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一个共生的时代:与孩子一起成长.doc

上传人:j35w19 文档编号:8728289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个共生的时代:与孩子一起成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一个共生的时代:与孩子一起成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一个共生的时代:与孩子一起成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一个共生的时代:与孩子一起成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一个共生的时代:与孩子一起成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个共生的时代:与孩子一起成长一个共生的时代:与孩子一起成长伊顿国际幼儿园教学与培训总监苏小妹 访谈实录嘉宾介绍:伊顿国际幼儿园教学与培训总监苏小妹苏小妹老师是蒙台梭利教育亚洲地区的杰出教育专家。毕业于太平洋橡树学院,获得幼教硕士学位,之后一直从事国际上的蒙台梭利教师培训和指导。苏老师曾先后担任国际华文蒙台梭利协会理事长、国际蒙台梭利培训导师。主持人:各位下午好。这里是由“中国人幼儿园”举办的爱与尊重,关注学前教育,幼儿园园长系列访谈,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伊顿国际幼儿园的教学与培训总监苏小妹老师。先请苏老师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伊顿国际幼儿园目前的规模、特色与教育理念。苏小妹:伊顿目前在国内

2、 15 家幼儿园,在北京有 12 家,在天津、上海、南京各有我们的分园。伊顿希望创建一个中国的幼教品牌,让我们的学生具备国际人的品德和开放的心态。伊顿希望可以培养三 C 的孩子。第一个 C 是创新、创意。第二个是品格的教育。第三个 C 是文化素养。这是伊顿非常重视的教育内涵。因为一个人的创意空间会决定他将来的发展空间,一个人的品格会体现他的人格,人格决定了你的生活空间;一个的人文化素养决定了他的视野与精神发展的高度。现在伊顿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基本上是采取蒙特梭利的教学方法,蒙特梭利的教学方法可以具体的表现在指导孩子如何学习,即学习的方法、如何思考,即思考的方法和如何服务,服务的方法这三个根本的层

3、面。主持人:我们现在开始聊一聊孩子的问题。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很多的问题,遇到很多的问题。孩子们可能会过于活跃或者是过于沉闷,他可能不好好吃饭、发脾气、叛逆,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可能首先自己会有一个标准,我的孩子要到这个标准,当孩子偏离这个标准的时候,他们可能会用一些不太健康、不太正确的手法把孩子扳正,您作为一个专家怎么看待孩子在这个阶段遇到的问题,家长应该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苏小妹:你刚才已经提出了解决的方案,家长想把他扳正,问题就出在扳正的方法。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面临很多挣扎,出生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挣扎。从他发出讯号说我准备好了,我要出来了,我要看看我的父母亲的时候,他已经开始第一

4、道挣扎。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都把注意力和关怀给了母亲。很少人注意到孩子,当孩子发出阵痛讯号时,他期待母亲给予配合,可是由于多数人的注意力都在母亲是否舒适,是否可以减少痛苦上,对孩子的“要求与需要”就自然减低了。所以所以当父母选择无痛分娩法或剖腹分娩法时,就已经显示我们对孩子的生理与心理需要的认识是何等的贫乏。主持人:我们听过,孩子如果是剖腹产出来的话,不如正常生育的孩子聪明。原来他也像小鸟从蛋里出来挣扎的过程有关系。 苏小妹:对。挣扎是成长的代价。其实不论是剖腹分娩或无痛分娩法,多数人还是把注意力放在母亲身上。考虑到不要让母亲太痛苦。就好象穿纸尿片,这是给谁方便?是给父母,我抱着他,我的身上不

