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点击此处添加 ICS 号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 52贵 州 省 地 方 标 准DB 52/ XXXXXXXXX麻疹风疹实验室网络技术管理规范Technology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measles and rubella laboratory network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征求意见稿)XXXX - XX - XX 发布 XXXX - XX - XX 实施贵 州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DB52/ XXXXXXXXXI目 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职责 25
2、标本采集、运送与保存 26 实验室检测 37 网络实验室管理及运转 58 网络实验室质量控制 69 网络实验室评价指标 710 实验室生物安全 .8附录 A(资料性附录) 贵州省麻疹/风疹监测病例标本送检申请表(样件) 9附录 B(资料性附录) 麻疹风疹监测病例血清标本收样、实验室检测及上送情况登记表(样件) 11附录 C(资料性附录) 麻疹风疹监测病例病原学标本送检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登记表(样件) 12附录 D(资料性附录) 麻疹风疹监测网络实验室检测情况月报表(样件) 13DB52/ XXXXXXXXXII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
3、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本标准由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小敏、王宇、蒋维佳、叶绪芳、吴升伟、王寅寅、陈川川、任刚、郭军、付琳、刘淳婷。DB52/ XXXXXXXXX1麻疹风疹实验室网络技术管理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麻疹风疹实验室网络技术管理的术语和定义、职责、标本采集、运送与保存、实验室检测、网络实验室管理及运转、网络实验室质量控制、网络实验室评价指标、实验室生物安全。本标准适用于开展麻疹风疹病毒监测检测的实验室。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
4、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于本文件。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卫科教发200615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疑似监测病例表现为发热、出疹,伴咳嗽、卡他性鼻炎、结膜炎、淋巴结肿大、关节炎/关节痛症状之一者,或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怀疑为麻疹或风疹的病例。3.2 临床诊断病例流行病学证实为麻疹或风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和(或)符合发热、出疹并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一,高度怀疑为麻疹或风疹疑似病例,无标本或标本不合格,未明确诊断为其他疾病者。3.3 实验室诊断病例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中,血液标
5、本经ELISA抗体检测麻疹(风疹)阳性者或IgG抗体呈4倍升高者;或咽拭子(鼻咽拭子)、尿液标本经麻疹(风疹)病毒分离培养阳性或核酸检测阳性者。3.4 排除病例经实验室诊断无麻疹(风疹)实验室检测阳性结果者。无标本或标本不合格,与实验室确诊麻疹(风疹)病例无流行病学关联,且明确诊断为其他疾病者。3.5 暴发疫情10日内,以村、居委会、学校、托幼机构、医疗机构、养老院等集体单位或场所,发生2例及以上,或以乡(镇、社区、街道)为单位10日内发生5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麻疹(风疹)病毒感染的疑DB52/ XXXXXXXXX2似病例,或其以县为单位,一周内麻疹(风疹)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
6、平1倍以上。其中至少有2例为实验室诊断病例。3.6 麻疹风疹实验室网络贵州省麻疹风疹实验室网络现由省、市(州)、县(区)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组成,承担麻疹风疹血清学、病毒核酸、病毒分离培养、基因鉴定等检测工作。新成立的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实验室,经上级网络实验室考核认证后,可纳入麻疹风疹实验室网络管理,并承担相应的检测工作。3.7 实验室质量控制对实验室工作的整个过程进行质量管理。通过质量管理,所有的实验室检测工作都经过计划、执行、监测、记录和报告过程并坚持实验室质量控制,确保网络实验室所有工作顺利执行。4 职责4.1 省级实验室4.1.1 规范全省麻
7、疹风疹监测网络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并提供技术支持与培训。4.1.2 指导及参与暴发疫情处置。4.1.3 负责麻疹、风疹病毒分离,采用分子检测技术进行病毒鉴别与基因定型;对部份疑似监测病例血清标本进行随机抽样复核。4.1.4 对可疑或不确定的检测结果进行确认,并进行实验室诊断与排除。4.1.5 负责麻疹风疹实验室网络相关检测试剂的评估与评价。4.1.6 对市(州)实验室进行质量控制、现场督导和量化评价。4.1.7 开展健康人群麻疹(或风疹)抗体水平调查。4.1.8 负责对本省实验室监测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报告和反馈;协助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业务所开展监测工作。4.2 市(州)级实验室4.2.
