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食物主要功效.doc

上传人:saw518 文档编号:9340779 上传时间:2019-08-02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10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物主要功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食物主要功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食物主要功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食物主要功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食物主要功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食物主要功效食物主要功效.txt24 生活如海,宽容作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宽阔;生活如山,宽容为径,循径登山,方知山之高大;生活如歌,宽容是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蔬菜、副食品、肉、五谷、果品类主要功效!蔬菜类食品功效 大蒜 韭菜 芹菜 菠菜 白菜 油菜 苦瓜 土豆 番茄 莲藕 南瓜 冬瓜 黄瓜 白萝卜 葱 大 蒜 性味:生辛热,熟甘温,有小毒。 归经:入脾、肾。 功效:杀虫除湿,温中消食,化肉消谷,解毒,破恶血,攻冷积,外灸散痈。 主治:痈肿疔毒,恶疮发背,水气肿满,泄泻痢疾,腹中冷痛,宿食不消,杀钩虫、蛔虫,解食蟹中毒及蜈蚣、蝎子咬伤。 禁忌:阴虚火旺者忌用,肝热目疾者宜戒之。 说明

2、:大蒜虽有杀虫解毒祛寒健胃之功,然而性质属于温热之品,同时亦有刺激性,能刺激肝、肺、胃及眼睛,若患有肝热或肝炎患者、脾胃火重者、眼睛痛或有炎症者宜戒之。大蒜多食则伤脾、损肺、坏肝、伤目、生痰、发嗽。 验方参考: 1、大蒜头一个,煨熟食下,治腹泻。 2、大蒜头一两个,烧熟,用开水冲蜂蜜送服,治呕吐。 3、大蒜头八两,醋半斤,煮熟服食,可能会呕出多量粘痰,再用韭菜汁半小碗服下,治噎嗝。 - 韭 菜 性味:辛、甘、温、无毒。归经:入肝、脾、肾。 功效:温中下气,补肾益阳,调和脏腑,暖胃,增进食欲,除湿理血。 主治:腹中冷痛,胃中虚热,噎膈,泄泻便秘,白浊,遗精,经闭白带,腰膝冷痛,吐血鼻血,小儿遗尿

3、,妇人血崩,产后出血等症。 禁忌:患有痈疽疮肿及皮肤癣、皮炎、湿毒者忌食;阴虚火亢者慎食。 说明:本品因性辛辣温热,虽有壮阳益肾祛寒之功,亦能刺发皮肤疮毒。多食令人口气发臭和目眩。 验方参考: 1、韭菜半斤左右,裹成团状(大小以能吞下为宜) ,用开水烫熟食下(小孩如食不下,可用油盐炒熟食,食后再服适量植物油以滑润肠道) ,治误吞金属物件(如金银饰物、铜物铁钉、螺丝钉等) 。韭菜食下后,金属被韭菜包住同大便排出。 2、韭菜五两,煮糯米酒服,治疗血崩。 3、韭菜根煮鸡蛋、白糖,连服数天,治白带。 - 芹 菜 性味:甘、温、无毒。归经:入肺、胃、肾。 功效:固肾止血,健脾养胃。 主治: 糖尿病,尿血

4、,头风痛,高血压,失眠,妇人白带,产后出血、腹痛,小儿吐泻,百日咳。 说明:芹菜有水芹、旱芹两种,性能相似;但药用以旱芹为佳,故称“药芹“,其香气较浓,又名“香芹“。芹菜因其性味辛香,具有温热健胃之功,对于偏寒病者疗效较为理想,不宜用于温热性病者。验方参考: 1、芹菜(连根叶)一把,洗净捣汁,加食盐少许,隔水蒸热,早晨五时及晚上七时各服一小杯,连续三日,治百日咳。 2、芹菜三两,煎浓汁服,治小儿吐泻。 3、芹菜一斤,绞汁煮沸服或水煎服,治糖尿病。 - 菠 菜 性味:甘、冷滑、无毒。归经:入肠、胃、膀胱。 功效:入利五脏,通肠胃,开胸膈,下气调中,止渴润燥。 主治:肠胃积热,小便不通,胸膈烦闷,

5、口干烦躁,夜盲、酒毒。 禁忌:肠胃虚寒病者宜戒食。 说明:菠菜炒熟食之,其性偏于平和,肠胃虚寒病者食之影响不大;但煮汤食用,却有寒冷滑润之性能,能通小便利肠胃清积热,肠胃虚寒病者及遗尿病者食之易引起大便滑泻及小便不禁。 验方参考: 1、鲜菠菜煮汤淡食,治小便不通,肠胃积热,胸膈烦闷,便秘,头痛。 2、鲜菠菜一斤捣烂取汁,每日一剂,分两次服,治夜盲,常服有效。 3、鲜菠菜半斤,猪肝四两,煮熟淡食,亦治夜盲。 - 白 菜 性味:甘、平寒、无毒。归经:入肠、胃。 功效:清热除烦,解渴利尿,通利肠胃。 主治:口干烦渴,大小便不畅,解木薯中毒,外用治漆毒生疮。说明:白菜大致可分为普通白菜、大白菜和苔用白

