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域文化的形成(二)-(二)地域文化的形成(二)葛剑雄 主讲人简介: 葛剑雄, 历史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从事历史地理、中国史、人口史、移民史等方面研究,著有西汉人口地理 、 中国人口发展史 、普天之下:统一分裂与中国政治 、 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 、 简明中国移民史合著) 、 中国移民史 往事与近事 、 泱泱汉风 、 未来生存空间自然空间 、 悠悠长水:谭其骧前传 、悠悠长水:谭其骧后传 、 葛剑雄自选集 、 行路集 、 碎石集等及论文百余篇。 内容简介: 中国,一个疆域辽阔的土地,它有着迥然不同的地形、地貌,各地区之间的差异很大,风俗
2、也不一样,但是有些相距很远的地方,却有着相似的文化现象,比如陕西南部地处秦岭以南,为什么它的文化却和地处西南的巴蜀文化相似。据说在汉武帝时代,统治者曾经把一批善于种植水稻的越人迁至江淮一带开荒种稻,但是为什么把他们迁到黄河沿岸时水稻却无法种植。西晋永嘉之乱之后,北方的移民大量南迁,后来因无法在南方种植小麦,而不得不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生活、文化上的差异呢?又比如据史料记载,刘邦当上皇帝以后,为了讨好他的父亲,曾经将故乡丰邑整体迁往关中,但关中并没有形成与丰邑相同的地域文化。清代后期,北京的旗人早已失去了祖辈传下习武骑射的本领,却爱上了京剧、书画、养鸟。那么这种文化的迁移又
3、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在中国这个辽阔的疆域上,正是由于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才形成了这些不同的地域文化。 葛剑雄教授认为,有些地域文化用我们现代的文明来看,它也许是低俗的,违反伦理道德的,但它在当时也许是社会的需要。据汉书匈奴传记载:公元前 33 年,呼韩邪单于来到长安,要求和亲。汉元帝有个宫女叫王昭君,才貌双全,自愿到匈奴去和亲。汉元帝就择日让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在长安成亲。第二年,王昭君为呼韩邪单于生下一子,取名伊督智牙师。又过了一年,年迈的呼韩邪去世,大阏氏的长子雕陶莫皋继承了单于的职位。依照匈奴的礼俗,王昭君再次嫁给雕陶莫皋。一年之后,王昭君为雕陶莫皋连生下两个女儿,雕陶莫皋与王昭君过了十一
4、年的夫妻生活后去世。那么这个规矩在汉族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在当时的匈奴就是这样。那么像王昭君远嫁匈奴这种现象,除了适应当时政治的需要,还有其它原因吗?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些民间风俗呢?全文:(中国疆域辽阔,它有着迥然不同的地形地貌,各地区之间的差异很大,风俗也不一样,但是有些相距很远的地方却有着相似的文化现象。比如陕西南部地处秦岭以南,为什么它的方化却各地处西南的巴蜀方化相近?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为什么中国会产生那么多不同的地域文化呢?这个原因很多,我觉得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特别是在交通运输条件不便的情况下面,不同的自然环境,它所产生的文化上的差异就很难消逝,会长