8、1 开展辖区内县(区)级疾控中心实验室技术指导与培训。4.2.2 负责所辖县(区)级实验室检测试剂的采购、储存及发放。4.2.3 开展疑似监测病例病毒核酸快速检测,并进行病例的实验室诊断与排除。4.2.4 指导及参与暴发疫情的处置。4.2.5 对本市(州)麻疹风疹实验室网络进行管理和质量控制,开展督导和评价。对疑似监测病例血清标本进行抽样复核。4.2.6 对本市(州)实验室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反馈;按相关要求时限上报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疹风疹实验室。DB52/ XXXXXXXXX34.3 县(区)级实验室4.3.1 负责辖区内疑似监测病例血清学检测与实验室诊断以及病原标本的采集、保存与上
9、送等任务。4.3.2 开展辖区内暴发疫情疑似监测病例血清学检测与实验室诊断以及病原标本的采集与运送。4.3.3 对实验室检测资料进行收集、汇总和分析,及时将检测结果反馈至相关科室进行疫情处置,并上报上级实验室。5 标本采集、运送与保存5.1 标本采集5.1.1 标本采集基本要求5.1.1.1 医疗单位负责采集就诊的临床诊断病例或疾控系统专业人员在处理疫情过程中,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疑似监测病例,需采集标本。5.1.1.2 对同一采集对象,应按照血标本和/或病原学标本等不同要求,采集、分装和保存,以备必要的检测与鉴定。5.1.1.3有条件的情况下,采集健康人群血液标本,建立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10、,帮助预测疾病趋势与疫苗免疫效果。5.1.2 标本采集对象标本采集对象为以下:a) 疑似监测病例。采集散发或暴发疑似麻疹或风疹监测病例血液、咽拭子、鼻咽拭子、尿液等标本。目前在接近麻疹消除的情况下,1 例麻疹实验室确诊病例可认为是一起麻疹暴发疫情,因此有必要血标本与病原学标本同时采集,以备实验结果的复核或进一步鉴定。麻疹或风疹暴发疫情时,应采集疫情早期至少 5例病例的血标本和病原学标本,病例数小于 5例者应全部采集。对麻疹或风疹病例做分类诊断时,可能会遇到含麻疹或风疹疫苗成分接种时,会发生相关的发热出疹病例,这是监测病例中的一种特殊情况,一般见于接种含麻疹或风疹疫苗成分后的反应,为排除麻疹或风
11、疹野病毒感染,便于诊断出相关疫苗病毒,有必要在出疹 3日内采集病原标本,进行排除病例诊断。b) 健康人群。为明确麻疹和风疹易感者的年龄、地区分布,评估接种人群免疫效果,采集相关目标健康人群血液标本。5.1.3 标本类型及采集指征标本类型及采集指征有以下几种情况:a) 血液。采集出疹后 28日内疑似麻疹或风疹病例静脉血 25mL, 1500rpm/20min离心分离血清或在室温下凝固分离血清,或冷藏条件下放置,直到血清完全析出;在无菌条件下,将血清移至外螺旋盖带垫圈的无菌管中,避免吸到红血球。血清储存至带外螺旋盖的血清管时管壁上须标识:编号、姓名、性别、采集地及采集日期,若有双份血清在编号后加小
12、号。b) 血液(健康人群)。采集未接种和或接种含麻疹(和或风疹)疫苗成份的人群静脉血 25mL,血液处理方法同上。具体采集的目标人群、区域范围等按相关方案实施。DB52/ XXXXXXXXX4c) 咽拭子或鼻咽拭子。为提高病毒阳性分离率,应尽可能采集疑似麻疹或风疹病例出疹后 3日内的咽拭子或鼻咽拭子标本。使用的棉拭子和试管等应灭菌。用无菌棉拭子适度用力在鼻咽部和咽喉部擦拭,获得上皮细胞。把拭子放入有外螺旋盖并装有 2mL病毒运输液的冻存管中。d) 尿液。对于麻疹病毒学监测,采集尿液可提高麻疹病毒的分离率。同时,婴幼儿咽部或鼻咽部采集不适者 ,建议采集出疹后 3日内的尿液标本。每份标本采集 30
13、50mL 中段尿,置于清洁、无菌、干燥的密闭容器内,24 小时内,于 4,1500rpm/5min 离心,弃上清,沉淀用 1mL病毒运送液重悬。尿液离心前切勿冷冻。e) 其他标本。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一些替代标本:口腔含漱液、干血滴片、全血(外周血单核细胞)等易被儿童接受、易于冷链运输,可作为有效的、有发展前景的检测工具。5.2 运送与保存5.2.1 采集标本后应 24小时内送至相应实验室开展检测,短期或需长期保存的血清标本应置于20及以下保存备用,病原标本应置于70及以下保存备用,避免反复冻融。5.2.2 短途或长途运输,均应在 28冷藏条件下运送并保证冻存标本在运输过程没有出现融化。5.2.
