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文秘教育专业课程教案美学课程基本信息讲授人:朱庆福2006 年一月一、课程名称:美学二、学时学分:周 2 学时 2 学分三、预修课程:文学概论四、使用教材:朱立元主编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年 6 月版五、教学参考书:1、杨辛 甘霖美学原理 (新排本) ,2、张法著美学导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3、陈望衡著当代美学原理 ,人民出版社,2003 年 12 月版。六、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课程论文,师生互动。七、教学手段:传统讲授,多媒体教学。八、考核方式:闭卷考试,课程论文。九、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1
2、、备课过程及教案编写,设计中,多引进富有创新精神的学术前言中的新、老科研成果,并围绕这些科研成果的讲解传授,开阔学生视野,启发和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2、多设计一些小论文,让学生查阅资料,动手写作,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要求在该门课程的学习期间,每位学生至少要向授课老师提出两个与该课程有关的答疑题,以增加师生的互动,提高教学效率。十、其他要求:课前严格考勤,课下布置思考题或作业。第一章 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明确美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了解美学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并进而对中国古典美学史中儒道两家的基本美学观有个初步的理解。认清美学的学科定位和理论特色,领会审美的意义。通过本章的
3、学习,使学生对美学这门学科有一个大体上的、相对明确的了解和把握。教学重点:美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中国古典美学史中儒、道两家的基本美学观。教学难点:中国古典美学史中儒、道两家的基本美学观,柏拉图关于“美是什么?”的理解,审美的意义。教学时数:5 学时第一节:什么是美学一、引言人们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确,爱美是人的天性。早在人类的童年,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人们连维持生存的最必不可少的食物尚不能保证,可是在原始人类那里就已萌发了对美的追求。山顶洞人用贝壳等材料制作项链挂在脖子上作为装饰,仰韶人则用多彩的颜料和生动的动植物形象使陶器显得美观蛮荒时代的先民尚且如此,现代的文明人更把热爱美、追求美、
4、创造美作为一个高尚的目标孜孜以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的自身的各种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对美的事物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越来越敏锐,人类创造的美的事物也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美。人类长期欣赏美,创造美的实践活动不断提出各种各样的理论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专门的学科来加以研究和回答,美学就这样应运而生了。然而什么是美学呢?在我看来,学习一门新的学科,就如同认识一个新的、陌生的人,要认识一个人,首先我们要了解这个人的姓名、职业、年龄,其次是家庭及社会关系,更重要的是,还要了解他的思想品质,性格特征等。美学作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门新的学科,如果我们把它当作一个陌生人去了解的话,同样要了解它的上述这些方面,比如:姓
5、名学科命名,职业研究对象,年龄产生于何时,家庭它是从哪一门最基本的学科派生出来的?是哲学?自然科学?社会关系和其他相邻学科的关系,品质学科性质,性格理论品格:哲理思辩式的?诗意情感式的?科学实证式的?从现在起,我所要做的:就是要把美学这个“陌生人” ,就上述的一些方面,有选择性地向大家作些介绍或者和大家一起作些探讨。二 美学学科的命名“美学” ,这是两个汉字,是我们汉语的叫法,英文是怎样命名的呢?按说它应该是“The science of Beauty”,可是,当你翻开任何一本美学书的时候,你见不到这样的名称,相反,你见到统统都是类似这样的介绍: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有位哲学家叫鲍姆嘉通(
6、登),鲍氏是一位理性主义者,法国理性主义有个“三分法”的观点,即认为人类心理活动可分为知、意、情三个方面。“知”怎样认识“真”?(逻辑学)“意” (志)怎样符合“善”?(伦理学)“情”怎样观照“美”?( )其中,研究“知” ,怎样认识“真”的,已有“逻辑学” ;研究“意”怎样符合“善”的已有“伦理学” ,而研究感觉如何观照“美”从而产生愉悦之情的学科,还是个空缺,没有产生。1735 年鲍氏在他的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里就建议创立一门“美学”来研究它,终于在十五年之后,也即 1750 年,他写了一本名为Aesthetics的专著。专门研究有关感性认识的问题。 “Aesthetic”按愿意直译应该是“