6、菜三大类。普通白菜较好的又有十几个品种,如长梗种、短梗种(小白菜) ,塌地种等; 大白菜又称结球白菜、卷心菜或黄芽白,比较好的也有六七个品种; 苔用白菜,一般通称为菜苔,红菜苔或白菜苔,它是一种品种多,味道好的蔬菜。 白菜性质也较复杂,红菜苔性质偏向平和,而白菜苔和普通白菜则性微寒,大白菜性质寒冷,若煮汤食,性质大寒,虽然清肺热止咳利尿,但又能发诸风冷,凡肠、胃或心、肺虚寒者不宜食或慎食。若白菜经水烫晒干后,寒性则大减。 验方参考: 1、白菜用开水煮汤食,可通利大小便,解热止渴。 2、干白菜根一块,红糖一两,生姜三片,水煎服,治感冒。 3、鲜白菜、生萝卜各三斤,用凉开水洗净,切碎捣烂绞汁,加红

7、糖适量,分数次服,解木薯中毒。 - 油 菜 性味:辛、温、无毒。归经:入肝、肺、脾。 功效:茎、叶:消肿解毒。种子:行滞活血。 主治:茎、叶:治痈肿丹毒,血痢,劳伤吐血。种子:治产后心、腹诸疾,恶露不下,蛔虫肠梗阻。 说明:麻疹后及疥疮、目疾患者不宜食。 验方参考: 1、用油菜煮汁食,或捣烂绞汁温服一小杯(约三十毫升) ,一日三次,疗程三天,并用鲜油菜叶捣烂敷患处,一日更换三次,治痈疽,丹毒,乳痈,无名肿毒等症。 2、生油菜子、炙甘草各半两,共捣为散,每次二钱,用水一杯煎至五分,食前温服,治大肠风毒和下血不止。 3、油菜子研细末,调香油敷患处,或用油菜叶捣汁涂擦,治小儿丹毒。 - 苦 瓜 性味

8、:甘苦、寒、无毒。老瓜赤色,味甘性平。 归经:入肠、胃。 功效:除热邪,解劳乏,清心明目;种子益气壮阳。 主治:胃热痛,湿热痢疾,呕吐腹泻,尿血。 说明:苦瓜味甘苦、性寒凉,故有解热清肠胃作用,胃寒体虚者应慎食。 验方参考: 1、生苦瓜一条,捣烂如泥,加糖二两捣匀,两小时后将水滤出,一次冷服,治痢疾。 2、苦瓜藤或叶,晒干研末,每服二钱,一日两次,治痢疾。 3、苦瓜藤(除去根)洗净阴干,用慢火炒干或烘干研末,每次二分至一钱,治小儿腹泻;若无效隔六小时再服一次,直至有效为止。 - 土 豆 性味:甘、平。归经:入胃、大肠。 功效:健脾和胃,益气调中。 主治:内服治胃痛,便秘;外用治皮肤湿疹。 说明

9、:土豆含有大量淀粉以及蛋白质,维生素 B、C 等,此外还含有一种少量的龙葵素,而适量的龙葵素有缓解痉挛的作用,能减少胃液分泌,对胃疼有效;但大量的龙葵素则对人体有害,可引起恶心、呕吐、头晕、腹泻等中毒现象,严重的还会造成死亡。土豆经阳光暴晒后龙葵素的含量会增加。一般在土豆发芽、皮色变绿、变紫的情况下,龙葵素增多,不能食用。 验方参考: 1、未发芽的新鲜土豆,洗净切碎后,加开水捣烂,用纱布包绞汁,每天早晨空腹服下一两匙,酌加蜂蜜同服,连续半月至二十天。服药期间忌食刺激性食物,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和习惯性便秘,疼痛治愈后还需继续服用一个月。 2、土豆洗净,切碎捣烂,敷患处,用纱布包扎,每昼夜换药

10、四至六次,两三天后便能治愈,治皮肤湿疹。 - 番 茄 性味:甘酸、微寒、无毒。归经:入肝、脾、胃。 功效:止渴生津,健胃消食,凉血平肝,清热解毒。 主治:高血压,眼底出血。 说明:番茄性微寒,因其味甘酸,故有健胃消食平肝作用,凡肠胃虚寒者不宜食。 验方参考: 每日早晨空腹生吃鲜西红柿一两个,半个月为一疗程,治高血压,眼底出血 - 莲 藕 性味:生藕甘、寒、无毒;熟藕甘、温、无毒。 归经:入心、脾、肺。 功效:生藕消瘀清热,除烦解渴,止血健胃;熟藕补心生血,健脾开胃,滋养强壮;煮汤饮利小便,清热润肺。 主治:虚渴,病后口干,解酒毒,热性出血(如:吐血、鼻出血) ,小便不通,血淋尿血。 说明: 莲