5、会弄脏,不会湿,我的床单、车都不会弄脏、弄湿。所有的女生每个月都有一个周期,你用上一个星期就已经很痛苦了,但是我们的孩子从出生就已经包上了。孩子没有说话的余地,没有人问他,你舒服吗?你感觉怎么样?穿纸尿片的结果带来很多的后遗症,挣扎时成长的代价。小朋友失去了学习自我控制排便的机会,丧失了自我控制排便的能力。他一出生就带着纸尿片,他随时随地大小便,他没有自控的能力。想想,一个没有自控能力的人,就等于是一个没有尊严的人,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多大的损失。可是在这个层面上,孩子没有抵抗的能力,他没有办法,他不能说我不要,请不要让我包上纸尿片。即使他扯开,父母亲又给他包上。然后告诉他,这是又干、又爽、

6、又舒服,这是一个自欺欺人的过程。他的生理、心理都受到伤害,这是很大的挣扎。我看到很多小朋友,他们只要拿开纸尿片,他们就无所适从。父母亲更糟糕,没有纸尿片我怎么跟孩子生活在一起,我所有的地方都会被他弄脏。他还要面对一些适应上面的一些挣扎,尤其是适应现代父母的生活节奏。因为他们工作时间的长度,可能到半夜他还在工作,可是孩子很需要跟父母亲有一些交流、沟通、分享,可是现代父母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他们不是工作时间太晚,就是把工作搬到家里做。不像以前回家就有家庭的生活。所以孩子在适应现代父母生活的时候,也面对许多挣扎。我们现在的工作地点也可以很随意了,只要有一台电脑就可以工作了。当我一旦进入工作的状况,就

7、没有办法跟孩子再互动。成人没有时间、也缺乏精力,所以这个可怜的小家伙在不识趣的情况下,变成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由于孩子要适应我们现代生活的节奏,现代生活的一些要求,孩子的行为,在我们的眼里,可能就成为了“负面的行为” ,是我们现在的父母不能接受的。点击这里加入“中国幼儿教师群”主持人:刚才咱们说的负面的行为。作为父母来讲,他们应该如何去面对呢?不是简简单单的用很严厉的话,要不然就是动手把孩子扳过来。苏小妹:要回答你这个问题,父母亲必须要先回答一个问题,我想要教养出什么样的孩子。比方说,家长要求孩子吃饭,他说我不要吃,或者家长说现在应该睡觉了,他说不要睡。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很不错,觉得他有他自己

8、的意见。有的家长就是希望教养出一个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的孩子。父母亲就会说 OK,认为我的孩子没有问题,我希望他继续这样,鼓励他这样的行为。可是另外一类的家长会说不行,我不希望教养出一个会反抗的孩子,我希望教养出一个温顺的孩子,听话的孩子,他就会觉得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他就会很严厉的去批评他。主持人:我很希望把孩子教育出一个有主见的人,很多人认为我现在给你的是正确的,我是大人,我现在给你吃的是为你好的。这样就使孩子变成乖巧、没有主见。苏小妹:我们再谈“吃”这个孩子经常面临的困难,吃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我们吃下午茶、烛光晚餐,看重的是吃饭时的氛围。吃应该是一种享受。可是我们现在的孩子的吃,和填鸭没

9、有两样,一到时间你就必须要吃,而且分门别类的都给你弄好,你必须全部吃完。孩子没有选择,他必须要吃。他不能反抗,即使反抗,最后还是会被各种诱拐的方式,把食物填进去了。这样的过程,会造成什么结果?会造成怎么样的孩子?这个孩子获得什么讯息?他获得的讯息就是,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你还是得服从。即使我很不甘愿,我还是得服从。他会不会用同样的方法去对待别人?那是必然的。我还想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与孩子互动时的权利斗争。一种是独裁式的,在独裁的氛围内,孩子没有选择权,家长或者老师会包办一切,你该玩什么,你该吃什么,你该什么时候睡都已经给你设定好。跟什么人交往也给你设定好。在这样的环境里面,孩子是被压迫一个族群

