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QC小 组 活 动 基 本 知 识 讲 义编制:江学文2QC 小组活动程序一、QC 小组的概念1 人员: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2 范围: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3 目的: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和人的素质;4 手段: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二、QC 小组的性质1 是企业中群众性质量活动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2 是职工参加民主管理的经验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相结合的产物;3 与行政班组,传统的技术革新小组不同。 组织原则不同 活动目的不同 活动方式不同三、QC 小组的特点1 明显的自主性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充分发挥成员的积极性和创
2、造性;2 广泛的群众性自愿参加,包括领导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一线操作人员;3 高度的民主性民主的结合,民主的活动、组内平等、互相尊重、集思广益;4 严密的科学性按 P、D、C、A 程序,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和逻辑思维模式,用数据资料说话。四、小组课题的分类按照参加的人员和课题的特点,大致分为五类:1 现场型:以班组,现场操作工人为主体,维持质量;主要特点:课题小,难度低,周期短,效益不一定高。2 服务型:以提高服务质量为目的的小组;主要特点:课题小,难度低,周期短,社会效益明显。33 攻关型:以“三结合”方式,解决技术关键问题;主要特点:课题难,周期长,投入多,经济效果明显。4 管理型:以管
3、理人员组成,解决管理问题;主要特点:课题大小不一,难度不尽相同,效果差别较大。5 创新型:创造性研究全新的课题。五、QC 小组活动宗旨1 提高员工素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 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3 建立文明的心情舒畅的生产、服务、工作现场。六、QC 小组的组建原则1 自愿参加,上下结合;自觉参加、自我提高,管理者适时的进行组织、引导和启发;2 实事求是、灵活多样;形式多样,自主开展活动;类型适宜,不搞一刀切。对 QC 小组成员的基本要求QC 小组成员:主要包括 QC 小组组长和组员QC 小组组长职责基本职责:组织领导 QC 小组有效地开展活动具体职责:(1) 抓好 QC
4、小组的质量教育(2) 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并按计划组织活动(3) 好小组的日常管理工作对 QC 小组组长的要求(1) 是质量改进的热心人(2) 业务知识较丰富(3) 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对 QC 小组成员的要求(1) 按时参加活动,充分发挥特长;(2) 完成分配任务,热爱质量改进;(3) 不满足于现状,随时提出课题。4QC 小组活动顾问和推进者是重要成员之一小组人数一般 310 人为宜七、QC 小组的组建程序1 自下而上的组建程序:小组由生产现场班组产生,报主管部门审核。特点:小组活动力所能及,成员积极性、主动性高;2 自上而下的组建程序:由主管部门提出组长,按需确定小组成员。特点:课题难度较大,是企
5、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人力、物力、财力易得到保证;3 上下结合的组建程序:上级推荐,下级讨论,上下协商组建小组,特点:可取前两种类型所长,避其所短,应积极倡导。八、QC 小组的注册登记1 新的 QC 小组组建,注册登记是组建最后一步工作;2 跨年度开展活动的小组,每年登记时予以说明;3 小组停止活动持续半年的应予以注销;4 每选定一个课题,活动之前都要进行一次课题登记。QC 小组活动的基本条件(1) 领导对 QC 小组活动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支持;(2) 员工对 QC 小组活动有认识,有要求;(3) 培养一批 QC 小组活动的骨干;(4) 建立建全 QC 小组活动的规章制度。提高员工的四个意识质量意
6、识:有好奇心,好奇心是促进质量进步的关键;问题意识:能发现问题,对事情总要问是否有更好的办法;改进意识:不满足现状,勇于探索、挑战自我、提高自我;参与意识:重在参与,能够排除一切外界干扰,参与到新生事物中去。九、QC 小组的活动程序QC 小组活动的基本特征就是质量改进和质量创新QC 小组解决问题涉及两方面的技术专业技术+管理技术专业技术主要指小组解决问题所涉及的专业技术问题,所涉及的专业技术范围5管理技术主要指程序、证据、方法、技巧的运用等。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是 QC 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管理技术的内容管理的三个方面共性问题1 遵循 PDCA 循环活动规律PDCA 的活动程序P(Plan)计
