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方案设计说明.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587595 上传时间:2019-07-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方案设计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方案设计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方案设计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方案设计说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方案设计说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暖通设计方案说明1.设计依据 1.1 相关批文和建设方要求;1.2 所采用的规范和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 版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暖通空调动力)2007 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14)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 2002)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1/687-2015

2、城市区域噪声标准GB3096-9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008 年版)1.3 其他专业提供的相关设计资料。2.设计内容本工程暖通专业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消防支队干部备勤楼供暖系统设计;通风系统设计;防烟排烟系统设;换热机房设计。燃气系统由建设单位另行委托专业燃气设计单位设计。3.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3.1 室外设计参数台站名称及编号 北京 54511北纬 3948东经 11628台站信息海拔 31.3室外计算温、

3、湿度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7.6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3.6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 -9.9冬季空调节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44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33.5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26.4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29.7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61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29.6最大冻土(cm) 663.2 室内设计参数夏季 冬季房间名称温度 0C 相对湿度% 温度 0C 相对湿度%新风标准m 3/h.人换气次 数次/h备注业务用房 25 65 20 30 30阅览室 25 65 20 30 20会议室 25 65 20 30 20宿

4、舍 25 65 20 30 20厨房 2030 - 18 - 60餐厅 25 65 18 30 20公共卫生间 25 18 104.估算指标及总负荷量4.1 供暖空调负荷夏 季 冬 季建筑面积m2冷指标 W/ m2总冷负荷kW热指标 W/ m2总热负荷kW业务用房 2713.68 150 407 70 190备勤楼 5053.14 110 556 70 354合计 7766.82 963 5445.热源:5.1 本工程热源来自葡东小区锅炉房,一次水供回水温度为 120/70。经地下一层换热站换热后为消防支队备勤楼提供热水。散热器供暖用热水温度为 75/50。5.2供暖系统上下分两个区:B15层

5、为低区,工作压力0.5MPa ;614层为高区,工作压力0.8MPa。每区设各采用两套板式换热机组,一用一备,机组自带循环泵和定压补水泵及除污过滤装置,由专业厂家提供。 6.空调系统6.1 本工程业务用房和备勤楼预留分体空调电量及安装条件。6.3 变配电室、消防控制室、电梯机房等有特殊空调要求的房间均预留分体空调安装条件。7.供暖系统7.1 本工程业务用房和备勤楼采用散热器供暖系统,采用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系统。共用立管采用双管下供下回异程式系统,共用立管顶部设置自动排气阀,共用立管敷设于管井内,分户设置热计量表,各户的入口装置设置于管井内。户内采用双管下供下回同程式系统,每组散热器供水支管上设

6、置高阻力恒温控制阀。根据分区及系统情况设置总的热计量表,热力入口装置设在地下室换热站内。采暖系统采用静态平衡阀调节。7.2 散热器均选用钢制散热器,末端高处设自动排气阀,散热器表面刷无机涂料。 8.防排烟系统及通风系统的防排烟措施8.1 自然排烟8.1.1 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采用自然排烟方式。采用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 2.00m2,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 2.00m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 3.00m2。净空高度小于 12m 的中庭可开启的天窗或高侧窗的面积不应小于该中庭地

7、面积的 5%。8.1.2 长度超过 20m 的内走道。长度不超过 60m 的内走道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的 2%。8.1.3 需要排烟的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面积的 2%。排烟窗宜设置在上方,并应有方便开启的装置。自然排烟口距该防烟分区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 30m。8.2 机械排烟8.2.1 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采用自然排烟措施的防烟楼梯间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设置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8.2.2 无直接自然通风且长度超过 20m 的内走道,或虽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 60m 的内走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8.2.3 面积超过

8、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无窗房间或设固定窗的房间。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或净空高度超过 12m 的中庭。8.2.4 除利用窗井等开窗进行自然排烟的房间外,各房间总面积超过 200m2 或一个房间面积超过 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8.2.5 机械排烟系统的设置横向按防火分区设置;竖向穿越防火分区时,垂直排烟管道设置在管井内;穿越防火分区的排烟管道在穿越处设置排烟防火阀。走道的机械排烟系统竖向设置;房间的机械排烟系统按防烟分区设置。8.2.6 排烟风机采用排烟轴流风机,并应在其机房入口处设有当烟气温度超过 280时能自动关闭的排烟防火阀。排烟风机应保证在 28

