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王冬青老师执教的画杨桃有感连日来,利用业余时间观赏了许多课例,其中,王冬青老师执教示范课画杨桃 ,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于是,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我认为,本课有以下特色。一、课题导入,注重设疑激趣上课伊始,王老师就进行了实物展示,让学生观察杨桃的外形、颜色,说说杨桃的味道等特点,为课文内容的学习作了铺垫。由课题入手,让学生质疑问难,表扬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同学,检查课文预习情况,这都是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自然而然地激发起学生研读文本的兴趣,为和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教学过程,注重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在语文教学中是很重要的,因此,王老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并体会同学
2、们第一次的嘲笑。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读文中同学们嘲笑的句子并体会同学们嘲笑的语气。与此同时,老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用学生的亲身体验对文本的理解。特别是在理解老师的态度和做法时,重点抓住“审视”一词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在老师这一连串的动作中,哪个词最能体现老师和同学们的态度截然不同?学生说是“审视” ,这时马老师让学生把老师当作杨桃做做审视的动作。然后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审视”一词的内涵。三、注重朗读指导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在这节课上,通过让学生自己找出在看到“我”的画后,老师和同学们的各自反应,
3、重点找出他们说的话,动作和神情,通过不同的态度进行对比,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借此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读好人物的话。尤其是同学的两次回答,第一次回答:“不像!”“像五角星!” ,第二次回答:“不像。 ”“像五五角星。 ”两次回答内容相同,但是语气却不同,这里既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又让学生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从中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一 环节中,学生在课文中找得很准确,而且在朗读时孩子们的语气很好,让听的人很容易感受到文中人物的心理。马老师为了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进行想象:如果你们就是这些嘲笑别人的同学,看到刚才的这一幕,你们想说些什么?这样安排,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训练了学生的口语
4、表达,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其中道理: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角度不同,样子也就不同;不要随意嘲笑别人。四、注重拓展升华“大语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圆形的完整结构,学完了课文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结束,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又一开端。因此,语文教学应该有一个拓展延伸的过程。在本课的教学中,不仅注重了知识的拓展,而且还注重了情感的升华。王老师送给了学生几句名言,起到了拓展升华的作用。同时,也为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作了很好的铺垫。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至理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当然,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堂课也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诸如教师的引导机智、应变机智和评价机智
5、都有待加强。希望我们能相互切磋,提高教学业务。这篇课文里的对话很多,而且又要抽出时间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蕴含的道理,所以我并没有展开来读,而是抓住课文里很特殊的两组句子(“不像!” “像五角星!”和“不像。 ”“像五五角星。 ”)比较后再来引导学生个性化朗读。刚开始学生在充分理解老师和同学态度变化后,就基本明确同学们由“嘲笑”到“惭愧” ,抓住这一点,我马上让学生想象,该怎么读好这两句,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之后,我模仿课文,在师生之间进行对话,在朗读中,还有的同学带上了表情动作。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学生以个性化的方式走进文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发现,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去想象,最后在敞开心扉
6、的对话中,在表达阅读感受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理解文本、感悟文本。在课堂上,教师是知识的指导者、引导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教材,机智地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灵活地加以引导,课堂上教师能够机智的处理问题,会让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在教学画杨桃一课时,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机智是课堂的灵魂。在教学中由于自己的教学不够机敏,致使课堂上的许多亮点没有爆发出来。我认为在课堂上需提高引导的机智和评价的机智:一、提高评价的机智在教学画杨桃一课时,由于缺乏评价的机智,导致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不够到位。如一个学生在谈到自己是否喜欢文中的同学们时,他说:“我既喜欢,又不喜欢。喜欢是因为同学们很爱笑
7、,不喜欢是因为同学们没有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画的。 ”我在处理学生这个问题时,评价不够到位,致使问题的解决不理想。老师如果这样引导“笑” ,有很多种,我们都希望自己能笑口常开,你一定也喜欢笑,但是文中同学们的哈哈大笑是一种什么样的笑。 ”学生回答:“是嘲笑。 ”那么你还喜欢同学们的这种笑吗?这样自然引导让学生在谈“笑”中明辨是非,然后老师随之引导,此时你想对那些发笑的同学们说些什么?而文中的老师又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这样就水到渠成的进行过渡,引导学生体会了文章的中心。再如,一个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时,说到: “在了解了别人的想法后,如果他做错了再去嘲笑别人。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老师
8、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这一说法没有及时给予评价。由于自己的心急,导致一个教学闪光点被扑灭了。如果我能及时让其他学生对这位学生的说法进行评价,说说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学生就会各抒己见,说明自己的看法。课堂上就会出现不同的声音,思维产生碰撞。同时也进一步地深化文章的主题: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二、提高引导的机智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它可以让学生杂乱的思维变的有序、深刻;同时也能使知识的掌握更具条理性。而我在教学画杨桃一课时,恰恰忽视了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如当学生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不是用简洁的语言进行叙述,而是在复述课文时。我这样处理会更好:再找一个学生用概括的语言说说主要内容,然后引导,我们在说文章主要内容时,如果能用简短、概括的语言叙述就会更好,而你好像是在复述课文内容。这样一引导学生就知道如何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对其他同学也起到指导的作用。再如,在教学理解老师的一段话时,如果这样处理学生的理解就会更深刻些。让学生把老师说的这段话都来读一读,再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学生的思路就会更清楚,理解起来会更顺畅。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当发现学生读的并不理想时,教师加以示范朗读,效果就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