14、3 标本送达实验室时应包装完整,包装盒内应有未融化的冰。在运输中应避免强烈震动、重力挤压等现象。6 实验室检测6.1 抗体检测6.1.1 IgM 抗体检测6.1.1.1 IgM 抗体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简称 ELISA 方法)进行检测:a) 酶联免疫捕获法。将待检标本,加入抗人 IgM抗体预包被的酶联孔中,待检标本中的 IgM抗体与孔中抗人 IgM抗体结合,经温育、洗板去除其他类型免疫球蛋白及血清蛋白,然后加入麻疹(风疹)病毒抗原,如待检标本含有特异性的麻疹(风疹)病毒 IgM抗体,该抗体与抗原相结合。洗板去除未与麻疹(风疹)病毒异性 IgM抗体结合的抗原,再加入酶标记物,与孔中麻疹(风疹)病
15、毒抗原特异性结合,洗板,再加入相应底物与酶标记物进行显色反应,经酶标仪检测判定标本中是否存在特异性 IgM抗体。b) 酶联免疫间接法。首先,使用类风湿因子吸附待检血清标本中的 IgG抗体。固相板中已包被好麻疹(风疹)病毒抗原,加入处理过的待检血清标本,经温育与孔中的抗原相结合,洗板去除其他免疫球蛋白及血清蛋白,然后加入酶标记的抗人 IgM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与孔中特异性 IgM抗体结合。洗板,再与相应酶底物进行显色反应,判定待检标本是否存在特异性麻疹(风疹)IgM 抗体。6.1.1.2 第 1份血标本采于出疹后 4天内,且 ELISA的 IgM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由于早期标本可能存在假阴性的
16、可能),实验室需要采第 2份血标本进行 IgM抗体检测,且第 2份血也应在出疹后428 天内采集;但若有合格的病原标本且有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可以不采集第 2份血。6.1.2 IgG 抗体检测DB52/ XXXXXXXXX56.1.2.1 酶联免疫间接法。麻疹(风疹)抗原包被于固相孔中,加入待检血清标本,再加入酶标记抗人 IgG抗体,该抗体只与孔中麻疹(风疹)IgG 抗体结合,洗板,加入相应底物进行显色反应,经酶标仪检测判定待检标本中是否存在特异性 IgG抗体,也可半定量或定量检测抗体浓度。6.1.2.2 IgG 抗体亲和力实验。抗体亲和力是指多价抗体与多价抗原交叉反应的能力。可用于区别感染早期
17、低亲和力抗体与既往免疫高亲和力抗体暨可用于疫苗原发性免疫失败和继发性免疫失败的鉴别诊断中;同时,在麻疹风疹控制消除阶段,IgG 抗体亲和力实验可对散发病例进行辅助诊断。6.1.2.3 其他方法。斑点免疫吸附实验、生物素标记的反向亲和力酶免法等。6.1.2.4 定量检测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特异性 IgG抗体水平,判定是否有 4倍升高来证实是否近期有麻疹(或风疹)感染,第 2份血采集时间与第 1份血采集时间相隔 1020 天。注意: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特异性 IgG抗体应在同一时间,使用同一试剂进行检测。采集健康人群血液进行麻疹(或风疹)特异性 IgG抗体检测,可以评估疫苗接种效果,预测疾病发病趋势。
18、6.1.3 其他检测6.1.3.1 血凝抑制抗体检测可用于评价免疫状态及疫苗效率的方法。6.1.3.2 中和抗体检测可用于判断机体对麻疹(风疹)疫苗有无免疫力。6.1.3.3 乳胶凝集试验操作快速简单,无需处理,特异性好,可肉眼判定结果,适用于暴发疫情的快速处置及基层实验室筛查。6.2 病毒分离培养6.2.1 麻疹风疹病毒分离培养的细胞主要包括人胚肾、人胚肺二倍体细胞、Vero、B95a、Vero/SLAM等细胞。目前,WHO 推荐使用的细胞系为 Vero/SLAM(信号淋巴细胞激活因子)。6.2.2 Vero/SLAM 细胞在传代、复苏、冻存过程中,使用遗传霉素来维持 SLAM受体,提高对病
