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杨幼化技术规程.doc

上传人:oceanpvg 文档编号:9399771 上传时间:2019-08-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杨幼化技术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山杨幼化技术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山杨幼化技术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山杨幼化技术规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山杨幼化技术规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40B 64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23DB23/T 20192019-发布 2019-实施黑 龙 江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山杨幼化技术规程DB23/T 2019前 言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 的编写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林业与草原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卢慧颖、白卉、张妍妍、李静、田新华、谢雷、张建瑛、王艳敏、李正华、张文达、李京、李长海、黎莉、赵明、于晓杰、于腊梅、黄俊杰、李念森、毛洪波。DB23/T 20191山杨幼化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山杨( Populus d

2、avidiana )的根萌幼化技术、组织培养幼化技术及生产档案。本标准适用于山杨幼化。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LY/T 1000-2013 容器育苗技术LY/T 1882 林木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DB23/T 961-2005 山杨无性繁殖配套生产技术3 根萌幼化技术3.1 取材时间与材料选择每年的春秋两季,植株停止生长之后、萌动前,采集粗度为 3cm 左右山杨树根。3.2 储存条件山杨根应沙藏,储藏温度为 0

3、5 ,湿度 60 %,应适时通风。3.3 埋根条件土壤温度稳定在10 以上时进行埋根。3.4 根萌基质及消毒基质宜为草炭土,厚度 10 cm15 cm,基质装入规格 50 cm 30 cm 20 cm 育苗盘后,用 800 倍的 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喷淋灭菌。3.5 灭菌处理将山杨根用多菌灵清洗干净。3.6 埋根方法截取长度15 cm30 cm 根段平放于草炭土表面,然后封土,达到完全覆盖根系即可。3.7 幼化管理DB23/T 20192封土后浇足水,敷上塑料薄膜。待根萌苗长到1 cm2 cm,撤去塑料薄膜,苗期水分管理按照GB/T 6001规定执行。3.8 根萌苗移栽与管理待根萌苗长出新根

4、后,长到5 cm10 cm高,截断新根周围的老根,移栽至育苗容器中。容器苗期栽培管理按照 LY/T 10002013中5.5执行。4 组织培养幼化技术4.1 外植体选择及保存外植体应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枝条,采集时间为每年的 12 月至翌年 3 月。贮存方式应为低温封存。低温存放温度为 0以下,湿度 50 %60 %。接种前 10 d15 d 将枝条常温水培,隔日换水,待休眠芽萌动后,即可接种。4.2 诱导方式选择选取腋芽或叶片诱导胚性愈伤,待愈伤生成不定芽 1 cm2 cm 进行继代培养,每 25 d30 d 继代一次,即可保证苗木的幼化。选取腋芽诱导方式,腋芽应培养出丛生芽,应继代 3

5、次5 次。4.3 外植体消毒按DB23/ T 961-2005中5.2规定执行。4.4 培养配制按照LY/T 1882的规定执行。4.5 培养条件按DB23/T 961-2005中5.5规定执行。4.6 无菌苗接种4.6.1 叶片诱导不定芽在超净工作台中,将灭菌处理的叶片,置于无菌滤纸上吸干水分,切成1 cm21.5 cm2 的方形,平铺于培养基表面,每瓶3枚5枚。接种培养基为以NT6-BA1.0 mg/L+KT0.3 mg/L的初始诱导培养基。置于培养室光照培养10 d20 d后形成不定芽。4.6.2 腋芽诱导丛生芽选取萌动后2 cm左右的腋芽,在超净工作台中灭菌处理后,置于无菌滤纸上吸干水

6、分,腋芽下部插于培养基内0.5 cm左右,每瓶5个8个芽,接种培养基为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激素6-BA1.0 mg/L的初始诱导培养基,在10 d20 d后形成丛生芽。4.7 继代增殖培养将丛生芽,转移至1/2MS6-BA1.0 mg/L+NAA0.02 mg/L的增殖培养基。培养30d后,不定芽基部可平均生长出4.5个不定芽。4.8 生根培养和植株再生DB23/T 20193将丛生不定芽分离开,挑选高度1.0cm以上的单株转接到以1/2MSIBA1.0 mg/L+NAA0.02 mg/L的生根培养基上,培养25d左右获得完整再生植株。4.9 炼苗与驯化在移栽前,组培苗应敞开封口在自

7、然光下进行抗性锻炼3 d5 d,洗掉根上附着的培养基,将根蘸入2 %的高锰酸钾溶液中灭菌后,栽入装有已灭菌蛭石的规格50 cm 30 cm 20 cm育苗盘内,3 d5 d内覆膜保持湿度,5 d10 d后逐渐揭去塑料膜。移栽后第2 d和第7 d分别施全营养叶面肥,在施肥后的2d喷1000倍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10 移栽与管理在苗木长出新根后连同附着在上面的蛭石一起植入育苗容器内,育苗容器内基质应提前灭菌并淋透,移栽后3 d内应扣膜保湿并避免阳光直射。栽培管理按照 LY/T 10002013中5.5执行。5 生产档案应建立生产档案,内容包括:山杨根萌技术、组织培养技术、炼苗与驯化、移栽与管理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规章制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