5、期保存。因为大家知道我们中国是个大国,万平方公里,那么大的面积里面,你看,包含了很多完全不同的地理环境。高的,世界屋脊在咱们中国,我到西藏这些地方去,有一些县城都快四千多米、五千米那个地方,它还在那里地方;低的,到吐鲁番去,海拔是负一百多米的地方,比海平面还低。有高山,但是也有很大的平原,有峡谷,还有你看,有盆地,有沙漠,有丛林,有海岛,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景观,那么在这样不同的条件下面,它的物质条件是不同的,自然条件也都不同,不同的气候。我们知道,一种文化它的产生,主要还有它的物质基础,那么不同的自然环境,当然提供的物质基础是不同的,我刚才比如讲到我要修建民居,那么建筑材料,各地提供的建筑材料是
6、不同的,你一定要一样的话,那办不到,那怎么办?那就产生差异。所以自然条件不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素有南、北之分,所以北方人和南方人在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据说在汉武帝时期,统治者曾经把一批善于种植水稻的越人迁至江淮一带开荒种稻,但是为什么把他们迁到黄河沿岸时,水稻却无法种植?西晋永嘉之乱后,北方的移民大量南迁,后来因无法在南方种植小麦而不得不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生活、文化上的差异呢?)那么这个自然条件不同还把中国天然地分成了很多不同的区域,比如我们华北,太行山,山上跟山下就不同;你坐火车,京汉铁路,你这么往北京方向开,你看,
7、这边就是绵绵的山太行山,这边就是大平原。以前历史上说山东、山西,就是根据山来分的;又比如黄河、长江,那么也是天然的障碍,你看黄河把山西跟陕西分开,那一边山西,那一边陕西,那么这两个地方,我们今天大家还觉得我从这个桥上过,或者坐船过,那以前交通不便,有的一辈子就看着对面,他也没有到对面去过;长江也是这样,所谓长江天堑,南北就分了江南、江北。比如说,我们今天学地理的人知道,中国南方、北方的分界线在哪里呢?它不是长江,而是淮河,秦岭。那么秦岭北身就是中国分南、北的一个界线,但是我们现在看一看,这个陕西省,陕西省不但有秦岭北面,还有秦岭南面的汉中、安康这些地方,它也是归陕西的。但是从文化上面讲,陕南这
8、些地方的文化更加接近于南方,它跟陕北、跟关中有很大的区别,这是什么道理呢?从文化区域来讲,它的确,秦岭应该是一条界线,那么现在这个情况其实是人为造成的,因为在元朝的时候,它划定省区,那么它划定省区,它看到历史上面,秦岭经常是中国南、北的一条分界线。比如宋朝的时候,我们知道后来金灭了北宋,金灭了北宋以后跟南宋之间打仗在什么地方呢?经常是以秦岭大散关为界,在争斗。那么等到元朝统一以后,元朝的首都,就是今天的北京,在大都,它从北方去统治南方的,那么它觉得如果把这个陕西南部,就是秦岭南部这块地方划给南方的话,它们很可能就利用这个地方跟北方沿着秦岭给你对抗,所以它故意要打破这个界限,就让四川南边不能够具
9、有完整的地方,就等于从北方伸一块过来,把汉中盆地这一块划给陕西,这是故意的,所以它在文化上不一致,尽管到现在七百多年了,你看现在还是,不相信你们去了解看,它还是比较接近南方的文化,跟四川的文化更接近,而不是接近陕北,或者关中的。所以我们讲主要的因素还是自然地理,它本身的地理环境。我还可以举个例子,比如说朱元璋,他做了皇帝以后,他觉得他应该让自己的老家也能够享受做皇帝的好处,朱元璋自己是安徽凤阳人,那么历史上面淮河以北跟淮河以南,跟长江以南都不是一个政区的,但是朱元璋建都在南京,所以他就想出来要划一个大的行政区,要把他老家也都包括在里面,所以他就规定建立一个首都的直隶地方,这个地方包括什么呢?一
10、直包括今天整个江苏省和安徽省,这是他想出来的,那么这样以来,凤阳府也就是在首都的直辖地方,就是他的老家的人也变成首都人了,就是为了这个目的,所以一直划到了淮北,那么这么大一个地方,当时他就叫京师,首都特区,以后到他的儿子迁都到北京以后,因为是他老爷子建的,不能改变,所以明朝的时候是两都并建,北方叫北京,南方叫南京,就是这么来的,那么这个南京一直保留下来,这个南京不是今天一个城,而是整个江苏省和安徽省,但是因为它本身地理环境不是一个地方,所以你硬是凑在一起也是没有用的,差别消灭不了。比如凤阳,从明朝开始就是一个穷地方,不是民间有个说法:“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凤阳还是打花鼓要饭出