19、毒的敏感性。6.2.3 麻疹病毒感染 Vero/SLAM细胞病变易观察,细胞病变(Cytopathic Effecte,CPE)呈融合病变,连续传代 3次,每次观察 7天,如仍为阴性则判断病毒分离结果为阴性。6.2.4 风疹病毒感染病变不易观察,须经过 3代盲传培养后,使用实时荧光定量 RT-PCR、免疫荧光法、比色法等方法检测风疹病毒感染情况。6.3 分子生物学检测6.3.1 病毒 RNA 提取。严格按照操作说明提取病毒 RNA,避免 RNA酶对 RNA 的降解。操作时佩带手套和口罩,操作区域严格分区,所用移液器吸头和试管等须经无 RNA酶处理或无 RNA酶的耗材,以控制外源性 RNA酶污染
20、。建议采用合适的提取试剂和方法,最大限度抑制内源性 RNA酶。提取病毒 RNA时需加入提取空白阴性对照,以保证检测有效,防止污染。6.3.2 实时荧光 RT-PCR(Realtime RT-PCR)。从临床标本(或病毒阳性分离物)中提取病毒 RNA,将 RNA逆转录为 cDNA,根据麻疹(或风疹)基因组中最保守的区域设计 TaqMan为基础的 Realtime RT-PCR引物和探针;引物和探针经优化后可采用双通道荧光定量检测。Realtime RT-PCR 的敏感性高于普通 RT-PCR。DB52/ XXXXXXXXX66.3.3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
21、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从临床标本(或病毒阳性分离物)中提取病毒 RNA,根据麻疹(风疹)病毒目的片段基因设计引物,扩增麻疹(风疹)病毒目的片段,经凝胶电泳进行鉴定。RT-PCR 方法能作为一个重要的检测手段可以检测病毒分离物及临床标本,但由于风疹病毒临床标本病毒滴定低,一般不作为推荐使用,应使用病毒分离培养物进行检测。6.3.4 病毒基因型别鉴定。根据 WHO推荐基因型鉴定与标准靶核苷酸序列,麻疹病毒 RT-PCR扩增核蛋白基因羧基末端的 634个核苷酸片段或血凝素 1854bp全基因序列;风疹病毒 RT-PCR扩增 E1基因的739个核苷酸
22、片段(87319469 nt,E1 蛋白 159404 aa),扩增后的 PCR产物采用测序技术,进行基因序列检测、分析及基因亲缘关系树构建等。7 麻疹风疹实验室网络管理及运转7.1 标本处置7.1.1 按要求采集的疑似监测病例标本应及时送检,并填写贵州省麻疹/风疹监测病例标本送检申请表(见附录 A)。不能及时送检和检测的标本需置于 4冰箱保存,但不能超过 3天。7.1.2 县(区)级疾控中心麻疹风疹实验室对需要检测的血清标本进行规范编号,编号规则:年号,所在市(州)代码,所在县代码,标本种类代码,三位数顺序流水号。7.1.3 采集的麻疹风疹监测病例病原学标本(咽拭子或尿液)应在采集后 48小
23、时内冷藏运送至本市(州)实验室。市(州)实验室对病原标本进行检测与规范编号,编号规则:年号,所在市(州)代码,标本种类代码,三位数顺序流水号。7.1.4 仁怀市与威宁县负责疑似监测病例血清学标本的检测;采集的病原学标本 48小时内冷藏运送至省疾控中心麻疹风疹实验室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及基因型别鉴定。7.1.5 健康人群抗体水平监测标本按相关方案进行采集、保存、运输及规范编号等。7.2 标本检测7.2.1 县(区)级疾控中心麻疹风疹监测网络实验室收到血标本后,应于 48小时内完成麻疹、风疹IgM抗体检测,填写麻疹风疹监测病例血清标本收样、实验室检测及上送情况登记表(见附录 B)。同时,完成
