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1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课件 语文版必修3.PPT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9133255 上传时间:2019-07-25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1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课件 语文版必修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1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课件 语文版必修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1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课件 语文版必修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1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课件 语文版必修3.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1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课件 语文版必修3.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 科学是系统化了的知识,学法提示 1.理解文中的基本概念。自然科学类的文章,总是要运用科学概念。而文中基本概念的含义,就是文中的重要信息。在具体的文章中,基本概念的含义有时是用下定义的形式来集中表述的,有时是分散表述的。如果是前者,理解基本概念就是对有关句子的理解;如果属后者,就需要有一个对相关信息进行筛选、提取、整合的过程。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这里所谓“重要句子”主要是从表达的内容上说的,是指突出体现文章的主要内容,含义比较丰富的句子。与文学作品理解重要句子不同的是,它着重考查对句子所表达内容的理解、分析,较少涉及表达技巧。 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文中的信息是通过语

2、言来传达的,辨别语言信息,要读懂语句本身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或需要抽象概括,或需要排除干扰信息。,1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建筑作为建设的重要内容,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如果城市建设千篇一律,难免单调,也缺乏一定的文化内涵,如何设计、布局、建造城市,成为一个新的难题。 1962年,梁思成在人民日报上陆续发表了5篇文章,总题为“拙匠随笔”,他从各个角度对建筑这门学科进行介绍,希望普及一些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建筑之美,懂得保护古代建筑,懂得设计建造新建筑必须遵循基本的审美和实用规律。同时,作者对当时建筑中存在的问题也大胆地提出

3、了自己的见解。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就是其中的一篇。,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1.梁思成(19011972),广东新会人。中国现代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人民英雄纪念碑”等重要建筑设计的领导人之一。其著作有梁思成文集。,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2.通感: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手法。如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但在本文中“通感”一词的内涵与上述情况

4、不同,它是指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相通的艺术规律。,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1.注字音,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2.写汉字,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3.解词义 (1)千篇一律:诗文公式化,泛指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本文中指的是艺术创作中的重复。 (2)万变不离其宗:形式上变化很多,本质上还是没有变化。 (3)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指风景或作品等)。 (4)惨淡经营:下笔之前竭力劳神构思。苦心谋划、经营。 (5)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4.辨近义 (1)熟悉 熟习 辨析:二者都有“不陌生”的意思。“熟悉”,知道得清楚,其对象

5、可以是具体的人或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理;“熟习”,学习得很熟练或了解得很深刻,常用于某种技术或学问等。 例句:在中国青藏高原的另一侧,“居住”着一位熟悉的邻居印度。 取得文凭后,他继续潜心研究电厂各类技术,进一步熟习电厂的机组特点、设备状态和现场情况。,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2)悠然自得 泰然自若 辨析:二者都形容不慌张、不紧张的神情。“悠然自得”,形容悠闲、舒适、不紧张的神情,多指平常的悠闲情态;“泰然自若”,形容镇定、毫不在意的样子,多指非常情况下或面对非常事件所采取的态度。 例句:在这座浪漫之城,人们可以在海岛上悠然自得地享受海天一色的美景。 有的人能很好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6、泰然自若地面对各种刁难和不如意,在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3)荒谬绝伦 荒诞不经 辨析:二者都有“荒唐、不可信”的意思。“荒谬绝伦”,指没有比这更荒唐更不合情理的了,偏重在超出同类,语意较重;“荒诞不经”,指极不真实,极不近情理,偏重在不合理,语意较轻。 例句:他在现场发表了一段荒谬绝伦的言论后,见无人回应,只好摸摸鼻子走了。 这部话剧荒诞不经、意外重重,被各种欲望、幻觉、废话所充斥。,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目标一】 理清课文层次结构,概括各部分内容 1.课文第一到七段讲了哪些内容?与文章的主要内容各有什么关系? 提示:第一段是全文的总纲,谈的

7、是在有“持续性”的艺术作品中,重复与变化缺一不可。第二至七段是说作为有持续性的艺术创作,音乐、舞蹈和绘画都是重复和变化的统一。第二、三段说音乐,第四段说舞蹈,第五、六、七段说绘画。音乐是一种时间持续的艺术,音乐的重复是指它的主题,变化是指它的变奏,作者以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为例加以说明。舞蹈多是时间与空间综合持续的艺术,几乎所有的舞蹈都在变化中有重复,这种重复就是指动作的重复。绘画中的手卷也多是时空综合持续的艺术,都有重复和变化的统一,作者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李公麟的放牧图为例来说明。,2.文章第八至十四段谈重复与变化统一的审美原则在建筑上的体现,作者提到的建筑各有怎样的特点?请从文中找出来并

