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 2011 级地理练习题1读某海区水温图,判断甲处水温可能为 ( )A18.5CB17.5CC19.5CD20.5C右上图是某群岛白昼长短月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23 题。2该群岛大致位于( )A6634N B70N C85N D85S3该群岛上,七月份炊烟飘扬的方向是(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下表是 x 、y 地全年降水量、实际蒸发量和可能蒸发量各月数据表,据此回答 4-5 题。 (单位:mm ) 4Y 地气候类型,最可能是A热带沙漠气候 B温带沙漠气候 C 极地气候 D季风气候5X 地最可能分布在A南部非洲地区 B澳大利亚 C中亚地区 D东南亚地区右图为“某月
2、3 日7 日四种天气系统经过不同地区时气压变化过程曲线图”,读后回答 67 题。6以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环流系统为存在和发展前提的是 A. B. C. D.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天气系统过境时会带来大风、雨雪天气 B. 天气系统垂直方向上的气流以上升为主C. 天气系统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D. 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晴朗读下图,完成 810 题。来源:K90 95 30 60 40 20 10 拉 萨 图例 国 界 线 河 流 等 积 温 线 60 8下列水利枢纽中,位于图中 A 区域的是 ( )A三峡水利枢纽 B小浪底水利枢纽 C龙滩水利枢纽 D二滩水利枢纽9图中 a、b 区域
3、对应的典型植被分别为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10图中 a 区域的年内最低平均气温范围是 ( )A大于 15 B015C-150 D小于-15 右图为我国西北某局部地貌的等高线地形图。回答 1112 题。11图中 P 等值线的数值为A711 米 B712 米 C713 米 D714 米12图示局部地貌可能是A风力侵蚀地貌 B风力堆积地貌C流水侵蚀地貌 D流水堆积地貌一年中等于和大于某一水位出现的天数之和称为历时。将一年内逐日平均水位按递减次序排列,以水位为纵坐标,历时为横坐
4、标绘成的曲线,称为水位历时曲线。下图为某河流某水文观测站测得的水位过程线(水位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与水位历时曲线图,据此回答 1315 题。 ks*5*u13此河流的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A雨水 B冰雪融 C湖泊水 D积雪融水14图中曲线表示水位历时曲线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15此河流水位高于 58 米时可通航,据图判断通航时间大约有A210 天 B240 天 C300 天 D366 天读地壳运动较稳定状况下的河流上游至下游(沿虚线到)下蚀速度与侧蚀速度的理论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 16-17 题。16一般情况下, “V”型谷在哪条曲线代表的河段上最典型A.ab B.cd C.de D.df17d
5、f 线最可能代表下列哪条河流的河段A.鄂毕河 B.圣劳伦斯河 C.黄河 D.莱茵河读右图,回答:18从图中信息判断,该区域的地势特点是 A东高西低 B西北高,东南低 C北高南低 D南北高,中间低19图中四点,水热条件最好的是A B C D 20图中我国境内最不可能遭遇的自然灾害是A泥石流 B地震 C台风 D滑坡 21与、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最接近的是A550km B600km C470km D300km红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上游干流河段,发源于云南省东部,其上游称南盘江。东出云南沿黔桂边境东流,后又穿越广西的西北部和中部。至广西象州县石龙镇与柳江汇合后才改称黔江。红水河流域图,回答下列 22
6、-25 题。22.红水河被成为我国水能资源的 “富矿” ,与此相关的主要流域条件有流域降水条件 流域气温条件 流域地形条件 流域植被条件A B C D23.比较红水河和黑龙江流域航运量不大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A降水、气温 B地形 气温 C地形 降水 D资源 地形24.该流域多发的自然灾害有 寒潮 台风 滑坡 泥石流 A B C D25.下列不符合该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有A开垦梯田,发展粮食种植 B发展少数民族风情旅游 C 发展交通促进对外经济联系 D 结合资源优势发展能源工业假设某地域内每个居民的重量都相等,则在该地域全部空间平面上力矩达到平衡的点就是人口重心。每当人口分布状况发生变化,人口重
7、心就会有相应的移动。从一个时期人口分布重心的移动轨迹中,可以看出全地域人口分布变化的总趋势。读“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示意图” ,完成 26-27 题。26下列关于我国人口重心迁移趋势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表示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乙表示汉族人口重心迁移B甲人口重心向东南方向迁移,乙人口重心向东北方向迁移C甲、乙人口重心迁移方向大致相反D乙人口重心大约向北迁移 127我国汉族人口重心位于 ( )已 建 成 电 站 在 建 电 站 图 例 北 盘 江 南 盘 江 江 江 柳 黔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东部沿海 D华北平原如图为我国东部气温随纬度变化曲线。读图,回答 2829 题:
8、28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 1、7 月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分别是A和 B和 C和 D和29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分布特点的成因主要有 ( )太阳辐射差异 大气环流影响 距海远近不同 地形差异A B C D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右图是他们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据此回答 3032 题。30图中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A作物品种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地形 31不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A天气严寒 B地面辐射强 C微风 D大气逆辐射强32为了探究霜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小组成员在棉花试验田上铺了一层粗
