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共 3 页人体的独特性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30.0 分)1. 人体的独特性 全球有 70 亿人口分布在世界各地,而在过去的 5 万年间,据估计共有 1000 亿人口在地球上生息过。每个人都会是独一无二的吗?随着生命科学对人体认识的日益深入,人类个体的独特性被越来越多的揭示出来。那么,人类个体的独特性和不可取代性究竟表现在哪里呢?人的独特性首先体现在 DNA,即脱氧核糖核酸。它是人体所有遗传信息的原始备份。人类 DNA 中包含有大约 32 亿个碱基对,人类在基因上显示出的差异有 0.5%,这 0.5%就意味着大约有 1600 万个碱基对,它们的组合数则更多,所以任
2、何人都没有机会和你的基因完全一样。与隐藏在体内的基因相比,我们更多的是从长相来确定他人是谁。对熟悉的人我们辨别的准确率可以达到 66%,而对不熟悉的人,准确率只有 56%。好在有新的研究显示,其实人们并没有局限于只依赖长相识别人。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人们的大脑还非常善于综合收集身体信息。当人的面孔被遮挡或者因距离太远而看不清时,大脑会通过身体的信息,例如个头和身材来识别人,而且效果通常很好。和长相相比,指纹似乎更加可靠。他们的形态更能显示人的独特性,所以指纹一直被用来确认一个人的身份。指纹的形成除了受基因的控制外,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子宫内的压力和羊水的晃动都可能会影响胎儿指纹的形成,这意味
3、着即使是同卵双胞胎,他们的指纹也不会完全一样。研究显示,每个人在走动的时候都有不同的步态。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人们就已经意识到,步态足以帮助我们辨别一个人,且准确率至少可以达到 90%。耳朵的形状也非常独特,不仅每个人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人,两只耳朵也各不相同。在美国和荷兰,甚至出现过根据耳朵留下的“耳纹”破获案件的实例。科学家用心电图记录人的心跳就能得到人们心脏活动的独特电脉冲,而这种独特性也可以用于识别身份。据说苹果公司就曾尝试将心跳作为一种密码用于保护隐私。所有这一切都证明你是唯一的,没有人可以取代你。亘古至今,天地间只出现了一个现在的你,同样的事情以前没有发生过,未来也不会发
4、生。(原文有改动)阅读选文,概括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人体的独特性的?第段加下划线词语“ 至少”能否删掉?为什么?第段划线句“在美国和荷兰,甚至出现过根据耳朵留下的“耳纹”破获案件的实例。”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文中说“所有这一切都证明你是唯一的,没有人可以取代你。”人体的独特性除了用来破案,还具有哪些功能?请举一例简要说明。第 2 页,共 3 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小题 1】DNA(脱氧核糖核酸、基因);长相;指纹;步态;耳朵的形状;心跳。【小题 2】不能删去,“至少”是不少于的意思,起限制作用,说明步态足以帮助我们辨别一个人,且准确率不少于或超过 90%。去掉之后就变成 90
5、%了,太绝对了,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小题 3】举例子,举出美国、荷兰利用“耳纹”破案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说明了耳朵的形状也非常独特。【小题 4】示例:一、可以用指纹开门开锁。二、用脸部识别来进行电子支付验证。【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说明文内容的能力。作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仔细审题的基础上,筛选出与问题相关的答题区域,再 进行提炼概括,就可得出答案。 阅读选文可知,文章是从 DNA(脱氧核糖核酸、基因)、长相、指纹、步态、耳 朵的形状、心跳六个方面介绍人体的独特性的。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特色的分析能力。解答这类题,先解释这个词的本义,再解释该词语在这个句子中所起的作用,最后
6、说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第段加线词语“至少” 不能删掉。“ 至少”是不少于的意思,起限制作用,说明步态足以帮助我们辨别一个人,且准确率不少于或超过 90%。去掉之后就变成 90%了,太绝对了,与事实不符。体 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此题考查的是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以及作用是说明文常考的题型。解答此类题型,必 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来分析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阅读文本,选文第段划线句子“ 在美国和荷 兰,甚至出 现过根据耳 朵留下的“耳纹”破获案件的实例。”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有力地说明了耳朵的形状也非常独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说明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整体感悟文章第 3 页,共 3 页的内容,着重对说明对象作出具体分析和理解,结合文中的相关内容,人体的独特性除了用来破案,还可以用指纹开门开锁,用脸谱签到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