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在 Word 文章中自动生成目录及页码的方法? 自己在目录中打省略号很浪费时间,而且右部的页码总是对不齐,自动生成就没这个问题了。用 Word 根据文章的章节自动生成目录不只是简单的标题列表,而且它还具有超级链接功能,阅读查找内容时很方便,只要按住Ctrl点击目录中的某一章节就会直接跳转到该页,如果觉得按Ctrl键太麻烦,只需依次单击工具选项编辑,找到并取消“用 Ctrl+单击跟踪超链接 ”选项即可直接点击实现快速跳转。 (以上操作在Word2000/XP 中均能实现,区别只有一点点:在 Word2000 中制作的目录,无需进行任何设置即可实现直接点击跳转。)更重要的是自动生成的目录便于今
2、后修改,因为写完的文章难免多次修改,可能增加或删减内容,倘若用手工给目录标页,中间内容一改,后面页码全要改是一件很让人头痛的事情,一不小心就会出错。如果是自动生成的目录,可以任意修改文章内容,最后更新一下目录就会重新把目录对应到相应的页码上去。使用起来很方便!具体步骤如下:(以下内容在 Word2003 中操作,其它版本的 Word 略有差别,但大同小异。)1、想插入目录时,若直接单击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目录确定时则会以黑体字提示“错误!未找到目录项 ”。那么何谓 “目录项”呢?目录项即文档中用来显示成为目录内容的一段或一行文本。因此,要想自动显示目录,必先定义目录项。2、定义目录项:点击视图大
3、纲切换至大纲模式(也可直接点 Word 文本中左下角工具栏中的大纲视图图标),大纲模式下文档各段落的级别以及各标题的级别较其它视图显示清楚,利于下一步操作!3、格式 样式和格式 ( 一般可形成 3 级标题如:111,若次级标题很多如:111 11 时) 新样式样式基于标题 456确定4、在大纲视图下按Ctrl 键同时选定文章中的所有一级标题,格式 样式和格式 在“请选择要应用的格式 ”栏下选标题 1,二级、三级 次级标题的选定方法同上,依次选标题 2、标题 3即可!5、当然标题 1,标题 2,标题 3 的属性(如字体大小,居中,加粗,等等)可以自行修改的。修改方法:格式 样式和格式 “所选文字
4、的格式” “ 标题 1”处点右键修改,弹出修改菜单后可根据自己的要求自行修改。6、切换到页面视图:视图页面切换至页面模式(也可直接点 Word 文本中左下角工具栏中的页面视图图标)。7、把光标定位到文章第 1 页的首行第 1 个字符左侧(目录应在文章的前面)执行菜单命令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打开“目录” 对话框,进行设置 (特别注意设置“显示级别”,此与你所选标题级别有关,若文章有 5 级标题则选 5) 确定,文章的目录自动生成完成。8、目录和正文不分别计算页码时,把光标定位在目录页末,执行插入分隔符下一页确定,在目录与正文之间则插入分页符,正文将另起一页排版。9、目录和正文要求分别计算页码时,
5、即目录页码从 1,2 开始,内容页码也要从 1,2 开始,且要在一个目录中显示。则执行视图页眉和页脚,把光标定位到正文首页的页脚处,单击“页眉和页脚 ”工具栏上的“链接到前一个” 按钮实现正文页脚与目录页脚的链接。执行插入页码命令,在“格式” 中选择“页码格式”,选中“ 起始页码”为“1”,单击确定。至此完成正文的页码插入。目录如果是多页,插入页码时可以选择与正文页码不同的页码格式。当然,如果目录只有一页,没有必要插入页码。10、当重新修改文章内容后,记得更新所生成的目录。方法是:在目录区域内点右键,选更新域 只更新页码或更新整个目录确定。就 OK 了。视频地址:http:/www.gongk
6、ong.tv/detail/4235.htm来自: http:/ 怎样自动生成目录及从任意页开始排页码 2007 悬赏分:0 | 提问时间:2010-6-7 21:04 | 提问者:郑峰成 推荐答案 生成目录等功能的前提是正确使用“样式”,工具栏最左边的小方框注意了吗,平时是“正文”,下拉箭头有“标题 1、标题”等等,这就是样式!使 WORD 里面的文章自动生成目录:假如文章中标题格式为第一节大标题(一级)1.1小标题(二级)1.1.1小标题下的小标题(三级)第 N 节大标题(一级)n.1小标题(二级)n.1.1小标题下的小标题(三级)自动生成文章目录的操作:一、设置标题格式1.选中文章中的所
7、有一级标题;2.在“格式 ”工具栏的左端,“样式”列表中单击“标题 1”。仿照步骤 1、 2 设置二、三级标题格式为标题 2、标题 3。二、自动生成目录1.把光标定位到文章第 1 页的首行第 1 个字符左侧(目录应在文章的前面);2.执行菜单命令“ 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打开“索引的目录”对话框;3.在对话框中单击“ 目录”选项卡,进行相关设置后,单击“确定”按钮,文章的目录自动生成完成。友情提示:目录页码应该与正文页码编码不同。把光标定位在目录页末,执行“插入/分隔符/下一页/ 确定”操作,在目录与正文之间插入分页符;执行“视图 /页眉和页脚” 命令,把光标定位到正文首页的页脚处,单击“页