9、0时能连续工作 30min。排烟防火阀应联锁关闭相应的排烟风机。8.2.7 机械排烟系统中,当任一排烟口或排烟阀开启时,排烟风机应能自行启动。8.2.8 排烟管道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安装在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其隔热层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并应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 150mm 的距离。8.2.9 机械排烟系统与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宜分开设置。若合用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火安全措施,并应符合排烟系统要求。8.2.10 设置机械排烟的地下室,应同时设置送风系统,且送风量不宜小于排烟量的 50%。8.2.11 排烟风机的全压应按排烟系统最不利环管道进行计算,其排烟量应增加漏风系数。8.3 设置机械排烟设施的

10、部位,其排烟风机的风量应符合下列规定:8.3.1 担负一个防烟分区排烟或净空高度大于 6.00m 的不划防烟分区的房间时,应按每平方米面积不小于 60m3/h 计算(单台风机最小排烟量不应小于 7200m3/h) 。8.3.2 担负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排烟时,应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120m3/h 计算。8.3.3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加压送风量经计算确定。当计算结果与防火规范的规定不一致时,应采用较大值。8.3.4 中庭体积小于或等于 17000m3 时,其排烟量按其体积的 6 次/h 换气计算;中庭体积大于 17000m3 时,其排烟量按其体积的 4 次/h 换气计算,但最小

11、排烟量不应小于102000m3/h。8.4 机械加压送风和机械排烟的风速,采用金属风道时,不应大于 20m/s;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凝土等非金属材料风道时,不应大于 15m/s;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 7m/s;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 10m/s。8.5 机械防排烟系统中的排烟口、排烟阀、排烟防火阀和加压送风口的设置:8.5.1 排烟口或排烟阀应按防烟分区设置。排烟口或排烟阀应与排烟风机连锁,当任一排烟口或排烟阀开启时,排烟风机应能自行启动。8.5.2 排烟口应设置在顶棚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且与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邻边缘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小于 1.5m。设在顶棚上的排烟口,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

12、距离不小于1.0m;排烟口平时关闭,并设置有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8.5.3 设置机械排烟系统的地下、半地下场所,除建筑面积大于 50m2 的房间外,排烟口设置在疏散走道。8.5.4 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超过 30.0m;排烟支管上设置当烟气温度超过 280时能自行关闭的排烟防火阀;8.5.5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余压值满足以下要求: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余压值为4050Pa;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封闭避难层(间)的余压值为2530Pa。8.5.6 机械加压送风机采用轴流风机。采用旁通阀控制加压送风正压值,在楼梯间的适当位置、每层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

13、用前室设置压力传感器,控制加压送风机出口处的旁通泄压阀,调整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的余压值。加压送风口采用常开风口时,前室应采用带启闭信号的常闭防火门,并在加压送风机的出口处装止回阀或电动调节阀,防止空气倒灌。8.5.7 地上和地下部分在同一位置的防烟楼梯间需要设置机械加压送风时,加压送风系统分别设置。地下层数较少,为减小加压送风口面积,地下部分每层都设加压送风口。当地上发生火灾时,由消防控制室电讯号控制开启地上部分加压送风系统风机;当地下发生火灾时,由消防控制室电讯号控制开启地下部分加压送风系统风机。合用一个井道,风量叠加,且均满足地上、地下加压送风系统的要求8.6 通风空调系统的防排烟措施

14、 8.6.1 下列情况之一的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道应设防火阀:管道穿越防火分区处;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及重要的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穿越变形缝处的两侧;防火阀的动作温度宜为 70。8.6.2 厨房、浴室、厕所等的垂直排风管道,应采取防止回流的措施或在支管上设置防火阀。8.6.3 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管道等,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但接触腐蚀性介质的风管和柔性接头,可采用难燃烧材料制作。8.6.4 管道和设备的保温材料、消声材料和粘结剂应为不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穿过防火墙和变形缝的风管两侧各 2.00m 范围内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及其粘结剂

