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拔罐法技术规范.doc

上传人:11xg27ws 文档编号:9150559 上传时间:2019-07-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拔罐法技术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拔罐法技术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拔罐法技术规范一、拔罐疗法的分类火 罐 利用火力排去空气水 罐 利用煮水热力排去空气。按排气方法分类抽 气 罐 抽去空气。水 罐 利用煮水热力排去空气。按拔罐形式分类抽 气 罐 抽去空气。单 罐 单罐使用。用于较小的病变范围或压痛点。多 罐 多罐并用。用于病变范围比较广泛的疾病。闪 罐 吸拔后迅速起罐,反复多次。坐 罐 吸拔后留置一段时间。按拔罐形式分类走 罐 吸拔后在皮肤表面来回推拉。药 罐 用药水煎煮竹罐后吸拔,或在罐内盛药液。针 罐 扎针后加拔火罐按综合运用分类刺络拔罐 用三棱针或皮肤针刺出血后加拔罐。二、拔罐疗法的适应范围拔罐法具有通经活络,吸拔经络中的风寒湿气外出,还具有引出排脓等

2、作用,适用于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风湿痛、感冒、咳嗽、腰背痛、月经痛、胃痛、疡初期未溃时,以及局部皮肤麻木或机能减退的等病症。三、拔罐疗法常见的吸拔方法闪火法:用止血钳夹住 95%酒精棉球,在罐内闪火排去空气,迅速将罐罩在应拔部位。投火法:用小纸条点燃后,投入罐内并迅即将罐罩在应拔部位。架火法:用一直径 23cm 不易燃烧及传热的块状物上置酒精棉球,点燃后将火罐扣上。四、常用的拔罐法及操作坐罐:要求主试者用闪火法拔罐,用止血钳夹住一个经 95%乙醇浸泡过的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绕 1 圈迅速退出,并立即将罐口扣在放术部位,使罐吸附在皮肤上。注意棉球沾乙醇不可过多,亦勿在罐口停留,以免罐口烧烫灼伤

3、皮肤。闪罐:用闪法火将罐拔上后,立即取下,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住取下,取下拔上,直至皮肤潮红充血为度。走罐:选用口径较大、罐口平滑的玻璃罐,先在罐口和施术部位涂一层凡士林等润滑油,再用闪火法将罐吸拔住,然后以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向左、右施术部位往返推动,至较大面积的皮肤出现潮红为度。针罐:先将针刺入穴位,待得气后将留置穴位,然后用闪火法,以针刺部位为中心,将罐拔住,约 1015min,至皮肤潮红充血起罐。刺络拔罐:在施术部位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地叩刺出血,再拔上火罐,留置 1015min 后。起罐后擦净血迹。五、拔罐疗法的注意事项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选择合适的火罐。拔罐时应选肌肉丰

4、厚的部位,而在肌肉浅薄、骨骼突出、皮肉松弛、毛发较多的部位不易吸拔,罐易脱落。体位要适当,拔罐过程中不要移动体位,以免火罐脱落。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不宜拔罐。孕妇腹部、腰骶部须慎用。拔罐时注意棉球沾乙醇不可过多,亦勿在罐口停留,以免罐口烧烫灼伤皮肤。拔罐一般可出现局部红晕或紫绀色,一般不须处理,会自行消退。若留罐时间过长,皮肤会出现水泡,小者当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大的须用消毒针将水放出并包敷,防止感染。起罐手法要轻缓,以一手抵住罐边皮肤,按压一下,使气漏入,罐即脱下,不可硬拉或旋动。应用针罐时,应防止肌肉收缩,发生弯针,并避免撞压针入深处,损伤脏器及血管。故胸背部腧穴均宜慎用针罐。使用多罐时,火罐的排列顺序不宜太近,以免皮肤被牵拉产生疼痛。应用刺络拔罐时,出血量须适当,一般 57m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