11、的全身都是宝,除莲藕可作治病食用外,其它部分如藕节、荷叶、荷梗、莲子、莲子心、莲须、莲蓬均可入药治病。 验方参考: 1、鲜藕捣汁,频饮,治鼻出血。 2、鲜藕半斤捣汁,灌服,治中暑腹痛。 3、鲜藕半斤、侧柏叶二两捣汁,冷开水冲服,治胃出血及肺出血,加童便一杯尤佳。 - 南 瓜 性味:甘、温平、无毒。归经:入胃、大肠。 功效:除湿祛虫,退热止痢,止痛,安胎。 主治:下肢溃疡,阴囊湿疹,蛲虫,绦虫,蛔虫,骨蒸潮热,痢疾,胎动,胃痛,解鸦片毒。 说明:南瓜系日常食物,性质属于平和,外用虽可除湿,然多食则易生湿发黄,令人气壅。 验方参考: 1、南瓜瓤捣烂敷伤口,治小面积汤火伤;如痛不止,则加梅片少许。

12、2、南瓜瓤捣烂敷患处,或晒干研粉撒患处,治下肢溃疡。 3、南瓜子研末,开水调服,每次一匙,一日两次,连服五六日,可驱蛲虫。 - 冬 瓜 性味:甘、微寒、无毒。归经:入肺、脾、大小肠。 功效:清热毒,利小便,止渴除烦,祛湿解暑,解鱼毒。 主治:热毒痈肿,小便不利,心胸烦热,口渴面热,小腹水胀。禁忌:1、久病与阴虚患者忌食。2、服滋补药品期间忌食。 说明:冬瓜是一种解热利尿比较理想的日常食物。其性质属于寒凉,而煮汤服食更甚。如要达到解暑清热、止渴利尿作用,就需要煮汤(连皮更好)服食;但体弱肾虚病者食之会引起腰酸痛;体胖之人欲得体瘦轻健者则可常食之。 验方参考: 1、冬瓜一斤,煮汤三大碗,一日分三次

13、服食,治暑热、高烧或昏迷及慢性肾炎。 2、冬瓜二斤,鲤鱼一条(约重半斤) ,不加盐煮汤食,治慢性肾炎。 3、冬瓜汁一杯,调冬蜜一杯服食,治妇女妊娠小便不通。 - 黄 瓜 性味:甘、寒。 归经:入胃、小肠。 功效:清热,解渴,利尿。 主治:烦热口干思饮,小便不畅。 禁忌:患疮疥、脚气、虚肿者勿食。 说明:黄瓜水份多且有清甜味,生吃能解渴清热,但多食则易于积热、生湿。若患疮疥、脚气和有虚肿者食之易加重病情。小儿多食易生疳虫。 验方参考: 1、老黄瓜皮一两,水煎服,治四肢浮肿初起。 2、黄瓜皮水煎服,一日三次;或黄瓜根,捣烂取汁,每日早晨温服一杯,治黄疸。 3、黄瓜叶晒干研末,每次二钱,米汤送服,治

14、水泻。 - 白萝卜 性味:甘辛、平、无毒。归经:入肺、脾。 功效:下气消食,除痰润肺。 主治:煮食可治肺萎肺热吐血,气胀食滞,饮食不消化,痰多,口干思渴,小便不畅,酒毒;生捣汁服食则可止消渴,治吐血、衄血,声嘶咽干,宽胸膈,利大小便。 禁忌:1、脾胃虚寒病者应戒食。2、服人参及滋补药品期间忌食。 说明:白萝卜能化气消滞,具有解除宿食不化之功。 验方参考: 1、白萝卜生捣汁,涂患处,治烫、火伤。 2、白萝卜生捣汁,调好醋搽患处,治热疖。 3、白萝卜生捣汁,喝下一杯,治食积及小食豆或食面积滞饱胀。 - 葱 性味:辛、温、无毒。归经:入肺、肝、胃。 功效:发表解肌,利肺通阳,解毒消肿。 主治:外感初

15、起头痛,寒热,无汗,鼻塞,面目浮肿,风痹疼痛,乳痈,乳闭,安胎,大小便不畅,透发麻疹,呕吐腹泻,妊娠下血、小腹痛,杀一切鱼肉毒。 说明: 本品治病多用葱白,即去掉青色部分葱叶,应用葱头连根须部份。取其辛香气味,用以发表通络,因有表汗作用,故有表虚多汗、阴虚有热患者慎用之。 验方参考: 1、葱白三根,水煎服,连续三天,可预防流感,加紫苏叶三钱,治风寒感冒。 2、葱白适量,切碎,用开水冲泡,乘热熏口鼻,治小儿感冒,透发麻疹。 3、葱白五根捣烂,敷脐上,可透发麻疹. 副食品类食品功效 茶叶 花生 芝麻 蜂蜜 蘑菇 银耳 木耳 豆腐 莲子 紫菜 海带 山药 荷叶 糯米酒 酒 糖 茶 叶 性味:甘苦、涩

