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药效学,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作用 是药物与机体大分子间的初始作用肾上腺素 血压上升肾上腺素 激动血管平滑肌受体 (作用) 血管平滑肌收缩血压上升 (效应),药理效应 是药物与机体大分子相互作用引起机体生理、生化功能或形态发生的变化。是药物作用的结果。,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概念:是药物对机体原有功能活动的影响。 兴奋作用抑制作用 机体功能活动的兴奋和抑制是可以相互转化的:CNS 兴奋惊厥抑制麻痹,药物作用的主要类型: 1、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2、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3、选择作用和普遍细胞作用,药物在一定剂量下对某组织器官产生特别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组织器官的作用不明显,称为药物
2、的选择作用。 产生选择作用的主要原因:组织器官对药物的反应性高或药物对组织器官的亲和力大。,选择性高的药物作用专一性强,大多数药理活性也较强,作用范围窄,使用时针对性强。无关的效应少。选择性低的药物 则相反。有的药物对机体的各种组织都产生类似的作用,这称为普遍细胞作用。阿托品抗M受体作用 选择性不高,副作用多强心苷治疗量时对心肌有较高的选择性。,二、防治作用和不良反应,(一)防治作用1、预防作用对因治疗2、治疗作用对症治疗,(二)不良反应,概念:凡不符合用药目的并对机体不利的反应。 非期望的药物作用。与药物剂量及药理作用有相关性的不良反应: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反应;继发反应和撤药反应。与用药
3、机体的反应性有关: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耐受性和依赖性。,1、副作用,概念:治疗剂量,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特点:固有作用,可预料,随 用药目的而改变 产生原因:药物的选择性低或作用范围广泛。 例:阿托品 松弛胃肠平滑肌抑制腺体分泌,2、毒性反应,概念:用量大或用药时间长,对机体有明显损害的反应。 特点:可预知,应避免 急性毒性 呼吸、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 慢性毒性 肝、肾、骨髓、内分泌 特殊毒性 三致:致突变、致癌、致畸,3. 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降到阈浓度以下,残存药理效应4. 停药反应(撤药反应)长期用药, 突然停药出现的反应。反跳现象 5. 继发反应:由药物的治疗作用所引起的不
4、良后果。 二重感染。,6. 变态反应 :,概念:药物作为抗原或半抗原,经接触致 敏后所引发的病理性免疫反应,也称过敏反应。特点:与药物本身作用和用药剂量无关。不宜预知反应严重程度从轻微的皮疹、发热至造血功能障碍、肝、肾损害、休克,甚至危及生命。致敏物:药物 代谢产物 杂质,7、特异质反应:特点: 非免疫反应特异体质 由于先天遗传异常所致。,反应严重程度与剂量有关 症状与药物固有作用有关,8、耐受性,概念: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降低,必须增加药物剂量方可保持原有药物效应。耐药性:长期应用化疗药物后,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也称抗药性。 交叉耐药性:,9、依赖性,概念:长期用药后
5、,患者对药物产生主观和客观上需要连续用药的现象。类型:精神依赖性(心理依赖性)躯体依赖性(生理依赖性),第三节 药物量效关系 在一定范围内,药物的剂量与效应之间的规律性变化。,一、量效关系,剂量-血药浓度-药理效应 剂量的分类: 1、无效量 2、最小有效量 3、有效量 临床常用量 4、极量 5、最小中毒量和中毒量 安全范围 6、最小致死量和致死量,剂量与效应示意图,二、量效曲线,以药理效应的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为横坐标,绘制出的长尾S型曲线,即量效曲线。 量反应的量效曲线 质反应的量效曲线,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关系。效 能 反应药物内在活性的大小效价强度 其大小与等效剂量成反比半
6、数有效量(ED50)半数致死量(LD50),安全性评价指标1. 治疗指数(TI)=LD50/ED50 2. 安全范围,三、构效关系,是药物结构与药理活性或毒性之间的关系。 药物结构的改变可影响药物的理化性质,进而影响药物的体内过程、药效乃至毒性。,第二节 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作用机制的分类,非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通过药物分子与机体靶细胞成分间的初始理化反应,引起细胞内外环境改变,产生药理效应。 与药物理化性质具相关性。,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影响酶的活性参与或干扰代谢过程影响物质转运过程作用于受体,二、药物作用的受体理论,(一)受体 概念:受体受点配体 内源性和外源性 (二)特性:特异性、敏感性、饱和性、可逆性、多样性。,(三) 药物与受体 1、药物与受体的结合 结合方式 : 通过分子间的化学键与受体结合。 药物与受体结合产生生物效应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亲和力 决定药物作用的强度效应力 也称内在活性,决定药物作用的最大强度。,激动药拮抗药部分激动药,2、药物与受体结合后的反应:,1、离子通道开放,使细胞膜除极化或超极化,引起兴奋或抑制效应。2、激活细胞膜结合酶,通过第二信使引起效应。3、诱导蛋白质的合成。,(四)、受体调节,向上调节向下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