24、检测结果反馈与上报。7.2.2 血清储存至带外螺旋盖的血清管中,在管壁上标识的编号,姓名,采集单位要与相关登记表上的信息一致。7.2.3 市(州)疾控中心麻疹风疹监测网络实验室在接到病原学标本后 3日内应完成麻疹或/和风疹病毒核酸快速筛查,并填写麻疹风疹监测病例病原学标本送检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登记表(见附录C)。同时,完成检测结果反馈与上报。7.3 标本上送、复核及病毒分离培养与鉴定7.3.1 县(区)级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检测出的麻疹或风疹 IgM抗体阳性血清或可疑结果病例标本需48小时内上送至市级实验室进行复核,复核阳性或出现不确定结果 48小时内上送至省级实验室进行复核与检测。同时,附上麻疹
25、风疹监测病例血清标本收样、实验室检测及上送情况登记表(见附录 B)。DB52/ XXXXXXXXX77.3.2 县(区)级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每月一次上送上月全部阴性血清标本至市(州)级实验室并同时,附上麻疹风疹监测病例血清标本收样、实验室检测及上送情况登记表(见附录 B),市(州)级实验室按 10%比例随机抽取上送标本进行复核,复核结果不一致及时反馈给县(区)级实验室。7.3.3 市(州)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每季度上送上季度全部阴性血清标本至省级实验室,并附上麻疹风疹监测病例血清标本收样、实验室检测及上送情况登记表(见附录 B)。省级实验室从阴性血清标本按 10%比例随机抽取进行复核,复核结果不
26、一致及时反馈给下级实验室。7.3.4 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病原学标本,市(州)应在完成核酸检测后 7日内送达省级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省级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在收到核酸检测结果阳性标本后,应于 42日内完成病毒分离培养、病毒鉴别与基因定型,并将结果反馈给国家麻疹风疹实验室进行验证。7.4 数据处理、分析及汇总7.4.1 县(区)级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将每月检测结果及时收集、汇总,按照月报制度填写麻疹风疹监测网络实验室检测情况月报表(见附录 D)血清学检测部份,下月 2号前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上报上级实验室。年底完成相关资料的整理、核对与分析评估,并做好工作总结,连同电子文档一并归档备查。7.4.2 市(州
27、)疾控中心负责辖区内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月报工作,每月 5号前上报上月麻疹风疹监测网络实验室检测情况月报表(见附录 D)至上级实验室。每半年将相关资料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上报上级实验室,年底加盖公章上报完整的检测纸质资料和电子文档至上级实验室。7.5 其他工作7.5.1 开展疫苗免疫效果评价、健康人群抗体水平调查等工作按相关文件要求实施。7.5.2 县(区)级麻疹风疹实验室网络每月须与本单位相关科室至少进行一次数据核对;市(州)级麻疹风疹实验室网络每季度须与本单位相关科室至少进行一次病原学标本数据核对。8 实验室网络质量控制要求8.1 实验室质量体系文件建立应建立质量体系文件,质量体系文件应包括一系
28、列的质量手册、标准化操作规程、指导手册、表格、报告、分析方法和数据记录等内容。8.2 人员配置8.2.1 麻疹风疹实验室应明确每位工作人员的权利和责任。8.2.2 实验室至少需要一个有相关检测资质的工作人员全年负责,并至少配备一名工作人员与具有检测资质的工作人员一同工作以积累经验和培养检测能力。8.3 设施设备8.3.1 麻疹风疹实验室要有足够的空间来进行感染性的实验活动和非感染性的实验活动。8.3.2 清晰标识不同的工作区域,并且感染性物质转运的距离最短且不得通过清洁区。DB52/ XXXXXXXXX88.3.3 仪器和设备要能满足试验的需要。新的仪器和设备应由经销商或相关有资质人员进行安装
