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共 7 页崇信县一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班级_ 座号_ 姓名_ 分数_一、选择题1 现要配制 0.1 mol/L 的 Na2CO3溶液,下列操作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称量时,左盘高,右盘低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C原容量瓶洗净后没有干燥 D摇匀后见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2 X、Y、Z 是三种常见元素的单质,甲乙是两种常见的化合物,这些单质和化合物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Y、Z 都是非金属单质BX、Y、Z 中至少有一种是金属单质C如果 X、Y 都为非金属单质,则 Z 必为金属单质D如果 X、Y 都为金属单质,则 Z 必为
2、非金属单质3 【海南化学】分子式为 C4H10O 并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A3 种 B 4 种 C 5 种 D6 种4 1.28g 铜投入一定量的浓硝酸中,铜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 VmL 气体(标准状况),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氧气恰好使气体完全溶解在水中,则需要标准状况下的氧气体积为( )A504mL B336mL C224mL D168mL5 下列关于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NO 2溶于水生成硝酸,所以 NO2是酸性氧化物B硝酸可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C浓硝酸显黄色是因为含有 NO2D硝酸与木炭的反应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
3、出酸性6 用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A在常温常压下,11.2L 氯气所含的原子数为 ANB2.3g 金属钠被氧化成 ,转移电子数为 0.12aOC5.6g 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3D2L 0.1 mol/L 溶液中含有的 a的数为 0.24SA7 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 NO 与铜粉的反应并检验 NO,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实验开始第 2 页,共 7 页前,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 N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已知:在溶液中.FeSO 4+NO Fe(NO)SO 4(棕色),该反应可用于检验 N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装置 F、I 中的试剂依次为水
4、、硫酸亚铁溶液B若观察到装置 H 中红色粉末变黑色,则 NO 与 Cu 发生了反应C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D装置 J 收集的气体中一定不含 NO8 电石安全技术说明书中对电石的描述为“遇水或湿气能迅速产生高度易燃的乙炔气体,应与氧化剂类物质分开存放”。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盛装电石的包装上贴有的危险化学品标志为:B电石与硝酸分开存放C运输电石的铁桶内可充入氮气D电石着火可用泡沫灭火器扑灭9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用半透膜除去淀粉胶体中的 Na 、Cl B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 1nm100nm 之间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D用滤纸能分离胶体和溶液1
5、0 从化学试剂商店买来的无水乙醇试剂瓶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 )A腐蚀品 B爆炸品 C易燃液体 D剧毒品11用一种试剂能鉴别苯酚溶液、己烯、己烷、乙醇四种无色透明液体,这种试剂是( )A酸性 KMnO4溶液 B饱和溴水C紫色石蕊溶液 DFeCl 3溶液12用四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操作及现象”与“溶液”对应关系错误的是第 3 页,共 7 页选项 操作及现象 溶液A 通入 CO2,溶液变浑浊 饱和 Na2CO3溶液B 通入 CO2,溶液变浑浊 CaC12溶液C 通入 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Ca(C1O) 2溶液D 通入 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 CO2至过量,浑浊
6、消失,再加入足量 NaOH 溶液,又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浓硝酸溅在皮肤上,使皮肤呈黄色,是由于浓硝酸与蛋白质发生颜色反应B检验蔗糖水解产物是否具有还原性,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碱性,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C检验皂化反应进行程度,取几滴反应液,滴入装有热水的试管中并振荡,若没有油滴浮在液面上,说明油脂已完全反应D检验淀粉在稀硫酸催化下水解程度的方法是:取适量水解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碘水,若出现 蓝色说明没有水解14在 0.1 molL1 CH3COOH 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 3COOH CH3COO H +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
