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年级科学集体备课.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547437 上传时间:2019-07-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科学集体备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级科学集体备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年级科学集体备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年级科学集体备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三年级下册科学单元集体备课第一单元 常见的力一、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本单元学习,让学生明白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它存在于我们周围,有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有物体之间相互接触而形成的摩擦力;有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弹力;有基本粒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核力这些无处不在的力,每时每刻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关注。2、让学生能根据自己日常生活的经验,对各种力的现象进行解释,但是他们还不能通过比较科学地、积极地探究各种力的现象来认识力。3、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物质世界中的具体内容标准:知道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力有大小和方向;知道弹力、摩擦力等

2、生活中常见的力;探究怎样才能让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磁铁的两极,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二、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进行探究,让他们对力的各种现象有一个亲历的活动,探究科学的秘密,体验成功的乐趣。2、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3、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绘制简单图表;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三、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本册科学教科书的第一单元,学生在第一册科学学习的基础上,转承到本册教学内容上。小学生经历了第一册科学学习,对科学学习有了

3、一定的基础。本单元在“制作能力” 、 “猜想与假设” 、 “表达与交流”等科学探究方面,延续了第一册教科书的培养要素,进行了有效的深入。在“利用证据、逻辑推理及想象建立假设”、 “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等科学探究方面,本单元给学生搭建一个操作的平台,在科学探究的构建逻辑上,体现了一个上升的趋势。因此本单元的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目的使学生逐步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四、主要内容:本单元包括六课内容,分别是小车的运动 、 玩滑梯的启示 、 跷跷板 、 指南针 弹簧的学问 、 有趣的磁铁 。主要研究推力和拉力、摩擦力、弹力、磁力等有关力的内容。五、教学建议:本单元的科学探究主要

4、侧重于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制作简易科学模型;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侧重于养成想知道、爱提问的好习惯,培养乐于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情感。本单元课与课之间存在着紧密地联系, 小车的运动主要让学生通过设计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体会生活中的推力和拉力,理解力的大小和方向,以此为生发点和生长基演化出探究摩擦力的玩滑梯的启示 ,探究弹力的弹簧的学问 ,探究磁力的有趣的磁铁等课题。同时,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根据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把本单元的各课活动内容定位在“游戏”的范畴之内,因此又衍化出跷跷板 、 指南针两个课例,引导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发

5、现各种力的显著特征,通过设计改变变量的探究实验寻找各种力规律性的变化。六、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小车的运动第二课时 鞋底花纹的启示第三课时 跷跷板第四课时 弹簧里的学问第五课时 有趣的磁铁第二单元 地球的外衣 单元集体备课单元内容 :本单元由空气在哪里 、 热空气 、 风的形成 、 地球的大气层四课组成,主要研究空气、风的成因、大气层、风与生活的关系等方面的相关内容。 单元目标 : 1、能从不同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通过对风的研究,使学生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2、通过搜集大气层、风的成因、风的善恶、风的故事等方面的有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

6、整理和分析,使学生会查阅书刊或其他信息源。 3、通过观察、实验、制作后的表达与交流,使学生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对研究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过程和结果。 4、在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中,主动提供自己的资料和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愉快。通过制作降落伞、帆船的活动,使学生学会欣赏、评价他人的作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5、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通过对大气污染、臭氧洞及风的善恶的认识,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会对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6、认识大气层对地球及地球上动物、植物、人的意义。探究

7、影响降落伞降落快慢的因素。会做风的模拟实验,探究风的成因,并能推测自然界中风的形成。认识各种各样的风及风的两面性。利用小帆船观察风与帆的关系,实验探究风对帆的意义。 学生认知基础分析: 学生对自然界中的风已有较丰富的感知,但对风的形成及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没有形成深刻的、整体的认识。为了让学生关注大气层及风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地球大气层的基本情况和地球上风的成因,通过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资料、调查访问等方法研究蕴藏在其中的科学道理,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会查阅书刊及其他

8、信息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第三单元土壤与岩石单元备课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会描述所观察到的事物的形态特征;在观察实验中了解土壤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和影响。2、初步学会在实验前进行猜测,提出探究思路,并能自己设计实验验证猜测。3、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探究的过程和结果。4、会查阅书刊以及其他信息源,搜集、整理、运用有关资料,关注土壤的现实状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尊重证据,关注身边的科学,关注身边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如:无土栽培。2、乐于参与各项探究活动;喜欢大胆想象、发表不同的见解;能够参与中长期的科学探究。3、在讨论、交流中意识到,人与自然