10、。他没有选择权。他一开始可能会反抗,但是最后他可能会顺服,变成一个顺民,也可以变成一个自暴自弃的孩子,他继续跟你抗争,变成一个很叛逆的孩子。 另外一种我们叫做是民主的,父母或者老师会制造很多的机会和经验让小朋友去选择,让他去参与,让他去获得一些新知。在这个过程中希望小朋友可以建立自我形象,让他发现我强在哪里,弱在哪里,同时建立他的自信心。可是,在民主的环境里,孩子所学习的东西都是成人给他布置好的。打一个比方,成人要孩子吃饭,可以问他,我是喂你吃,还是你自己吃。又比如现在时间到了,该睡觉了,是你自己走过去睡觉还是我抱你去睡觉。你有选择权,但是最终已经设定好结果是这样的。所以在民主的权利氛围里面,

11、很多东西已经设定好了。就好象现在你要学哪些必修课,哪些主修课,你可以选不同的时间来学,可是你必须要学,这是民主的一种方式。另外一种方式是成人与孩子是共生伙伴关系。在共生的伙伴关系里,父母和孩子都有权利,他有主权去决定我要做什么,我要在什么时候做。所以在共生的环境里面,孩子跟成人都是学习者。没有谁为谁布置,没有谁比谁更厉害。他们两个是同时针对一件事情一起好奇,一起发现,一起探索。老师或者成人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原来孩子给我很多想法,他的想法是我以前没有想过的,他的说法也是我以前没有听过的,他的做法我从来没有看过他做。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原来孩子教给我很多。孩子也会很感激,我想到的你也想到了,我

12、想要做的你也帮助我完成。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所谓的竞争和对抗的对象,大家都是一起在学习的。我们必须要先理解,在成人和孩子的互动中,有三种权利抗衡的情况。第一种是成人扮演独裁者,或者你是一个独裁的老师,你认为这个孩子会怎么样,这才是我们要思考的。孩子没有选择权,凡事都得听从成人的设计,凡事都由成人包办。第二种是成人是民主的,如果来到一个民主的环境,孩子有蛮多的空间去发掘自己,但是最后他可能会发现这是父母刻意安排好的。医生父母希望孩子将来成为医生。我也是一个老师,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老师。所以我有意无意的制造这样一个氛围,慢慢的让你掉进来。你几年以后才发现这不是我喜欢的。其实我不喜欢做医生

13、,我想去照顾动物。或者我想去画画。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发生,这是在民主的权利氛围里面可能会发生的事情。第三种是共生的情况,你说有没有共生的情况?是有的。主持人:但是在中国这种情况比较少。苏小妹:对。因为成人总是很自大,父母会说我吃盐比你吃米多。成人会觉得我没有权利了,就没有威严了。现阶段很多大学毕业生,他们可能成绩非常好,可是他们连自理能力都有问题,自己做判断和决定的过程也是有问题的。这是一个什么代价?这是我们要思考的。点击这里加入“中国幼儿教师群”主持人:共生的理念也是很健康、很科学的理念。我们可能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实现共生会遇到的问题。从家长方面来讲,我可能控制不好,我相信这个共生、这个自由

14、不是真的说放纵孩子去干什么,是有一定的控制概念在里面。只是一些道德、品质上的。作为家长来说,他怎么才能控制好这个尺度?苏小妹:要实现共生的关系,首先必须要放下几样东西。你要放下我作为家长,我比你懂的多的想法,成人千万不要让孩子经常感觉到我的想法都是错的,都是不够好。因为这样,孩子会失去自信心,失去了好奇心,失去了探索的勇气。所以他必须首先要放下自己的身段。第二,他也要放下有绝对答案的想法。一加一是否一定等于二,现在很多人都已经知道一加一不一定等于二,我们生活在资讯爆发的时代,在提创新的理念,你知道的不一定就是最后的答案。你一定要放下既定的结果,这个结果会是怎么样,大家一起去好奇,一起去发现。很

