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页南 昌 大 学 考 试 试 卷【适用时间:20 17 20 18 学年第 二 学期 试卷类型:A 卷】课程编号: T7200I005 试卷编号:课程名称: 形势与政策开课学院: 软件学院 考试形式: 开卷适用班级: 2016 级、2017 级 考试时间: 120 分钟教师填写栏 试卷说明: 1、本试卷共 页。2、本次课程考试可以携带的特殊物品: 课本、笔记、复习资料等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题分 100累分人签 名得分考生姓名: 考生学号:所属学院: 所属班级:所属专业: 考试日期:考 生须 知1、请考生务必查看试卷中是否有缺页或破损。如有立即举
2、手报告以便更换。2、严禁代考,违者双方均开除学籍;严禁舞弊,违者取消学位授予资格;严禁带手机等有储存或传递信息功能的电子设备等入场(包括开卷考试),违者按舞弊处理;不得自备草稿纸。考生填写栏 考 生承 诺本人知道考试违纪、作弊的严重性,将严格遵守考场纪律,如若违反则愿意接受学校按有关规定处分!考生签名: 田博舟 第 2 页 共 页得 分 评阅人论述题:(8 道题,共 100 分)考生注意:本次考试题分必答题和选答题,其中每一大题第一小题为必答题(即第1、5、9、13 题),其余每大题只需选一小题,共只需回答 8 道题,多选题做不计入总分;答题时对直接引用部分要加上引号,对概括的内容要注明出处,
3、引用部分不得超过 1/6;小四宋体字体,单倍行距,A4 纸双面打印;每道题 400-1000 字。一、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1.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是什么?为什么担当新使命必须明确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本题必答)2.新时代共产党人应具有的使命担当需要什么样的历史视野?(选做题)3.请谈谈 共产党宣言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的关系。(选做题)4.请结合今年 5 月 2 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大学时讲话内容谈谈青年党员的使命。(选做题)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金融危机十年后的世界经济5.习近平主席在国内外不同场合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重要阐述,请谈谈其主要内涵、思想渊源与路径选择。(本题必答)6
4、.请谈谈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的背景及意义。(选做题)7.请从生态文明、南海安全合作、“一带一路”等某一角度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中存在的挑战与对策。(选做题)8.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请以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谈谈这句话的含义。(选做题)三、全面认识新时代历史征程与开启建设现代化强国新征程9.谈谈我国现代化发展取得的成就与目前存在的差距、原因和对策(本题必答)。10.请结合历史和现实思考,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改变了中国的命运?(选做题)11.作为青年学生,在新时代应该练就哪些过硬本领?(选做题)12.假如你是一位县长,如何开启新时代征程促进本县跨越
5、式发展?(选做题)4、准确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与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13.大学生如何在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找到自己的成长之路?(本题必答)14.如何深刻领会和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国发展模式哪些需要完善?(选做题)15.请从乡村的内在机理、生态文明、协同发展、农村人口和二元体制等某一方面谈谈你对乡村振兴战略主要原则和核心路径的思考。(选做题)16.假如在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方面出现失误,你认为原因是什么?如何调整?(选做题)第 3 页 共 页一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继续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全面总结了我们党为实现中华民
6、族伟大复兴作出的贡献和走过的历程,科学分析了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基础和面临的形势,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要求、新战略,体现出强烈的使命意识、勇毅的使命担当、坚定的使命自信。我们党务必牢记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书写出更加精彩的华章。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使命型政党,使命始终担当在肩,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质。使命担当不始于今天,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条件下使命担当的具体要求也不一样。有一以贯之的使命,也有特定阶段的使命;有宏观性的使命,也有微观性的使命;有事关全局的使命,也有决定局部的使命;有长期的使命,也有即时的使命。但总的来说,不管革命还是建设和改革,中国
7、共产党的使命就是一件事: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党的十九大将这“两谋”概括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以简单明了的话语高度凝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既穿越了历史的时光隧道,又回荡着现实的时代呼唤。中国共产党人只有不忘初心,才能担当起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初心与使命是统一体,初心决定使命,使命折射初心;忘记了初心就记不住使命,违背使命要求就必然改变了初心原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我们党历经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凭借的就是谋人民幸福和谋民族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前进动力。在中国共产党
8、的全部历史实践中,从来就不存在可以高枕无忧的理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成为共产党人的终生追求。一方面,保持初心和履践使命因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而不断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的挑战,另一方面,随着执政地位巩固和党的发展壮大,贪图安逸享受的欲望容易销蚀初心本色进而放弃使命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赢得了党心民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开始走上新长征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是夺取新的伟大胜利的励志名句。2.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历史事件,而是近代以来国际国内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当历史的车轮行进到 19 世纪中叶,以大清王朝为代表的传统东方文明与以大英帝
9、国为代表的现代西方文明发生了猛烈的碰撞,其结果是中国被迫打开国门,被动地卷入到由西方列强主导的现代化大潮中。从那以后,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自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失败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毛泽东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471 页)遗憾的是,无论是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都没能取得最后的胜利。1921 年五四运动之后,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终于迎来改变的契机。二5