9、应和谐相处;从种植试验中体验珍爱生命、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情感;形成保护土壤的意识。科学知识:1、知道土壤的构成以及土壤的种类。2、通过设计实验验证土壤成分、特点和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3、了解植物生长需要土壤及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4、了解常见岩石的特征,能用不同的标准对岩石进行分类;制作和观察各种岩石标本。5、意识到人类生存与陆地物质的密切关系及保护陆地物质的重要性。本单元由土壤里有什么 土壤的种类 土壤与植物 认识岩石 做个岩石百宝箱五课组成 第四单元动物王国单元备课课时:7 课时单元内容本单元包括五课,依次是蚂蚁 、 它们都是鸟 、 猫和兔 、 多样的动物 ,是在学生认识了身边

10、常见动物,了解了四季动物活动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动物,让学生能用合适的方式表述观察结果,能对动物进行分类,了解常见不同类型动物的特征,扩大学生对生命世界的认识范围。教学目标科学知识:、认识常见动物的几种类型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归纳动物的共同特征。、了解更多的动物种类,感受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认识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观察动物或动物标本,指认动物的一些主要器官。科学探究:、能对自然界的动物进行观察,提出不同的问题。、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事物的形态特征。、能用简单工具对物体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并能

11、用图和文字表达。、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建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喜欢大胆想象,意识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愿意合作与交流,珍爱生命,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2、尊重证据,关注身边的科学,关注身边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3、乐于参与各项探究活动;喜欢大胆想象、发表不同的见解;能够参与中长期的科学探究。4、在讨论、交流中意识到,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从种植试验中体验珍爱生命、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情感;形成保护土壤的意识。学生认知基础分析身边的科学每时每刻

12、影响着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但他们往往不能有意识的去关注和研究。本单元以动物为探究对象,设计丰富多彩的、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学生通过亲历活动,初步感悟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我们也能做科学。第四单元 动物王国 单元备课一、单元教学资源本单元包括四课:蚂蚁 它们都是鸟 猫和兔 多样的动物 。本单元是在三年级上册学生认识了身边常见动物,给动物简单分类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观察动物,并能用合适的方式表述观察结果。对动物进行科学分类,了解常见不同类型动物的特征,扩大学生对生命世界的认识范围;联系后边的教科书,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复杂关系,拓展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对生物进化的理解、对生物科学

13、技术的发展等问题的探究。二、教材分析该单元由对昆虫、鸟、哺乳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探究连接而成的,动物知识的整体性强。 蚂蚁一课,借助对蚂蚁特征的探究,归纳昆虫类的共同特征;它们都是鸟一课,借助对常见的鸟的观察,归纳哺乳动物的特征;多样的动物一课,借助对青蛙、蛇、鱼等常见动物的观察与研究,归纳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鱼类的共同特征,从而使学生对动物的多样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三、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用简单的工具对动物进行比较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或文字表达。2.能尝试用归纳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合理的解释。3.能制作简易的昆虫模型。4.能用各种感官对动物进行比较细致

14、的观察,并能用图或文字表达。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长时间观察、探究的兴趣和能力。能对鸟类等小动物进行长时间的观察研究。2.培养珍爱生命的情感和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的价值观念。3.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科学知识:1.认识常见动物的几种类型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2.归纳动物的共同特征。3.了解更多的动物种类,感受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四、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常见动物的几种类型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2.归纳动物的共同特征。3.能制作简易的昆虫模型。4.能用各种感官对动物进行比较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或文字表达。五、课时安排本单元共 4 课,每课

15、 1 课时,公用 4 课时。第五单元 电的本领 集体备课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由灯泡亮了 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 谁的本领大 安全用电四课组成。本单元是以探究电的本领为主的单元,它在整套教科书中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从能力培养方面来看,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神秘感,学生的探究欲望很高,探究空间很大。这也正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创新设计能力、资料的搜集能力、分析能力、小组合作能力、表达交流能力的契机,这些能力同样也会影响到学生以后探究活动的开展。二、教学资源分析本单元课与课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灯泡亮了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切入点,从拆装手电筒开始展开探究。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

16、基本的电器元件及其作用,探究如何组装简单的电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是对电路知识的进一步探究,初步了解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式串联与并联;谁的本领大的学习又为安全用电作了相应的准备。四课内容中,前两课是基础,后两课是应用和深入,层层展开,环环相扣,有机结合,为学生学习掌握与电有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三、单元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能提出探究活动的思路,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探究性实验,并做实验记录;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绘制简单图表;会查阅书刊或其他信息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科学对生活生产的影响,意识到要关注新科技、新发明,

17、并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我们的生活;在观察、实验活动中体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3科学知识: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认识电这种能源的特点、作用,并能够组装简单的电路;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正确使用常见的用电器,了解安全和用电常识。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认识电这种能源的特点、作用,并能够组装简单的电路;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正确使用常见的用电器,了解安全和用电常识。教学难点: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探究性实验,并做实验记录;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绘制简单图表。五、单元课时安排本单元一共 4 课,各用 1 课时,共用 4 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