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的大小是决定生物对人类益或害的依据B增长型年龄结构预示着种群数量一定将增长C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构成一个种群D种群性别比例的改变不能降低出生率答案 A解析 种群密度的大小是决定生物对人类益或害的依据,A 正确;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不一定增长,因为种群密度还受其他因素影响,例如迁入率、迁出率等,B 错误;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不一定属于同种生物,不一定属于同一种群,C 错误;种群的性别比例影响种群的出生率,D 错误。2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下列有关种群密度的调查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龄组成和性
2、别比例均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B研究种群数量“S”型增长曲线在渔、牧、养殖生产上的应用时,人们发现种群数量保持在 K/2 左右时可获得最大的增长速率C标志重捕法可用于调查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D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蒲公英时,不统计样方线上的个体答案 B解析 年龄组成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的密度,性别比例可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的密度,A 错误;根据“S”型增长曲线的变化规律可知,种群数量在 K/2 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B 正确;蚜虫、跳蝻的活动范围较小,因此可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C 错误;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蒲公英时,应统计相邻两样方线上的个体,D
3、错误。3图中的曲线 X 表示某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曲线 Y 为某种群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 X 与曲线 Y 之间的阴影部分面积大小表示环境阻力大小2B从 bc 的过程中,种群增长速率减小,数量逐渐增大Cc 点时种群增长速率为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D改良农作物品种可使农作物呈图中曲线 X 型增长答案 D解析 “J”型曲线与“S”型曲线之间的阴影部分面积大小可表示环境阻力大小,A正确;“S”型曲线中,至 K/2 时(即图中 b 点)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b 至 c 过程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减小,数量逐渐增大,B 正确;“S”型
4、曲线达到 K 值时(图中 c 点及之后)种群增长速率为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C 正确;“J”型曲线增长模式是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发生的,改良农作物品种并不能改变作物生存的环境条件,D 错误。4(2018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联考)科研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 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所示(图中 Nt表示第 t 年的种群Nt 1Nt数量, Nt1 表示第 t1 年的种群数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种群在 t1 t2段的种群数量不断增加B乙种群在 t1 t2段的种群数量一直减少C乙种群在 t3后种群数量保持不变D甲种群在 t3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生存条件得到了改善答案
5、 C解析 甲种群在 t1 t2段, 先小于 1,种群数量减小,后又大于 1,种群数量增加,故甲种群在 t1 t2段的种群数量先减少再增加,A 错误;乙种群在 t1 t2段, 先大于1,种群数量增加,后小于 1,种群数量下降,B 错误;乙种群 t3后 等于 1,种群数量不再变化,C 正确;甲种群在 t3后, 大于 1,且保持不变,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D 错误。5(2018福建四校二模)下列关于种群特征及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增长型种群的出生率应高于衰退型种群的出生率,而死亡率则相反B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中的雄性个体主要通过改变种群年龄结构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
6、田鼠的种群密度时,当标志物易脱落或颜色过于鲜艳时均会增大误差D自然环境中增加某种群的天敌数量不影响该种群的 K 值答案 C3解析 增长型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衰退型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但无法比较增长型种群与衰退型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大小,A 错误;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中的雄性个体属于改变种群性别比例,B 错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是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当标志物易脱落或颜色过于鲜艳时均会影响第二次捕获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导致误差增大,C正确; K 值是环境容纳量,当环境因素包括温度、食物、天敌等改变时, K 值会发生改变,D
7、错误。6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并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前 4 年该种群数量基本不变,第 5 年调查的年龄组成可能为衰退型B第 4 年到第 8 年间种群数量在下降,原因可能是食物的短缺和天敌增多C第 8 年的种群数量最少,第 8 年到第 16 年间种群数量增加,且呈“S”型曲线增长D如果持续第 16 年到第 20 年间趋势,后期种群数量将呈“J”型曲线增长答案 C解析 前 4 年, 值为定值,1,说明种群增长率为 0,种群数量保持不变,第 5年时 K 值越大,说明环境越优越(3)小于(4)K/2 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
8、数量恢复最快解析 (1)对“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而言,其 值不变,但种群密度在不断增大,所以二者没有直接关系。(2)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图中曲线是环境条件变得更好所致,曲线是环境条件变得更差所致,曲线是环境受到破坏使种群无法适应而逐渐遭到淘汰,由此推断三条曲线所对应的环境条件的优越程度是依次减小,其判断的关键依据在 K 值的变化。(3)种群数量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若不考虑迁入率和迁出率,当种群处于图中 AB 段时,其种群数量不断减小,说明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4)捕捞经济性鱼类时,为了持续获得高产,则希望经济鱼类的增长速率始终维持在最大,即剩余量应在 K/2 左右,捕捞后
9、的鱼类恢复速度最快。12如图表示某种群在单位时间内,出生量、死亡量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K 值又称为环境容纳量,是指在_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2)该种群密度为_时,可以获得最大的可持续产量;随着种群密度逐渐增大,该种群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是_;自然条件下,该种群的种群密度_(可能/不可能)超过 K 值。(3)在空白坐标上,画出该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要求 K 点以后也要画出)7答案 (1)环境条件不受破坏(2)K/2 逐渐减小 可能(3)(注:要写横纵坐标)解析 (1)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
10、大数量,即 K 值。(2)K/2 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可以获得最大的可持续产量;随着种群密度的逐渐增大,该种群的增长率逐渐减小;自然条件下,该种群的种群密度最大值在 K 值上下波动,所以可能会超过 K 值。(3)据题图分析可知,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种群的出生率逐渐下降,死亡率逐渐上升,在种群密度为 K 值时,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图见答案。13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指导草原牧民更科学地放牧,对草原生物种类进行了调查。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兴趣小组为确定放牧量,对该草原上的某种优质牧草进行了种群密度的调查,所用的调查方法为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要注意_。若选取 5 个样方,种群密度分别是 N1、 N2
11、、 N3、 N4、 N5(单位:株/平方米),则该种优质牧草的种群密度为_株/平方米。(2)在某一时刻有一田鼠种群迁入了该生态系统,这种田鼠以优质牧草的根为食,该兴趣小组对这一田鼠种群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追踪调查,并绘制出如图曲线:8图中虚线表示在_条件下田鼠种群的增长方式。如果迁入时田鼠的种群数量为 a,而且每繁殖一代种群数量比原来增加 m 倍,则在此条件下繁殖 n 代以后,田鼠的种群数量为_。图中实线表示田鼠种群在该草原生态系统上的实际增长情况,图中_(填字母)点时,该田鼠种群的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在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应采用何种方法?_,如果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则统计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
12、值_。为保护牧草,牧民开展了灭鼠活动,即在图中所示的某时刻向该草原生态系统中投放了灭鼠药,但一段时间后田鼠的数量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可能的原因是_。答案 (1)随机取样 ( N1 N2 N3 N4 N5)/5(2)理想(或营养、空间充足,没有天敌) a(1m) n C 标志重捕法 偏高 灭鼠药对田鼠进行选择,导致种群中抗药性个体不断增加解析 (1)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要注意随机取样。(2)图中虚线表示“J”型曲线,是在理想的状态下产生的。对田鼠来说,繁殖一代后原来的个体还存在,个体总数为 a(1m),繁殖 n 代以后,田鼠的种群数量为a(1m) n。实线表示该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最大种群增长速率出现在 K/2 时,即图中的 C 点。对田鼠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时,可用标志重捕法,如果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那么重捕个体中标记数偏小,计算出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值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