11、名的,跟江南简直不能比,不是一个硬凑在一起的,这是不符合自然条件的,长期都改变不了。(到了清朝,清政府觉得朱元璋划的这个行政区域太大,于是就把它改名叫江南省,后来为了便于行政管理,就想把它分开,在划分的时候,清政府考虑到如果按照当时的地理环境来分的话,淮北、苏北地方的经济、文化就会变得贫穷落后,而南方地区就会变得很富有,于是清政府就决定把江南省从南到北,纵向一刀切开,把它分为安徽省和江苏省,所以如今的安徽和江苏两省都包括长江以南、江淮之间以及淮河以北这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 )所以到现在为止,你看,江苏现在稍微好一点,苏北、苏南差距还很大,比较好一点;安徽,淮北跟皖南中间这一块地方差别还是非常大
12、。所以它不同的自然区域,经过那么长的时间,它还没有办法在文化上面完全形成共同特点。所以这个地域文化的基础,还是它的自然环境形成的。那饮食也是这样的,它的主要基础还是自然环境。比如说历史上面,最早的时候,今天福建这一带是越人,就是吴越那个越人,越人他会种稻子的,他稻子种得好,所以到了汉武帝的时候,把他们从福建,从浙江南部,把他们迁到江淮之间,到了江淮之间,他们就把种稻的技术就带过去了,种得很好,所以江淮这一带原来最早的时候,也不是纯产稻的,在越人去了以后就推广了种稻,然后很发达,一般人都吃米了,这就行了。那么后来其中又有的越人被迁到了河东,就是今天山西省的西南部,黄河边上这一带,也叫他们去种稻,
13、以后一点声息都没有了,没有成功。为什么?气候条件变了,尽管越人有种稻的本领,到那儿也种不好,所以你看,中国的稻子文化它有一定的区域,这个区域的基础就是自然条件。反过来例子有没有?也有的,北方人,中国大概从春秋战国下来,北方都是种杂粮、麦子、小米这一类东西比较多,所以等到公元三世纪的时候,西晋永嘉之乱,三世纪末、四世纪初的时候,那些北方的移民就大量南迁,那么北方人吃惯了面食,到南方吃不到,只能吃稻米就不舒服了,因为当时迁过去的有皇帝、有贵族、有大臣,他们就下令在江南钱塘江这一带推广种麦子,也有的人跑到今天太湖边上种麦子,但是也推广不下去,所以后来北方人慢慢到南方也就只能改变吃稻米了,这个饮食习惯
14、就改变了,他没有办法。所以这种自然的环境你是没有办法违背它的。(一种地域文化的形成,往往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产生的,如果离开了自然环境,那这种文化将难以生存。据史料记载,刘邦当上皇帝以后,为了讨好他的父亲,曾经将故乡丰邑整体迁往关中,但关中并没有形成与丰邑相同的地域文化。清代后期,北京的旗人早已失去了祖辈传下来习武骑射的本领,但却爱上了京剧、书画、养鸟,这种文化的迁移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中国历史上面民族迁移、人口迁移,在迁移的过程中,有一些文化,它可以迁移带过来,但有些文化就带不到。比如牧业民族,它从外面内迁,迁到这儿来,照例它应该把文化带进来,它也想带进来,比如说北魏,它
15、迁到洛阳附近,它要大规模地养马、养牛、养羊,蒙古人开始到了中原,甚至提出来:汉人“无补于国” ,这个汉人对国家没有什么用处,那怎么办呢?要把他们土地全部空出来统统当作牧地,但实际上不行的,牛、羊到内地来,不是有草就吃,就一定长得肥,不是就能养的,那么到后来怎么样呢?他们非但不再养牛、养羊,而且他们发现原来种庄稼挣得钱比养牛、羊还好,原来农业民族日子过得比他们还好,所以他们这个文化往往就改变了,到他们后来都变了,没有继续下去。那么你如果强制推行,可以在一段时间里面会有用,时间长了不行的。我再举个例子,就是大概比较能够说明问题,刚才提到刘邦,刘邦的老家在江苏,那么他做了皇帝以后,把他老太爷接到了关