8、加以概括。 提示:,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3.全文结构体现了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艺术原则,请加以分析。 提示:音乐、舞台艺术、绘画、建筑,变化着的是不同艺术独特的表现方式,相同的是相通的艺术规律;一项项、一节节按顺序说来,结构稳重、朴实,却通过一次次重复强调了在“千变万化”的艺术创造中“千篇一律”的艺术规律。 4.本文脉络清楚,原因之一是多处采用了段首概括的方法。请举出三处段首概括的例子。 提示:(1)音乐就是一种时间持续的艺术创作。(2)舞台上的艺术大多是时间与空间的综合持续。(3)宋朝名画家李公麟在他的放牧图中对于重复性的运用就更加

9、突出了。,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目标二】 学习作者深入浅出、明白晓畅的说明语言 1.本文的写作风格同样体现了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统一,请从表达效果方面举例分析。 提示:文章在谈颐和园的长廊时来了个大胆的设想:“那八百米长廊的几百根柱子,几百根梁枋,一根方一根彩绘团花”这一段文字连用了20个“一根”,从句式上看是重复,从内容上看又在不断地转化,把重复与变化融为一体。作者通过这一设想说明了长廊的柱子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不同的形状,千篇一律的圆柱才能给人以特殊的感受,长廊需要的是重复,不是变化,从而说明了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关系。再从全篇的结构上看,作者涉猎了很多的艺术门类,可以说是“变

10、奏”,可是这些“变奏”又紧扣一个主题,同样实现了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2.“我们有些住宅区的标准设计千篇一律到孩子哭着找不到家”一句耐人寻味。请品味作者通过“孩子哭着找不到家”这一细节传达的思想内容。 提示:浅白通俗的语言揭示了建筑师的作用、建筑与人的生存的关系。话语浅显,但包含着很深刻的思想。人被现代建筑统一分割,装在规范的空间里,已经被异化了。有人说现代建筑就是新的贫民窟,没有亲切感,人们找不到自己的家园,好像孩子哭着找不到家门人们已经被生活的紧张和压迫隔离和囚禁。这句话表现了作为建筑大师的梁思成先生对当代城市建设中错误思潮的焦虑和深切的人文关

11、怀。,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1.题目中的“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有何含义? 提示:(1)“千篇一律”指艺术创作中的重复,“千变万化”指艺术创作中的变化。(2)“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是说在时间的持续、空间的持续或时间、空间的综合持续中,艺术创作的重复与变化。(3)本文以介绍建筑创作为主要内容。建筑是时空艺术。“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指在时间、空间的综合持续中,建筑创作的重复与变化。重复与变化相互矛盾,相互统一。如果只强调重复,作品往往毫无二致;只注重变化,作品又往往杂乱无章。(4)一个成功的建筑创作应是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体。(5)“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指的就是这些艺术

12、创作中的重复和变化,这是全文的纲。,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2.作者在解说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和李公麟的放牧图时怎样运用“主题”“变奏”和“伴奏”几个概念说明重复与变化的统一? 提示:(1)鳟鱼五重奏的主题是作品中的“重复”,层出不穷的“变奏”是作品中的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变化又统一到主题上来。(2)水波涓涓的伴奏对主题来说是变化,自身又在不断重复,但伴奏为鳟鱼的主题服务,统一到主题上来。(3)放牧图整幅手卷就是无数匹马的重复,这是它的主题,但重复中又有变化,用“骑”和“马”分成几个“主题”和“变奏”的“乐章”。山坡和树是画的背景,如同乐曲中的“伴奏”。“伴奏”与主题间简繁的强

13、烈对比构成变化与重复的辩证统一。(4)“主题”“变奏”和“伴奏”都是音乐术语,用在绘画中是比喻的说法。说明文中的比喻,意在借助于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解说事物或说明事理。,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3.有人认为,虽然本文的主要内容写的是“音乐、绘画、建筑”,但有观点认为文章重点是谈建筑,谈音乐和绘画也是为了谈建筑。你同意这样的看法吗?,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提示:,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为了使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作者在说明艺术创作中的“重复”与“变化”这一问题时,运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如