29、和调试。所有的仪器设备操作手册都要存放在规定的地方以便使用者查阅,并建立仪器设备维护、检定(校准)计划。8.3.4 所有使用者都应该熟悉仪器的操作、维护和检定(校准)程序,确保仪器设置正常运转。对所有的故障、维护、核查、检定、校准等活动有相关记录表格记录在案,并建立相关仪器设备档案。8.4 指导与培训8.4.1 省级实验室根据工作需要对市(州)及部份县(区)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技术培训,并对薄弱实验室进行现场指导。8.4.2 市(州)级实验室对所辖县(区)级疾控中心网络实验室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业务培训。8.5 实验室现场督导与评价8.5.1 省级实验室每年对市(州)、仁怀市、威宁县及随机抽查的部份县
30、级麻疹风疹实验室网络至少开展一次现场督导(包括交叉督导)和综合评估。8.5.2 市(州)对辖区内县(区)级实验室网络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现场督导和评价。8.6 室间质量控制8.6.1 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疹风疹实验室每年至少一次对市(州),仁怀市、威宁县进行麻疹风疹血清学和病毒核酸职能考核。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上送的血清标本进行定期复核。8.6.2 市(州)疾控中心麻疹风疹实验室每年至少一次对辖区内县(区)级实验室开展麻疹风疹血清学职能考核,并对上送的血清标本进行定期复核。8.6.3 室内质量控制室间化比对。使用同一批号质控品,对多个实验室或人员组织一个室间比对计划,做为实验室自我评价,以及比对组
31、的偏倚和不精密度。8.7 室内质控8.7.1 市(州),仁怀市、威宁县实验室网络每年至少完成一个试剂批号的麻疹、风疹血清学内部质量控制(In-house Control,IHC)即刻法与质控图,完成后上报相关资料至上级实验室。8.7.2 开展病毒核酸检测的实验室应建立相应的试验对照,每半年开展一次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微环境污染检测,并将相关检测结果上报省级实验室。8.7.3 县(区)级实验室每半年开展一次人员比对或平行留样再检,并将相关资料上报上级实验室进行评价。8.8 其他对新增的县级疾控机构和有条件的部分医疗机构检验科室,经省和所属市(州)麻疹风疹网络实验考核合格,可纳入我省麻疹风疹监测网络实
32、验室,并使行统一的质量控制、职能考核及业务指导。9 实验室网络评价指标9.1 检测及时性DB52/ XXXXXXXXX99.1.1 县(区)级实验室收到血清标本后,48 小时内麻疹风疹 IgM抗体的检测率达到 90以上;检测结果 48小时内报告率达到 90以上。9.1.2 市(州)级实验室收到病原学标本后,3 日内完成麻疹或/和风疹病毒核酸快速筛查和报告达到 90以上。9.1.3 省级实验室 42日内完成麻疹与风疹病毒分离培养、鉴别与基因定型及结果报告达到 90以上。9.1.4 9.2 特异性指标9.2.1 麻疹、风疹暴发疫情实验室确诊率达到 90以上。9.2.2 麻疹、风疹暴发疫情病原学标本
33、采集率达到 90以上。9.3 职能考核与抽样复核9.3.1 市(州)、县(区)级疾控中心血清学和/或病毒核酸职能考核成绩需达到 90分以上。9.3.2 标本复核检测符合率需达到 90%以上。9.4 数据上报与核对麻疹风疹监测网络实验室检测情况月报表(见附录D)与相关检测数据上报及时与完整。每次与相关科室的数据核对要有相关记录资料。9.5 实验室量化评价实验室现场督导与量化评分,经综合评估需达到80分以上。10 实验室生物安全网络实验室检测活动都应以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及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为依据。10.1 危害性分类与防护水平10.1.1 按照卫生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麻疹病毒与风疹
