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板书:马克思主义哲学组成部分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第二三单元) 1。辩证唯物论(课本第四五课)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六课) 3。唯物辩证法(第三单元) 第二:历史唯物主义(第四单元) 1.社会历史观 2.人生价值观,一:辩证唯物论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要求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要求既要从实际出发,又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二者结合起来。,4。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要求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5。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
2、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要求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 6。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既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将二者结合起来。,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方法论要求:重视实践,积极参加实践。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推动作用。要求注重学习科学理论,形成正确的认识。,3。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要求热爱真理,追求真理。 4。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求坚持和发展真理。 5。认
3、识具有反复性。 6。认识具有无复性。 7。认识具有上升性。 结合34567,要求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三:唯物辩证法 1。联系的观点 联系具有普遍性 联系具有客观性 联系具有多样性 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系统与要素的联系(系统优化的方法),2。发展的观点 发展具有普遍性 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的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统一。,3。矛盾的观点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要求坚持全面的观点,或说坚持一分为二。,矛盾具有普遍性坚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矛盾具有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具有不平衡性(主次矛盾
4、及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4。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创新 发展及其实质。 辩证否定观。 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创新的作用。,四:历史唯物主义,1。社会历史观 三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一个历史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2。人生价值观,人生价值原理。(如何判断一个人的价值)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人生道路的选择)。要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特别是集体主义价值观,为人民利益着想。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原理。树立正确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要“两自
5、觉” 人生价值的实现原理。(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判断属于马哲的哪个模块。 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人们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4。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5。事物之间的联系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6。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8。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 9。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 10。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11。人的价值主要看他对社会的贡献。 12。物质对意识具
6、有决定作用。 13。意识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14。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15。认识是不断变化的。 16。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17。量变是质变的前提。 18。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19。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20。集体主义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问你辩证唯物论包括哪些,你能列出一些吗?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呢?能想起来吗? 唯物辩证法呢? 历史唯物主义呢?,政治的启示题怎么答 1、思想上认识到哪些道理或哪些结论。 2、行动上该怎么做 例题: 1。 “揠苗助长”的典故给我们的启示是 A办事情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
7、动性 B办事情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C人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D要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3创意可以说是日本动画片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日本动画片最大的特点就是人物形象个性化强,要么极其夸张,充满喜剧效果;要么稀奇古怪,充满神秘色彩。中国动画片并非技不如人,关键是缺少创意、想象和个性。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事物即是过程,事物在运动中发展 B事物的运动发展是永恒的、无条件的 C必须具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D培养创新精神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主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区别 1。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主要是受收入影响。 2。有些同学认为世博会场馆设计应该突出美观。 3。中国的反腐败工作总体上讲是有
8、成效的。 4。根据不同情况确定重点。 5。我们认为在中国搞市场经济利大于弊。 6。抓好典型,兼顾一般。 7。有人认为世博场馆的设计应该突出美观。 8。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反映主要矛盾的是 124678,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是两个基本派别。也是两条根本不同的路线。 2。划分的依据:思维和存在哪个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和存在关系的第一方面) 3。两条路线的主要内容。 参考:会考卷七3、4题卷八2题,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区别(卷八27) 1。生产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如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产品如何分配: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
9、上层建筑 政治上层建筑:政治制度及设施,如人大制度、政府机构、法院等。 思想上层建筑:政治思想、法律思想等。,矛盾分析法: 1。坚持一分为二。 2。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4。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5。要善于抓住重点。 6。要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7。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8。不忽视次要矛盾,统筹兼顾。 9。要分清主流与支流。 10。要坚持两点论。 11。要坚持重点论。,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因地因时而异)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知与行的统一 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和价值的统一 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实际是会变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因地因时不同,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诏安县桥东中学。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