“抑兼并”思想相反,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思想家认为贫富分化是自然的、合情合理的,对富人不但不能抑制,而且应当赞扬和保护;在传统社会后期,这种反对“抑兼并”的一方还相当强盛。,分配思想20,韩非反对向富人征税以救济贫民,认为这样不利于耕战。 他说:富人之所以致富,在于他们“非力则俭”,勤劳或节俭;反之,穷人则是由于懒惰或奢侈。由此形成的贫富分化是合理的,对此“抑兼并”的结果就是鼓励懒惰和奢侈。 需要注意的是,韩非的这种主张与他按“功”分配财富的原则是完全吻合的;勤劳而节俭的人,就会“致粟多”,也会多立战功,也就应当享受更多的财富作为鼓励;反之,懒惰而奢
20、侈的人,必须以贫穷作为惩罚。,分配思想21,后来,司马迁也从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的角度对“抑兼并”政策进行批判,司马迁认为贫富差别和贫富分化,是个人才智、能力差别在经济上的表现,不能也不该人为的整齐划一。 如果没收富人的财产,就打击了他们经营事业的积极性,消除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而且带来了吃光用光的不良社会风气,使社会无法扩大再生产。这就是“抑兼并”的后果。用现在的话说,杀富济贫只能是越来越贫。,分配思想22,上述反对“抑兼并”的言论在唐代以前还是很少见到的。而自宋代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日渐发达,市民阶级逐渐兴起。富人,主要是地主和商人,其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因而代表其经济利益的学
21、说开始频频出现,反映在经济思想上,就是为富人辩护形成一股思潮,成为反对“抑兼并”思想的主要形式。 王安石变法的基本思路就是用国营工商业反对私营工商业,从而达到抑制兼并、增加财政收入的目的;王也因此是一个坚决的“抑兼并”论者。但他的“抑兼并”仅仅是抑制“商人兼并”,并不反对土地兼并,相反,他还公开为豪强地主辩护,认为大地主对农业、对国家财政具有重要作用,应当依靠他们而不是剥夺他们;这可以称为是“保富论”。王安石因而被看作是由“抑兼并”到反对“抑兼并”的转折性的人物。,分配思想22,与王安石作对的司马光也是个“保富论”者。 司马光分析了造成贫富差异的原因: “夫民之所以有贫富者,由其材性愚智不同。
22、富者智识差长,忧深思远,宁劳筋苦骨,恶衣菲食,终不肯取债于人,故其家常有赢余而不至狼狈也。贫者不为远虑,一醉日富,无复赢余,急则取债于人,积不能偿,至于鬻妻卖子,冻馁填壑而不知自悔也。” 不仅如此,贫富之间还相互为用:“富者常借贷贫民以自饶,而贫者常假贷富民以自存,虽苦乐不均,然犹彼此相资以保其生也。”连一向被人愤恨的高利贷,他也认为有利于贫民。,分配思想23,其后,苏辙提出贫富差别是自然之理: “州县之间随其大小,皆有富民,此势理之所必至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而富人于国于民都有很大好处:“城郭人虽号兼并,然而缓急之际,郡县所赖;饥谨之岁,将劝之分以助民;盗贼之岁,将借其力以捍敌。故财之在城郭
23、者与在官府无异也。” 叶适更是详细论述了富人的种种“功绩”: “小民之无田者,假田于富人;得田而无以耕,借资于富人;岁时有急,求于富人;其甚者,庸做奴婢,归于富人;游手末作、俳优伎艺,传食于富人。而又上当官输,杂出无数;吏有非时之责(突发事件),无以应上名,常取具于富人”,所以“富人者,州县之本,上下之所赖也!”,分配思想24,明清之际,王夫之认为富人致富是运用智力的结果,贫富分化实属正常。而且富人的存在对贫民有很大好处,如果强行使贫富平均,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也徒劳无益,好比割肥胖人的肉给瘦人,瘦人不能因此而变肥胖,却使得肥胖的人也死了。 清代李雯表彰富人常常资助贫民,富人还是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24、。 到鸦片战争前夕,谢阶树提出了系统的“保富论”。 1、富民能“助君养民”。 南方周末2004520胡润云:“富人们缴纳很多税,甚至可以影响地方财政。他们安置了很多人就业。”,分配思想24,2、富民能助君“教民”: “富民思其所乐,则以礼仪教其子弟;思其所苦,则兼教贫民之子弟。富教之道,皆富民先之。” 3、富民容易治理: “治国之道,治富易,治贫民难”,结论是“故富者,生人之大命也;保富者,先王之大政也。”而面对贫富悬殊的事实,他提出了“食均”和“力均”的新理论来解释。也就是贫民靠劳动力而有生活来源,富人用资产而养家利国,二者都能生活下去(“食均”);虽然生活水平有差异,但二者都需要付出辛劳(
25、“力均”),分配思想25,既然富人具有种种好处,则绝不能实行“抑兼并”政策,而应当给予保护。 首先,应当区分通过辛勤劳动而致富的富民和通过巧取豪夺而致富的富民。对前者要鼓励和保护,对后者则要打击。 其次,反对对勤劳致富的富民征收重税,谴责用官营工商业对他们进行打击、抑制。 再次,反对官吏对富民的敲诈勒索。 各级官吏常常以权谋私,吃拿卡要,是富民的又一沉重负担。这样不仅富人受害,还连累依靠富人产业就业的穷苦之人。 不仅古代有这样的情况,今天也很严重。,分配思想25,民谣:沁园春贪云:“中国贪官,千元也贪,万亿也贪。望长城内外,唯余荒土。大河上下,无官不贪。山舞豆渣,原驰宝马,欲与和绅试比贪,须秋
26、日。到穷途末路,分外能贪。小姐如此多娇,引无数贪官竟折腰。昔延河汗舞,略输文采;一代贪官,成克希同,只是无能被射雕。俱往矣,数贪官人物,还看今朝。” 而另外一方面,则是“下岗女工别流泪,勇敢走进夜总会。骗吃骗喝骗小费,不给社会添累赘。谁说小姐没地位,那是万恶的旧社会。”,分配思想26,第四,提倡爱护和尊敬富民的社会风气,要求最高统治者要带头尊重富人。 可以说,“抑兼并”的要求更多地考虑了社会公平,主要着眼于人心安定、社会稳定问题;而反对“抑兼并”的主张则更多地考虑了经济效率,主要着眼于财政收入、社会就业等问题。可以说,这一矛盾直到今天还在困扰着人类。 宋明以后“保富论”的兴起,有两点值得注意:,分配思想26,一是它表明在人类社会早期,劳动力在经济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因而“抑兼并”呼声较高;而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产、资本在经济活动中越来越重要,因而“保富论”兴盛。 二是“保富论”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它的强调富人勤劳致富的巨大作用这一基本倾向,与现代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完全吻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