16、、微寒、无毒。 归经:入心、脾、肾、大肠。 功效:止渴生津,消食利水,兴奋提神,除湿清热,善祛油腻。主治: 口干热渴,小便不利,食积不消,过食油腻,热毒赤白痢,多睡不醒,饮酒过量。 禁忌:服人参等滋补药品期间应戒饮之。 说明:茶叶是日常饮料,又是治病良药。一般说多饮茶对人体是有益处的,但茶亦能解除滋补药的效力。茶对肾及膀胱有清利之能力,患有小便清长及肾虚寒病者应慎饮之。茶能使人兴奋,会造成失眠,故患有失眠症者亦应慎饮之。另外,多饮茶能令人清瘦轻健。 验方参考: 1、茶叶五钱一两,水煎服,治细菌性痢疾;若加入蜈蚣(百足)两条,焙黄研末,用浓茶水送服,效果更佳。 2、茶叶一两,水煎浓汁,加红糖一二

17、两,再煎至发黑服下,治腹泻。 3、茶叶五钱,食盐三分,水煎服,治急性胃肠炎。 - 花 生 性味:甘、平、无毒。 归经:入肺、脾。 功效:醒脾开胃,理血通乳,润肺利水。 主治:花生治水肿,乳闭,尿血;花生叶能治失眠。 说明:花生炒熟或油炸,性热燥,不宜多食,若煮汤食用则有利尿、通乳、润肺作用。花生壳有降低血压作用;民间用花生叶代茶叶煎茶饮,治肝风头疼有效,花生衣对多种出血均有较好的疗效。验方参考: 1、花生米(不去红衣) 、红糖等量,煎汤代茶,连服七日,治水肿。 2、花生米(不去红衣) ,捣烂煮大米粥,治乳少。 3、花生米(去红衣) ,水煮饮汤,治声哑、失音。 - 芝 麻 性味:甘、平、无毒。

18、归经:入肺、脾、大肠。 功效:润肠通便,补肺益气,助脾长肌,通血脉,润肌肤。 主治:大小便不通,妇人乳闭,小儿透发麻疹,老人或体虚者大便干结。 禁忌:1、便溏者慎食之。2、牙疼、脾胃疾者及皮肤疮毒、湿疹、瘙痒患者忌食之。 说明:芝麻含脂肪多,润肠通便之作用很强,故泄泻或便溏者不宜食之。芝麻助脾、燥热,炒熟食之尤为显著,易引起牙疼及胃热加重。 芝麻又是一种发物,皮肤病患者应戒食之。另外,芝麻久食令人滑精、消瘦、发渴、困脾。 验方参考: 1、黑芝麻五两,炒熟研末,每次用黄酒冲服三钱,如加猪蹄汤送服更佳,治乳少。 2、黑芝麻,炒焦研末,用清油调敷患处,治乳疮。 3、黑芝麻五钱,冲开水服,或用一二两水

19、煎空腹服,治大小便不通。 - 蜂 蜜 性味:甘、平、无毒。 归经:入肺、脾、大肠。 功效:养阴润燥,润肺补虚,和百药,解药毒,养脾气,悦颜色。 主治:脾胃虚弱,津枯便秘,胃肠溃疡,虚劳干咳,咽干声哑,心腹痉痛,善解乌头、附子之毒;外用治口疮,烫火伤。 禁忌:1、便溏者勿食。2、忌与生葱同食。 说明:蜂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副食品,具有百花之精的美名。其性平和,滋补力强,有润肠通便作用,患泄泻或便溏者忌食。经火煮炼后其性温。 验方参考: 1、白蜂蜜、威灵仙各一两,水煎,每日一剂分早晚服,连续一周,对食道癌有一定疗效。 2、蜂蜜二两,冲开水服,治误吞水蛭。 3、蜂蜜一两,开水冲服,早晚各一次,治干咳,

20、痢疾,习惯性便秘和老年便秘;若加冰片粉末一分同饮,可治声音嘶哑。 - 蘑 菇 性味:甘、微寒。 归经:入肝、胃。 功效:透发麻疹,解毒开胃,止泻化痰,抗癌。 主治:传染性肝炎,小儿麻疹透发不快。 说明:蘑菇寄生在枯树上或朽根土中,品种较多,大致可分为有毒和无毒两种,一般以蕈体与蕈柄白色柔软者皆可供食用(但亦有少数种类的毒蕈相似此类) 。蘑菇富于营养,为鲜美佳品,亦供药用。蕈品不一,但其性能大致相似。采收野蕈须防有毒蕈类,毒蕈大约有八十多种,常见的毒蕈有绿帽蕈、毒蝇蕈、马鞍蕈等。一般毒蕈食之其味亦鲜美,若中毒则出现腹痛、呕吐、头晕,严惩则出现休克,甚至死亡。如中毒,可用生甘草两,绿豆三两,煎水频