7、感觉学” 或“感性认识的科学” 。我国理论界把它翻译为“美学” 。由此,我们知道, “美学”这门学科是由鲍姆嘉通正式命名的鲍氏也就理所当然地被尊称为“美学之父” 。三 美学的研究对象了解研究对象就譬如了解一个人的职业,他是干什么的?“美学的研究对象”这个问题讲清楚了、 “什么是美学?”这个问题,就是水到渠成的了,定义就自然而然地出来了。从学科体系上讲,任何一门学科的建立,都必须具备两个客观条件:一是吸取科学史上的研究成果,尤其是邻近学科的研究成果;二是要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对美学的研究对象,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是这样。我们这里在归纳综合中西方美学界关于美学的研究对象的
8、不同看法的基础上,梳理出四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向大家作个介绍。第一种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美。这种观点最早始于古希腊的柏拉图,他在美学尚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前。就对什么是美的问题进行过专门的探讨, “什么是美”的问题成为柏拉图美学思想的重要内容。近代第一次他把美学作为独立的学科来对待的是鲍姆嘉通,明确规定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也就是美,我国美学家也有不少人同意这样的看法。如:陈望道、蔡仪、洪毅然等。蔡仪说:“美学是关于美的存在和美的认识的法则之学。 ”(吴世常主编美学资料集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51 页)洪毅然说:“美学应当广泛全面的研究自然、社会生活与艺术的美,以
9、及人的审美意识诸客观规律” ,认为美学即“关于美的科学。 ”(转引自王旭晓美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年 9 月版第 5 页)这种看法,从中文的名称来看似乎是最名正言顺的了,但局限性也很明显:美学只研究美,那么对于崇高,滑稽甚至丑是否应当研究呢?第二种观点认为,美学是艺术哲学,因此其研究对象是艺术。这种观点以黑格尔为代表。黑格尔明确提出,美学的“对象就是广大的美的领域,说的更精确一点,它的范围就是艺术,或者毋宁说,就是美的艺术。 ”他说美学的正当名称应是“艺术哲学”或则更确切一点说是“美的艺术哲学” 。黑格尔之所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因为在他看来只有艺术中才有真正的美。法国美学家丹纳在艺术哲学
10、中也说:“美学的第一个和主要的问题是艺术的定义,”(丹纳艺术哲学 )第 11 页)我国的美学家朱光潜也倾向于这种观点。这种观点的合理之处在于:第一,高度重视艺术在美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肯定了艺术美是比现实美更为高级的美的形态。第二,在方法论上肯定了研究高级形态艺术美对于理解较为低级的现实美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然而这种观点的局限性也很明显:首先把美学研究的对象仅仅固定在艺术的框框内,无疑是画地为牢。把广泛存在的其他形态的美,如自然美,社会美拒之门外,必定会严重影响美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其次,对于艺术的片面强调会模糊了美学与艺术理论的界限。第三种观点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美感经验。这种观点发端于英
11、国经验派美学,特别是博克(17291797)和休谟的美学。博克对于美感以及优美、崇高的心理特征作了许多具体的考察、描述和分析,第一次划分开了崇高感和美感这两种不同的美学范畴,这对康德的美学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康德非常注重对美感经验的分析,他把审美上的快感以及道德上的快感加以区别,对后世的美感经验理论产生重大影响。十九世纪末以来,心理学的美学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心理实验美学,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精神分析美学,以及美学的“移情说” “心理距离说”等,都把美感经验作为其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研究对象。而所谓美感经验,就是我们在欣赏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时的心理活动,例如在研究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2、引起我们的美感时,重要的不是研究花、鸟和生活本身的特点,而是研究花鸟引起人的心理活动(惊心、溅泪)的特点。花鸟之所以成为审美对象,是由于美感经验中,心理活动的结果。因此,这派美学家认为,美学的最重要的任务就在于分析这种美感经验。这第三种观点的提出,是他们在对前两种观点进行探讨后,认为它们都有合理的成分,也都存在着片面性。因此试图把它们综合起来,认为要研究美,也要研究艺术。但是都必须从美感经验出发加以研究。这种取长补短的思路是应该肯定的,但是局限也很明显:以美感经验去研究美时很容易忽视对客观存在的美和艺术进行科学的研究,从美感经验出发也无法根本解决美和艺术的本质问题,因为美学毕竟离不开哲学思考,