9、砂进行试验。与不铺砂的棉田相比,铺砂棉田的A霜冻发生机率增加 B霜冻发生机率减少 C棉花花期不变 D棉花花期滞后下图表示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读图,完成 3335 题。33图中 A、B、C 三地所在的土地类型依次是( )A草地、林地、耕地 B耕地、草地、林地C林地、耕地、草地 D草地、耕地、林地34导致甲地年平均气温线弯曲的因素是( )A冬季风 B地势C天气 D纬度35图中 D 地沼泽地广布的自然因素是( )气温低,蒸发弱 有凌汛现象 地势低平 河网稠密 夏秋雨多 地下有永久冻土ABCD下图为“云南路南石林不同植被下土壤空气中 CO2 浓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36.如果水分条
10、件相同,那么图中哪种植被下的土壤、岩石最易被溶蚀( )A无植被耕地 B人工草坡 C柏树林 D天然草坡下图为我国某地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日期等值线图与水系分布图,读图回答 37 38 题。37 地积雪融化完毕日期与 地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洋流 地形38 与华北地区相比,该地区的河流 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年货运量较小 流量季节变化较小 含沙量大,结冰期长39图 14 中能够正确表示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关系的是( )A B C D下表为中国径流带主要特征值。回答 4041 题。 径流带 降水量(mm) 径流深度(mm) 蒸发量(mm) 径流系数(%)A 1600 900 7
11、00 6040表中 A、D 径流带所在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流水作用、风力作用 B风力作用、流水作用C冰川作用、风力作用 D风力作用、海浪作用 41与表中 B、C 径流带对应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A荒漠、落叶阔叶林 B温带草原、针叶林锋面 等高线与河流流向沙丘与风向图 14南半球 7 月等温线陆地161412C温带草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作为一种洁净能源,风能的开 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读陆 地与海上风速剖面比较图回答4244 题。42相同高度的风塔其发电能力:A海上高于陆地 B. 陆地高于海上C. 海上陆上相同 D. 无法判定43.随着高度的增加,
12、风速:A陆地向上增速快 B. 海洋向上增速快C. 40 米高度以内海上增速快D. 40 米高度以上陆上增速快44.关于海上和陆上风速的叙述正确的是:A风速差距由地面向高空增大B风速差距由海面向高空增大C. 近地面增速小是地物阻力造成的D.海上增速小是海浪阻力造成的读下图,回答 1820 题。45影响岛上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位置 B纬度与地 形C纬度与洋流 D地形与洋流46据图推测该岛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A南多北少 B东北到西南递减 C西多东少 D东南向西北递减47有关图中丙区域的开发方向,最合理的是A重点发展热带农业 B以港口建设为主,发展外向型经济C重点发展特色旅游业 D为
13、了保护生态环境,禁止工业发展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人口密度图(左)以及图中 M 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右),左图中虚线为黑河腾冲线的一部分,读图回答1-3 题。48导致图中虚线东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气温 B降水C地形 D河流49关于图中区域人口稠密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历史悠久,开发时间长 B地处山麓冲积扇,土壤肥沃C位于亚热带湿润地区,气候适宜 D位于陇海与京广铁路交汇处,交通便捷50M 省 1982 年至 2008 年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迅速 B人口老龄化加剧,死亡率迅速提高C人口数量增加减慢,劳动力资源不足 D人口出生率降低,人口增长缓慢0 20 40 60 80 100
14、120 高度(米) 5 6 7 8 9 10 11 风速(米/秒) 海上 陆上 110E20N甲乙丙53005500年太阳辐射总量(百万焦耳/平方米年)51降水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 读我国某地降水变率等值线的分布图(下 图) ,回答下列 问题。(20 分)(1)由图中降水变率等值线的分布分析,降水变率分布较明显的规律是什么? (4 分)(2)试分析 A、B 两地的降水变率较小的主要原因。(4 分)(3)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该地区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试分析该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6 分)(4) C 地所在地形区是 。试分析该地区泥石流等地
15、质灾害较少发生的原因。(6 分)52.读南海及周边地区图,完成下列 问题。 (36 分)(1)比较 A、B 两地的气候特征差异及原因。 (10 分) (2)请从交通位置和资源角度,简述该海域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6 分)(3)试分析 A 国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 (12 分)C(4)比较图中 a(金边)、b(马尼拉)两城市的区位差异。 (8 分)区位条件 城市 a 城市 b海陆位置交通地形在国土中的地理位置53 (16 分)读图 26,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湖北省的地形特点。 (4 分)长江在枝江至城陵矶河段称为荆江, 这里江面开阔,水流平缓,河道弯曲,素有“九曲回肠”之称。(2)分析荆江河段