21、频灌服;或单用生甘草三两,水煎频服。 验方参考: 1、鲜蘑菇作菜蔬食用,治传染性肝炎,白细胞减少症。 2、鲜蘑菇六钱, ,或香蕈三钱,水煎去渣服,一日三次;或加鲜鲫鱼一条,少放盐清炖,喝汤,治小儿麻疹透发不快。 - 银 耳 性味:甘、平、无毒。 归经:入肺、胃、肾。 功效:清肺热,益脾胃,滋阴,生津,益气,活血,润肠,解酒。 主治:肺热咳嗽,肺燥干咳,咳痰带血,胃肠燥热,便秘下血,月经不调,血管硬化症,高血压。 禁忌:外感风寒症忌用。 验方参考: 1、银耳一钱,清水浸泡十二小时,放碗中,加白糖或冰糖适量,隔水蒸一小时,早晨空腹食,治肺结核,咳嗽咯血,痰中带血,肺痈肺痿,大便秘结,月经不调;若于

22、晚上睡前服,则治血管硬化,高血压,眼底出血。 2、银耳与猪瘦肉炖熟食,为滋补益品,加入大枣十枚同炖,治病后体虚。 - 木 耳 性味:甘、平、有小毒。 归经:入脾、肾。 功效:滋养益肾,安神润燥,活血去瘀。 主治:血病症瘕积聚,崩中漏下,痔疮出血,血痢便血,高血压,便秘。 禁忌:孕妇不宜食用。 验方参考: 1、木耳二钱,糖少许,或加柿饼一两,同煮烂食之,治大便下血,痔疮出血,高血压。 2、黑木耳一两,红枣三十个,煮熟服食,或加红糖适量调味,治贫血及妇女体虚白带、崩漏。 3、黑木耳焙干研细末,每次一钱,一日两次,用红糖水送服,治妇女月经过多、淋漓不止、带下。 - 豆 腐 性味:甘咸、寒平、无毒。

23、归经:入肺、大肠。 功效:清热利尿,益气宽中,消胀散血。 主治:大便下血,白浊,白带,乳少;外用治烧烫伤,下肢溃疡。 说明:豆制品的种类较多,结豆腐、豆腐浆、豆腐皮、豆腐渣、腐酱锅粑等均可作药用。 验方参考: 1、豆腐半斤,鲫鱼二条,煮汤饮之,在小儿麻疹出齐时清热用。 2、豆腐一斤,炒王不留行一两,煮汤,喝汤食豆腐,治产后乳少。 3、豆腐一斤,麦芽糖二两,生萝卜汁一杯,混和煮开,一日两次分食,治支气管哮喘 - 莲子(莲肉) 性味:鲜者甘、平涩、无毒;干者甘、温涩、无毒。 归经:入心、脾、肾。 功效:清心醒脾,补中养神,健脾开胃,止泻固精。 主治:心烦失眠,大便溏泄,久痢,腰疼,男子遗精,妇人赤

24、白带下。 禁忌:大便燥结者慎食。 验方参考: 1、与糯米煮粥食,治孕妇腰疼,习惯性流产。 2、莲子(去心) 、芡实(去壳)各二两,鲜荷叶(手掌大)一块,用适量糯米煮粥食,治脾胃虚弱便溏、心悸怔忡,睡眠不实,妇女腰酸、带多,体质虚弱者。 附 莲子心:莲子心苦、寒、无毒,入心、肾,清心火,沟通心肾,治热渴心烦,吐血,心热淋浊、失眠,便溏者慎用之。 1、莲子心五钱,水煎当茶饮,治高血压。 2、莲子心三十个,水煎,放盐少许,每晚睡前服,治失眠,心热梦多。 - 紫 菜 性味:甘、咸、寒、无毒。 归经:入肺。 功效:清肺热,散瘿瘤,软坚化痰。 主治:瘰疬、瘿瘤、甲状腺肿大、咳嗽吐臭痰,水肿、淋病,脚气。

25、说明: 紫菜色泽因环境及时期的不同而有黑紫色、红紫色、绿紫色等,干燥后变成紫色,故名紫菜。采集后不宜多晒,以免变红走味。紫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海菜,含碘质最丰富,因此,不仅是营养很好的食品,也是一种药物。 验方参考: 1、紫菜适量,放口中干嚼,徐徐咽下,或紫菜研末,每次一钱,一日两次,蜂蜜开水送服,或用蜂蜜炼为丸,每次二钱,治肺脓疡、咳嗽、咯吐臭痰。 2、紫菜三钱,水煎,一日两次服,或用紫菜泡汤,每日当菜佐食,连食一两个月,治淋巴结核。 3、紫菜一两,萝卜一斤,陈皮一片,水煎服;或用紫菜二两、黄药子一两,高梁酒一斤浸泡十天,每日两次,每日适量饮服,治甲状腺肿大。 - 海 带 性味:咸、寒、无毒。