34、病毒的危害程度属于第三类。10.1.2 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所进行的微生物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检验,适用于生物安全二级防护水平(包括一级水平),其中,病毒培养和未经培养的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应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进行;灭活材料和无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可在生物安全一级实验室进行。10.1.3 部份县(区)级网络实验室由于设备设施有限,未有独立的麻疹风疹检测区域,在进行血液免疫学实验时一般与其他实验室共用,所涉及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应按本级实验室涉及的最高危害程度进行防护。10.2 管理要求DB52/ XXXXXXXXX1010.2.1 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及 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针对人员
35、、设施、设备及实验环境中所涉及生物安全,化学试剂,用水用电安全等需求进行严格的规定,所有实验室人员必须熟悉相关内容并遵守执行。10.2.2 所有新进实验人员必须参加生物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位。10.2.3 实验人员在进入麻疹/风疹实验室工作前都必须了解所涉及的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程度并有相应的风险评估报告。10.2.4 实验过程中所发生的意外事故要有应急预案。10.3 感染性物质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工作人员所面对任何疑似监测病例标本的处理都要作为有潜在感染性材料对待,所有操作过程穿戴好防护服及手套。10.4 免疫接种10.4.1 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都要接受麻疹、风疹、乙肝疫苗等免疫接种;
36、其中,从事麻疹或风疹病毒分离培养与检测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作为重点。10.4.2 在麻疹/风疹实验室工作的育龄期妇女有必要进行风疹疫苗接种。10.5 标本运输包装10.5.1 标本运输过程中依据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麻疹/风疹病毒的危害程度均为第三类,标本属于 B类分类包装,需按照 UN3373规定进行包装和手续申报。10.5.2 分装或转移疑似病例标本以及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相应的防护要求。10.5.3 在接收和打开标本包装的实验人员要小心其中潜在的健康危害,尤其是在处理包装破碎或泄漏时,操作人员要经过培训。未灭活的标本尽可能在生物安全柜中开盖。准备好消毒剂以防止泄漏。DB52/ XXXXXXX
37、XX11A A附 录 A(资料性附录)贵州省麻疹/风疹监测病例标本送检申请表(样件)ID No :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地址 市 县(区) 乡(镇/街道) 村(居委会)发病地址 市 县(区) 乡(镇/街道) 村(居委会)发热日期 年 月 日 出疹日期 年 月 日MCV疫苗接种次数 最近一次 MCV疫苗接种日期 年 月 日标本类型 1、血液(清) 2、咽拭子 3、鼻咽拭子 4、尿液 5、其它 标本采集日期:血液(清) 第 1 份 年 月 日 ; 第 2 份 年 月 日咽拭子(鼻咽) 年 月 日 尿液 年 月 日 其它 采集标本单位 1、乡级 2、县级 3、市级 4、省级 5、家属 采