7、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处理2 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选课题找问题定目标(量化目标)查主要原因制订对策活动效果3 运用统计方法统计目的:运用统计技术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统计方法:全数检验或随机抽取;统计工具:“老七种工具” 、 “新七种工具”PDCA 活动程序十个步骤P 阶段6 步选择课题、现状调查确定目标、原因分析确定主因、制订对策D 阶段1 步按对策要求实施C 阶段1 步针对目标检查实施效果A 阶段2 步达到目标:制订巩固措施,防止问题再发生,并提出遗留问题及下6一步打算未达到目标:再回到 P 阶段第 4 步,分析原因PDCA 的两个特点:(1) 循环前进
8、,阶梯上升(2) 大环套小环十、QC 小组活动的具体程序(一)选课题1、指令性课题,上级主管部门以指令的形式向 QC 小组下达的课题;2、指导性课题,企业质量管理部门推荐并公布的一批可供小组选择的课题;3、小组自行选择课题。如何自选课题1、针对上级方针目标在部门落实的关键点;2、针对现场及小组本身存在的问题;3、针对顾客的投诉和抱怨。选题中常用的方法调查表,简易图表,排列图,亲和图头脑风暴法、水平对比法,流程图选题注意事项1、课题宜小不宜大,选解决具体问题的课题,小课题的好处:(1) 活动周期短,易于出成果;(2) 大部分对策自己能完成,易于发挥小组成员创造性;(3) 解决自己身边的问题,易于
9、调动积极性;(4) 易总结,成果发表更充分。2、课题名称一目了然课题名称清楚明了,从课题名称能直接看出小组要解决的问题,课题紧扣活动内容。选题中常出现的错误(1) 课题名称抽象化(达标、升级、创奖、服务行业满意率) ;(2) 把所采用的对策冠以课题名称(手段加目的) ;(3) 选题理由太多;7(4) 时间跨度太长,数据较少的课题。(二)现状调整目的:掌握问题的严重程度,为确定目标值提供依据。1、 用数据说话(1) 收集数据要有客观性,防止只收集对自己有利的数据;(2) 收集数据要有可比性,改进后能反映出变化程度;(3) 收集数据的时间要有约束(三个月或一年) ,要收集最近时间的数据。2、 整理
10、分析数据,对现状调查取得的数据要整理、分类,进行分层分析,以便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3、 要在现场观察、跟踪、测量,掌握第一手资料;4、 现状调查使用的方法调查表、简易图表、排列图、直方图、控制图、散布图、分层法等5、 不使用现状调查的情况(1) 指令性课题:指令性课题目标明确,但要进行可行性分析;(2) 创新型课题:开发、研制新产品,前人从未做过,无现状可调查。(三)确定目标目标值是小组活动解决问题的程度,并为效果检查提供依据。设立目标值时应注意的问题:(1) 目标与问题相对应;(2) 目标值要明确表示,用数据说话,必须量化;(3) 要说明制订目标的依据;(4) 目标不宜过多;(5) 目标应具
11、有一定的挑战性。目标设定使用方法:简易图表、折线图等(四)原因分析1、 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2、 要展示问题的全貌。5MIE人、机、料、法、测量、环境83、 分析原因要彻底,要针对结果,把原因一层层展开,分析到可以采取对策为止。4、 正确、恰当的应用统计方法:因果图、系统图、关联图方法名称 适用场合 原因之间关系 展开层次因果图 针对单一问题进行原因分析 原因之间没有交叉关系 一般不超过四层系统图针对单一问题或两个以上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原因之间没有交叉关系 没有限制关联图 针对单一或多个问题原因进行分析 原因之间有交叉关系(影响) 没有限制(五)确定主要原因运用这一步骤,对问题进行分析,
12、把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找出,排除次要因素,为制定对策提供依据。1、 确定主因的三个步骤(1) 将未端因素全部收集;(2) 排除不可抗拒因素;(3) 对未端因素进行逐条确认,找出真正的主要原因。要因确认常用的几种方法(1) 现场验证,现场通过实验,取得一手数据来证明;(2) 现场测试、测量,取得数据与标准比较,看符合程度;(3) 调查分析,对人的方面因素,无法试验、测量的,可设计调查表,到现场进行调查分析取得数据,进行确认。要因确认注意的几个问题(1) 不使用打分法,不靠主观判断确认要因;(2) 不要将容易解决的问题排除。9(六)制订对策1、 制订对策通常采用的步骤(1) 提出对策,做到集思广益;
13、(2) 研究所采用的对策,确定其解决问题的程度;(3) 分析研究对策的有效性;(4) 分析研究对策的可实施性;(5) 避免采用临时性的应急对策;(6) 尽量依靠小组自己的力量。2、 制定对策表,按照“5WIH”原则进行What对策; Why目标Who负责人; Where完成地点When完成时间; How措施 3、 对策表表头序号 要因 对策 目标 措施 地点 时间 负责人4、 制定对策常用的方法简易图表对策表应用的注意事项(1) 对策应有效,防止一个人的对策,要由全体成员去做;(2) 选用对策应具备可实施性,小组成员应能够控制,高投入,高难度,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不宜采用;(3) 不采用临时性