26、 归经:入肝、胃、肾。 功效:消痰软坚,泄热利水。 主治:瘰疠,瘿瘤,疝气下堕,痈肿,心下满,痰热壅膈,宿食不消,小便不畅。 禁忌:脾胃虚寒者忌食。 说明:海带可作蔬菜食用,亦可作凉拌或煮汤食用,若煮汤食则属于寒凉之品。 验方参考: 1、海带经常煮食或凉拌食用,或用红砂糖腌食,治瘿瘤。 2、海带二两,每日一剂煮食,亦治瘿瘤。 3、海带、绿豆、红糖煮粥食,治皮肤湿毒瘙痒。 - 山 药 性味:甘、平、无毒。 归经:入肺、脾、肾、胃。 功效:健脾、厚肠胃,补肺,益肾。 主治: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遗精带下,小便频数,消渴,子宫脱垂。 禁忌:感冒、温热、实邪及肠胃积滞者忌用。 说明:鲜山药是一种日常

27、食物,可当作蔬菜食用;干山药入中药用,性质平和,多食无妨。 验方参考: 每晨煮食山药四两,治子宫脱垂、遗精、脾虚泄泻,消渴。 - 荷 叶 性味:苦、平、无毒。 归经:入肺、胃、膀胱。 功效:凉血,止血,散瘀,升津清热,消暑。 主治:吐血,衄血,咯血,溺血,血淋,下血,血痢,崩中,赤白带下,中暑,脾虚泄泻。 禁忌:忌铁器。 验方参考: 1、鲜或干荷叶,水煎服,治肺痈。 2、干荷叶五钱,水煎服,或干荷叶研末,每服三钱,治牙痛。3、鲜荷叶或荷花,水煎服,治小儿中暑。 - 糯米酒 性味:甘辛、温、无毒。 归经:入肝、肺、肾。 功效:月经不通,乳汁不畅,麻疹未透,肾虚腰疼,阳萎早泄。说明:糯米酒是由糯米

28、醣化后,酵母发酵制成的,酒精含量较低,含丰富的糖类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滋补性较强,对人体较为有益,宜用于产后或病后身体虚弱,配合滋补食物以增强滋补疗效。验方参考: 1、糯米酒一小碗,加入菊花叶捣烂绞汁半酒杯,煮开后趁热服食,治妇女哺乳期乳汁不通。 2、公鸡一只去肠杂切碎,加油和少量盐放锅中炒熟,盛大碗内加入糯米酒一斤,隔水蒸熟,治肾虚腰疼,阳萎早泄。 3、糯米酒二两,煮开后服食,治小儿麻疹透发不够,服后需卧床盖被发汗 - 酒 性味:甘辛、大热、有毒。 归经:入十二经。 功效:温脾胃,破症结,助药力,厚肠胃,驻颜色,通行血脉,荣养肌肤。 主治:酒少量饮之,能治风湿痹痛,血虚肢麻;酒浸药饮之,能助

29、发药力。 禁忌:目疾、咳喘、阴虚火旺、肝病者宜戒之。 说明: 酒是人们熟悉的饮料。喝酒对一些人来说是一种嗜好。酒有它的益处,亦有它的害处。适量饮酒能助肝胆,消忧怒,养脾气,多言畅意;过饮则伤神损寿,刺激肝脏而发怒,刺激肺生咳喘甚至吐衄,刺激脾而体困神疲,刺激胃而呕吐伤食,切不宜过饮。 验方参考: 1、小面积烫火伤者,可浸于酒中或草纸浸酒覆盖于伤面上,有止痛治伤作用。 2、白酒适量(根据各人饮酒量,酌情增减) ,蜂蜜五钱至一两,在疟疾未发作前(十分钟至一小时)同饮下,治寒性疟疾。 3、白酒、红糖适量,用文火炖开,以膏为度,敷乳头,治乳头破裂。 - 糖 性味:甘甜、温润、无毒。 归经:入肝、脾。

30、功效:润心肺,和中助脾,缓肝气,解酒毒。 主治:心腹热胀,口干欲饮,咽喉肿疼,肺热咳嗽,心肺及大小肠热,酒毒。 禁忌:糖尿病者忌食。 说明:糖有白砂糖和红片(粉)糖、冰糖等品种。助脾、补血、祛寒、破瘀入药多用红糖;清热、消炎、润肺多用白糖或冰糖。糖对身体有益,对病后恢复身体健康有好处。糖虽有和中助脾保肝缓肝气之作用,但多食令人胀闷、生痰、损齿、生疳虫、消肌肉。另外,晚上睡觉前也不宜吃糖,特别是儿童,最容易发生龋齿。 验方参考: 1、红糖二两,鲜生姜二钱,水煎服,治风寒感冒、妊娠恶阻、产后腹痛、胃寒痛。 2、红糖二两,茶叶少许,热黄酒冲服,治产后恶露不下、腹痛。 3、红糖二两,鸡蛋两个,用水煎,

