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礼传家北海客家人的寻根坐标大廉山下,大廉垌中,有一座西洋近代建筑楼静静挺立在绿阴掩映之中的南山小学校园内,这就是建于 1930 年的南山学校旧址。这座披沥了 80 年岁月风尘,承载了几代人悲欢离合的旧楼房,见证了南山人重教兴学的优良传统。当年,这里的父老乡亲们把祖祠的铜锣变卖了,换钱送子弟外出求学。为了报答乡亲的恩情,这位学有所成的子弟当了国民革命军团长后,和陈铭枢将军出资联名发起捐建了合浦五中(公馆中学),这位团长于民国十九年(1930 年)又捐资建了这座西洋近代楼房,创办了合浦八区第二小学。来到珠乡客家居住的地方,走进村场寻访客家人兴学重教的事迹,你会听到许多诸如此类的动人故事。秉承中原
2、客家人兴学重教的优良传统,珠乡合浦客家的兴学重教风尚在北部湾地区独领风骚,自成一景,成为珠乡客家历史文化沉淀积累中最有凝聚力的元素。翻开珠乡客家人的族谱,里面除了记述先辈迁移创业的艰辛和英雄人物事迹之外,其中很重要的记述内容就是告诫后辈要“勤俭持家,诗书课子” 。为了鼓励后辈勤学上进,珠乡客家人还把奖学规例写进族谱中去,形成常态化的共识遵行。如某姓族谱中规定:凡族人从庠生到科举入围者,均由族中给予奖励,奖金从拾千至五拾千不等。一些大的姓氏还专门划出一定数量的“学田”作为奖学之用。从这一客家族谱记述中可知,只要族中子弟能到县一级的学校去读书,就能得到奖学金资助。而在珠乡客家聚居的村场中,民间私塾
3、多是由族中兴办的,因此,以现在的学制而言,客家子弟是最早享受九年义务教育的。珠乡客家人重视子弟读书教化,是为了让子弟明礼数,于家,尽子孙孝义;于国,尽忠勇之心;于众,行德仁之义。因为,客家人从自身的流离迁徙中深刻地认识到,要维系一个家庭,一个家族,乃至一个姓氏宗族的血脉精神,就必须要有一种力量的支持,这种力量就是道德品行。这种道德品行的共识范围越广,认同程度越深,其影响规范力和凝聚力就越大。要使这种道德品行成为群体遵行的标准,除了世代相传的行为相授之外,读书就是最好的教化方式。珠乡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
4、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客家人常常以那些英雄彦才为榜样,启发教育儿孙,向功勋事业有成的前辈们学习。通过读书教化,能让子弟更多更广泛地接受社会各方面优秀的道德品行精华,从而更好促使子弟明礼数,孝悌,敬祖、勤业、礼教、守法、仁爱、勤俭、敦教,成为一个有用之材。因此,对子弟的教化训示,往往也是珠乡客家族谱中“既定规章” ,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如某族谱的“ 家训 ”中就列有“子弟当教”条:“ 语云:养不教,父之过。故凡为士农工商之子,皆当随其职业已教之,切不可令其游荡无业,流入非为也。教之为学者,八岁便入乡塾,学字学书,随其资质,渐长有知识,须择端懿师友,将正经书史,严加训迪,务使变化气质,陶
5、熔德性,他日若做秀才做官,固为良士,就是位农为工商,亦不失醇谨君子。”从以上这些朴素而又殷切的期望中,人们不难体会到,客家人对读书教化的倚重。这种倚重体现在兴学重教方面,尤为明显。如,有珠乡客家三大书院之称的廉湖书院,在发起募捐建学时,也开宗明义申明:“夫学莫大于立身,莫先于有耻。古人立身扬名可为我法于天下后世。而我未免为乡人是则可耻之大者也。故士之读书,非仅谨记诵文辞以钓名声干利禄而已,要在举圣贤所言皆通于心,而有之于身耳。”新建廉湖社学碑)从民国十九陈铭枢所撰的筹备合浦县第五中学校募捐启中,更能使人感到珠乡客家人重视子弟读书教育的急切情怀。筹备合浦县第五中学校募捐启陈铭枢吾乡公馆圩,为合浦
6、县东四区之中心,其西四十里至闸口,东六十里迄山口,为省道所经之干线(已完成)。北四十里为新渡,滨廉州江,过江又通省道贯合灵两县之干线。南十里为铁山,则渔盐之所凑集,而濒海矣。往年余有建筑新铁(即新渡通铁山)公路之计划,工既鸠,以款中辍。地区之辽阔,与交通之孔要如此,而居民贫芗悍朴,文风不开,封守如故,余常心焉伤之。溯自清之末叶,罢科举,兴学校,圩之文治书院,首改为文治高等小学。余与范团长德星君,初入学校受业,即自此始,尔来二十有余年矣。至于今,环该圩四区继起之小学,不下十数,而以民贫苦,距县治既远,生活过昂之故,毕业学童,无力升学。计县治省立中学,及北海县立中学两校,为各区人文所聚,而吾东四区
