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二章 传受双方心理实质分析.doc

上传人:yjrm16270 文档编号:8755620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传受双方心理实质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二章 传受双方心理实质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二章 传受双方心理实质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二章 传受双方心理实质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二章 传受双方心理实质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传播心理学课程(第二章)教案一、课题:传受双方心理实质分析二、教学要求:本章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同学们认识到研究传受双方心理实质的重要意义,解析传受双方心理与客观世界的关系,并分析传受双方反映客观世界的基本特点。三、教学要点:1. 研究传受双方心理实质的重要意义2.脑在传受心理中的作用 3.客观现实对传受心理的影响4. 传受双方反映客观世界的基本特点四、重点: 传受双方反映客观世界的基本特点难点:解析传受双方心理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五、教学手段和方法:主要采用理论讲述,课堂提问和案例分析相结合,尤其是在媒体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方面和传受双方反映客观世界的基本特点方面。学时: 6 学时六、课堂教学:

2、(一)复习提问1. 同学们认为心理是什么呢?2. 能否说下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心理现象?(二)讲授新课第一节 传受者心理实质的意义一 传受者心理实质传受者心理实质是探讨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传受者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的本质是什么?传受者的心理产生于人体的哪个器官?源泉在哪里?传受者心理有什么特点。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人的心理是指涵盖了大众传播中传受者的心理实质。传授者心理实质客观现实在其头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二研究传授者心理实质的重要意义(1)哲学基础传受者心理实质问题为传播心理学提供了贯穿整个学科的主要理论。对全书其它章节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解

3、决一系列问题:2大众传播活动是传受者在心理互动的基础上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这个心理活动产生于何种器官。传受者的脑和神经系统质量对于传播效果有何影响?传播者靠什么来制作媒体内容(新闻、广告、文艺节目、小说等)广告宣传夸大其辞,甚至有意欺骗消费者,还是实事求是为消费者着想?总之:媒介内容是源于客观现实还是源于传播者的主管臆想?从大众传播心理学的角度看,属于心理实质问题。(2)传者提高传者职业道德、思想修养、思想方法等问题。“对事业象湖水一样清澈柔美深情,爱憎分明象钻石般坚硬,正义的化身和平的卫士.怒吼时快如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新闻工作上述职业特点,决定了新闻记者必须具备相应的个人素养(课堂提问)第一

4、,要有一颗冷静而清醒的头脑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第二,要有一腔充满正义的热血。主要表现为较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正义感。为了维护党的权威、法律的尊严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有胆有识,无私无畏,做到理直气壮,挺身而出,讲事实,讲真话,讲真理,敢于开展舆论监督。 第三,要有一双敏锐而深邃的透视眼。具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洞察力。这是发现新闻和最大限度地发掘新闻价值的基本功力。第四,要有一副善听八方的顺风耳。古人云: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新闻记者最致命的忌讳就是偏听偏信,以偏概全。因此,必须充分利用自己的听觉器官,随时随地做生活的有心人,最大限度地发现和掌握新闻线索,丰富自己的信息源和信息库。第五,要有一

5、张能说会道的巧嘴巴。新闻采访者还需要善于提问,让被采访者乐于回答,有问必答,敢说真话。这也是采访能否成功的关键,是一个合格的新闻记者必备的采访技能之一。 第六、要有一双马不停蹄的铁脚板新闻是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要报道好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一要把握好时间性,做到以快取胜,越快越好;第七、要有一双乐此不疲的妙手。 一是养成随手笔记的职业习惯。搜集资料信息,记录点滴心得,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第八、要有一颗永不满足的虚心。 记者要做“杂家” ,是业内同行特别是资深同行们的共识和共行第九,要有一身过得硬的基本功。第十,要有一套严谨而又实用的良好作风。黄远生,中国近代新闻记者。黄远