15、多时候因为我们的工作时间影响了我们的体力,我们没有给孩子想象的空间。第三,要信任孩子,很多时候老师会说,如果我给孩子吃点心,是不是其他的孩子都会要吃点心。如果我让一个孩子不睡午觉,明天所有的孩子会不会都不要睡午觉。成人害怕会变成羊群效应,从众心态。这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情况,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很多孩子很有主见,尤其是幼小的孩子。主持人:你说的那个只是我们想象中的或者说偶然看见的。苏小妹:如果我今天不给他睡午觉,他明天是不是就一定不睡午觉了。很多成人跟老师会犯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就是不能信任孩子。孩子会有自己的想法。可是很多时候成人不会信任孩子的想法一定是好的。有时候他的想法和做法不是我想的和我要的。

16、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产生冲突,不信任孩子,因为不信任,所以不允许你说,不允许你做,不允许你想。因为我不信任你。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两个小朋友在学校的校园里面玩游戏。有一个人在前面拿着相机一直在拍。这两个小朋友就觉得好讨厌,怎么一直对我们拍,这个小孩就想,怎么把他的相机破坏掉。两个人就开始说,拿石头丢他,拿绳子吊过来,或者是打水枪,把他的东西破坏。如果你正好在旁边听到了,比如说你是老师,你走过来会有什么反应?主持人:很惊讶。苏小妹:你为什么会惊讶?主持人:作为我来说,我会觉得孩子而已,不用这样。这是他们的一个权利,你可以跟他好好说。苏小妹:你会觉得他们的想法很可怕,你会阻止他们继续想?主持人:我不会,

17、这是他们的权利。苏小妹:你说会不会有老师听到他们两个人这样计划,就觉得太可怕了,他们可能会成为凶手。我曾经做过这样一个研究。把这样一个题目发出去给很多修幼儿教育的同学做了一个调查,你会在什么时候介入,当他们在讨论怎么样破坏这个人或者伤害这个人的时候我就介入,说你们不可以这样想哦。其实他没有伤害到你。还是说等他们有行动的时候你再介入,我们在计划,计划了半天可能就算了。可能计划半天真的拿起东西打。你会在什么时候介入?主持人:我会选择在他想的时候,如果说得太过分的时候我会阻止。苏小妹:所以你想都不让他们想。你假定他这样想的话,就一定会这样做。所以他不能这样想?主持人:我怕要去阻止的时候他们已经去做了

18、。苏小妹:我记得在中学的时候,如果发现老师讲得太烦了,我就会开始想:最好他吃了哑巴药,发不出来声音,最好他突然一下晕倒。我们可以想吧?不会做吧?主持人:可以。苏小妹:在想的这个过程中不见得我就最后有勇气做出来。当你说我们要介入的时候,我们已经不信任他们了。想和做之间有很大的距离。我们会想很多,可是做不出来。这其实是很过瘾的一件事情。可是,我们可恶的大人就说,不可以想,不可以有这种念头。其实成人在指导孩子的时候,必须从小给他一个判断善恶的指标,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所以我们经常定一些常规:第一,不伤害自己,第二,不伤害别人,第三,不伤害环境,环境就是环境里面的一草一木,里面的桌子椅子。你说我

19、不高兴的时候可不可以拿刀子来扎桌子?伤害自己就是我生气的时候最极端的是跳楼自杀,或者是自虐,小朋友生气的时候可能会撞墙、砸东西、乱喊乱叫。伤害别人就是打人、骂人,甚至用语言说你很难看。这也是伤害别人。我不伤害自己,照顾好自己。我不伤害别人,我照顾好别人。我不伤害环境,我照顾好环境。这三个常规,难就难在哪些行为是属于伤害自己的。你们说哪些算是伤害自己的?有的人说我不吃饭。算不算?主持人:算。苏小妹:我不要吃这么多饭,算不算伤害自己?就好象我的儿子最近到北京来找我,前两个礼拜还很冷,我一直让他穿衣服,每一天,只要他在屋子里面也好,出门也好,我就会不断的唠叨。所以他已经定下了一个妈妈的特征:一,唠叨

