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小学语文 名家经典诵读《孟子》(二)教亦多术素材 语文版.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052775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7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 名家经典诵读《孟子》(二)教亦多术素材 语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语文 名家经典诵读《孟子》(二)教亦多术素材 语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亦多术【原文】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译文】孟子说:“教育也有多种方式方法。我不屑于教诲他,本身就是对他的教诲。 ”【读解】教育有多种方式方法,这是不言而喻的。孟子这里着重谈到的,则是一种独特的方法。不屑之教,是亦教之。 其实,我们已经看到过,孔子正是采取这种“不屑之教”的 老手。除了论语?阳货所记载他对孺悲的态度是典型的“不屑之教”而外,他教育宰予:“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于予与何诛?” (论语?公冶长 )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说没有什么好责备的,其实正是最严厉的责备。所以,也是一种“不屑之教” 。 “不屑之教”的奥妙在于,我之所以不屑于教诲他,是让他羞 愧而奋发向上。因此,不屑于教诲只是不从正面讲道理而已,是从反面激发他的自尊心。想来宰予是羞愧而奋发向上了的,后来还做了齐国的临淄大夫。 看来,儒家先贤教学很是注意教育心理学原理的运用,虽然他们当时并不一定概括出了这些原理。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