15、。8.6.5 风管内设有电加热器时,风机应与电加热器联锁。电加热器前后各 800mm 范围内的风管和穿过设有火源等容易起火部位的管道,均必须采用不燃保温材料。8.6.6 空气中含有易燃、易爆物质的房间,其送、排风系统应采用相应的防爆型通风设备;当送风机设在单独隔开的通风机房内且送风干管上设有止回阀时,可采用普通型通风设备,其空气不应循环使用。8.6.7 通风、空气调节系统,横向应按每个防火分区设置,竖向不宜超过五层,当排风管道设有防止回流设施且各层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进风和排风管道可不受此限制。垂直风管应设在管井内。8.8 其他8.8.1 厨房、卫生间采用专用排风道,由电气专业预留电源插

16、座。卫生间通风器由用户自行安装。8.8.2 变配电室设置独立的送、排风系统。排风温度不高于 40,并设置空调降温系统。8.8.3 泵房、热力机房、中水处理机房、电梯机房、公共卫生间和浴室等处采用机械通风统,以消除余热余湿和有毒有害气体。换气次数按下表:房间名称 换气次数(次/h) 备注 房间名称 换气次数(次/h) 备注卫生间 10 中水泵房 10电梯机房 10 换热机房 12电信机房 10变配电室 经计算确定 40生活水泵房 4消防水泵房 48.8.4 设置气体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及储瓶间的通风,火灾时防护区内的通风、空调管路能自动关闭,火灾后防护区进行通风换气,排风机开启装置设置在防护区外。9

17、.自动控制9.1 根据业主对本工程的使用要求及为更多的节省能源,本设计设有与本工程级别相适应的空调通风自动控制系统。9.2 送风机和排风机的控制,设手动和自动启停控制,控制内容包括:送、排风机应与其进口的电动风阀联锁,联锁启动顺序为:电动风阀、风机,停机时顺序相反;风机自动运行状态监测;风机故障报警;风机进出口压差过低报警,风机在预定时间启停控制。9.3 消防控制系统应与空调 DDC 控制系统兼容及通讯,在火灾时应通过消防控制系统直接启停进入 DDC 系统的设备。消防控制系统的说明详见电气专业图纸。10.节能环保10.1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符合节能设计标准限值的,其热工性能符合节能要求;围护

18、结构热工性能指标不符合节能设计标准限值的,经权衡判断计算,判定围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符合节能要求。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空调采暖运行时的冷热损失。空调采暖管道的保温材料和厚度均符合公共建筑节能标准要求。10.2 房间内的温度、湿度、新风量、风速等设计参数,满足节能设计标准中的设计计算要求。节能计算文件,符合现行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10.3 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和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满足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10.4 分体热泵空调机组性能系数 COP 值大于 2.6,满足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10.5 建筑物热力入口和冷热源出口安装计量装置,按 80%设计流量作为热量表的

19、额定流量。以方便管理,提高用户节能意识。10.6 降噪减震措施:空调、通风及制冷设备均采用低噪声设备,并设减振垫、弹性吊架等减振装置。空调机、通风机进出口风管均设软接头、必要时设置消声设备。机房门、墙、楼板均由建筑专业作隔声、吸声处理,机房采用防火隔声门。为满足各使用场合的噪声要求,对振动设备进行隔振处理,有噪声设备采取消噪措施。地上机房考虑隔声、隔振,尤其是临近会议室,等要求安静的房间机组,墙体等应做好消音,降噪处理。临近办公室的屋面送、排风机等设备应也采取严格的降噪措施,以免影响周围环境。穿越机房围护结构的所有管道和安装孔洞周围的缝隙都严密封堵。10.7 环保措施:进风口、排风口、补风口合