6、生,江西九江人,原名黄为基,字远庸,远生是他的笔名。1885 年 1 月 15 日生于“文彩秀发.黄远生以“能想” 、 “能奔走” 、 “能听” 、 “能写”的“四能”记者自勉。(3)受者提高受者媒介素养(案例分析:电视节目的暴力色情内容;黄色网站等)受者的生理、心理素质对于认知、欣赏媒介内容直接相关。3缺少理论思维的人你看不同哲理性强的书刊,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欣赏不了高雅音乐。虚拟的媒介世界来源于实际的客观世界,用实践检验媒介内容个唯一标准。(4)净化媒体,监督媒体,真实地反映客观实际。传者为获取真实的素材,深入实际,受者对于传者的失误应及时反馈。第二节 脑是传受者心理的器官一脑是人的体内

7、传播的中枢人的体内传播(自我传播)表现在个体身上,是实现大众传播的基础。脑在体内传播中处于中枢地位,离开了脑,任何传播都不复存在。1. 体内传播过程是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的过程。反射弧由五部分组成:感受器: 内感受器和外感受器。外:光感、听感、味感,嗅感和分布在体表、皮肤及粘膜的各类感受器。内:心血管壁的机械和化学感受器,胃肠道、输尿管、膀胱、体腔等,还有关节囊、肌腱。传入神经:具 有 从 神 经 末 梢 向 中 枢 传 导 冲 动 的 神 经 称 为 传 入 神 经 。 相当 于 所 有 的 感 觉 神 经 。 同 时 , 传 入 神 经 由 感 觉 神 经 纤 维 组 成 , 其 直 接 接

8、触 到 灰 质 的 前 角 。神经中枢:神 经 中 枢 在 灰 质 里 , 功 能 相 同 的 神 经 元 细 胞 汇 集 在 一 起 , 调节 人 体 的 某 一 项 相 应 的 生 理 活 动 , 这 些 调 节 某 一 特 定 生 理 功 能 的 神 经 元群 就 叫 做 神 经 中 枢 。 神 经 中 枢 的 活 动 可 以 通 过 神 经 纤 维 直 接 作 用 于 效 应器反射过程是如下进行的:一定的刺激按一定的感受器所感受,感受器发生了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方式经过传入神经传向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与综合活动,中枢产生兴奋;中枢的兴奋又经一定的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使效应器发生相应的

9、活动。如果中枢发生抑制,则中枢原有的传出冲动减弱或停止。在实验条件下,人工遥刺激直接作用于传入神经也可引起反射活动,但在自然条件下,反射活动一般都需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验,如果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即不能发生。2. 体内传播的生理机制研究(1) 生理的(2) 生化的(3) 心理的例,JenSon 把智力理解为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并用悬着反应时对其进行间接测量;Humt 提出智力是特殊的心理速度(词汇信息检测速度)观众观看电视的神经生理机制的具体实验研究得出结论:A : 从研究脑电波入手探讨收看电视是主动认知还是被动认知人身上都有磁场,但人在思考的时候,磁场会发生改变,形成一种生物电流通

10、过磁场,形成的东西,就是脑电波。思考越用力,形成的电波就越强。大量的脑力劳动会导致比体力劳动更大的饥饿感。我们的大脑每时每刻都在产生脑电波。早在 1857 年,英国的一位青年生理科学工作者 卡通 在兔子和猴脑上记录到了脑电波图。1924 年 德国的精神病学家贝尔格 真正记录到了人脑的脑电波。产生了脑电图。4这是一些自发的有节律的神经电活动,其频率变动范围在每秒 130 次之间,可划分为四个波段,即 (13Hz) 、(47Hz) 、(813Hz ) 、(1430Hz ) 。 波,频率为每秒 13 次,当人在婴儿期或智力发育不成熟、成年人在极度疲劳和昏睡状态下,可出现这种波段。 波,频率为每秒 4