16、中,叫太上皇,虽然做了皇帝,但还经常去问候他,但老太爷过了几天日子以后,就经常闷闷不乐,刘邦很奇怪,你老人家现在都做太上皇了,还有什么不舒服,怎么老是不高兴,谁得罪你了?老太爷说:没有,就是我到这里住不惯。我本来在老家路上走走,旁边卖饼的,那里屠狗的,这里斗鸡的,多愉快,大家一起玩一玩。现在到这里,什么都没有了。他不舒服,那么刘邦怎么办呢?下个命令,很简单,把他老家丰邑全部给我迁到关中,房子按图纸,照原来给我这么造,人全部过来,给你再弄个丰邑,让你住在这里,老太爷就像住在老家一样。这个房子据说造得很好,到什么程度,那个鸡和狗带来放在路上,就自己找着回家去了,这完全跟丰邑连鸡窝造得都一样,就让老
17、太爷高兴。照理这样的迁移应该很彻底的,所以我们到关中有一个地方叫新丰,不知道各位注意到没有,唐诗里不是有“忽过新丰市” ,就是这里有个老的丰,他迁过去就建个新丰,但这个新丰,不要说到我们今天,就是刘邦以后,我们看汉朝的书上,已经没有再讲到新丰有什么地域特点了,可见情况都变了。什么道理呢?因为你丰邑的房子,你到了关中,适不适合关中的气候呢?你丰邑的鸡、狗喂的饲料,到了关中是不是都有?你不能老是连鸡饲料、狗饲料都从那里拉来,更主要是那些人,他到那里,他不可能世世代代自己不跟外面接触,那他一变的话,情况都变了,到了后来,我相信肯定这些地方的房子、其它的这个鸡窝、狗窝都要按照当地的特点改造,不改造维持
18、不下去的。一开始因为太上皇的关系,可能政府应该补贴,我想像,或者在故乡多运点东西,维修材料,时间长了,不可能这么维持下去的。所以一种文化,并不是说你想把它迁过来就迁过来,就是皇帝动用国库也没有办法。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说基本上还是自然条件,你不适应这个自然条件,就没有办法长期维持。那么反过来讲,就是说很多人,他换了一个地方,他为了适应原来的条件,他到后来怎么办呢?不是地方上服从他,而是他服从这个地方上的特点,就变了。我刚才讲的牧业民族,它内迁以后就变了。所以在清朝的时候,尽管北京有很多旗人住的地方,各个省城里面都有满城,都有旗人的营,但是到后来,这些满洲人大多数,他们原来的特色逐步消失了。有记
19、载讲,当时还叫他们定期演武,到后来不行了,这个旗人有的上马都需要人家扶着上才爬得上,这个马不能走快,拉弓也拉不动了,原来他们的孩子东北有庄园,后来自己都不去了,雇人去,到后来根本就不去了,那么剩下来你看北京已经到清朝晚清民国的时候,那些旗人特色是什么呢?书画很好,书法也写得不错,养鸟、唱京戏,这些玩意儿都跟原来老祖宗尚武的(精神) ,康熙可以自己拉弓、打猎的,都变掉了,因为他们是没有办法改变这个自然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面,他只能慢慢适应当地。(文化的形成离不开自然环境,而自然环境又制约了人的发展,我们知道,人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当人员的往来受到制约时,当地的地域文化也会受到影响。西汉时期,汉唐的
20、使者张骞出使西域,为什么一走就是十年?十年间除了匈奴的干预外,还有其它什么原因吗?)为什么在中国不同的自然区域之间差别那么大呢?这里面就是交通运输。我刚才讲的,比如我们海鲜,我们不产,不产我拿飞机运过来就是了。但是你们想想看,在历史上面,在没有机械交通的情况下面,办得到吗?办不到!只有非常特殊的例子,比如说唐玄宗唐明皇,他的宠妃杨贵妃喜欢吃南方的荔枝,那怎么办呢?快马送来!所以当时南方荔枝产了以后,马上派人骑上快马一级一级地传递,那么这样接力赛,把这个新鲜的荔枝送到长安,她才能吃得到。那一般老百姓行吗?不行!那么这个交通运输的困难往往是我们今天大家想像不到的。就算交通最方便的,以前有南北大运河