20、理设置,防止短路,相对位置满足相应规范要求,排风系统尽量做到高位排放;所有对外的排风口、新风口均设防虫网;厨房灶台排风经灶台排风罩的油烟过滤器后,再经油烟过滤器处理后达到国家相关的排放要求后再高空排至室外。10.8 设备、管道的设置便于维修、改造和更换。11.管道材料及保温:11.1 冷热水供回水管道,DN50 采用热镀锌钢管焊接, DN50 采用无缝钢管焊接。无缝钢管的规格尺寸如下:DN50 DN70 DN80 D N100 DN125 DN150 DN200 DN250 DN300 DN350D603D763.5D893.5D1144.5D1334.5D1595.0D2196.0D273X

21、7D3258D3779.011.2 冷凝水管采用热镀锌钢管,螺纹连接,并应采取防结露措施,20mm 厚难燃 B1 级柔性泡沫塑料保温。11.3 采暖地下室供回水干管和管井内立管及与其连接的支管选用热镀锌钢管;连接支管阀门后到分集水器之前的管道,室内连接散热器的明装供、回水支管。铜管件与 PB 管材直接接触的表面必须镀镍。11.4 风管及静压箱均采用镀锌钢板制作,法兰连接,钢板厚度及法兰大小按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 选用。11.5 空调冷热水管、冷凝水管及地面辐射供暖供回水干管、室外上水管采用难燃 B1 级柔性泡沫塑料保温。采暖热水管采用离心玻璃棉保温,保温管外部用 0.5

22、mm 铝皮作保护层。保温层厚度见下表:绝热材料离心玻璃棉 柔性泡沫塑料管道类型公称直径(mm) 厚度(mm) 公称直径(mm) 厚度(mm)冷或热合用管(管内介质温度 DN40 35 DN50 25DN50DN100 40 DN70DN150 28DN125DN250 45560)道DN300 50DN200 32DN50 50DN70DN150 60冷或热合用管(管内介质温度095)道DN200 70不适宜使用11.6 空调送回风管、经处理后的新风管均采用难燃 B1 级柔性泡沫塑料保温,厚度30mm。 11.7 建筑物热力入口和冷热源出口安装计量装置,按 80%设计流量作为热量表的额定流量。

23、建筑热力入口采用内置电池的整体式热量表。接口管径小于 DN80 时,采用机械式旋翼热量表,接口管径大于等于 DN80 时,采用超声波流量计。11.8 水管管径 DN50 的阀门采用铜截止阀,管径 50DN300 的阀门采用蝶阀或闸阀,DN300 的阀门均采用蜗轮蜗杆蝶阀。所有阀门应设置于便于操作及检修的位置;调节阀及平衡阀应有调试记录报告;电动阀、手动阀、止回阀、水过滤器在安装前应按有关规定做质量检查,质检合格后方可安装,安装时应注意水流方向。12.施工安装12.1 设备基础由土建专业预留,所有设备基础均应在设备到货且校核其尺寸无误后方可施工。基础施工时,应按设备的要求预留地脚螺栓孔(二次浇注

24、) 。12.2 尺寸较大的设备应在其机房墙未砌之前先放入机房内。12.3 设备均由由厂家配减振器及减震垫。12.4 本设计图中所注的散流器风口尺寸除特殊注明外均指其颈口接管尺寸,风口材质除装修要求外,本工程所有风口均采用铝合金风口,颜色按装修图要求选用。12.5 本设计图中所示的管道式风机仅表示其安装位置,风机安装时应注意风机的气流方向与本图所要求的方向相一致。12.6 本设计按装修吊顶为可拆卸的活吊顶考虑。若装修设计中某些部分吊顶不能方便拆卸,则应在风阀。水阀及风机盘管等需要检修的设备及附件下部的吊顶上预留 600X600 吊顶检修孔。12.7 通风管道穿越防火墙时加(70)防火阀,风道穿过