14、“每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等,使得文章更加生动。 学以致用 请借鉴本文生动形象的写法,以“人生”为话题,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文字,不少于150字。 示例:假如人生就是那海浪,你没有回头的机会,只有勇往直前;假如人生是树,你没有选择的机会,只有不停地吸收那大地的养分;假如人生是那阳光,你没有躲避的机会,只有学会享受那一丝丝的温暖。人生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所以我们要把握我们身边的每一天每一分钟甚至每一秒。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像那海浪、树和阳光一样,带给别人美丽的风景。,美文品读,素材开发,缅怀梁思成徐 笛 1972年1月9日,建筑学家梁思成逝世。今天,是先生的忌日。 他是梁启超的长子

15、,林徽因的丈夫;他撰写完成中国人的第一部建筑史,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他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 2015年1月9日早上,央视、人民日报和新华社三大央媒的官方微博接连发声,集体关注,并重提60年前北京旧事 “1950年,他曾提方案力保北京古城,然而古城墙还是被迅速拆除眼看北京城渐渐消失,他抱憾:五十年后,历史将证明我是对的。”,美文品读,素材开发,言犹在耳。58年前,梁先生流着泪说:“在北京城市改建过程中对于文物建筑那样粗暴无情,使我无比痛苦;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至今听来依然让人痛心感怀。 王军城记所记,在扩大的国务院办公会议上,梁

16、思成与自称“改革派”的北京市副市长吴晗争得面红耳赤。有一次,吴晗竟站起来说:“您是老保守,将来北京城到处建起高楼大厦,您这些牌坊、宫门在高楼包围下岂不都成了鸡笼、鸟舍,有什么文物鉴赏价值可言!”梁思成气得当场痛哭失声。 晚年,这位爱国的中国建筑业的泰斗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陷入了改造自己的思想和改造这个城市之间的困惑中。他全力改造自己的思想,但面对北京改造的问题,却一直嘴不软。,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在这些问题上,我是先进的,你是落后的。”梁思成曾对着时任北京市长的彭真撂下一句话:五十年后,历史将证明你是错的,我是对的。 “城市是一门科学,它像人体一样有经络、脉搏、肌理,如果你不科学地对待它

17、,它会生病的。现在没有人相信城市是一门科学,但是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是有案可查的。”20世纪60年代,梁思成预言:早晚有一天你们会看到北京的交通、工业污染、人口等会有很大的问题。我至今不认为我当初对北京规划的方案是错的。 梁思成先生在逝世前曾对陈占祥说:“不管人生途中有多大的坎坷,对祖国一定要忠诚,要为祖国服务,但在学术思想上要有自己的信念。”,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如果说再有什么印象很深刻的事情,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父母为了保护老北京城的那场斗争,那场失败的斗争。”2003年,梁思成、林徽因之子梁从诫回忆,1955年已经病入膏肓的母亲林徽因当面与市长辩论说:“你们今天拆的是有800

18、年历史的真古董,将来总有一天你们要后悔的,等你们后悔的时候你们就盖假古董。” 多年后的2005年,梁从诫从一些在京的外国人口中听到北京被称为“二手香港”,当下便觉悲从中来。“北京有那么深久的历史和文脉,却没有好好地利用,现在落到被人叫二手香港,真是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在他看来,北京大规模地拆掉胡同四合院而代之以大量模式单一的建筑,已经使得北京失去了自己原有的神韵,加上近年只顾兴建不伦不类的高楼大厦,互相攀比,使得这个历史城市看起来连香港都不如了。 说起死去的父亲,梁从诫很平和:“他很有福气!如果他活到现在,看到北京的样子,要哭都来不及。” 2012年,梁思成、林徽因故

19、居被“维修性拆除”。女儿梁再冰在接受访问时表示,“对我来讲,无论是那个房子,还是北京城,早就不存在了。我只是住在一个叫北京的地方,它早就不是我的北京城了。” (2015年1月9日澎湃新闻网,有删改),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品读提示本文以饱含深情的笔触缅怀梁思成先生,同时隐含着作者对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一种深深忧虑。开篇即以简短、紧凑的语言交代今人对先生的缅怀与追思。行文过程中,文章大量引用梁思成及相关人士的话,使文章更真实可信,同时也让先生的形象如在眼前。,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梁思成先生是一位在建筑学领域有很高学术成就的大师,同时也具有深厚的国学底蕴,其父梁启超曾在信中向他说过这样一番话: “一位大文学家、大美术家之成就,常常还要许多环境以及附带学问的帮助。中国先辈说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将来你学成之后,常常找机会转变自己的环境,扩大自己的眼界和胸次,到那时候或者天才会爆发出来我愿你趁毕业后一两年,分出点光阴多学些常识,尤其是文学或人文科学中之某部门、稍微多用点工夫。” 运用方向这则材料可以用在“底蕴”“积累与成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有关话题或材料作文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