20、。二,唠叨唠叨。三,没事也要找事情唠叨。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他没有照顾好自己。主持人:就是母亲对孩子的一种爱,觉得关心,害怕天冷你会冻着自己。苏小妹:我的儿子二十岁了,他跟我说:妈妈,是你怕冷。我不怕冷。我知道你不怕冷,可是我每次出门的时候还是多带一件衣服,免得他到时候会冷。到底什么行为才是照顾自己,不伤害自己,照顾别人,不伤害别人。苏小妹:我有一个很有趣的例子。那是跟同学们一起讨论伤害环境的问题,我们用了红绿灯的方法,只要伤害了自己、伤害了别人、伤害了环境,我就亮红灯。如果他没有伤害,我就亮绿灯。难的就是黄灯。开车的人都知道,看到黄灯出来的时候,我不知道是要加快还是放慢。我加快就冲过去,可能有

21、的人就会慢下去。可是黄灯之后就变成红灯。所以在黄灯的阶段,只有这么一段小时间决定你到底是要停还是不要停。所以黄灯是模棱两可,你必须要抓紧时间告诉他是过还是要停下来,要不然他就会闯红灯了。如果小朋友把手放到鱼缸里面,你亮什么灯?主持人:黄灯。苏小妹:如果他开始捞了你是亮什么灯?主持人:红灯。苏小妹:我们的同学说让他继续捞吧。他开始捞了,当他把鱼抓住的时候,同学还说亮绿灯。因为这是难得的学习机会。等他放到桌子上看鱼怎么挣扎,同学们还说是绿灯,因为他们说这也是难得的学习机会。最后他去戳它的时候,同学们才亮红灯。这种情况下,有些人就会说,这不过是一条鱼。可是有一派人会说,你已经伤害到别的生命、别的环境

22、了,所以是不允许的。所以我们要让小朋友很真实的、直接的判断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因为善会生,恶会死。善恶的辨别过程中就会有好坏、可以不可以、应该不应该、好不好。成人如果希望营造一个共生的关系,就必须在善恶上面、可不可以、应该不应该、好不好做一个标准。妈妈可能认为让孩子戳鱼的时候才亮红灯,爸爸可能没有关系,就是一只鱼。在这个过程中就是成人学习最好的机会。我们的价值观在哪里,我们的共识在哪里,我们到底要教孩子什么。主持人:这主要是家长之间的一个讨论和成长。真实的情况是家长可能没有时间,他每天可能花费的时间就是晚上六点到早上八点。很多情况我们会送到幼儿园,真正影响孩子的九点到五点之间的这一段时间是

23、幼儿园控制的。我们如何保证老师的价值观是正确的。是不是也是一个很难的?苏小妹:对。所以我觉得如果要做好一个家长的话,你一定要选择好学校。家长也可以问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的孩子伤害自己的话,老师是怎么处理。如果我的孩子伤害别人的时候,老师会怎么处理,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就像刚才我说两个小朋友在计算怎么样去把另外一个人除掉的时候,这样一个实例你会怎么样处理?可能家长会说我的孩子打人了,你们会怎么处理。从这里可以理解老师们处理的方式。他之所以会这样处理,一定有他的理由、原则。我刚才所说的这三个照顾自己、照顾别人、照顾环境的原则,就是我们最高的共识。任何一个人,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他只要把这三个原则抓紧

24、,他就知道自己的定位在哪里,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照顾自己这一块,我们到底给自己多少的空间让他自己选择。比如说我们是不是一定要九点吃饭?早餐的时间是不是一定要固定?主持人:好象是老年人这样的比较多。他可能是多年养成的习惯。苏小妹:很多人说这样方便管理,我有几百个学生,你一个人九点吃,一个人十点零五吃,我到底怎么给你准备?在与孩子互动时,我们到底该给谁方便?是给孩子方便还是给成人方便。主持人:现在吃饭这事肯定是为了成人方便,完全是为了管理上好做。苏小妹:,这像纸尿片的广告词一样。当他真正想要推崇这个东西的时候,他有 101 个理由告诉你他是好的。完全可以把顾客诱

