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总 论第二节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 理 学,问题回顾 药理学? 药效学? 药动学? 治疗药物监测 期临床研究 、上市后的监测与治疗药物监测三者之间的区别?,药物作用,1,构效关系和量效关系,2,作用机制,3,受体理论,4,一、药物作用,药物作用: 药物对机体细胞的初始作用,是产生效应的起因 药物效应:继发于药物作用之后所引起机体器官原有功能的变化 基本作用(p4):兴奋作用 抑制作用,药物作用 与 药理效应 ( drug action ) (pharmacological effect )肾上腺素 血压上升肾上腺素 激动血管平滑肌受体 (作用) 血管平滑肌收缩血压上升 (效应),药物的作
2、用类型(方式),局部作用药物吸收入血之前,在用药部位产生的作用 吸收作用(全身作用)药物入血之后,分布到全身各部发生的作用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药物对不同组织器官在作用性质和作用强度上的差异; 选择性高,针对性强,应用范围小,不良反应少; 选择性低,针对性差,应用范围广,不良反应多,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治疗作用不良反应,治疗作用,凡符合用药目的,有利于防病、治病的作用。 分为对因治疗、对症治疗和替代疗法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或称治本 对症治疗:改善症状,减轻病人痛苦,或称治标 补充治疗 (替代治疗):补充营养物质或内源性活性物质的不足 两者的辩证关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
3、其本,不良反应 ADR,一般指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病人带来痛苦与危害的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停药反应、后遗效应、继发反应和三致反应,副作用:治疗剂量下发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效应,与选择性低有关。特点:p5 毒性反应:(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变态反应:也称过敏反应,药物引起的异常免疫反应。 特点 有4点 p5。 停药反应:长期使用某药,突然停药时原有疾病症状迅速重现或加重,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到阈水平以下时残留的药理效应,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停药后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 继发反应:由药物的治疗效应引发的不良反应,如二重感染 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知识拓展
4、:重大药害事件p6,构效关系:药物的药理作用特异性与其化学结构有密切关系。 如p7页的表1-1;吗啡、可待因和烯丙吗啡 奎宁和奎尼丁(左旋-抗疟、右旋-抗心律失常) 量反应:药理效应的大小可用数字或量的分级来表示。如心率、血压。,二、药物的构效关系和量效关系,药物量效关系,量效关系:药物的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正相关关系量效曲线 以效应为纵坐标,药物浓度为横坐标所作的曲线 如将浓度取对数值,效应转换成最大效应的百分比,曲线为典型的对称“S”型.,量反应曲线 质反应曲线,量反应量效曲线,EC50 Emax,质反应:药理效应只能用阳性或阴性(全或无)表示。如死亡、睡眠。,质反应量效曲线,P8
5、-9 提问 最小有效量 最小中毒量 最大效应(效能) 效价强度 安全范围 半数有效量 治疗指数 治疗窗,药物作用机制,非受体机制理化性质的改变 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 影响自体活性物质 影响酶的活性 影响膜上离子通道 影响免疫功能,受体理论,受体:细胞膜上、细胞浆或细胞核中的大分子物质,能识别并特异性与神经递质、激素、自身活性物质及药物结合,产生特定的生物效应。 配体: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内源性配体:机体内本来存在的配体,受体,细胞膜上或细胞内的特殊蛋白组分 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 并通过中介的信息转导与放大系统,触发相应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受体(与配体结合)的特
6、性,敏感性:药物易与之结合,小量引起明显效应 特异性:只能与化构特异性配体结合 饱和性:说明受体有限 多样性:受体有亚型 可逆性:解离成受体和原药(多数),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亲和力(affinity):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 内在活性:intrinsic activity,效应力 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产生效应的能力。(01)是同系列药物效应大小之比,越大,效能越大,亲和力 效应力 激动药 强 强(= 1) 部分激动药 强 弱(01) 拮抗药 强 无(= 0),竞争性拮抗剂:与激动剂互相竞争与同一受体可逆性结合的拮抗剂特点:使激动剂的量效曲线平行右移,Emax不变 非竞争性拮抗剂:对激动剂产生不可
7、逆性拮抗的拮抗剂,竞争非同一受体特点:量效曲线右移,Emax压低,两种拮抗剂对激动剂量效曲线的影响,A图:降低亲和力,但不降低内在活性;曲线平行右移,但Emax不变竞争性B图:亲和力和内在活性均降低;曲线右移,Emax降低非竞争性,部分激动剂,与受体结合后仅产生较弱效应的配体 具有激动剂和拮抗剂的双重特性 单独存在为弱激动剂,与一定量激动剂同时存在时为拮抗剂,受体的调节,受体处于不断代谢的动态平衡状态,其数量、亲和力和反应性经常受各种生理及药理因素的影响而向上、下调节。 调节方式: 受体超敏(上调):与受体脱敏相反的一种现象,可因受体激动剂水平降低或长期使用拮抗剂而造成 受体脱敏(下调):长期使用一种激动剂后,组织或细胞对其敏感性和反应性下降的现象。,重点回顾,药物的基本作用 不良反应类型 受体的调节,思考问题,根据受体理论、解释突然停药产生反跳现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