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抑郁症个案一、确定个案小 E 今年 8 岁,是一位正在读小学二年级的小男孩,性格活泼,与家人在一起时比较好动,但是不愿与陌生人接触,也很少与同学相处。一旦进入教室,就开始喊头痛、头晕,注意力不能集中,无法正常听课,甚至向同学和老师乱发脾气,但是一回到家里,各方面都恢复正常,学习状态也比较好,成绩处于中上等。但他始终认为自己“不行” ,一旦考试失败或者未达到期望,即使父母未加任何批评,也会痛哭流泪、食欲减退,声称“对不起父母” ,为此曾两次离家出走,甚至想自杀。据了解,E 家都非常希望小 E 将来能够出人头地,为家庭争光,因而从小就向其灌输学习和成绩至上的思想。起初当孩子出现情
2、绪失控等一系列的表现时,小 E 的父母并没有充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仍然强迫孩子学习、再学习,后来当症状比较明显,比如有自杀的念头、不愿上课时,父母才主动找医生咨询,先后服用了一些治疗成人抑郁症的常用药物,但效果不太明显。二、 问题分析小 E 并无相似的家族病史,可见小 E 的抑郁症的主要原因是来自后天的因素。首先,家庭原因。父母的期望过高、教育方式不当,以及不和谐的家庭关系都是造成儿童抑郁症的“温床” 。另外,小 E 父亲的性格比较暴躁,嗜酒严重,经常无故大发脾气对孩子采取暴力手段。给小 E 的心理和情绪发展造成一定的阴影。其次,自身因素。父母的期望过高直接导致了,小 E 的好胜心很强,凡是
3、不愿甘落下风。虽然自身非常努力,但是,小 E 的成绩一直处于中上等。为此父母加大了付出的力度,比如请家教。父母心态的失衡也使得孩子的压力有增无减,这种状态首先反映在课堂上,小 E 无法集中精力听课,看到老师和同学就觉得反感,并逐渐加重,导致一进教,室就头痛、头晕。并认为自己不行,自我评价很低,信心不断动摇,并经常感到沮丧、忧愁、自卑,甚至自暴自弃,长期以来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日益严重的抑郁情绪。三、 制定计划根据以上分析,我的具体计划如下:第一步,改变家庭环境。对于那些具有一定抑郁倾向的儿童,要多加鼓励、劝导,给予精神上的支持,提高信心,避免和解除患儿精神上的负担。建议小 E 父母降低对孩子的期望
4、值,摆正教育孩子的心态。完善自身的性格,调整心态,尽量避免把工作、生活中的不良感受和压力辐射到小 E 身上,尤其是在孩子面前要以身作则,始终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合理的生活方式,比如不要在酗酒后大发脾气。第二步,针对小 E 的孤僻、不合群等特征,还需要进行一定的人际交往训练。为此,我为小 E 制定一套渐进的训练计划,第一周,让小 E 与一到两个比较熟悉、年龄稍大的玩伴的交往,使其重新体验到人际交往所带来的快乐;第二至三周,当小 E 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积极体验后,让其与少数陌生玩伴进行交往,目的是继续强化这种快乐;第四周之后,鼓励或者故意创造条件让孩子独自与更多的陌生玩伴交往,直至其产生主动与别人交
5、往的愿望,训练就可以宣告结束。第三步,小 E 自小学一年级以来就非常努力,但是成绩一直平平,这主要和家庭因素有关,小 E 父母都是工人,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除了很看重成绩之外,就是一味强调学习时间,而不是效率。对此,我在征得小 E 意愿的前提下,还协助其纠正学习上的误区,掌握一些良好的学习方法、技巧等。四、成效评估通过近一个月的介入,成效比较显著,首先,家庭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变,特别是父母给予了小 E 越来越多的肯定、鼓励和引导,亲子关系更加密切;其次,小 E 的外在表现比较明显,除了在家庭中依旧活泼之外,业余时间经常和表兄及一个同伴一起玩耍,学习态度也逐渐积极起来。不过,在教室里上课时仍然时常伴有头痛、头晕现象,甚至情绪失控。这也恰好说明了抑郁症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如何巩固治疗的效果也比较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