11、7 次,成年人在意愿受到挫折和抑郁时以及精神病患者这种波极为显著。但此波为少年(1017 岁)的脑电图中的主要成分。 波,频率为每秒 813 次,平均数为 10 次左右,它是正常人脑电波的基本节律,如果没有外加的刺激,其频率是相当恒定的。人在清醒、安静并闭眼时该节律最为明显,睁开眼睛或接受其它刺激时, 波即刻消失。 波,频率为每秒 1430 次,当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或亢奋时出现此波,当人从睡梦中惊醒时,原来的慢波节律可立即被该节律所替代。在人心情愉悦或静思冥想时,一直兴奋的 波、 波或 波此刻弱了下来, 波相对来说得到了强化,因为这种波形最接近右脑的脑电生物节律,于是人的灵感状态就出现了。在脑

12、电图上,大脑可产生四类脑电波。当您在紧张状态下,大脑产生的是 波;当您感到睡意朦胧时,脑电波就变成 波;进入深睡时,变成 波;当您的身体放松,大脑活跃,灵感不断的时候,就导出了 脑电波。我们可以通过潜意识很好地学习大量信息。最适于与潜意识的脑电波活动是以 812周/秒速度进行的,那就是 a 波。英国快速学习革新家科林罗斯说:“这种脑电波以放松和沉思为特征,是你在其中幻想、施展想象力的大脑状态。它是一种放松性警觉状态,能促进灵感、加快资料收集、增强记忆。B:当电视广告呈现 300 毫秒时,受者的反应达到最大值。二脑是传授者主体与客体联系的中介(一)脑的中介作用模式(二)传播效果与脑的中介作用第三

13、节 客观现实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一 “物质状态的世界”是传受者心理的终极源泉(一) 客观世界的划分1波普尔的三分法卡尔 波普尔 “世界 3”理论,把日常的世界划分为三个领域。“世界 1”: 物质状态:“世界 2”:精神心理状态“世界 3:媒体世界2我国的两分法社会学教授沙莲香,把客观世界分为:感情世界和拷贝世界(二)媒介世界是人们直接接触的世界美国新闻工作者和社会评论家 李普曼 ,1920 年发表的自由与新闻 、舆论等论著中提出了现代人“与客观信息的隔绝”的问题。 “信息环境的环境化”人的行为已经不再说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信息环境:是传播媒介通

14、过对象征性时间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民提示的环境。520 世纪 90 年代,又被斯坦福大学传播学学者巴伦.李维斯和克里夫.斯纳的研究进一步证实。媒体= 真实的生活(Media = Real life)案例:楚门的世界传者的心理源泉主要来自于物质世界,受者的心理源泉主要来源于媒介世界,传受者又都同时生活在感性世界和媒介世界的双重环境里。客观现实是传受者心理的源泉。在终极意义上,传受者心理的源泉是客观感性世界。二媒介世界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媒介世界构成三要素:媒介实体:以物质形态出现的媒介工具,硬件(报刊、收音机、电视机、电脑、手机、多媒体)媒介符号:以符号形态出现,是信息的载

15、体(文字、声音、图像等)媒介信息:以媒介内容或媒介节目的形式出现,属于软件(节目)1.媒介发展与信息时代媒介形式的变迁: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麦克卢汉 媒介即信息,媒介形式决定了媒介内容。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真正有意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使用的传播工具性质和它带来的社会变革。地球村。尼尔波兹曼 娱乐至死 ,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每一种媒介都向我们隐喻着世界的存在方式,都向人类发出一种新的“讯息”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社会。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7 月 16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16、(CNNIC)发布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网民规模已突破 3 亿。截至 2009 年6 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 3.38 亿,较 2008 年底增长 13.4%,半年增长了 4000 万;而宽带网民规模则达到了 3.2 亿,占总网民数的 94.3%,较 2008 年底上升了 3.7 个百分点。2. 媒介符号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媒介符号是媒介信息的载体。也是媒介信息的表现方式。报纸媒介:文字、图片广播媒介:声音符号电视:画面、声音、文字(1).报刊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报刊文字具有滞留性、反复阅读、不受时空限制,可长期保存,具有准确性和逻辑性。经常阅读报纸,有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案例:中国出版科学研究

