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1 感冒.ppt

上传人:tkhy51908 文档编号:8871553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1 感冒.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2-1 感冒.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2-1 感冒.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2-1 感冒.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2-1 感冒.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肺 病 病 证中医护理教研室 王秋琴 M.P.: 13584052018 E-mail: ,肺,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朝百脉,辅心行血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与大肠相表里,肺,功能特点:宜宣宜降开合有利呼吸有节,肺,病理变化:宣降失常(咳、痰、喘),肺,病变特点:肺气上逆则病“咳”瘵虫蚀肺则为“痨”痰邪阻肺,肺失宣降则为“哮”“喘”肺热生疮则成“痈”肺气不敛则为“胀”肺叶不用则为“痿”,感 冒,一、 定义,感冒 是因感受触冒风邪所致,临床表现以 等为特征的常见外感疾病。 以冬春季节多见,概 述,肺系症状,卫表不和,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一、 定义,伤

2、风:多为风邪所致,病情一般较轻,5 7日可愈。 重伤风:感受非时之邪,病情相对较重,难以自愈。,概 述,一、 定义,:感受时行疫毒,表现为类似感冒的症状,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在 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体质虚弱之人,易受外邪,导致感冒反复发作。,概 述,时行感冒,虚体感冒,二、历史沿革,概 述,内经最早提出感冒主要是外感风邪所致; 隋代诸病源候论时气病诸候提出时行之邪致病; 北宋仁斋直指方伤风提出感冒病名,治用参苏饮; 元代丹溪心法伤风明确指出病位在肺,治疗分辛温、辛凉两大治则; 清代类证治裁伤风明确提出时行感冒之名。,普通感冒 流行性感冒 上呼吸道急性感染,三、讨论范围,概 述,病因病机,风为主

3、因,兼夹他邪,风与热合,风夹暑湿,风与燥兼,夏温暖之时,夏秋暑湿当令,秋季干燥气候,风燥相合,暑湿伤表,风热,卫表不和,风与寒合,深秋,风寒,春,冬,令季节,袭表,束表,“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素问太阴阳明,感冒,“肺为五脏之华盖”,时行疫毒,岁时不和 温凉失节,时行疫毒 侵袭,肺失宣肃 卫表不和,感冒,非时之邪,正气虚弱:起居不当、劳累过度、久病体虚等,病因病机,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病因病机,病位:肺卫 病因:风邪及他邪、非时之邪、时行疫毒正气虚弱 病机特点:邪犯肺卫,卫表不和 病理性质:多为外感表实证 发病关键:正气强弱 病理转归:病愈引起合并症或继发病,

4、诊 断,临床表现: 发病情况:季节、起病、病程 相关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特殊检查:病毒和病毒抗原的测定,鉴别诊断,一、普通感冒VS时行感冒,全身症状不重,表现为肺系和卫表不和症状。 冬春多见。,发病急,全身症状显著,常突然恶寒,甚则寒战、高热、周身酸痛。 季节不限。,鉴别诊断,二、感冒VS温病,多无发热或发热不高, 服解表药后,汗出身凉脉静而渐愈, 病程多不超过一周,多不传变,必有发热甚或高热, 得汗后热虽暂降,但脉数不静,身热旋即复起,且常见神昏、谵妄、惊厥、出血等传变入里之候,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护理评估),1.辨风寒与风热,2.辨不同兼邪,恶寒发热的轻重、

5、兼症、汗液、舌脉,暑、燥、湿(恶寒发热的轻重、兼症、舌脉 ),3.辨感冒之表虚与表实,二、护治原则,辨证论治,感冒,解表达邪,风寒,辛温发汗,风热,辛凉清解,暑湿夹杂,清暑祛湿解表,体虚感冒,扶正与解表并施,三、护治禁忌,辨证论治,寒热误治 使用收敛之品 虚体感冒过分发散导致汗脱(津汗同源),四、证治分类,辨证论治,风寒束表风热犯表暑湿伤表虚体感冒:气虚感冒阴虚感冒,四、证治分类,辨证论治,风寒束表 症状: 治法:辛温解表 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痠痛,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咽痒咳嗽,痰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质淡润,苔薄白,脉浮或浮紧。,四、证治分类,辨证论