21、,你看坐个船,从杭州到北京,要走多少时间,且不要说碰到冬天结冰不能开了,或者风雨,或者出了什么事,或者让当官的船,就算顺利的话,也是要很长时间才能到的,这还是交通在中国最发达的地方。那么比如说李白的诗里面讲“千里江陵一日还” ,那是在很特殊的情况,是顺流而下,如果从江陵让他再回去看,哪儿那么容易?这是他讲得好的一面,从坏的一面讲,三峡里面不晓得翻了多少船,死了多少人,所以交通因素的制约是非常大的。那么物资的运输也不象我们今天想像得那么方便,比如我们最简单地讲,你说粮食,北方人如果要吃到南方的米,或者到西北驻守的人要吃点米,哪儿那么容易啊?宋朝的一个学者沈括,他曾经专门做了一个计算,说这个人带了
22、粮食走,实在走不了多少路,为什么呢?他背着粮食如果运去,自己要吃的,比如他能够背八十斤粮食,那么他走一天的话,自己要吃掉一斤,他还得回来呢,所以他走一天就要消耗两斤,如果他走上四十天,等于自己带的粮食沿路吃,吃完,最后什么都没有,一斤都没有办法留下来,你们要这样来想,那么他如果是带着比如说丝绸,带着布匹,或者带着其它东西,那么他同时也带粮食,否则他吃什么呢?所以在没有机械运输的情况下面,物资的交流是相当困难的,当然有的人说用船,我们知道用船的话,在没有机械动力,上流要拉纤,主要是顺流而下,但中国的河流大多数是东西方向的,而东面一般都是比较发达,比较有物资,他要逆流而上是多少困难,何况有很多北方
23、连这个河都没有。当然用车比较方便一点,但是车有它的条件,要有道路,车不能爬山,如果要牲口拉的话,也要给它准备饲料。所以这个交通运输就制约了人际的往来和物资的交流,也造成了长期一块一块地方的分割。所以这个交通的发达跟不发达是有大大的区别的。(交通不便,吃、穿、住、用也都不方便,人与人之间来往少了,沟通也就减少了,于是各地的文化也就各不相同。但奇怪的是,交通不便的地方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那里的人们都有敬山神、拜河神的习惯,那么这种精神崇拜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面,一个人长期在一个环境里面生活,他不仅在物质上面依赖于这个环境,而且他会产生一种与他相应的精神生活,包括一种信仰
24、,一种观念,一种感情,都是从那里来的。比如说我刚才讲的很多地方的山区,那么在山区,他看不到海,看不到江,看到的就是山,所以山区的人,他往往对很高的山,很奇特的山就产生一种崇拜,认为神灵就是住在这个地方的。比如我们到西藏去,有很多被称为神山,我亲眼看到冈仁布齐那个山,藏民就是围着这个山,转山,他为什么转,在他心目中,这是神山。那么这个神山的确,你到那里,为什么,一个是周围它最高,另外一个,它象金字塔一样非常雄伟,跟周围的山是不同的,那么这个山里面,它的物产肯定也最丰富,它提供给人的精神支撑也是最大,那么与此相应,比如说西藏有很多内陆的湖,所以它们很多湖就是圣湖,因为我也到过那湖边上,那个湖给人的
25、感觉幽深莫测,为什么呢?它的气候变化很多,一会儿太阳很大,一会儿乌云密布,一会儿下雪,还有一种山的形状映照在湖里面,湖水有的时候是澄清的,有的时候深得发黑,有的时候是混的,烟雾浩渺,给人产生一种很崇高的感觉,所以他们把湖称为圣湖。那这个崇拜都是环境决定的应该讲,一开始的时候很多现象,他们也没有办法解释,比如山上出现雪崩,他就认为这个神灵发怒了,湖里面出现各种影子,他认为神灵显灵了,那么这个是不是只有少数民族有?汉族也是这样的。我们中国一开始很多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是黄河流域,而且是黄河流域的中游,甚至上游,下游那个时候还比较少,那么在这种地方它也是多山的,所以我们汉族,华夏的先民也是崇拜山的。
26、我们知道中国到秦汉的时候已经形成一个很明确的概念“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那么这个“五岳” ,他就认为有五方也是神灵住的地方,到后来道教就发展,什么都变成大地了,还有除了“五岳”以外,各地还有好几座,叫“镇山” ,就是一个地方一个主要的山,这也是对山的一种崇拜,那么这种崇拜产生于什么地方呢?就产生于多山这些地方的人。而且也有很奇怪的现象, “五岳”它是变化的,比如说一开始的时候,南岳不是今天湖南的衡山,是安徽的天柱山,当时是南岳,为什么呢?北方的民族他的足迹还没那么远,他只跑到那里他已经觉得这个已经很南面,他发现南面有一座比较高大的山,而且这个山的确跟周围也不