17、所于 2008 年公布的第五次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户均年消费图书仅 1.75 本。传统图书阅读率呈持续走低态势,阅读率为 34.7,比 2005 年降低了 14。至于不读书的原因,49.4的人归结为“没有时间” ,42.8的人说“没有习惯”6。大学生也不例外。 中国青年报甘肃记者站曾对兰州 9 所高校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一半以上大学生一学期的购书费用不足 50 元,17的人几乎一学期不买一本课外书,近30的学生表示读书最多的时段是在考试前一个月。数字化阅读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趋势。英国 25 岁以下人群中超过 30阅读电子书,日本手机小说深爱销量更是达到 250 万册。有人开始担忧,网络

18、阅读形式渐成人们的阅读习惯,可能造成国民思维能力的弱化。(2)广播声音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声音:稍纵即逝、不能重复。声情并茂,感染力强;提供真实的感受;广播文化凭借声音魅力可激起听众强烈的情绪情感。一心二用,做背景音乐。音乐节目,故事节目。早在 1938 年, 世界大战曾经将很多人吓破胆,这就是传播学史上有名的“外星人入侵地球”案例。1938 年 10 月 30 日,万圣节前一天。那天晚上,收音机听众听到的那些所谓新闻都是由公民凯恩的导演奥森?威尔斯的墨丘利戏剧集团根据 40 年前 H?G?威尔斯的科幻小说世界大战改变的广播剧。然而,这部由奥森?威尔斯亲自解说的广播剧听起来像真的一样,好像外星人

19、确实正在入侵地球。成千上万的相信火星人正在入侵地球的人潮水般地给报社、电台和警察局打电话,询问如何逃离他们所在的城市,或他们该如何保护自己免受“毒气袭击” 。据说,有许多成年人因过度恐慌而休克或歇斯底里,不得不打电话给医生。(3)电视图像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根据美国哈佛商学院有关研究人员的分析资料表明,人的大脑每天通过五种感官接受外部信息的比例分别为:味觉 1%,触觉 1.5%,嗅觉 3.5%,听觉 11%,以及视觉 83%。画面、声音、文字,视觉、听觉一体。有身临其境的效果。真实性强。长时间看电视会可能会培养人们的惰性。案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行为模式的精神病学家杰夫里.约翰逊教授领导的研究

20、小组完成了一项长达 17 年之久的研究项目:对受试者看电视的时间进行详细的统计。杰夫里领导的研究小组对 707 名儿童(绝大部分是白人 )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刚开始时,受试者还只有110 岁。在 17 年当中,这些儿童一直在接受各种测试和调查。研究人员通过长期的跟踪调查和详细的统计发现,年龄在 14 岁左右的少年儿童如果平均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在 1 小时以内,当他们长到 16 岁时,有 5.7%的人有过激行为;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在 13 小时的上升为 28.8%。研究人员还对平均年龄为 14 岁左右的男孩子和女孩分别进行了统计。对于男孩子来说,平均每天看电视不超过 1 小时的,成年后只有 8.9

21、%的人会有过激行为;每天看电视在 13 小时的,成年后 32.5%的人会发生过激行为;而每天看电视 3 小时以上的人发生过激行为者占 45.2%。对于女孩子来说,发生过激行为的比例分别为 2.3%、11.8%和12.7%。此外,童年时期存在被忽视、家庭收入低、父母离异等问题的孩子,往往比正常的孩子更喜欢借助电视来消除烦恼。所以,他们看电视的时间更长一些。 杰夫里指出,60%的电视节目都带有暴力内容。美国心理协会的统计数字表明,美国平均每小时的电视节目中就有 35 个暴力镜头,这对于男性和女性的影响有所区别,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未成年人影响尤为明显。 研究人员认为,儿童长期在电视上看到大量的暴力场