13、单纯的心理研究在面对许多美学的基本问题时往往会束手无策或力不从心。在理论上还会流于主观随意性。第四种观点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这里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要与客观现实(客观世界)形成各种关系。这些关系主要有: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己的产品等等。这些关系就其性质来说,可以分为:实用关系、认识关系、道德关系(伦理关系) 、政治关系、审美关系等等。美学就是以审美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具体说来,所谓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就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客体满足主体审美需要、主体对客体产生观照兴趣并获得情感的体验与愉悦的特殊关系。其主要特点
14、是: 1客体形象的生动性; 2 主体态度的超越性(即超越物质实用功利) ;3 情感体验的愉悦性(广义的) ; 4 心灵境界的自由性; 5 在个体的感性直观中积淀着社会理性内容。它的具体构成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审美客体;2,审美主体;3,审美实践。美学主要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中的下列问题:1,美的本质(包括美的起源和特征)2,美的形态(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3,美的范畴(美、丑、崇高、悲剧、喜剧、荒诞)4,美感的形成和发展5,美感的性质和特征6,美感的心理过程7,现实美的创造和欣赏主要 1 技术美学:涉及:时空、运动、声光、造型等。2 社会美学:涉及:文化、文明、风习、时尚、消费、环保、生
15、态等8,艺术美的创造和欣赏9,美育由此构成了一个美学原理的理论框架,这个理论框架的逻辑应是:审美主体 审美实践审美客体。在这个理论框架中,我们要作两点强调或说明1,这是一个动态的、双向的、有机辨证的理论构架2,美学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要以艺术为重点对象,因为:1,艺术是人类创造出来专门满足人的审美需要的,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集中表现。2,艺术作品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异时异地的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从而可以做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来研究审美关系。3,艺术作品经过了一些媒介的物态化过程,便于人们进行把握和研究。总之,美学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要以艺术为重点对象。第二节美学的历史一、简史古、近代美
16、学史上的五座丰碑我们上节讲过美学在 1750 年才正式建立,虽然从那时到现在,算来也不过 200 多年的时间,但美学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在漫长曲折的道路上,迈出了艰难而顽强的步履。自从人类通过社会劳动实践对自然界进行征服和改造的时日起,审美意识就在他们的头脑中悄悄地萌发了,审美活动也就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但一直到奴隶社会出现以后,人们才开始对审美现象做理论上的探索和研究。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对现实美和艺术美进行了最初的沉思。毕达哥拉斯提出了第一个美学范畴和谐。认为美是由一定数量关系构成的和谐。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则是一篇系统谈论美的著作。亚里士多德作为古希腊美学的集大成者,他在诗学中对美
17、和艺术诸方面的问题做了较为深入的考察,他继承并发展了柏拉图等人的“模仿说”成为此后西方美学在 2000 多年的历史中占统治地位的学说。古希腊的美学和艺术一样,为后代留下了一座丰富的思想宝库,成为西方美学的源头。几乎在同时,中国先秦诸子对现实美和艺术创造给予经验性的总结,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成为中国古代美学的两大基石。如儒家美学的“尽善尽美” 、 “以仁为美” 、 “中和之美” 、 “比德之美” 、 “充实之美”等;道家美学的“自然之美” 、“虚静之美” 、 “以无为美” 、 “以淡为美” 、 “以妙为美” 、 “以柔为美”等。儒道两家的美学虽然有着入世与出世整体倾向上
18、的区别。但都以其体验论和“天人合一”的共同特色从而与以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的认识论美学和“主客二分观”相映成趣。其后的一千多年里,在屈原、司马迁、嵇康、曹丕、陆机、刘勰、钟嵘、韩愈、白居易、司空图、苏轼、严羽、李贽、王夫之、刘熙载等人的努力下美学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到了近代,首先要提到一个人就是鲍姆嘉通。毕竟是他于 1750 年出版了美学专著,才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诞生,这在美学史上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然而,在近代,虽然法国和英国等许多民族国家的美学都产生了丰富的思想,如以狄德罗为代表的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美学和以休谟和博克为代表的英国经验主义美学,但是德意志唯心主义美学(一般称为古典