6、治,2.风热犯表 症状: 治法:辛凉解表 方药:银翘散、葱豉桔梗汤加减,身热重,微恶风,汗出不畅,头胀痛,面赤目胀,咳嗽,痰粘或黄,咽燥,口渴欲饮或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舌苔薄白微黄,边尖红,脉象浮数。,四、证治分类,辨证论治,3.暑湿伤表 症状: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方药:新加香薷饮加减、藿香正气胶囊,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痠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粘,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粘腻,渴不多饮,小便短赤,胸闷,脘痞,泛恶,便溏,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四、证治分类,辨证论治,4.气虚感冒 症状: 治法:益气解表 方药:参苏饮加减、玉屏风散加减,经常感冒,反复不愈。恶寒较甚,

7、发热,无汗,身楚倦怠,咳嗽,咯痰无力,舌苔淡白,脉浮无力。,四、证治分类,辨证论治,5.阴虚感冒 症状: 治法:滋阴解表 方药:加减葳蕤汤,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护理诊断,1.恶寒、发热 与外感六淫、卫表不和有关,3.头痛 与外邪侵扰清空,闭阻脉络有关,4.潜在的并发症:心悸,2.鼻塞、流涕 与邪犯肺卫、肺气失宣有关,1. 恶寒、发热,护理措施,病情观察恶寒发热情况(定时测量体温) 汗出情况(尤其是服药后)病情变化,1. 恶寒、发热,护理措施,生活起居护理 病室安静、舒适和清洁(时行感冒做好消毒隔离) 注意休息,防寒保暖保持口腔清洁邪在卫分,禁酒

8、精擦浴或冷敷,1. 恶寒、发热,护理措施,饮食调护宜清淡、高热量、易消化,多饮水,忌油腻、生冷。辨证施食便廉验方:风寒感冒: 红糖、生姜、葱白(连根),水煎服,每日1-2次 胡桃仁、生姜、葱白、茶叶,水煎服,每日1 次,连服3 5天风热感冒: 金银花、薄荷、甘草煎服 鲜竹叶、鲜芦根煎服 鲜竹叶、薄荷、金银花煎服,1. 恶寒、发热,护理措施,服药护理浸泡 煎药:武火快煎服药方法与温度(不可过汗,中病即止)药后:遍身微汗,脉静身凉忌汗出当风、服酸冷,1. 恶寒、发热,护理措施,对症护理恶寒发热无汗者,捏脊鼻塞流涕者,热敷或按摩迎香穴外感暑湿兼头身疼痛者,刮痧汗出不畅者,艾灸大椎、曲池素体虚弱者,耳

9、穴埋籽,保持病安静,空气新鲜 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风热暑湿者,用冰袋冷敷(严寒者禁用) 观察头痛性质,有脑膜炎可疑作好隔离转院工作 指压或耳穴埋籽止痛 体穴:大椎、合谷 头部穴位:攒竹、印堂、太阳、百会等 耳穴:枕、神门、皮质下等,护理措施,2. 头 痛,严密观察心率、心律变化,识别传变先兆及时给氧和药物治疗保持环境安静卧床休息,保持情绪稳定,护理措施,3. 潜在的心悸,慎起居、适寒温,尤其冬春 注意锻炼,增强体质 流行季节,防交叉感染 室内消毒 指导中药汤剂煎服法 加强观察,注意病情变化,健康教育,吴某,女,26岁。发热5天。患者5天前先觉恶寒,继则发热不恶寒,微恶风,汗出不多,午后热甚,头

10、昏痛,咳嗽,痰吐黏白,胸部闷痛,呼吸不畅,乳蛾红肿疼痛,口渴欲饮,尿黄,舌苔薄白,边尖红,脉浮数。经西药注射数天,身热不退。 体格检查:T38.9 ,咽红充血,扁桃体度肿大,心率96次/分。血常规:WBC10.5 109/L,中性粒细胞0.89,淋巴细胞0.11,分 析,给出中医病名诊断、证型、治法及主方 2. 列出可能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思考题,感冒的临床特征是什么?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临床表现有何异同?怎样辨证施护?,推荐文献目录,1.王宇峰.抓痧疗法治疗风寒型感冒的临床研究D.吉林:长春中医药大学,2008. 2.顾翔.按摩结合背俞穴走罐法治疗感冒80例临床体会J.按摩与导引,2007,24(3):15-16. 3.安红霞,樊宝凤,杨素芹.刮痧加穴位按摩在感冒发热患者中的救治与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5):886-887.,附:参考书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