38、样人 标本送检前保存状态 1、液氮保存 2、冷藏保存 3、干冰保存 4、未冷藏 标本送出日期 年 月 日 送标本者姓名 送检标本单位 (以上各项由送检单位填写)(以下各项由检测标本实验室填写) 血液(清)标本编号 : ;咽拭子(鼻咽)标本编号 : ;尿液标本编号 ;其他(注明): 。实验室收到标本日期 年 月 日 收样人: 标本运送情况及质量 1、未融化 2、冰已融化或未冷藏 3、标本是/否合格 是 否 收到标本情况: 血液第 1 份 mL 咽拭子 鼻咽拭子保存液体:病毒运输液 尿液: DB52/ XXXXXXXXX12(清) 第 2 份 mL 生理盐水 其他 mL其它:填 表 说 明1.病例
39、 ID 号:应与流行病个案调查表一致(采用 11 位数字表示,即省、县国标及病例号组合) ;2.病例、标本类型等有顺序号的项目请在相应的顺序号上内画 没顺序号的请在其他栏内写明;3.MCV疫苗接种次数:包括常规免疫及强化免疫等所有接种的总和;4.采集标本同时填写此表,并将标本贴上胶布或专用标签纸用圆珠笔填写标签(切记不能用纸标签或钢笔填写以免遇水后脱落或模糊) ,一起送实验室,每个病例一张;5.若有不祥及其它项目,请用文字说明。DB52/ XXXXXXXXX13B B _附 录 B(资料性附录)麻疹风疹监测病例血清标本收样、实验室检测及上送情况登记表(样件)县级实验室检测 市州级实验室检测/
40、复核麻疹IgM 风疹 IgM麻疹IgM 风疹 IgM序号标本编号传染病个案卡片编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龄现住址是否爆发病例发热日期出疹日期最近MCV 接种日期采样日期收样日期/收样人第几份血标本 标本量标本状况检测日期OD值+/-OD值+/-标本上送日期 OD值 +/- OD值 +/-报告日期备注说明:1.标本编号:标本编号规则2.现住址:请填写到乡镇。3. 第几份血标本:指采集该病例的第几份血标本,第一份血标本填写 1,第二份血标本填写2。4.标本状况: 由收样实验室判断并填写,合格 不合格。合格指出疹后 28天内采集,血清量不少于 0.5ml,无溶血,无污染,在冷藏条件下保存、运输。5.检
41、测结果:阳性/(+) 阴性/(-) 待定。送样单位: 送样人: 联系电话: 送样日期: 年 月 日DB52/ XXXXXXXXX14标本运输方式:1.冷藏 2.干冰 3 其他 收样单位 : 收样人: 收样日期: 年 月 日DB52/ XXXXXXXXX15C C附 录 C(资料性附录)麻疹风疹监测病例病原学标本送检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登记表(样件)血清学检测结果 病原学检测 结果序号标本编号传染病个案卡片编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龄现住址是否爆发病例发热日期出疹日期最近MCV接种日期采样日期收样日期/收样人标本类型标本状况血清编号MIgM RIgM 麻疹核酸 风疹核酸检测日期标本上送日期备注说明:1
42、.标本编号:标本编号规则。2.现住址:请填写到县级。3.标本类型: 咽拭子,尿液,病毒分离物,其他。4.标本状况: 由收样实验室判断并填写,合格 不合格。病原标本合格指出疹 5日内采集,冷藏运送,70以下保存。5.检测结果:阳性/(+) 阴性/(-)待定。送样单位: 送样人: 联系电话: 送样日期: 年 月 日DB52/ XXXXXXXXX16标本运输方式:1.冷藏 2.干冰 3 其他 收样单位 : 收样人: 收样日期: 年 月 日DB52/ XXXXXXXXX17D D附 录 D(资料性附录)麻疹风疹监测网络实验室检测情况月报表(样件)实验室名称: 麻疹-IgM 风疹-IgM 麻疹病毒核酸 风疹病毒核酸月份 检测份数48小时内检测份数阳性数检测份数48小时内检测分数阳性数检测份数72小时内检测份数阳性数检测份数72小时内检测份数阳性数上报日期 备注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合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