7、之就学于兹者,盖百不一二睹也。各乡儿童以无由上进,放学风更形衰落,是诚大可哀矣!今年夏,范君驻军本土,目睹斯状,慨然邀集昔日同学,各姓绅董与彭校长乃裎君等,议决请改文治小学校为县立第五中学,就四区增筹校款,以充经常费,再拟扩辟校址,改造旧观,充实校费图籍,重聘良师,革新学制,以备四区小学升校之需求,图挽衰弊锢塞之学风。而经费浩大,地方力穷,无以为应,因为募捐之议,嘱余为之倡,余既旧游之沦寂,子弟之无教,而感范君嘉惠四区宏造青年之伟举也,故乐书该校之关系,及改中之需助,如此而为之发导。伏惟吾乡人士,暨四方君子,本同共执之怀,周菽粟水火之急,欣脱手以输囊,庶厚施于里梓,此吾乡之大幸,亦余之荣藉也夫
8、。民国十八年八月日合浦县陈铭枢谨撰启发起人:张杖新、陈明堂、陈德轩、林国佩、赖德辅、彭雨堂、范德星、李拂尘、陈泰英、沈以甘、陈荔倦、时松年、黄质文、林翼中、廖琴材、陈铭枢、陈玉篦、彭献廷、陈鸿材、陈介卿、廖品佳、叶灌泉、邹道溪、李五云、李耀武、李崇如、赖悦堂、陈镜如、彭少舫、陈雨田、彭珩伯、时楚香、陈光甫、张敬斋在这份募捐启联署捐款名单中,除了陈铭枢领衔,众多的乡绅、教育界人士之外,还有林翼中(民国上将)、范德星(民国中将)、张枚新(民国少将)、黄质文(民国少将?)、林国佩(民国广东省参议长)、陈介卿(民国合浦县长)等。由此可见珠乡客家人在重学兴教,教育英才方面的共识与作为。读书是为了让子弟知
9、礼,知礼然后崇文重教,崇先报本、建树爱国爱乡精神。因此,书礼传家就成了珠乡客家人寻根的坐标。这里,书,是珠乡客家人教化育才的基础,礼,则是珠乡客家人行为的准则。 在珠乡客家民居的门联中,都会体现出各家各户的中原郡望。如范姓出高平、张姓出清河、颜姓琅琊、陈姓、赖姓出颍川,朱姓出沛国、李姓出陇西,王姓出太原、李姓出陇西、黄姓出江夏,杨姓出弘农、廖姓出汝南等等。虽然这些姓氏家谱的记载有牵强的成分在内,但却说明客家人从心底深处以来自中原而感到自豪,是客家人“ 崇正追源 ”、崇先报本”精神的体现,正是这种“崇正追源” 、“崇先报本”精神在一代又一代客家人中弘扬传承,把对祖先的崇拜转化为强大的内动力,从而
10、战胜困难、光大祖业、兴旺人丁,以此作为炫耀祖德、报效祖先的最好“礼物 ”。这种崇先报本意识的升华就是客家人的爱国爱乡的精神,因此,珠乡客家人在能够在战胜各种艰难困苦,建设新家园的漫长岁月中,坚守中华文化的礼乐教化,弘扬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形成独具珠乡客家特色的“礼节、礼义”。珠乡客家人“ 书礼传家”中的礼节、礼义行为的另一个鲜明特色是急公好义。客家人讲究一个“ 义” 字,在面对艰难困险时,以同舟共济为行动准则,讲求的都是家国天下。是以“ 天下为公 ”、精忠报国为己任,因此,近代以来,在珠乡客家人中出现了“ 彭元辅一函三提督 ”,抗英三战将 ”、清廉三总兵”的将领群体;以陈铭枢为代表的辛亥革命群
11、体和十九路军抗日将领群体;以大廉山革命老区为中心的革命英烈群体;以二十名珠乡客家民国将领为代表的人才群体等等,这都是行“天下为公 ”之义的具体表现。是 “书礼传家”教化的丰硕成果。珠乡客家人“ 书礼传家”中的礼节、礼义行为的另一个明显特色是守望相助。珠乡客家人秉承“ 天下客家一家亲 ”的大同亲和理念,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一方有难八方助,一人有难众手扶,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因此,才有了以上所说的变卖祖祠铜锣助学,捐建合浦五中,以至“彭元辅一函三提督” 等守望相助的群体现象。而守望相助的个体现象,古往今来更是俯拾皆是。在大廉山下的一个山村里,住着一户祖孙三代同堂的人家,但这祖孙三代并不是直系嫡亲一家人。爷爷辈是叔祖,当年这位叔祖倾尽全力积攒,去帮助生活艰难的侄子取到侄媳后,他却错过了婚娶的年龄,只能独身一人。但他无怨无悔,仍然全力帮助侄子夫妇养家育儿。至今,这位叔祖已过百岁,侄子夫妇也已作古,侄孙辈并没有因此放弃对百岁叔祖的赡养,而是将百岁叔祖接到家中生活。像这样的守望相助的感人事例,正是珠乡客家人“书礼传家” 的礼节、礼义传承弘扬的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