22、面会渐渐感到麻木,习以为常。不7仅是电视的暴力内容会使青少年产生暴力倾向,长期沉迷于电视还会影响儿童的交往能力,以至于当他们与别人发生冲突的时候,不能妥善处理。对儿童的影响:英国每日邮报日前报道,英国心理学家日前表示,电视是“我们这个时代未被认识到的最大健康威胁” ,对终日不愿出门的儿童构成了 15 个方面的风险(4)多媒体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视、听、触觉一体。案例:网瘾网瘾又称互联网成瘾综合征(简称 AID) ,即对现实说不清,生活冷漠,对虚拟的网络游戏、情爱、信息等沉溺痴迷。网瘾具体可分为网络交际瘾、网络色情瘾、网络游戏瘾、网络信息瘾、和网络赌博瘾等类型广西“网瘾少年死亡”事件。网瘾治疗学校

23、中心用电击法、魔鬼训练营被叫停。(5)手机对传受者的影响截止到 2009 年 7 月,我国移动电话用户已达到 7.03 亿户。保罗莱文森的媒介演变的人性化趋势和补偿性原则。越来越以人为本。手机出现方便人们之间联系,但也有些负面影响,手机变成了手雷,时刻轰炸,隐私问题等,产生心理恐慌。手机依赖症三大人群:白领、企业人士和学生 。压力大是主要原因,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人际交往日益频繁,信息更新流通速度快,这些原因使得手机成为大多数人工作和生活的重心,手机无形中在这些人的心里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一旦手机没电或来电频率突然降低就会出现情绪波动,如焦虑、烦躁、抑郁等症状,这实际上也是人空虚、寂寞的表现

24、。手机成瘾症3. 媒介信息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媒介信息是被媒介符号所负载的的意义,是媒介所要传播的内容。(1)媒介信息影响人们的认知活动,也会影响人们的性格和情绪。(2)给人们的精神带来巨大压力某学生翻墙被校长捉信 校长问:你为什么翻墙?学生指着上衣: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 校长又问:这么高的墙你怎么翻?学生指着裤子说:李宁,一切皆有可能! 校长生气的说:翻墙滋味怎么样?男孩指着鞋说:特步,飞一般的感觉! 次日,学生从正门出 校长惊奇道:今天怎么不翻墙了?学生指着全身说:安踏,我选择我喜欢! 校长大怒曰:我要记你大过! 学生不满问:为什么?我又没犯错! 校长冷笑道:动感地带,我的地盘听我的!影

25、响人的认知活动、性格情绪,人格障碍等。媒介信息的超载使人亢奋、焦虑、困惑不安,心理障碍等。 (上网查信息)三媒介世界对传受者社会化的影响媒介世界对传受者社会化的影响属于媒介世界对传受者心理影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化是指人类个体在社会环境下,从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自然人,又称生物人,一般指刚刚出生的新生儿,他们对社会一无所知,不具备8人的社会属性,只有自然的生理性动机和需要。社会人,指通过社会化,个体掌握了该社会的道德和文化,学会了该社会了的道德会犯和道德行为,形成了独立的人格,产生自我意识,最终成长为社会化的人。社会学家把人的早期社会化分为四个时期:婴儿期: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幼儿期:

26、智力发展的关键期童年期:培养学习品质和道德品质的关键期少年期: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我国,18 岁进入成年期,标志着基本社会化完成。心理学家把人的社会化主要分为基本社会化和二次社会化(儿童进入成人以后继续进行的社会化过程,也叫继续社会化)1.学校教育与人的基本社会化精神学派创始人 弗洛伊德 ,成人的人格特征是由 5 岁前婴儿期经验决定的,5 岁前的经验会直接影响其今后的社会化进程。三岁看老教育工作者根据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18 岁定位人成熟的开始。学校可以传授知识,文化,提高智力水平。2.传媒的教育功能与人的继续社会化埃里克森(E.H.Erikson , 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

27、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 心理社会“ 阶段理论。婴儿期(01.5 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此时不要认为婴儿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只要吃饱不哭就行,这就大错特错了。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 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

28、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儿童期(1.53 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 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父母必须训练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 学龄初期(35 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