31、于月经干净后服食,治妇女血虚,月经不调。 肉类食品功效 猪肉 牛肉 羊肉 狗肉 兔肉 鸭肉 鹌鹑 鲫鱼 鳝鱼 鲤鱼 海参 青鱼 海蜇 螃蟹 黄花鱼 母鸡肉 鳖 蛇 虾 猪 肉 性味:甘、咸平、微寒、无毒。归经:入脾、肾。 功效:滋养脏腑,滑润肌肤,补中益气。 说明: 猪肉是日常食品,一般健康人和患有疾病之人均能食之,但多食令人虚肥,大动风痰,多食或冷食易引起胃肠饱胀或腹胀腹泻。对于脂肪肉及猪油,患高血压或偏瘫(中风)病者及肠胃虚寒、宿食不化者应慎食之。一般入药均为猪瘦肉。 验方参考: 1、猪瘦肉二至四两,生地一两,干茯苓二两同煮汤服食,治小儿疮疖脓肿。 2、猪瘦肉二两,鲜鹅不食草(捣烂)一两,

32、煮汤服食,治黄疸。 3、猪瘦肉二两,鸡骨草一两,红枣四只,煮汤服食,治黄疸。4、猪瘦肉二两,槐花一两,煮汤服食,治痔疮。 - 牛 肉 性味:甘、温平、微毒。归经:入胃、脾。 功效:安中益气,健脾养胃,强骨壮筋,补虚损,除湿气,消水肿。 主治:胃弱脾虚,水肿胀满,腰膝乏力。 禁忌:疮毒或皮肤湿疹患者忌食。 说明:牛肉是日常食品,有温补脾胃之功,但又是一种发物,对于患有疮毒、湿疹、瘙痒症等皮肤病症者应戒食;而患有肝炎、肾炎者亦应慎食之,以免病情加重或复发。 验方参考: 1、牛肉二两绞烂,用摄氏六七十度热水泡十分钟,滤去渣炖熟,即牛肉汁,能补血健胃,久病体虚宜食之。 2、黄牛肉煮浓汁喝,治脾虚久泻甚

33、至脱肛、面浮足肿,有健脾止泻之功。 - 羊 肉 性味:甘、温热、无毒。归经:入脾、肾。 功效: 补虚劳,祛寒冷,温补气血;益肾气,补形衰,开胃健力;补益产妇,通乳治带。 主治:肾虚腰疼,阳萎精衰,形瘦怕冷,病后虚寒,产妇产后大虚或腹痛,产后出血,产后无乳或带下。 禁忌:暑热天或发热病人慎食之,水肿、骨蒸、疟疾、外感、牙痛及一切热性病症者禁食。 说明:羊肉是日常肉类食品之中补虚祛寒比较良好的一种。因其性热,一般在冬天吃为宜。 验方参考: 羊肉(去脂肪)八两,生姜一两,当归二两,炖食之,治产后出血、腹中虚痛及产后贫血,血枯经闭。 - 狗 肉 性味:咸甘酸、热、有小毒。归经:入胃、肾。 功效:安五脏

34、,补绝气,壮元气,轻身益气,补胃肾,暖腰膝,补五劳七伤。 主治:气虚失眠,肾虚阳萎,遗精遗尿,腰膝冷痛。 禁忌:阴虚内热及热性病患者忌食。 说明: 狗肉性热,但比羊肉稍好,一般暑热天不食,患外感、发热、咳嗽之症亦应忌食。 验方参考: 1、狗肉一斤,黑豆二两,炖烂食,治年老或肾虚耳聋,遗尿。2、狗骨制剂(狗骨酒、狗骨膏、狗骨药丸、狗骨注射液) ,治腰腿痛、风湿及两腿肌肉萎缩有显效。 - 兔 肉 性味:辛甘、冷、无毒。归经:入脾。 功效:补中益气,止渴健脾,滋阴凉血,解热毒,利大肠。 主治:阴虚失眠,热气湿痹。 说明:兔肉性甘冷,滋阴较理想,多食则损元阳,令人萎黄。 验方参考: 兔一只,去皮爪五脏

35、,加水煮汤,去渣澄冷,渴即饮,治消渴羸瘦。 - 鸭 肉 性味:甘、凉、无毒。归经:入肺、肾。 功效:大补虚劳,清肺解热,滋阴补血,定惊解毒,消水肿。 主治:水肿胀满,阴虚失眠,疮毒,惊痈。 禁忌:外科化脓溃疡者不能食用。 说明:本品性凉,清肺解热是指老鸭而言;若嫩鸭性则温热燥,治病功效不及老鸭。 验方参考: 1、 三年以上老鸭一只去毛及内脏,填入大蒜头四五个,煮至烂熟,不加盐可加少量糖,喝汤吃鸭和蒜,治慢性肾水浮肿。 2、老鸭一只(去毛及内脏) ,川厚朴二钱,炖熟食,治病后虚肿。 - 鹌 鹑 性味:甘、平、无毒。归经:入肺、脾。 功效:利水消肿,益中续气。 主治:小儿疳积,营养不良,支气管哮喘

