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原理复习题及答案十一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是下列哪一个学制?( ) A “壬戌学制” B “壬子癸丑学制” C “癸卯学制” D壬寅学制 2 下列哪一个学制,把女子教育列入学制,并取消了读经课和忠君尊孔的内容?( ) A “癸卯学制” B “壬子癸丑学制” C “壬戌学制” D “壬寅学制”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哪一年颁布的?( ) A1985 年 B1986 年 C1995 年 D1997 年 4 现代教育制度最早诞生于?( ) A我国唐代 B美国 C日本 D西欧 5 现代教育制度诞生是以下列哪种教育制度的出现为标志?( ) A教会教育制度 B行会教育制
2、度 C国家教育制度 D中等教育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 1义务教育中的“义务”是指哪些义务?( ) A 就学义务 B设置义务 C保障义务 D避止义务 2义务教育具有哪些特点?( ) A强制性 B普及性 C免费性 D普通性 3历史上,学校教育制度呈现出哪几种形态?( ) A双轨制 B单轨制 C综合制 D分支型学制 4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终身教育并非一种全新的教育 B终身教育不是一种实体的存在 C终身教育持一种民主的教育观 D终身教育持一种大教育观 5下列哪些是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缺点?( ) A开放性 B过分制度化 C霸权性 D一次性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 1普职之
3、争的实质是现代中等教育中的教育分流问题。它不同于文实之争,文实之争涉及的是教育平等问题。 ( ) 2目前,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趋势是由相互独立的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向综合中学发展。( ) 3终身教育不是一种实体的存在,它不过是某种意念。 ( ) 4西欧最初普及义务教育主要是国家基于民主要求而给每一个儿童提供了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 ( ) 5大学是研究高等学问的专门机构,主要从事教育和研究,因此大学并不直接为经济服务。( ) 6强制性是义务教育的最基本的特点。 ( ) 7我国唐代已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学校教育制度。 ( ) 8终身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制度。 ( ) 9近代欧洲出现的双轨学制中,上延型系
4、统主要是为升大学做准备的。 ( ) 10国外的校本管理和我国的校长负责制一样,都是为了明确校长在学校中的权力和地位的。 (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C ; 2、B ; 3、B ;4、D ;5、C 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C ;3、ABD;4、ABCD;5、BCD;三、判断题1、;2、;3、;4、;5、;6、;7、;8、;9、;10、;教育原理复习题及答案四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化是以( )的现代化为主体的社会整体性变迁。 A政治 B经济 C教育 D人 2现代人与传统人的根本区别在于( ) 。 A政治性 B文化性 C主体性 D群体性 3现代教育主要是通过( )来实现。 A社
5、会教育 B学校教育 C家庭教育 D自我教育 4第一次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概念的是( ) 。 A空想社会主义者 B马克思 C恩格斯 D列宁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和恩格斯从( )方面来说明其“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A道德原则 B劳动能力 C社会关系 D全人类解放 2影响人的发展的可能性因素有( ) 。 A生产力 B社会关系 C环境 D教育 3学生的个性发展中,主要有( )三种心理内化形式。 A道德内化 B知识内化 C智力内化 D语言内化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 1人的发展只是人的成长和才能在时间上变化的过程。 2教育的发展最终要服务和归结于人的发展。 3人的现代化是在某一历史
6、阶段出现的普遍的人类特性,因此其标准适用于各个国家。 4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 5学生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独立个体和发展中的人。 6教育等于发展。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B 4、B 二、多项选择题 1、BCD 2、ABCD 3、ABC 三、判断题 1、 2、 3、 4、5、 6、教育原理复习题及答案五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我国教育投资存在的问题( ) 。 A.教育投资水平偏低 B.教师工资偏低 C.教育投资与教育事业发展不相适应 D.教育投资接近世界平均发展水平 2.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主要是由( )因素决定的。 A
7、.政治 B.经济 C.文化 D.人口 3.经济结构对教育结构的制约表现在( ) 。 A.产业结构制约着教育专业结构 B.劳动技术结构制约着教育类别结构和教育程度 C.地区经济结构制约着教育的布局 D.产业结构制约着教育的类别结构 4.教育具有( )功能。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军事 5.教育的政治功能表现在( ) 。 A.促进政治民主化 B.加工政治信息 C.决定教育领导权 D.决定受教育者的权利 6.教育的文化功能表现在( ) 。 A.选择文化 B.整理文化 C.创新文化 D.促进多元文化发展 7.教育对科技的影响( ) 。 A.促进科学知识再生产 B.推动科学的体制化 C.科学
