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小学教育学》.ppt

上传人:Facebook 文档编号:8921577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61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育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小学教育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小学教育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小学教育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小学教育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小学教育学,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杨楠楠 副教授,第一章 绪论,教育概述 小学教育 学习小学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第一节 教育概述,一、教育的含义与要素 (一)教育的含义 广义的教育是泛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思维品德的活动。其外延包括学校教育和学校以外的各种教育。学校教育是核心。 狭义的教育通常是指学校教育,即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它们都共同指出,教育是一种影响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核心含义,也是教育的根本特征。,二、教育的起源(五种观点) (一)神话起源论 观点:教育跟其他

2、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评价:不正确。(二)生物起源论 代表人:利托尔诺(法)、佩西能(英) 观 点: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 评 价:看到了人类教育与动物界类似教育行为之间的相似性,否定了教育的神话起源论,其开创性值得肯定。 但完全否认了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教育行为之间的差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和目的性,这是缺陷。(三)心理起源论 代表人:孟禄(美) 观 点: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评 价:避免了生物起源论的错误,提出模仿是教育起源的新说,有其合理一面。 错误在于,他把全部教育都归于无意识状

3、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不懂得人之所以为人是有意识的本质规定,不懂得人的一切生活都是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四)劳动起源论 代表人:马克思主义者 观 点: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社会再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评 价: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没有社会再生产的要 求,教育也就无从产生。所以,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依附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需要的。前苏联和我国的教育史学家、教育学家大都认同这一观点。(五)交往起源论 代表人:叶澜(中) 观 点: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 评 价:强调了对教育起源的研究不仅只停留在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出发进行演绎推理、满足于认识一般的水平上,而力求通过特殊来验证一般、丰富一般。

4、,三、教育的发展(一)原始社会的教育 1. 教育未从生产社会中分化出来,具有非独立性; 2. 生产力水平低下,教育具有原始性; 3. 教育对象没有等级区分,教育无阶级性。(二)古代教育(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1. 产生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 2. 教育为统治阶级服务,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3. 教育内容以伦理道德、宗教经典为主,内容封闭保守,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4. 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 5. 积累的丰富的教育经验,获得了初步的科学教育知识。,(三)近代教育 1.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 2. 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3. 教育与宗教

5、分离,教育走向世俗化; 4. 创立并采用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5. 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四)现代社会 1. 教育加快民主化进程; 2. 教育与生产劳动日趋结合; 3. 教育内容极为丰富和开放; 4. 大力加强基础教育,不断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5. 教育形式和手段发生重大变化; 6. 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 7. 终身教育体系在逐步构建。,第二节 小学教育一、小学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六艺:射、御、礼、乐、书、数二、 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 三、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1.全民性2.义务性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免费的学校教育。3.全

6、民性四、 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一)在身体素质上的启蒙作用(二)在学习知识上的启蒙作用(三)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启蒙作用,第三节 学习小学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小学教育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小学学校教育工作者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增强教育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二)有助于小学教育工作者增强专业素养,提高教育的热情和效率 (三)有助于提高小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四)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二、 学习小学教育学的方法,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要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是教育的一条基本规律,第一节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一、社会的

7、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1.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3.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二、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1.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2.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3.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学 的组织形式,三、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1. 文化观念影响着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2. 文化传统制约着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3. 文化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的先进程度和性质四、人口对教育的制约1. 人口的数量和增长速度影响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2. 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3. 人口的结构影响教育的发展,

8、第二节 教育的社会功能,一、教育的政治功能1. 教育能培养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2. 教育可以提高国民的民主意识、促进社会政治民主3. 教育可以形成积极的舆论力量,促进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二、教育的经济功能1.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2.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3. 教育是发展和创造新的科学知识的手段三、教育的文化功能1. 教育可以保存和传递文化2. 教育可以传播和普及文化3. 教育可以发展和创新文化,四、教育的人口功能 1. 教育可以控制人口的数量 2. 教育可以提高人口的质量 3. 教育可以改善人后结构,促进人口流动第三节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在一定范围

9、内、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文化等其他社会现象的特征,这是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1. 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2. 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3. 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4. 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人发展的概述 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 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第一节 人发展的概述,一、人的发展的含义二、人的发展的特点 (一)人的发展具有特殊的自然性 (二)人的发展具有社会性 (三)人的发展具有文化性,第二节 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外铄论、内发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一、遗传因素 (一)遗传因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使人的发展成为可能

10、 (二)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阶段 (三)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四)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二、环境因素 (一)环境影响着遗传可能性能否得以实现 (二)环境制约着儿童的发展性质和方向 (三)环境制约着儿童的发展速度和水平 (四)环境是造成儿童发展差异性的重要因素,三、教育因素 (一)教育是有目的的,克服了环境影响的自发性 (二)教育是有计划的,克服了环境影响的偶然性 (三)教育是有系统的,克服了环境影响的片段性 (四)教育是一种专业化的行为,克服了培育中的盲目性 四、个体主观能动性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一)个体主观能动性是推动儿童身心发展的动力 (二)