29、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学龄期(612 岁) ,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在学校接受教育。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 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 的品质。9青春期(1218 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

30、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 成年早期(1825 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埃里克森把爱定义为“压制异性间遗传的对立性而永远相互奉献“ 。 成年期(2565 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当一个人顺利地度过了自我同一性时期,以后的岁月中将过上

31、幸福充实的生活,他将生儿育女,关心后代的繁殖和养育。在这一时期,人们不仅要生育孩子,同时要承担社会工作,这是一个人对下一代的关心和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人们将获得关心和创造力的品质。 成熟期(65 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由于衰老过程,老人的体力、心车和健康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所以被称为自我调整对绝望感的心理冲突。 3.大众传媒的教育功能与人的反向社会化目前人类生存环境剧变,我们进入信息时代或者“后喻时代” ,年长者的继续社会化会与反向社会化同步。反向社会化:年青一代将文化知识传递给年长的一代。传统的受教育者对施教者反过来施加影响,向他们传授社会变化知识。也称文

32、化反哺第四节 传受者心理反映的特点一传受者心理的观念性传受者对来自客观物质世界和媒体世界的刺激在头脑中的反映属于一种观念性的东西,即是说主体的心理表象与客体之间有不对称性,主体对客体只是近似性的反映。二传受者心理的主观性反映主观性反映是指人们(包括个体和群体)对于同一刺激物产生不同的反映。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传受者对同一事物,同一媒介内容有不同的人是,就是主观性反映的意思。造成传受者心理主观反映的主要原因:1.生理原因主要是个体神经系统的先天素质、年龄、性别等各方面而言。比如智力,主要由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案例:普林斯顿医院的顶级医师托马斯哈维把爱因斯坦的大脑悄悄带回家中,浸

33、泡在消毒防腐药水里,后来又用树脂固化, 再切成大约 200 片,并亲自动手研究大脑,同时也给科学界提供切片进行研究。爱因斯坦大脑左右半球的顶下叶区域,比常人大 15,非常发达。对一个人的数学思维、想象能力以及视觉空间认识,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0爱因斯坦大脑的另一个特点,是表层的很多部分没有凹沟(回间沟),这些凹沟就像脑中的路障,使神经细胞受阻,难以互相联系,如果脑中没有这些障碍,神经细胞就可以畅通无阻地进行联系,使得大脑的思维活跃无比。 加拿大科学家发现,在处理空间信息方面,男孩右脑在岁左右就已经比左脑半球更专门化,而小女孩要到青春期才出现这种专门化。 当从事一种空间概念智力活动时,男性集中

34、于大脑右半球,而女性则两半球都活动。在支配语言能力方面,女性控制语言过程的左脑半球的专门化速度要比男性快。 所以,小女孩开口说话要比小男孩早,而且词汇较丰富,很少出现语言能力上的缺陷,阅读书写比较早,因此女孩学外语比男孩更容易一些。 女性的大脑由于胼胝体发达,处理问题常常是由左右脑同时发出指挥行动,是属于一种混合型的大脑,因此女人的应变能力比男人强。2 心理原因:需要、动机、价值观、信念、情绪状态3社会的、民族的、文化的等方面的原因:文化水平、社会地位、文化背景三传受者心理的能动性反映大众传播活动就是传受者的实践活动。传者通过采访、写作、制作等活动,把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物化为媒介信息。而受者通过使用媒介。参与媒介、反馈于媒介等能动性的活动,不仅丰富了自己精神世界,也对大众传播活动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案例:手机电视、微博(三)课后小结传受者的心理实质问题要明白,客观现实对传受者的心理影响;掌握传受者心理反映的特点。(四)思考题1.为什么说客观现实是传受者心理的最终源泉?2 传受者的能动反映对传播业的发展起什么作用?(五)课后分析本章内容比较多,在教学时间安排上作了较多安排,本节课采用大量的案例来帮助同学们理解,前三节效果不错。在最后一节内容上,有关文化心理的讲述不够,以后要多多补充。注意语速,沟通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