10、.马克思恩格斯有丰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他们认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马克思进而提出了“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真正的共同体”与“虚假的共同体”相对,“真正的共同体”即共产主义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中华民族历来追求和睦、爱好和平、倡导和谐,“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数千年文明史造就了独树一帜的“和”文化。“和”文化“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第 4 页 共 页道德观” 。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富含“仁”、“爱”、“和”的优秀基因。孔子说,“泛爱众,能亲
11、仁”、“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老子主张“见素抱朴”、“道法自然”;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孙子反对战争,他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墨翟更为博爱,他提出要“兼相爱,交相利”。习近平多次赞誉的近代思想家王阳明主张“天下一家”,“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 天下之人,皆相视如一家之亲”。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和繁荣的精神支柱,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渊源。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思想观念,以及在此指导下的“一带一路”倡议等实践举措,就是对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运用。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
12、同体的基本原则时,提出伙伴关系要“平等相待、互商互谅”,文明交流要“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生态体系要“尊崇自然、绿色发展”,就是对和平、仁爱、天下一家等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由理念到理论,内涵不断丰富深刻;由愿景到倡议,成效明显;由双边到多边,认可范围不断扩展。习近平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顺应经济全球化新变化,关切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前途命运,成为变革全球治理体系、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国际新秩序的共同价值规范。第一是“和谐共生”的思维而非“二元对立”。
13、只有“一分为多”,我们才能跳出诸如文明与野蛮、朋友与敌人、好人与坏人等西方特色政治学理论简单化、刻板化的“一分为二”思维。我们要建立一个好的国际秩序,并非建立在同质的基础上,而是怎样在保持“多”的基础上形成秩序,国际政治文明要在这方面形成突破。第二是要有关联思维。现在的世界,权力是关联的,责任是关联的,命运是关联的, 利益是关联的。如果用关联的思维考虑世界,可能更容易理解命运共同体的非排他和非独占。第三是“合而治之”的思维而非“分而治之”。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正是这一思维方式的体现,这样也就很容易理解“16+1”, 理解中国与非洲、拉美的很多合作。“任何大国崛起,都需要一个可资依赖的周边依托带。”
14、中国快速发展成果惠及周边国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事业也应始于周边国家,应该让周边国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实现共同发展。中国与周边国家存在大量相似文化、价值和理念,具有构建命运共同体的良好基础。中国要在周边国家“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实现多元共生、包容共进”。同时,为降低外部波动给亚洲地区带来的消极影响,亚洲国家必须加强内部整合,促进区域内部沟通协调,提升整体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全球竞争力。将我国的政策制定与周边国家进行对接。如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斯里兰卡“马欣达愿景”、土库曼斯坦“强盛幸福时代”、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蒙古“草原之路”对接,将
15、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印尼提出的“海洋强国”和“海上高速公路”对接,通过寻求共识,达成合作,挖掘周边国家合作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持续繁荣的新动力。在当前形势下,我国应与周边国家一道,建立反映共同需要和深化区域整合的关键战略,加强顶层设计,寻找新的增长点和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在经济、文化交流、政策对接等不同层面,形成立体多元的支持力量,使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即使在不利的国际环境下,也能保持内在的生命力。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可以作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的突破口,亦能在很大程度上牵制中国与周边国家领土权益纷争,为中国和周边国家谋求共同发展罩上安全网。中国也充分认识到了这点,目前,中国在经济领域充分加强了
16、对周边互通互联的建设推进:致力于将巴基斯坦“打造成为中国同周边国家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典范”;使越南“不仅仅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更是利益相融、目标相同的命运共同体”;与老挝“携手打造牢不可破的中老命运共同体”;与柬埔寨“继续做高度互信的好朋友、肝胆相照的好伙伴、休戚相关的命运共第 5 页 共 页同体”等,并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中印缅孟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等。6.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提出时值中国国内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中国 gdp 达到世界第二位,进入重要战略机遇窗口期,国内主要矛盾已经转移到经济的发展不平衡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当今世界的发展具有
17、引领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与当今世界面临的复杂混乱形势有关。我们生活在一个矛盾的世界之中:一方面,物质财富不断积累,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文明发展到历史最高水平;另一方面,地区冲突频繁发生,恐怖主义、难民潮等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贫困、失业、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愈加凸显,世界面临的不确定性上升。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当世界经济处于下行期的时候,增长和分配、资本和劳动、效率和公平的矛盾就会更加突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会感受到压力和冲击。反全球化的呼声,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足。2016 年是冷战格局结束之后国际形势最动荡的一年。这一年,全球化受挫、地区化逆转、民粹主义抬头,“黑天