25、防火墙时,其缝隙应采用防火材料紧密填塞。采暖空调管道 ,当必须穿过防火墙时,应采取防火材料,将其周围的空隙填塞密实。12.8 金属风管与土建风道连接处做法见 91SB6/10。屋顶风机吸风口及其它裸露在外的部位加防虫网。竖向风道风道应严密,尽量减少漏风量。加压送风金属风管采用厚度为 1mm的镀锌薄钢板,咬口制作,翻边连接。通风井由结构专业预留,建筑做法详见建筑专业图纸。12.9 消声器采用阻抗复合消声器。消声器的接口尺寸与所接风管尺寸相同。12.10 风管与空调机和进排风机进、出口连接处应采用复合铝箔柔性玻纤软管,设于负压侧时,长度为 100mm,设于正压侧时,长度为 150mm,凡用于空调送

26、风的软管均要求配带外保温(25mm)。12.11 室内系统直埋管道敷设时,各专业间应协调配合施工,减少管道交叉,无法避免时采用管道过桥管处理。管道与柱子冲突处绕柱安装。12.12 直埋管道在封闭前,应该做好试压工作,试压合格方可进行下步工序,同时做好暗装管道的位置标记和隐蔽工程的验收记录工作。12.13 所有水系统的设备、阀门及附件的承压力不小于 1.6MPa12.14 管道试压按照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的有关规定执行。管道系统水压试验合格后,进行吹扫和清洗。12.15 所有水系统应做平衡调节,按照系统流量逐级进行平衡调节,所有平衡阀均应有调试报告记

27、录;供热计量技术规程第 5.2.1 条要求工程竣工验收必须进行水力平衡检测,并提供检测报告。12.16 前室及走道至户内埋地设于垫层的采暖管道作法详见 05N1-51。12.17 冷、热水管道应避免穿越防火墙,无法避免是应预留钢套管,并在穿墙处设置固定支架;管道穿楼板处应预埋钢套管,套管应高出地面 20mm,套管直径应比管子大 2 号;管道与套管之间的空隙应以耐火材料填封;管道穿越建筑基混凝土墙、变形缝时,应设管沟,缺乏条件时设置套管,其套管必须在土建施工时预留。施工时请与土建专业密切配合,核实楼板剪力墙基础留洞无误后再施工。12.18 管线交叉时,避让原则为:有压管让无压管;小管让大管。施工

28、期间请参照其它专业图纸配合施工。12.19 下列情况下管道应进行保温保冷处理:管道位于室外、非采暖房间及有冻结危险的地方的管道;敷设于技术夹层、管沟、管井、阁楼、天棚内的管道;必须确保输送过程中热媒参数不变的管道;热媒温度高于等于 80、有烫伤危险的部位;采暖总立管。12.20 水管保温前应先除锈和清洁表面,然后刷防锈漆两道,再做保温。水管与其支吊架之间应采用与保温层厚度相同的经过防腐处理的木垫块,安装完成后,支吊架应做保温喷涂。12.21 管道支吊架参照国标 05R417-1,以坚固美观为原则由安装单位自行处理。12.22 设备和管道的涂漆程序和要求按 GB50235 的规定进行。12.23

29、 干管支管段上的分支管道应避免“T”字型直接接出,应采用羊角弯做法“ ”12.24 冷、热水系统的水平干管安装坡度为 0.003,不应小于 0.002,散热器供回水支管坡度大于 0.01,坡向有利于空气排放和管道泄水,高点设置放气,低点设置泄水。凝结水管干管坡度不应小于 0.003,冷凝水盘的泄水支管坡度不应小于 0.01,沿水流方向,机房内的空调机组凝结水管排至该机房地漏处,其管径按到货机组所带的实际管径配管,凝结水出口处应做存水弯,其水封高度不小于 50mm。12.25 设备及管道均应做流向标志和介质种类标志。冷热水及冷却水管道每隔 2m 做一色环(300mm 宽), 并用同一颜色箭头标明管内水流方向。各管道及其颜色如下:冷冻水蓝色;热水绿色;冷(热)水管道黑色;其余管道为银白色。12.26 管道标高:圆形风管以管中心计,矩形风管以管顶计。冷、热水管道标高以管中心计。风管标注均以宽高标注。风管的标注均为内腔净尺寸。所注标高均为距管道所在楼层建筑层相对标高,以 B+X.XX 表示。12.27 其他未尽事宜按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 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 (JGJ142-2012),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411-2007 )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