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五章 群体动力理论.ppt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8527034 上传时间:2019-07-01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 群体动力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第五章 群体动力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第五章 群体动力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第五章 群体动力理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第五章 群体动力理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五章 群体动力理论,第一节 群体规范与群体压力,群体动力理论是心理学家勒温(K. lewin)于1932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一系列研究的基础上创立的。群体动力理论借用了物理学中的“力场”观念,描述群体行为的产生机制。所谓群体动力是指群体行为的动力与方向。研究群体动力,就要研究影响群体行为的诸因素。,一、群体规范群体规范是群体成员所共同接受并遵守的行为标准与行为准则,它是一个群体能保持一致的基本因素,它是由价值观、心理、行为方面的相互接近达成一致而形成的。 1.群体规范包括 正式的明文规定的准则 非正式的、在群体生活中自然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标准,2.群体规范的功能支持群体的功能 群体行为的导

2、向功能 评价、控制功能 群体行为的合力功能,3.群体规范的形成方式沿袭已有规范 首次活动就可能形成规范 重要事件 故意决策,二、群体压力群体压力是指由于群体规范的形成而对其成员在心理上产生的压力。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主要通过群体规范所形成的群体压力而起作用。,阿希试验,1.群体为改变个体行为所采取的压力一般有四种类型: 理智压力 舆论压力 感情压力 强制压力,2.群体对个体施加压力一般要经过如下四个阶段: (1)合理辩论阶段 (2)劝诱阶段 (3)攻击阶段 (4)隔离阶段,第二节 群体意识与群体士气,一、群体意识群体意识是指成员对群体的态度,或称以群体为主体的意识。这是某一特定群体内占主导地位

3、的、对群体本身及所从事工作的看法。群体意识包括了理想、价值观、道德标准、工作态度等成分。,1.影响群体意识形成的因素多种多样,主要有如下几种因素:(1)特定群体构成 (2)工作任务的特殊性 (3)其他,2.群体意识对行为的影响:首先,它影响群体行为的方向。 其次,群体意识影响群体行为的强度和持久性,也影响成员的态度变化。 最后,群体意识对群体的支配是不全面的,它不支配个人的具体行为,也不会使每个人都表现出共同的行为,它只指出群体成员行为的大致方向。,二、 群体士气 1.含义群体士气又称团队精神,由群体的工作精神和成员对组织的积极态度组成。,2. 群体士气与生产率、绩效的关系 戴维斯认为,在士气

4、和生率之间,至少有三种组合。,3.影响士气的因素 个人、群体、组织目标之间的一致性; 内部团结性; 报酬合理性与需求满足公平; 民主性等。,4.高士气并不是实现管理目标的充分条件高士气是实现管理目标的一个必要条件,但却不是一个充分条件。没有工作导向和其他辅助,仅仅保持高士气当然是不够的。,第三节 群体冲突与沟通,一、群体冲突 1.含义 群体冲突是指群体内或群体间两种目标的互不相容和互相排斥性。 2.类型 (1)按冲突的社会性程度分 个体心理冲突 群体内个体间的冲突 群体之间的冲突,群体内个体冲突和解决方式,(2)按冲突的性质分 建设性冲突 破坏性冲突冲突量与组织绩效,3.冲突的发展过程 潜在阶

5、段,或称潜伏期。 交锋阶段。 全面公开阶段。 解决冲突阶段。,4.解决群体冲突的原则与方法 解决群体冲突的原则 发展建设性冲突,消除破坏性冲突。 发扬民主,鼓励发表不同意见。 加强信息沟通,提倡交换意见,互相理解、信任、谅解与支持。 分清是非,公正解决冲突,不可是非不清,偏袒一方。,解决群体冲突的方法 沟通解决。 协商解决。 仲裁解决。 权威解决。 吸收、合并。 设置新的较高层次的目标。,二、群体沟通 1.群体沟通的意义 群体信息沟通是指群体内外人与人之间传递和交流意见观点、思想感情、信息情报的过程。 群体信息沟通的主要目的有: 控制。 指导。 激励。 决策。 反馈和评价。 信息交流。 社会需

6、要。,2.群体沟通的类型 (1)按信息沟通的媒介分 书面沟通 口头沟通 非语言沟通 (2)按信息沟通的方向分 垂直沟通 平行沟通 斜向沟通,(3)按信息沟通的渠道分 正式沟通 非正式沟通 (4)按信息传递方式分 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3.信息沟通的原则与要求(1)原则明确的原则 完整性原则。 战略上使用非正式组织的原则,(2)要求 力求表达清楚。 传递力求准确。 避免过早的评价 消除下级人员的顾虑。 主管人员必须积极进行沟通联络 对情报沟通过程加以控制,4.信息沟通分析 周哈利窗,5.有效沟通的障碍 信息本身的障碍 信息源方面的障碍 信道方面的障碍 接收方面的障碍,6.沟通的

7、改进 下行沟通的改进 上行沟通的改进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第四节 群体决策与群体竞争,一、群体决策所谓群体决策是指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备选行动方案中确定一个的过程。与个人决策相比,群体决策的优越性在于: 可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避免主观片面性; 有利于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有利于决策的贯彻执行。但这并不否认个人决策的作用 。,1.群体决策的策略 简单多数策略 等级累计策略 最小离差策略 最优预见策略,2.群体决策的方法 头脑风暴法 德尔菲法 提喻法 方案前提分析法 非交往型程式化决策法,二、群体竞争 1.竞争的作用 竞争有利于激发经济实体的活力。 竞争可以改善群体人际关系,增强群体内聚力 竞争有利于人

8、才的成长和培养 竞争有利于变革旧的传统观念,2.影响竞争的因素 传统观念的障碍 体制弊端的障碍 竞争两重性导致的障碍 不正当竞争造成的妨碍,3.对竞争的组织管理 强化竞争意识 树立良好的竞争道德 对竞争给以正确的引导明茨试验,第五章 群体内聚力,一、含义 群体内聚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这一概念包括了三层含义: 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 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向心力。 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紧密程度,二、影响群体内聚力的因素1内部因素 领导威信与领导方式 目标设置与目标结构 群体成员的一致性 群体规模 群体内部的奖励方式 群体成员需求的满足对群体的依赖性,2.外部因素 群体间的竞争 群体的社会地位,三、群体内聚力与生产效率群体内聚力和工作、生产效率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通常情况下,高内聚力的群体,其职工的士气和满意度都比较高,有益于群体目标任务的完成。但是不能绝对认为内聚力高,生产效率与生产水平就必然高。,内聚力与诱导关系图,内聚力、诱导同生产率的关系,四、群体内聚力的测量 方法: 测量群体内个体之间的吸引力; 测量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 测量群体成员与该群体接近和认同程度; 测量群体成员表示愿意留在群体内的意向; 上述四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内聚力的计算公式:,测量集体团结性的指标群体价值观念的一致 群体成员积极行动的情绪认同 群体成员对工作对象的观点一致,谢谢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