25、导过去,孩子也是顾客之一。在孩子和成人互动的过程中,有很多东西是成人必须要先反思的。主持人:让成人反思是一项工程,很多人可能经历了一辈子的教育,三四十年的教育,让他的观念一下子转变过来也是很难的。苏小妹:对。这是普遍的现象。开车,要去驾校学。可是当父母,没有父母学校。很多妈妈在怀孕那几个月赶快翻书,而且很多信息还是停留在生理的身体健康这一块。孩子的心理健康这一块经常被忽略了,如果家长没有反思,我的成长过程中有什么东西是不痛快、不愉快的。如果让我重生一次,我希望怎么过?你必须有这样一个过程去思考,我的成长过程中有哪些是我曾经对抗过的,有哪些是我对抗过后妥协的,有哪些是我绝对不妥协的,到今天还是坚

26、持的。父母应该怎么样跟自己的孩子互动,因为这也是一辈子的事情。可是我们现在成人和孩子之间的战争几乎是不断在上演,而且还在升级。其实我这次给你的题目定的是共生的时代,怎么样跟孩子一起成长,在跟孩子一起成长之前,我必须要有一个反思的阶段,寻找自己的价值观,我希望带给孩子怎么样的价值信念,我希望给孩子怎么样的生活氛围,是做他自己还是做缩小的我?微型的我,或者是社会需要的哪个我。主持人:大家感觉很多人都是一样的,从一个地方培养出来的,除了相貌不一样,性格、服从性都是一样的。苏小妹:就是一个模子出来的,想法、吃法、做法都是一样的,那是很可悲的,没有个性、没有人格了。现阶段很多人谈人格魅力,到底什么才算人

27、格魅力?是因为你找到你自己,做你自己的主人,而且你还有很好的辨别和判断的能力,这才是你自己,可是现在没有这样一个过程,所以这是蛮可悲的。父母亲如果可以借这个机会和孩子一起成长,当我开始孕育孩子时,当我的孩子开始成长的时候,我是不是愿意跟他一起重新学习。主持人:多一点时间花在孩子的精神、心理上,而不是完全投入照顾在生理方面。苏小妹:生理方面的建设很重要。心理方面的建设更重要。点击这里加入“中国幼儿教师群”主持人:我代替家长给你提一个问题。有一些家长想象不到的问题,比如说我们的蒙德索利教育孩子很自由,孩子可以自由玩一些东西,由老师看着。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孩子如何去学到所谓的语数外、艺术特长,家长可

28、能会担心,因为过于自由了,没有硬塞式的感觉,怕孩子学不到文化,能不能给指引一下?苏小妹:这是问得很好的问题。先说自由,我们曾经这样解释,自由和纪律是一体的两面。只有给予自由才能够产生自律,不是他律。给予自由是什么意思?说得具体一点,就是给你有自由选择的机会,自由必须在不伤害大团体利益的情况下才获得,当你伤害了自己、伤害了别人、伤害了环境的时候,你就没有自由了,你的自由就被约束了。所以,蒙特梭利所谓的自由有四种:就是选择学习什么的自由,什么时间学习的自由,学习时间长短的自由、跟谁一起学习的自由。这是常规学校不会给你的。常规学校可能定九点钟就学语文。在蒙德索利的学校就是,九点钟你不想学语文可以,你