18、鹅”不断飞出。在这种国际形势下,中国的态度至关重要。2017 年 1月 17 日,习近平主席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其中的表态引人关注。关于当前世界经济低迷的根源,习近平主席的分析是:“全球增长动能不足,难以支撑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全球经济治理滞后,难以适应世界经济新变化;全球发展失衡,难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把困扰世界的问题简单归咎于经济全球化,既不符合事实,也无助于问题解决。”关于中国对全球化的态度,习近平主席强调:“我们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让它更好惠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全球治理具有指导价值近年来国际局势
19、复杂变化,全球化发展遭遇逆流干扰,地区合作面临退步。某些经济大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有些国家民粹主义抬头,如何引导全球治理有效前行成为巨大挑战。习近平主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和全球治理联系在一起,对现实世界的实践有重大指导意义。三9. 成就:我国是继苏联之后第二个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钢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与南美洲发展中国家不同,走了一条实现工业化先于城市化的正确道路。中国管理并养活了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在基础建设方面经验丰富。差距:人治与法制并行,上游产业发展缓慢,地区发展不平衡。文化产业十分落后原因:中国传统,中国的工业建设个人感觉比较急于求成,比如改革开放之前要先军政治,发展重工业刻不
20、容缓,不重视工业物理理论发展,甚至在人民运动中大幅倒退;改革开放以来,第 6 页 共 页中国本来就没有在市场中占据优势的企业,但中国企业又过于重视经济利益,有钱扩大生产,没钱支持研发。策略:坚持科教兴国,依法治国战略,依靠东部发达地区继续西部大开发,利用先进科技提高西部地区的人口承载力,也可以减轻中国的人口压力。10.在世界社会主义 500 年的历史中,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社会主义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中国也改变了社会主义的命运,使社会主义运动展现出勃勃生机。取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是一个有着 5000 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曾经创造过辉煌的历史文化,长期处在世界
21、发展的前列。但是到了近代,却逐渐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超越,又不断遭到外国列强的侵略,山河破碎,国土沦丧,民族危机,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这些斗争虽然冲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促进了人民的觉醒,但并没有改变中国的贫穷落后面貌,也没有结束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苦苦寻求救国良方的中国先进分子看到了实现民族复兴的希望,中国人民历史性地选择了社会主义。中国人民从此有了争取独立和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人民进行了以社会主义为未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22、经过 28 年的英勇奋斗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新中国成立后,坚决废除旧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肃清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和影响,使我国完全以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长期受压迫和被歧视的中国人从此真正站立起来了,成了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13. 增长自信,鼓足干劲更好地建设美好中国。用马克思的观点,事物总是处在发展中的,由量变产生质变。经过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经济多年保持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人均 GDP8000 美元,消费水平大幅增长,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比例达到了 66%。这些数据表明,我们
23、已经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比如,刚刚过去的双十一,阿里巴巴成交量就达到了 1682 亿元,体现了国民强大的购买能力,我们还能说我们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吗?显示不合适。正如同习总书记所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主要矛盾的变化,是我们发展实力的内在推动结果,让我们更加有信心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一个属于新时代的美好中国。14.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坚持不懈探索在一个经济文化比
24、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首先要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党的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第 7 页 共 页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着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社会生产不断发展,同时人民需要的层次不断提高、内涵不断拓展。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党带领人民推动中
25、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促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科学社会主义在 21 世纪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勠力同心、接续奋斗的结果,是我们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取得的重大成就。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有力证明: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就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强调的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进程,在这一长期历史进程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必然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发生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这一变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发生了变化,它仍然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大历史阶段中发生的变化,新时代仍然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总阶段中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