11、儿童的实践活动是儿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第三节 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一、小学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儿童的发展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要把握儿童学习的“关键期”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要求在教育中应注意因材施教 (五)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要求教育因势利导、顺应规律,第四章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概述 我国的教育目的 全面发展教育与素质教育,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概述,一、教育目的的内涵 (一)教育目的

12、的概念教育目的的结构:教育目的反应了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它主要回答了两个问题:一是规定教育“为谁培养人”和“为谁服务”,这是关于教育活动的质的规定性;二是规定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关于教育对象的质的规定性。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三)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二、教育目的的功能 三、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第二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一、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1. 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指人的智力、体力、道德、情感等方面都获得尽 可能充分、

13、自由、和谐和统一的发展。2. 实现人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它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切必要的物质条件;二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它是人获得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3.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和唯一方法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三、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三)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三节 全面发展教育与素质教育,一、全面发展教育 (一)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1.德育 2.智育 3.体育 4.美育 5.劳

14、动技术教育 (二)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的关系紧密联系,互相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统一体。 二、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目标 (二)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和要求1. 基本特点(1)素质教育的主体性(2)素质教育的全体性(3)素质教育的全面性(4)素质教育的基础性、2.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第五章 教师和学生,教师概述 学生 师生关系,第一节 教师概述,一、教师职业的发展 二、教师的社会作用 (一) 教师担负着传播人类文化知识的重要职能。 (二)教师是教育者,承担着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延续人类社会发展 的重要职责。三、教师劳动特点 复杂性 2. 创造性 3. 示范性 4. 长期性 5.

15、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四、教师的专业素质 (一)教师的专业精神 (二)教师的专业知识 (三)教师的专业能力 五、教师的权利与义务,第二节 学生,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一)学生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人 (二)学生是具有完整性的人 (三)学生是成长中的人二、学生的时代特点 (一)主体意识增强: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 (二)获取信息的方式多样化 (三)多元文化的冲击比较大 (四)受同辈的影响较大三、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认识的客体,又是认识的主体。四、学生的权利和义务,第三节 师生关系,一、师生关系的类型 (一)教师中心的师生关系 (二)学生中心的师生关系 (三)走向

16、交往和对话的师生关系 二、现实中的师生关系冲突 三、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1. 民主平等 2. 对话合作四、师生关系的建立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掌握处理师生关系的手段与方法1. 了解和研究学生2. 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成长 3. 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4. 提高教师自身魅力,第六章 课程论,课程与课程理论 课程开发 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一节 课程与课程理论,一、什么是课程 广义的课程:指的是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全部经验,它包括有目的、有计划的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及学校环境氛围的影响等。 狭义的课程:指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

17、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 二、影响课程的因素社会、学生、知识 三、课程的类型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二)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四)显性课程与理性课程 四、现代课程理论 (一)知识中心课程理论 (二)学生中心课程理论 (三)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五、课程的文本形式 (一)课程计划 (二)课程标准 (三)教科书,第二节 课程开发,一、课程目标的确定 (一)概念 (二)课程目标确定的依据1. 学习者(学生)的需要2. 社会生活的需要3. 学科的发展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一)课程内容的含义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1.

18、注意课程内容的基础性2. 课程内容应贴近社会生活3. 课程内容要与学生和学校教育的特点相适应 (三)课程内容的组织 三、课程的实施 (一)课程实施的定义 (二)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 四、课程评价 (一)概念 (二)课程评价的类型 (三)课程评价的过程,第三节 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一、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一)背景 (二)目标1. 总体目标2. 具体目标(六个方面的改变) 二、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课程结构 (二)课程实施 (三)课程评价 (四)课程管理 三、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第七章 教学的基本原理,教学概述 教学过程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第一节

19、 教学概述,一、教学的概念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为基础的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是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互动和动态生成为存在方式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二、教育的意义 (一)教学是传递知识经验、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二)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三)教学是进行文化传承、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教学的任务 (一)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二)学习共勉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当代教学的理论流派,第二节 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的概念 二、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教师、学生、课程内容、教学手段三、教学过程的特点 (一)

20、教学是师生双边交往的活动 (二)教学是师生分享经验、共同发展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二)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三)传授知识与进行思想品德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四)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的规律,第三节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一、教学原则 (一)定义 (二)教学原则体系1.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2.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 直观性原则4. 启发性原则5. 循序渐进性原则6 巩固性原则7. 量力性原则8. 因材施教原则,第三节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二、教学方法 (一)概念 (二)教学方法的分类1. 以语言媒介为主的教学方法2.