29、想学攀爬,你还是在学习,在探索、在求知。他有选择做什么的自由,选择在哪里做的自由,我是在教室里面,还是在外面做。他有选择区域的自由,可是在传统学校里面这是不可以。老师会说,你必须要跟谁,或你不可以自己一个人做。孩子有工作时间长短的自由,孩子可以做一个小时的工作吗?可以。很多人做起工作来会废寝忘食,连吃也忘了,休息也忘了。所以必须有学习时间长短的自由,在传统学校里面认为是不可以的,因为你耽误了其他的学习。可是蒙德索利认为这是应该被允许的,因为这个时候是他学习动机发挥得最强烈的时候。如果你说你不能学这个,你要去学别的。他的求知欲和自我钻研的动力就会受到打击。所以时间长短的自由是被允许的。主持人:但

30、是我们的那些内容还是包含在我们每天的教学课程中?苏小妹:对。他的教学法则里面有一个特别的地方,预备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面,把三到六岁小朋友学习所需要的材料都已经布置在教室里面了,在这个教室里面有语文材料、数学材料、科学材料、日常生活的材料、文化的材料都已经有了。而且是从简单到复杂。所以我现在不学 ABC,我学一二三也可以。因为他有这样一个预备的环境,所以他可以提供这样的自由。自由和纪律是一体的两面,他认为只有在自由选择的情况下,我才会自我生成想要保护这个材料,这个东西是我选的。因为我很喜欢,所以我才选它,我选了它之后,我希望它继续留存在那里。甚至根据他发展的自然法则来讲,到最后我会希望保护他,

31、同时希望跟别人分享,这个很好,你试试看。这个纪律就会自然的生成,而不是他律。当你喜欢一样东西的时候,你就会主动照顾它。老师只要在这个时候稍微提点一下他,你这次做完了,你要不要把它洗干净,让下一个小朋友也可以玩得很好。就会让他自发的照顾好自己的工具,照顾好别人,他也会在这里照顾好自己。自由在蒙德索利的教室里面,并不是你要干吗就干吗,而是基于学习的需要,成长的需要所给予的自由。环境里面为什么是混龄的?因为他的材料已经从三岁布置到六岁,这个环境绝对允许有不同年龄的人一起互动。他也发现同龄的孩子在一起成长会出现资源短缺的假想,同样的年龄会对同样的东西感性趣,这样可能会出现大家都要同一个东西。可是我们年

32、龄不一样,六岁的孩子想要做四则运算,三岁的孩子,可能只对一对一的概念感兴趣。我还会觉得你好厉害你已经会这样我还不会。你也会自然生成同理心,你不会,我来教教你。在混龄的环境里面,也会激发人类自有的一个互相照顾,互相体贴的美德,我看到你好,我很高兴,你看到我不行,你会主动来帮助我。所以混龄的教学方法是蒙德索利教学方法最独特的一款,而且很多老师很难掌控如何在有自由又混龄的情况下确保每一个小朋友都学到他该学的。这个孩子三岁的时候该学什么东西,所有的材料都已经预先预备好了。我知道你学了这个之后一定会要做那个。所以老师在不断的思考我怎么样满足这个孩子的需要。所以如果我看到你已经开始在玩木头、树枝,我可能给

33、你预备一些树枝,或者是用树枝造成的一些建筑,引起你的注意,我也要去搭一个小木屋,引起你想要去探索的动机。蒙特梭利也很希望所有的老师都可以停下来听一听孩子想要做什么。主持人:非常感谢你,在访谈之后,请您对广大的家长提一些建议或者是忠告。 苏小妹:亲情是天生的,爱的方法需要学习。因为很多时候爱会变成一个包袱,每个人都会口头说我很爱你,因为爱你我才要你这样做,因为爱你我才要你吃,要你读这样的书。可是爱已经变成一个包袱了。对我也是一个包袱,我自己也有包袱。主持人:你很担心,可能孩子还不需要。苏小妹:对。所以爱的方法需要学习。在学习爱的方法之前,我也很希望家长、老师可以回头去看看自己成长的过程。重新过一次。我们现在太忙了,都没有自省的空间。如果我们不再过一次我是怎么长大的,我不可能重生,我也不可能给我的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主持人:非常感谢苏老师今天给我们这么精辟的见解,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