7、确的是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加入少量 NaOH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加入少量 0.1 molL1 HCl 溶液,溶液中 c(H +)减小D加入少量 CH3COONa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金属元素都是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B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一定得到金属单质CNaHCO 3比 Na2CO3热稳定性强D金刚石、石墨、C 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物理性质差别很大,因为它们的结构不同16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常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类推出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知道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A金属镁失火不能用二氧化碳
8、灭火器扑灭,则金属钠失火也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B碳酸钠的溶解度比碳酸氢钠的大,所以碳酸钙的溶解度也比碳酸氢钙的大C铁可以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所以钠也可以置换出氯化铜溶液中的铜D铁制器皿在潮湿的空气中迅速生锈,所以家庭用的铝制品也要经过防腐蚀处理第 4 页,共 7 页17Fe 2O3+3CO 2Fe+3CO2的反应类型是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氧化还原反应 D复分解反应18由物质 a 为原料,制备物质 d ( 金刚烷)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关于以上有机物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质 a 的分子式为 C5H6B物质 b 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的原理相同C物质 c 与物质 d 互为同分异构体D物质
9、 d 的一氯代物有 2 种19乙醇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如下图所示,对乙醇在各种反应中应断裂的键说明错误的是( )A和金属钠作用时,键断裂B在 Cu 的催化作用下和 O2反应时,键和断裂C与乙酸、浓硫酸共热发生酯化反应时,键断裂D与乙酸、浓硫酸共热发生酯化反应时,键 断裂20某有机物是药物生产的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B该有机物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可发生消去反应C1 mol 该有机物与足量 NaOH 溶液反应最多消耗 3 mol NaOHD该有机物经催化氧化后能发生银镜反 应二、填空题21A 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以 A 为原料可获得多种有机物,其相
10、互转化关系如图。己知 B 有刺激性气味.是一种常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烃 D 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 1.16g L-1,B、E 能发生银镜反应, G 为有浓郁香味,不易溶于水的油状液体。第 5 页,共 7 页请回答:(1)有机物 F 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2)BC 的反应类型是_。(3)写出有机物 A 转化为 B 的化学方程式_。(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有机物 B 和 E 互为同分异构体B有机物 D、E 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反应类型相同C有机物 G 在碱性条件下可完全水解,该反应称为皂化反应D有机物 C、F 、G 可用饱和 Na2CO3溶液鉴别E.等质量的 B 和 F 完全燃烧
11、消耗相同量的氧气22煤气中主要的含硫杂质有 H2S 以及 COS(有机硫),煤气燃烧后含 硫杂质会转化成 SO2从而引起大气污染,因此煤气中 H2S 的脱出程度已成为煤气洁净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请回答下列问题:(1)H 2S 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2)脱除煤气中 COS 的方法有 Br2的 KOH 溶液氧化法、H 2还原法、水解法等。COS 的分子结构与 CO2相似,COS 的结构式为_。Br 2的 KOH 溶液将 COS 氧化为硫酸盐的离子方程式为_。已知:H 2、COS、H 2S、CO 的燃烧热依次为 285kJ/mol、299kJ/mol、586kJ/mol、283kJ/mol ;
12、H 2还原 COS发生的反应为 H2(g)+COS(g)=H 2S(g)+CO(g),该反应的 H=_kJ/mol。用活性 -Al2O3催化 COS 水解反应为 COS(g)+H 2O( g) CO2(g)+H 2S(g) Hc(OH )c(NH ) 4Bc( Na )0.1 mol/LCc( Na )c (NH )c(Cl )c(OH ) 4Dc(H )c(OH )、常温下,amol/L 氯化铵溶液中加入等体积 bmol/L 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混合液呈中性,求该温度下NH3H2O 的电离常数_第 7 页,共 7 页崇信县一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参考答案)
13、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D B C C B D D D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B D B D A C B D D二、填空题21羧基 加成反应(还原反应) CH4 +O2 HCHO+H2O BDE22H 2S H+HS- 、HS - H+S2- O=C=S COS+4Br2+12OH-=CO32-+SO42-+8Br-+6H2O -285 150 催化剂中毒,发生副反应等合理答案(平衡逆向移动相关描述一律 不给分) 0.048 相同条件下 n(H 2O)/n(COS )越高,相当于 COS 浓度不变情况下,增大水蒸气浓度,平衡正向 移动,COS 转化率提高23C 4H8 42 100.8 + HCl nCH2CHCH 2CH324、 (1) 1012 mol2L2 (2) 10b 10 a (3) 11、(4) (5) (6) A、(a-b )10 -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