36、。 说明: 鹌鹑性平和,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体重只有二三两,有野生和家养两种,野生鹌鹑恶热怕寒,每年春后迁往北方,冬天飞回南方避寒。鹌鹑性平和,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体重只有二三两,有野生和家养两种,野生鹌鹑恶热怕寒,每年春后迁往北方,冬天飞回南方避寒。 验方参考: 鹌鹑一只,不去毛,焙烧存性研末,每次三钱,加红糖水溶化,兑入黄酒一两,一次服完,每日两次,治支气管哮喘。 - 鲫 鱼 性味:甘、平温、无毒。归经:入胃、肾。 功效:和中补虚,除湿利水,补虚羸,温胃进食,温中下气。 主治:不肿,乳闭,肠癖泻痢,胃弱不思食。 说明:鲫鱼性平,有消肿利水通乳之功,一般作煮汤淡食有效。若煎炸食之,则性热而又

37、失去上述作用。 验方参考: 1、鲜鲫鱼(去鳞和内脏) ,清炖食,或加黄豆芽或通草同煮汤食,治乳少。 2、鲜鲫鱼(去鳞和内脏) ,煮赤小豆食之,消水肿。 3、鲜鲫鱼一斤(去鳞和内脏) ,赤小豆一两,或加冬瓜皮二两,同煮汤,煮熟一次食完(忌盐)治肝硬化腹水。 - 鳝 鱼 性味:甘、温、无毒。归经:入脾、肾。 功效:补脾益气,除湿理血。 主治:腹中冷气、肠鸣及湿痹气,湿热身痒,肠风痔漏,妇人产后淋沥,血气不调。 说明:鳝鱼虽可作食用,但不宜多食,多食使时行病易于复发。据广西报道,发现鳝鱼对糖尿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且无副作用及毒性。 验方参考: 1、 鳝鱼血治疗口眼歪斜(颜面神经麻痹):将活鳝鱼头或尾

38、割断取血,取血涂于患瘫侧(即斜左涂右,斜右涂左) ,复正时即擦去鳝血;亦可加入白芷粉,或冰片,或麝香涂治。 2、鳝鱼剪尾滴血于耳内,每次三滴,侧卧二十分钟,每日两次,治中耳炎。 3、黄鳝半斤切断,猪肉二两,加水蒸熟食肉饮汁,治肾虚腰疼。 - 鲤 鱼 性味:甘、温、无毒。 归经:入脾、肺、肝、肾。 功效:安胎,通乳,除湿,利水。 主治:鲤鱼肉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咳逆气喘上气,黄疸烦渴,妊娠水肿,胎气不安,乳汁不通;鲤鱼胆则解热毒,治热咳,涂小儿热疮肿痛效果好。 说明:鲤鱼与鲫鱼均属于性平,利水除湿有相似之功,但鲤鱼带温比鲫鱼强,且还有安胎等作用。一般作汤淡食或配上某些中药同服效果更佳,若煎炸

39、食之则性热,亦失去治病作用。 验方参考: 1、鲜鲤鱼一条约一斤,洗净,和赤小豆一斤放入锅内,加水四至六斤清炖,炖至鱼熟豆烂,除去鱼头、鳞、骨、内脏外,将鱼肉、豆和汤全部食完(忌盐) ,治肝硬化腹水及水肿。 2、大鲤鱼一条,生黄芪二两,同煮汤服食,治老人癃闭。 3、鲜鲤鱼放入大米,煮粥淡食,治妊娠水肿和产后乳汁缺少。- 海 参 性味:甘咸、微寒、滑、无毒。 归经:入肺、肾、大肠。 功效:补肾益精,养血润燥,除湿利尿。 主治:精血亏损,虚弱,劳怯,阳萎,梦遗,小便频数。 说明:海参性滑,凡脾弱不运,痰多便滑者勿食。 验方参考: 1、海参一斤,酒炒全当归、巴戟肉,盐水炒牛膝、破故纸、龟板、鹿角胶(烊化) 、枸杞子各四两,羊肾(去筋)十对,盐水炒杜促、菟丝子各八两,核桃肉一百个,猪脊髓十条(去筋) ,上列中药共研细末,用猪脊髓、鹿角胶等和丸,每次服四钱,温酒送下,治腰痛,梦遗滑精。 2、海参适量,加冰糖适量,煮汤,每日早晨空腹服食,疗程不限,治高血压、血管硬化。 3、海参烧存性,研细末,每次用五分,加阿胶二钱,加水半杯炖至溶化后,空腹用米汤冲服,每日三次,治痔疮出血。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