14、应急对策;(4) 尽量采取小组成员自身能力能解决的对策;(5) 应将对策内容和措施内容分开制订,不能合一;(6) 对策目标要可检查,不一定非量化,防止出现精神措施;(7) 对策表简单,实施要写详细;对策表复杂,实施可简单;(8) 不要为外人制订对策。(七)对策的实施1、 小组成员应严格按照对策内容进行实施;2、 递进的措施应一个一个地去做;3、 注意数据收集,每条对策实施完后与对策表的目标进行比较;104、 实施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好、坏差别;5、 体现小组的努力程度,体现小组团队精神;6、 做好活动记录,展示小组活动的难易程度;7、 如实施进行不下去,应及时修改对策;8、 避免通过技术改造,设
15、备仪器投入实施目标。(八)效果检查实施完成后,检查小组活动所取得的效果1、 用数据把实施前的状况和实施后的目标进行比较,总体评价课题效果,重点是目标值的完成。达到目标,问题已解决,进入下一步骤;达不到目标,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在分析原因,制订对策。2、 经济效益的计算(1) 计算经济效益的同时应考虑社会效益;(2) 不类推、不夸大并减去本课题活动中的消耗,计算时间不超过活动期(包括巩固期在内) ;(3) 巩固期能看到稳定状态为止。3、 效果检查常用图表调查表、简易图表、排列图等(九)巩固措施为维持活动成果,防止问题再发生,应制订巩固措施。1、 把对策表中经实施证明有效的对策报主管部门批准,纳入有
16、关标准并将新标准进行推广;2、 再到现场确认,是否按新的方法操作或执行新标准;3、 巩固期内要做好记录,用数据说明巩固状况。(十)总经回顾及今后打算课题完成后,小组应进行认真总结1、 找出此次活动中解决的相关问题;2、 总结整个活动过程的成功和不足之处;3、 总结活动中所产成的无形效果,增强团队精神;4、 提出下步打算,体现持续改进。QC 成果总结的作用(1) 有利于发现活动的经验、教训;11(2) 有利于成果的交流和推广;(3) 有利于成果的认证和评述。成果分类(1) 有形成果:用物质或价值形式表现出来;(2) 无形成果:通常难以用物质或价值形式表现,如:改善环境、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小组成员
17、自身素质,自主管理,改进小组活动方法等等。十一、QC 小组活动成果报告的整理1、 整理成果报告的一般步骤(1)召集小组全体成员开会,回顾本课题活动全过程,总结分析活动的经验教训;( 2)按照小组成员分工,搜集和整理小组活动的原始记录和资料;( 3) 由成果报告执笔人按照 QC小组活动的基本程序整理报告。总结报告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活动程序进行总结;2、 把小组成员的努力程度和所克服的困难及科学判断的情况写到成果报告里;3、 报告应以图、表、数据为主,配以少量文字说明来表达;4、 不要用专业技术性太强的术语,必要时需加以说明;5、 报告内容的前面可简要介绍小组的组成情况,必要时可介绍企业的简单
18、情况。2、 QC 成果报告书的编写用普通及简练的语言,写自己的故事,让别人看懂;一般要求:条理清楚,逻辑性强;能用图表形象表达就不用文字;抓住重点,有文章的高潮。QC 成果报告的内容1、 小组简介12小组名称、注册编号、本课题类型、本课题活动时间,共活动多少次,平均出勤率(体现参与的团队精神) ;管理课题要写行政职务,技术课题要写学历,职称;年龄可用平均年龄;顾问为小组成员,推进者是重要成员。2、选题理由指令,指导,自选,为什么选题3、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目前现状情况的确认4、确定目标值定量,不超过两个,提供依据。5、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到能采取措施为止;6、 确定主因并对其论证,用事实和
19、数据表示;7、 制定对策,要因对应,措施具体;8、 实施表达清楚,以实施为主;9、 检查效果与目标值比较,证实;10、巩固措施,纳入标准的名称条款,防止再发生;11、遗留问题及下步打算,总结,分析,保持活动连续性。QC 成果发表1、发表的作用(1)交流经验,互相启发,共同提高;(2)鼓舞士气,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3)现身说法,吸引更多的员工参加活动;(4)增加评选成果和优秀成果的群众基础;(5)提高小组成员科学总结成果的能力。2、 做好发表前的准备工作成果发表时应注意的问题(1)发表人先作自我介绍,证明你是小组成员;(2)发表人像讲故事一样叙述活动过程,不照本宣科;(3)发表人仪态大方,自然
20、得体;(4)避免使用专业性强的技术术语,必要时应做解释;13(5)在提问答疑时应礼貌,谦虚,回答简洁,清楚;(6)制片应清楚,明快,每张片的投影效果应一目了然。发表道具,应本着节约原则。组织成果发表的注意事项(1)发表形式服从于发表目的;(2)发表会主持人要积极启发、倡导听众对发表的成果提出问题,由发表人进行解答;(3)每个成果发表完后,由担任评委的专家给予客观的评价;(4)组织者要尽可能请与成果发布同一层次的最高主管领导参加会议;(5)在有条件的行业或地区,可以考虑按课题的不同类型分别召开成果发表会;激励就是通过激发人的动机,使其充分发挥自身内在的潜能;激励就是按照积极性的运动规律,对人施加一定的影响,使其积极性形成,并按预定方向发展。常用的激励方法(1)理想与目标激励 (4)关怀与支持激励(2)荣誉激励 (5)培训激励(3)物质激励 (6)组织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