21、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3.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4. 以自主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欣赏法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1. 教学方法的选择 2. 教育方法的运用,第八章 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教学的组织 教学模式 教学评价,第一节 教学的组织,一、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二)教学的其他组织形式二、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一)备课 (二)上课 (三)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四)课外辅导 (五)学业成绩评价,第二节 教学模式,一、教学模式概述 (一)概念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二)教学模式的结构1. 理论基础2. 教学

22、目标3. 操作程序4. 构成因素关系及策略5. 评价二、教学模式类型1. “传递接受”式2. “引导发现”式3. “自学辅导”式4 “暗示领悟”式 三、教学模式的选择和运用,第三节 教学评价,一、教学评价概述 (一)概念 (二)教学评价功能1导向功能2. 鉴别和选择功能3. 反馈功能4. 咨询决策功能(三)教学评价的类型1. 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2. 根据评价所用的方法和标准,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二、课堂教学评价,第九章 德育的基本理论,德育概述 德育过程,第一节 德育概述,一、德育的内涵与本质 (一)内涵 (二)本质通过有

23、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把社会的道德转化为个体的品德并促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德育的功能 (一)德育的个体性功能1. 制约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方向2. 满足个体自我完善的需求3. 激发和促进个体智能的发展4. 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 (二)德育的社会性功能1. 德育的政治功能2. 德育的经济功能3. 德育的文化功能 三、德育的目标与任务,第二节 德育过程,一、德育过程概述 二、德育过程的规律与特点 (一)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培养过程,具有统一和多端性1. 知情意行的关系2. 统一性和多端性的体现(二)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影响的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广泛性

24、(三)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是外部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四)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渐进性1. 任何一种良好品德的形成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必然要经历一个 长期反复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的过程。2.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点滴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渐变过程。3. 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斗争长期存在。,第十章 德育的组织与实施,德育途径 德育的方法 德育评价,第一节 德育途径,一、德育途径概念二、德育的基本途径 (一)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德育 (二)通过班主任工作进行德育(三) 通过各项教育活动进行德育 (四)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德育 (五

25、)通过学校管理工作进行德育 (六)通过网络信息交流进行德育1. 利用互联网信息的丰富性,弥补德育信息量的不足2. 利用网络交流的互动性,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第二节 德育的方法,一、小学常用的德育基本方法 (一)说服教育法 (二)榜样示范法 (三)情感陶冶法 (四)实际锻炼法 (五)自我教育法 (六)品德评价法二、德育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第三节 德育评价,一、德育评价的概述 (一)含义 (二)功能 二、德育评价的内容1. 我国中小学学生品德评价标准2. 我国中小学学生品德评价内容三、德育评价的方法 (一)德育评价的基本方法1. 问卷调查法2. 行为观察法3. 情境测验法4. 整体印象评价法 (

26、二)运用德育评价法应该注意的问题 1. 加强多元化评价 2. 重视过程性评价 3.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第十一章 教育环境,教育环境概述 影响少年儿童成长的几种主要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的整合与优化,第一节 教育环境概述,一、教育环境的概念教育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生存和发展的外在环境的总和。二、教育环境的特点 (一)目的性与非目的性的统一 (二)隐性与显性的统一 (三)可控性与不可控性的统一,第二节 影响少年儿童成长的几种主要教育环境,一、学校环境 (一)学校环境的教育功能 (二)学校环境的与人特点 二、家庭环境 (一)家庭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二)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1. 建立和谐

27、、民主、互相尊重的家庭成员关系2. 家长以身作则,身教胜于言传3. 要形成良好的家庭生活方式、文化氛围4. 家长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态度三、社区环境 (一)社区环境育人的特点 (二)营造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社区教育环境 四、大众传媒 (一)大众传媒的特点 (二)大众传媒对少年儿童成长的影响 (三)少年儿童的媒体素养教育,第三节 教育环境的整合与优化,一、教育环境的整合与优化的指导思想 二、教育环境的整合与优化的意义三、教育环境的整合与优化的策略 (一)学校内部环境的优化与整合的具体策略 (二)学校与家庭教育的整合策略 (三)学校与社区教育整合的策略 (四)社区与家庭教育的整合策略,第十二章 教师的教

28、育研究,教育研究概述 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新进展校本研究,第一节 教育研究的概述,一、教育研究的内涵二、教育研究的类型 (一)根据研究目的、功能的不同,分为基础性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二)根据方法论的不同,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三)根据研究持续时间的不同,分为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三、教育研究的意义 (一)有利于教师不断积累实践知识,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 (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 (三)是科学繁荣的需要,第二节 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一、选择研究课题 (一)研究课题的来源 1. 从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出课题 2. 从对已有教育理

29、论的学习、质疑和反思中提出课题 3. 从相关教育文献中提出课题 4. 从教育研究规划中提出课题 (二)选择研究课题的要求二、制定研究计划 (一)课题名称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和范围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步骤和成果形式 (五)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 (六)经费预算三、查阅文献资料 四、整理、分析资料 五、研究成果表述,第三节 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一、观察法 二、调查法 三、实验法,第四节 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新进展校本研究,一、校本研究的含义、特点“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二、校本研究的内容 (一)校本教研 (二)校本培训 (三)校本课程 (四)校本管理三、校本研究的方式方法 (一)行动研究 (二)个案研究 (三)教育叙事 (四)课堂观察 (五)教学案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