8、眉和页脚”工具栏上的“ 链接到前一个”按钮正文页脚与目录页脚的链接;执行“插入 /页码” 命令,在 “格式” 中选择页码格式、选中“起始页码”为“1”,单击“确定。至此完成正文的页码插入。目录如果是多页,插入页码时可以选择与正文页码不同的页码格式。当然,如果目录只有一页,没有必要插入页码。为了方便讲解,我们先假设从第 3 页开始设置页码。一、插入页码插入页眉和页脚页码页面底端普通数字 3 说明:被分隔的内容分别为选项卡,模块,命令按钮,子命令按钮。二、在第 2 页与第 3 页之间插入一个分节符光标移动到第 3 页的第一个字符前页面布局页面设置分隔符下一页(分节符)三、取消链接到前一条页眉双击第
9、 3 页页码 设计导航链接到前一条页眉(确认这一项没有被按下) 说明:双击页码,就可显示设计选项卡。双击正文,可退出页眉页脚。四、删除 1-2 页的页码将光标放在第 1、2 页的任意位置 插入页眉和页脚页码删除页码或者使用 DEL 直接删除,到此页码设置完成。如果想要从任意页开始设置页码,只要把上文的“第 3 页” 改为你想开始设置的页面就行了如何自动生成论文目录 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目录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但在实际情况当中,同学不知道使用 word 中的目录功能,而是自己在首页手动编制,结果常常因为后面格式或者字体的调整,使得目录与正文出现差距,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如何利用 word 自动生成
10、目录并动态更新。这里介绍两种方法:一、利用大纲级别自动生成目录如果要插入目录,请单击“插入”菜单,指向“引用”“索引和目录”,出现“索引和目录”的画面,点击“目录”标签,倘若直接按下“确定”按钮,则会以黑体字提示“错误!未找到目录项”。那么何谓“目录项”呢?目录项即文档中用来显示成为目录内容的一段或一行文本。因此,要想自动显示目录,必先定义目录项。目录项的定义很简单,点击“视图”“大纲”切换至大纲模式,如下图所示,大纲模式下文档各段落的级别显示得清楚,选定文章标题,将之定义为“1 级”,接着依次选定需要设置为目录项的文字,将之逐一定义为“2 级”。当然,若有必要,可继续定义“3 级”目录项。定
11、义完毕,点击“视图”“页面”回至页面模式,将光标插入文档中欲创建目录处,再次执行“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出现“索引和目录”画面,点击“目录”标签,则显示如图:一共只定义了二个级别的目录项,因此将上图“显示级别”中的数字改为“2”。“显示页码”与“页码右对齐”这二项推荐选择,前者的作用是自动显示目录项所在的页面,后者的作用是为了显示美观。“制表符前导符”即目录项与右对齐的页码之间区域的显示符号,可下拉选择;此外,有多种目录显示格式可供选择,下拉“格式”就可以看到了。最后点“确定”,如图所示,目录就这样生成了,包括页码都自动显示出来了。按住 Ctrl 键,点击某目录项,当前页面自动跳转至该
12、目录项所在的页码,很方便吧?使用这种方法生成目录还有一个好处,如果你想更改目录项,可以切换至大纲模式调整目录项的内容与级别,然后点击一下图中所示的按钮,目录就可以自动更新了得来全不费功夫!二、标记索引项自动生成目录第二种实现自动生成目录的方法是标记索引项,即预先将每个目录项标记成为一个索引项,最后实现目录的生成。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在页面模式下,选定文章中的第一个目录项,也就是文章的标题,执行“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出现“索引和目录”画面后点击“索引”标签,接着点击“标记索引项”按鈕,显示这样的窗口:“标记”标记文章标题“一个文坛独行者”为主索引项,这时文中标题出现如下字样(引号内的内容
13、):“ “一个文坛独行者“ ”接下来定义的是次索引项,操作方法同上,但在标记时应当注意:你所选定的文本内容在默认情况下会出现在“主索引项”而不是“次索引项”中,请在“次索引项”中输入你选定的文本“新作阿难:言情+问题”,同时在“主索引项”中输入刚才标记过的“一个文坛独行者”,这时该次索引项后出现如下内容:“ “一位文坛独行者:新作阿难:言情+问题“ ”对了,这些标记的主次索引项其实是一个域,因此可以不必重复操作,将引号内的内容直接拷贝至下一个次索引项后即可,要改动的只是其中的文字内容。如此,可快速地将所有主次索引项一一标记完毕。下面的事情就简单了,依次选择菜单“插入”“ 引用”“索引和目录”,在弹出的窗口中设定:将“栏数”数值改为“1”,在“页码右对齐”前面打上“”,将“制表符前导符”下拉为点线,“格式”选用默认的“来自模板”。按一下“确定”,目录自动生成!这种方法可以随心所欲拷贝、移动、修改域中的内容,造就了索引项标记的灵活性,因此更新目录也很方便,但是无法直接链接至目录项所在的页面。当然,通过“交叉引用”功能可以引补这一缺陷,不过已不在本文的讨论行列,故此略去。来自: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