27、同,他就把它称为南岳,那么后来逐渐扩大,发现南边还有山,以后就把这个南岳就移到了今天湖南的衡山,当然后来固定下来,要是不固定的话说不定还得往南移。那一边泰山,泰山其实高度两千米都不到,但是因为在齐鲁大地上面,在山东这个丘陵里面,它的确是独树一格,特别高,所以称为“五岳”独尊,其实它的高度在“五岳”里面大概最低,但是它有这样特殊的位置,这时候在人们的心目中间,已经不是把它简单地看成一座山了,而是一种精神,一种象征。又和很多文化的现象都联系起来了,但是如果我们深入下去看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当地有山,所以才对山产生崇拜。清朝的时候有一件事儿,我们现在讲科学史,讲地理学史都讲,就是清政府曾经派了一个
28、大臣带领一帮人去找黄河的正源,找黄河源,什么道理?其实是为了去祭河神,因为黄河老是闹水灾,这一年又闹水灾了,那么有大臣就和皇上说:这个黄河闹水灾的原因,是我们没有在河神真正住的地方去祭它,所以你放那么多山神在那里,你祭河神老爷,河神老爷根本不知道。怎么办呢?一定要找到黄河真正的源头,在那里去祭河神才有用。如果你在下游祭河神,它不来,当事人认为河神一定在河源,否则这个水怎么出来呢?它肯定管着河源。那么这么一来,清朝就派阿弥达带领一个庞大的代表团,走,你们跟我去找真正的河源,然后在那里给我祭河神,保平安。因为这么一个命令,他们去找,找到的地方已经接近于今天真正的黄河源头,这个已经很了不得了,差不多
29、就是跟今天的真正的源头差没有多少了,那么他们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在那里祭河神,当然祭归祭,黄河照样闹水灾,但是人们的这个观念还是没改变,因为这种文化一旦形成了以后,它会长期影响下去的。比如这个黄河,它不闹水灾了,他可能还会继续祭,他不会马上因为这两年不闹水灾他就不祭了,但是时间长了慢慢地可能会改变。所以这个自然环境的影响不仅在于这个物质上面,还会影响到精神上面,那么精神上面的现象一旦形成了以后,它就会比较长地保留下来。(在中国辽阔的疆域,正是由于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才形成了这些不同的地域文化,有些文化用我们现代的文明来看,它也许是低俗的,违反伦理道德的,但是它在当时也许是社会的需要。西汉时期,王昭
30、君远嫁匈奴,除了政治的需要,还有其它原因吗?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些民风民俗呢?)我们现在往往讲一个地方要讲它的文化特色,有的都存在这么一个现象,自己的地方文化总是讲好的,人家这个地方只讲不好的,其实这是很片面的。即使我们今天看来有些我们不大能够理解的风俗习惯,或者你认为是不好的习惯,其实你仔细地分析的话,它也有它存在的道理的。比如我们一般认为南方的农民比较勤俭,像江南一些地方,冬天还在干活,北方,东北的农民有的人认为好象比较懒,你看整个冬天就猫冬,就在喝喝酒,玩玩儿,就没有事儿,但是他不晓得,原来的特点就是在没有机械化生产的情况下,能源不充分的情况下面,东北这种气候是没有办法冬天干活的,冬天在家
31、里头窝着才是最节省、最安全的事儿,因为你到外面去,你要穿衣,要消耗更多的能量,那么又没有什么好做,在家里,一家人在一起也比较节约,就把炕烧热一下就行了,就过来了,那他到外面去干什么呢?还有东北本身地广人稀,有的是土地,他要生产,最好的办法是多种一点,广种薄收,如果你都精耕细作的话,劳动力不行,相反在南方,土地非常金贵,如果你也是广种薄收,也没有那么多的地让你去种,另外他只能够在高密度的劳动下才能够维持他的生活,不要说现在,就是明清的时候,在江南很多地方,平均一个人一亩地都不到,已经到了这种程度,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高密度的劳动,所以土地他就充分地利用起来,那么这样长期以来就形成了他们这样一种