19、美学)才达到几乎难以企及的理论深度,并以严整的理论形态呈现在世人的面前。其主要代表人物就是康德和黑格尔。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对美、美感、崇高、艺术天才、审美意象等范畴作了深入的论述。并且康德的美学在西方美学史上具有革命的意义。首先,是它的主体性。康德不是从客体方面,而是从主体方面来探讨美的问题。他所建立的不是关于美自身或美的客体的理论,而是关于美的判断、美的主体的理论。也就是传统的关于美的鉴赏理论。同时他认为美不在客体自身,而在于主体判断;其次,是它的自由性。康德始终强调美是自由的快感,并因此而区别了生理的快感和道德的快感。他的“美在自由”的思想对后世美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黑格尔是德国
20、古典美学又一杰出代表。他将辩证法运用到美学中来,把历史的方法与逻辑的方法统一起来,为美学建造了空前宏大而严密的理论构架。他的著作美学中译本分了 3 卷 4 册(第 3 卷分为上、下册) 。译者朱光潜简要地概括了美学三大卷的基本内容:“美学是从概念或基本原则出发,来推演出艺术发展具体情况的。第一卷讲的便是艺术美的基本原理。第 2 卷从艺术类型观点追溯到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三种类型中代表艺术门类出发,讨论建筑、雕刻、绘画、音乐和诗(包括戏剧)这些门类艺术的特征及其历史发展。 ”(黑格尔:美学第 3 卷下册商务印书馆 1981 年版第 346 页)的确,在黑格尔以前的西方美学史上,没有一个人像他那
21、样详尽地研究了各种艺术样式的特征、发展过程、应用范围等。他对艺术有广泛的兴趣和精深的理解。他对埃斯库罗斯和索福克勒斯的悲剧、希腊雕刻、哥特式教堂和荷兰绘画的分析甚至被认为是未被逾越的(以上参见凌继尧西方美学史北大出版社 2004 年 12 月版第 368、369 页)另外他在美学第一卷中提出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命题,至今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尽管历代哲学家和美学家分别从不同角度为美学做了一些贡献,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又都未能将这门科学推向真正的科学轨道。古希腊美学处于朴素阶段。而且仅从客体方面去探寻美。中国古代美学偏于经验性的直观把握,缺乏科学的分析和规定,而且大都局限于对部门艺术规律的
22、探讨。鲍姆嘉通的美学,其理论的系统性和深度都不够。法国古典美学的两位巨匠康德和黑格尔的美学,虽然系统、严整、博大精深,但他们的世界观属于唯心主义,其美学思想的立足点有问题,对美学中的根本问题也不可能给予科学的解决。美学依然在真理的殿堂之外游荡、徘徊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美学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首先,马克思主义结束了先前的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哲学)包罗万象的状况,把哲学变成其它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就既确立了哲学对美学的指导地位,也肯定了美学自身的独立性。其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使美学既摆脱了唯心主义的羁绊,又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从而找到了真正的科学基点。再则,从来的哲
23、学只是认识世界。美学研究也被囿于认识论的范畴。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但要认识世界,更要改造世界。这种实践的观点要求美学不仅要帮助人们去认识美,而且要引导人们去创造美。最后,马克思、恩格斯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序言和导言、 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和书信中,对美、美感、美的规律、悲剧、喜剧、艺术地掌握世界的方式、典型、现实主义、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的关系等方面的重大问题,都作了相当精辟的论述,为我们提供了充足可靠的理论根据。以上是对美学史的轮廓的简单地、粗疏的勾勒,要言之,在古、近代的美学历程中耸立着五座丰碑:1,作为西方美学源头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的是古希腊美学(第一座)2,