8、研究功能 D.阻碍科学技术转化 8.校园文化包括( ) 。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制度文化 D.教师文化 9.现代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 。 A.属性与本质 B.相互制约 C.相互促进 D.二者具有共同性 10.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 ) 。 A. 教育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 B.是具有历史继承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C.有跟社会发展进程不相适应的一面 D.教育总是具有阶级性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 1.任何历史时期,教育都应先于经济而发展。 ( ) 2.教育创新一定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 ) 3.教育能够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因此教育影响都是正面的
9、。 ( ) 4.社会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因此,教育机械地被生产力所制约。 ( ) 5.学校教育就是文化教育。 ( ) 6.现代教育与文化是本质与属性关系。 ( ) 7.在不同阶级中,教育具有“提升机”的作用。 ( ) 8.教育是制造社会舆论的有力阵地。 ( ) 9.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 ) 10.教育总是具有相对独立性。 ( )参考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 1.ABC 2. B 3. ABCD 4.ABC 5.ABCD 6. ABCD 7.ABCD 8.ABC 9. ABCD 10. ABC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教育原理复习题
10、及答案六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对整个教育活动起指导作用的是( ) 。 A教育内容 B教育方法 C教育目的 D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方针的有关规定表述了国家的( ) 。 A教育性质 B教育目的 C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D培养目标 3以涂尔干为代表的教育目的观是( ) 。 A个人本位 B指导性 C现代 D社会本位 4斯宾塞提出的教育目的是( ) 。 A多元化 B个体本位 C完满生活 D社会本位 5从教育法所规定的教育方针看,我国教育工作的性质和任务是( ) 。 A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B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教育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D教育
11、必须培养劳动者 6我国教育目的建立的理论基础是( ) 。 A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学说 B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学说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D教育必须培养劳动者的学说 7中国实施新教育最早称教育目的为( ) 。 A教育宗旨 B培养目标 C教育指南 D教育方案 8教育目的是三层次结构中,最低层次的是( ) 。A培养目标 B教学目标 C课程目标 D课堂目标 9个人本位论强调教育目的应当注重( ) 。A社会需要 B人的需要 C人的情感 D人的个性 10教育目的价值观的“客体论”转变所导致的是( ) 。A占有性个人主体 B共存的类主体 C交互主体性 D主体论 二二二二、
12、、 、 、多项选择题 1按照价值取向,教育目的可以分为( ) 。 A个人本位 B指导性 C指令性 D社会本位 2 教育方针一般包括的内容有( ) 。 A教育制度 B教育工作总任务 C培养人才总目标 D培养人才途径 3 德国的新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代表人物有( ) 。A席勒 B裴斯泰洛齐 C康德 D赫尔巴特 4 教育目的功能主要有( ) 。 A激励 B指导 C评价 D指令 5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 A体现人类发展历史进程 B真正的结合点是科学技术 C在我国现阶段还受限制 D是我国的教育目的 6 教育目的是( ) 。 A教育行动的先导 B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 C只在教育活动开始时发挥作
13、用 D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的依据 7 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所具备的客观经济条件是( ) 。A商品的计划性生产 B市场扩大的普遍性 C自由时间增多 D新产业不断兴起 8 教育目的的限定必须要说明的因素有( ) 。A主体性因素 B价值倾向因素 C存在方式因素 D客体性因素 9 教育目的具有的特点是( ) 。 A强制性 B宏观性 C历史性 D理想性 10 教育目的的内容表述必须要说明的要素有( ) 。 A定性 B定向 C定位 D定点 三三三三、 、 、 、判断题(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 1 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抽象规定,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现实体现。 ( ) 2 教育目的与
14、培养目标是一般与特殊,总与分的关系。 ( ) 3 我国教育应当有统一的教育目的,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在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上应该也是一致的。 ( ) 4 教育目的应该是一元化与多元化的统一。 ( )5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教育目的唯一依据。 ( )6 现代教育目的应该体现人发展的多方面需求。 ( ) 7 现代人的终极目标是全面发展的人。 ( )8 全面发展教育与发展学生的个性是矛盾的。 ( ) 9 “占有性个人主体”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目的追求的一个方面。 ( ) 10 教育目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实践方面。 (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D 4C 5A 6C 7A 8C 9B 10D二、