32、习惯。所以我们看一个地方的民风,看一个地方的观念,也要这样联系起来看,而不要简单地把它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或者用统一的标准,来随便议论一个地方的文化好还是不好,先进还是落后,你不能脱离那个条件。那么历史上面,往往汉族瞧不起少数民族,往往发达地方瞧不起不发达地方,把它归结于文化的雅跟俗,其实要知道很多这个物质方面的、精神方面的地方特色的文化,都是离不开那个环境的。我举个例子,当时还是汉朝的时候,内地的汉人往往瞧不起周边的少数民族,瞧不起匈奴,当时匈奴曾经跟汉朝的使者进行过一个辩论,讲它的文化的优劣,汉朝就提出,你们匈奴人有很多习惯,他讲了很多,但是匈奴一个一个都驳斥了。(但是这些事实也确实存在,据
33、汉书.匈奴传记载:公元前33 年,呼韩邪单于来到长安,要求和亲,汉元帝有个宫女叫王昭君,才貌双全,自愿到匈奴去,汉元帝就择日让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在长安成亲,第二年王昭君为呼韩邪单于生下一子,取名伊督智牙师,又过了一年,年迈的呼韩邪去世,大阚氏的长子雕陶莫皋继承了单于的职位,按照匈奴的礼俗,王昭君再次嫁给雕陶莫皋,一年之后,王昭君为雕陶莫皋生下两个女儿,雕陶莫皋与王昭君过了十一年的夫妻生活后去世,这个规矩在汉族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但是在当时的匈奴,就是这种风俗。 )什么道理呢?其实一个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在那些游牧民族里面生育力很低,生孩子不容易,那么妇女也是不够,有的甚至要嫁两次,如果这个丈夫又
34、死了,还得再嫁,那么它的根本原因就是在它的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下,要维持它的宗教繁衍,所以这个风俗如果这么来看你就理解了。所以我们现在看中国历史上面有些地区有很多我们今天看来是属于恶俗,但是它有它的原因。那么汉族里面有没有类似的情况?也有!比如浙江有些地方,它有所谓的“典妻” ,就是自己的老婆“典”给人家十几年,什么道理呢?帮人家生孩子,有的也不一定很富,他自己生不了孩子,怎么办呢?传宗接代不行,那么好,他就出钱找一个来,讲好比如说有的是规定几年,有的规定生下孩子以后再回去,所以历史上就曾经出现这样的情况,开始她舍不得自己家里的孩子,等到那里孩子生出来,时间到了要回来,又舍不得那里的孩子。“典妻
35、” 、 “借妻”这种风俗都有,你说为什么有这种风俗?凡是有这种风俗的地方,它都存在着这样一种生育力不足的情况,所以它用这种方法。所以我们对历史上面形成的这种恶俗,今天看来不对,或者当时就受到谴责的风俗,我们要注意了解它真正的原因,我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自然所能提供的条件,以及在这个条件下所产生的这种观念,那么这是我今天要讲的,也就是我们形成地域文化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我们不能把所有这些地域文化都归结于自然条件,实际上这个人是有一定的主观能动力的,那么下一次我们再继续讲其它方面的原因。好,谢谢各位!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二)地域文化的形成(二)葛剑雄-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传播发扬中华文化!爱我中华,振兴祖国!努力学习,创造新的中华文化!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