24、以体验论、境界论和“天人合一”观为特色从而与西方的认识论美学和“主客二分”观相映成趣并有着丰富的理论资源的是古代中国美学(第 2座)3,确立美学的独立学科地位的是鲍姆嘉通(第 3 座)4,为美学建立起系统、严整、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的是以康德和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美学(第 4 座)5,将美学引向真理轨道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第 5 座)二古希腊美学揽胜(一)数的和谐(略)(二) “什么是美”和“什么东西是美的” (略)三 中国先秦美学揽胜(一)儒家美学孔子的美学孔子(前 511前 479)是儒家学派的创始者。他的美学思想,以“仁学”为基础,“认为审美和艺术在人们为达到仁的精神境界而进行的主观修养
25、中能起到一种特殊的作用” (叶朗语)的确与古希腊美学执着于对外在于人的客体本身的美的属性及其美的共相的追问和认知不同,中国先秦美学,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把美理解为人生通过修养所能达到某种境界。明确这一点,对于我们理解儒道两家的具体美学观都很重要。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其实,就我看来,不管“知之” “好之” “乐之”的具体对象是就专门的“仁德自觉”“仁德修养”来说的,还是泛泛的“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来说的,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孔子提出了“乐之”这一境界。 “乐之”的境界是什么境界呢?就是情感悦乐、身心享受的境界。说白了,也就是审美的境界。由此,我们看到了孔子
26、所理解的美,就是一种境界美。而且,这种境界是一种高级的人生境界,它有赖于个体通过修养而逐步实现。2,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在孔子看来,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理想的人生境界,要从诗开始,要以“礼”来确立,要用乐来完成。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重视和提倡美育的思想家。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44 页)3,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述而的确“孔子总是把一种艺术的境界看成是人的最后完成,强调理性的感性落实,从而为中国人性的全面性和整合性作了一种权威的阐述。 (张法中国美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年 12 月
27、版第 57 页)4, “尽善尽美” (略)5,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与“中和”之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语出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正如叶朗先生所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这就是孔子的审美标准。就是说,艺术包含的情感必须是一种有节制的、有限度的情感。这样的情感符合“礼”的规范,是审美的情感。郑声的情感过分强烈(指孔子说的“郑声淫”语见论语卫灵公朱按)超过了一定的限度(“淫” )不符合“礼”的规范。所以不是审美的情感。孔子的这个审美标准,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和”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第 47页)其实,这也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中和”之美。孔子没有直接提出“中和”或“中
28、和之美”的概念。但孔子提出过“中” 、 “中庸”与“和” 。其实, “中和”的思想,就是孔子“中庸”与“和”的思想。小结:中和之美,儒家美学推崇的一种高级的审美理想或标准。基于儒家的中庸思想。强调无过无不及,在事物的两极中求中正。有适中、适度、平衡、平正、和谐之意。孔子所说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论语八佾) , “思无邪” (论语为政 )和“温柔敦厚”(礼记经解 )就是有关中和之美的言论。另:礼记中庸云:“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意思是:虽然思想感情十分强烈,但喜怒、哀乐皆不能形于色,而要让它们在内心酝酿激荡,这就叫“中” ;这些思想感情一旦作为诗歌或其他文艺作品表现
29、于外,必须符合礼,而有节制,这就叫做“和” 。中和之美的审美标准触及到了美的某些本质特征和艺术辩证法。也反映了审美对象的适度所引起的审美主体心理平衡的一种审美状态,但又有着浓厚的封建政治教化的消极因素。孟子的美学1, “充实之谓美”这是孟子的人格美理论,语出孟子尽心下 。充实之美,指个体通过自觉地修养,把仁义礼智的道德原则扩充贯注到人的容貌、形体、行为等各个方面,这样,仅仅是属于“善”的而无所谓“美与不美”的仁义礼智,就得以外显为人的人格美或气质美,从而能通过直观去把握和欣赏。2, “君子有三乐” (略)荀子的美学1,化性起伪而成美。性,人性,是自然产生的,伪,指人为,如道德学问等。荀子认为人性本恶, “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 ) “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荀子礼论)也就是说,自然产生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