15、多项选择题 1AD 2 BCD 3ACD 4ABC 5ABC 6ABD 7BCD 8ABC 9ABCD 10AB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教育原理复习题及答案二 一、单项选择题 1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第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 A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B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C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D教育的生活起源论 2.“君子忧道不忧贫 ”,故孔子把请学稼、学圃的樊迟视为“小人” 。这反映了。 A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B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C古代教育脱离生产劳动 D古代教育形式简单 3教育本质的 “双重属性说”认为,教育本来具有双重性质。 A上层建筑和生
16、产力 B上层建筑和为阶级斗争服务 C为阶级斗争服务和为发展经济服务 D为发展经济服务和为传递文化和促进人的发展服务 4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 A人类早期的心理摹仿; B人类的生产劳动; C生物界老动物对幼小动物的照料 D本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5在 教育阶段,教育与生产劳动是完全分离的。 A古代 B近代 C现代 D当代 6在有史以来的教育中,除 以外,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 A三代教育 B近代教育 C现代教育 D原始教育 7对于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国外比较典型的三分法是把它分为 三个阶段。 A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发展阶段 B萌芽阶段、独立阶段、科学阶段 C萌芽阶段、独立阶段、发展阶段 D形成
17、阶段、独立阶段、理论深化阶段 8 “学而时习之”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等有关教育的论述见之于对后世影响极大的 。 A 学记 B 论语 C 大学 D 孟子 9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思想家 就提出了“什么是教育”的问题,针对雅典关心培养具有什么类型身心教养市民所发出的议论,进出“美德是否可教”的命题。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昆体良 10反映绅士教育思想的教育学著作是 。 A学记 B论语 C教育漫话 D大教学论 11裴斯泰洛齐一生写了许多教育论著,其中最著名的是 。 A大教学论 B爱弥尔 C教育漫话 D林哈德与葛笃德 12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科,标志性的事件是 的出版。A
18、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教育漫话 D民主主义与教育 13作为专门术语, “范式”这一概念是由 在必要的张力一书中最先提出的。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库恩 D柏拉图 二、多项选择题 1教育的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利托尔诺 B孟禄 C沛西能 D杜威 2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这一命题包括 。 A 对生活的理解 B生活与教育的关系 C生活教育的内涵和核心 D教育即生活 3独立形态的教育学创立的标志是 。 A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B形成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的教育概念与范畴及其体系 C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D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E出现了一些专门的
19、教育研究机构 4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有 。 A梅伊曼 B拉伊 C杜威 D克伯屈 5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 A梅伊曼 B拉伊 C杜威 D克伯屈 6古代教育的特点是 。 A鲜明的阶级性 B鲜明的等级性 C教育脱离生产劳动 D教育形式简单 7关于现代教育本质,我们可以作如下理解 。 A教育自身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B不能采取孤立的就教育论教育的方法。 C教育概念不仅仅是描述性的,更是规范性和表达性的。D 教育是研究教育现象的科学。 8美国教育学者索尔蒂斯认为定义的形态为 。 A规定性定义 B描述性定义 C叙述性定义 D纲领性定义 9关于教育本质的探索的基本学说有 。 A “上层建筑说” B “
20、生产力说” C “社会实践说” D “教育文化说” 10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 A生活与教育 B教育即生活 C对生活的理解 D生活教育的内涵和核心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 1教育的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孟禄。 ( ) 2杜威提出“生活即教育”理论,陶行知提出“教育即生活”理论。 ( ) 3教育的本质是生产力。 ( ) 4教育的本质是上层建筑。 ( ) 5在原始教育阶段,教育与生产劳动合二为一,人人必须劳动,因而人人受教育,但到了古代教育阶段,教育只是少数人才能享受的,所以古代教育不如原始教育。 ( ) 6通过对生活世界中交往活动的探讨,胡塞尔确立起在哲学史上
21、具有开创意义的理论交互主体论。 ( ) 7教育本质的“上层建筑说”认为教育也是一种生产力。 ( ) 8通过揭示教育内在的矛盾性质特征来说明教育的本质是“特殊范畴说”的观点。 ( ) 9对教育进行事实描述的同时不能缺乏价值的追求。 ( ) 10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上山下乡”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典型表现。 (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A 4、B 5、A 6、D 7、A 8、B 9、C 10、C11、D 12、A 13、C 二、多项选择题 1、AC 2、ABC 3、ABCDE 4、AB 5、CD 6、ABCD 7、ABC 8、ABD9、ABCD 10、ACD 三、判断题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