16、易导致洪水泛滥的原因。 (6 分)(3)说出图中甲、乙、丙三地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生产部门。 (6 分)1969 年,遵照国家“ 三线”建设指示精神,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东风汽车工业集团的前身)选址在湖北省西北的十堰。1983 年起, “二汽”各专业分厂陆续迁到襄樊。1988 年 10 月, “二汽”与法国“ 雪铁龙”合资的轿车发动机制造厂定点在襄樊。 2003 年 9 月,位于湖北武汉经济开发区内的东风汽车总部新大楼奠基,标志着东风汽车公司落 户武汉。(4)说出湖北汽车工业的布局变化;简述其总部落户武汉的原因。 (10 分)54.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 问题。 (36 分)指出图中主要地形
17、区的突出地形特点及形成原因。 (4 分)简述图中甲河段的水文特征。 (8 分)图例省 界河 流湖 泊城 市等 高 线跨区域调配工程线路200图中乙地区农业发展的优越自然条件。 (8 分)指出该区域城市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 (8 分)根据图中信息,说明该区域经济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 (8 分)55左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温 线图,右下表 为乙地区气候资 料图,完成下列要求。(1)简述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10 分) (2)甲地与乙地纬度仅相差 2 度,但气温差异却很大,试分析甲地冬季气温低的原因。(8 分)(3)简要说明图示地区东部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10 分)(4)指出乙地
18、周边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8 分)年降水量(mm)415.5春 12.0夏 69.6秋 16.6降水季节分配(%) 冬 1.8蒸发量(mm)408.2高三 2011 级地理练习题参考答案1-5:CCDCC 6-10:DCABB 11-15:CAAAC 16-20:ACBDC 21-25:CCBCA26-30:CACAB 31-35:DBDBB 36-40:BDCCB 41-45:CACCB 46-50:BABAD51 (1)降水量愈少的地区降水变率愈大,反之则小;新疆北部降水变率较小,南部降水变率较大。(4 分) (2)A 地受地形抬升作用影响,降水较多,降水变率较小;B 地位于河西走
19、廊,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所以降水变率也较小。(回答“两地降水较多,所以降水变率较小”即可。) (4 分) (3)土地荒漠化严重 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6 分) (4)塔里木盆地 板块内部,地壳运动较稳定;盆地内部地形平坦;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所以少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6 分)52.(1)气候特征比较:气温:B 气温年较差较 A 小,气温最高值低 A 地;降水:B 地较 A 地降水总量大,雨季较长,冬季降水较多。 (6 分) 原因:B 处山地岛屿,四周环海,海洋性更强,气温年较差小,A 处雨季来得晚,气温高;B 处海洋
20、性强,降水多,另外受台风影响次数多,台风雨增加了雨量。 (4 分) (2)是 我 国 联 系 东 南 亚 、 南 亚 、 非 洲 、 欧 洲 等 地 区 的 重 要 海 上 通 道 ; 是 我 国 重 要 的 热 带 海 洋 生 物 资 源开 发 利 用 基 地 ; 是 我 国 重 要 的 海 上 油 气 资 源 基 地 ; 是 我 国 南 部 地 区 对 外 开 放 的 前 沿 , 具 有 极 其 重 要 的 战略 地 位 。 (3)位于中南半岛东部,东部和南部濒临南海;海岸线漫长,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地处热带,水热条件优越;土地类型多样,生物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旅游
21、资源丰富;廉价劳动力丰富。 (12 分) (4) (8 分)53 (1)地形:西部以山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2 分)地势:西部高,东部低。 (或:自西部、北部、东部三面向中部逐渐降低。 ) (2 分) (2)该河段地形变缓,水流速度减慢;(2 分)河道曲折,水流不畅;(2 分)泥沙淤积,水位抬高, (2 分)易导致洪水泛滥。 (3)甲 地 : 林 业 ( 或 : 水 果 等 经 济 林 木 业 )。 ( 2 分 ) 乙 地 : 种 植 业 。( 2 分 ) 丙 地 : 渔 业 ( 或 : 水 产 养 殖 业 )。(4)布局变化:湖北汽车工业布局从十堰襄樊武汉,从山区到平原。 (2
22、分) 原因:武汉水陆交通枢纽;信息的通达性更好;工业基础好;经济腹地更广阔,市场条件更加优越;科技人才集中、技术力量强。 (答出其中四点即可,每点 1 分,共 4 分)54.千沟万壑(沟壑纵横、支离破碎)流水侵蚀(4 分) 水量较大;夏季汛期;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8 分) 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灌溉水源;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8 分) 沿河流(河谷)分布 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8 分) 问题:水土流失、环境污染措施:加强植被保护,平整土地,加强小流域治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强环境污染治理。 (4 分)55.以山地平原为主;温带季风气候;多中小河流;针阔混交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黑土(黑钙土、沼泽土) (10 分) 甲(位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内蒙古高原, )海拔相对较高;甲地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温度低。 (8分) 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夏季高温) ;地处平原,地形平坦;黑土广布,土壤肥沃;有灌溉水源;人均耕地面积大,商品率高;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国家政策支持(商品粮基地建设) 。 (自然条件任答三条,社会经济条件任答两条) (10 分) 热量不足 多旱涝 冻害 土壤盐碱化(多沼泽地) (8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