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化学教学有关技能与策略,第一节、化学教学的基本技能第二节、化学教学的基本策略,教学能力是教师素质的核心。而教学能力的体现主要是通过运用教学行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策略是依据教学活动的行为方式特点和教学功能特点,对一类教学行为的概括,可以集中描述、示范和模仿,是基本的、稳定的教学行为。因而教学策略的学习和应用水平,对教学能力的整体发展有直接关系。,我们采用“任务分析”和“活动分析”技术,将复杂的教学活动进行分解,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分类,提炼出若干的教学技能。每项教学技能是由一类在教学功能上有某种共性的教学行为构成,由理论阐述和对具体教学行为的模式描述,使教学行为成为可观察、可示范、可操
2、作、可反馈评价的训练模式。,第一节、几种基本教学技能,(一)导入技能 (二)板书技能 (三)提问技能 (四)展示和演示技能 (五)讲授技能 (六)强化技能 (七)结束技能,(一)导入技能,导入技能是教师在进入新课题时运用建立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形成学习动机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这类教学行为广泛用于上课的开始,或进入新单元、新段落的教学过程。,1.导入技能的功能,( 1)引起对所学内容的关注,使学生进入学习的准备状态; (2)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 (3)承上启下,以旧引新,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4)使学生明确教学活动的目标。,2.导入技能的构
3、成要素,(1)引起注意 (2)激起动机 (3)组织指引 (4)建立联系 (5)进入课题,(1)引起注意,导入的构思与实施,要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心理活动保持在教学行为上,使与教学活动无关的,甚至是有碍的活动迅速得到抑制。只有学生专心于导入活动,才能从教学之始就得到鲜明的反应,使之注意学习,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已经引起注意的标志是:同学们举目凝视、或侧耳细听、或凝神思考、或紧张屏息、或议论纷纷、或精神为之一振,(2)激起动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发对新知识学习的动机,是导入技能的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也是导入技能的基本要素之一。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在化学教学的导
4、入过程中,以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和认识兴趣为目的的教学行为,是教师为激发学学动机经常采用的方式之一。,(3)组织指引,在集中注意和激发动机的基础上,学生将面临学习什么和怎样去学的问题。为此,在导入过程中,教师通常还要帮助学生认识新课题的教学目标,即预期通过教学,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情感等将产生哪些变化,并明确按怎样的程序和运用什么方法去学习。这就是导入过程中的组织指引。有效实施这些教学行为,能够把学生引导到目的明确、控制有序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程序之中,对理解和优化新课题的教学过程发挥定向和指导作用。,(4)建立联系,建立联系,是指在导入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新知识与旧知识间联系的教学行为,能否有效
5、地建立联系,往往是学生能否真正进入新课题学习情境的关键。 学生是在己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的基础上去学习新知识的。因此,教师应该依据新课题与学生原有知识结构间的内在联系,并结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与学习心理,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行为,自然、切实地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顺理成章地把学生引入新知识的学习,并帮助学生较容易地接受新的知识与技能,实现知识、技能与能力的迁移。,(5)进入课题,在一个完整的导入过程的结尾阶段,教师应该通过语言或者其他行为方式,使学生明确导入的结束和新课学习的开始。例如,教师可以在略加停顿后,用“下面让我们共同研究这个新问题”之类的语言,或者在黑板上显要位置写出要学习新知识的题目等
6、形式,向学生发出结束导入、进入新课学习的信息。,3、导入技能的类型,(1)直接导入 (2)联系旧知识导入 (3)联系实际导入 (4)运用演示导入,(1)直接导入,直接导入,是教师以简捷、明确的语言直接向学生提出学习课题和教学目标,以及学习内容的各个重要部分与教学程序,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诱发对新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的导入方法。 如果所要学习的内容是一类新知识或一个新领域,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不易找到知识的“生长点”,新知识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程序没有适当的范例借鉴运用,或者出于简化导入过程以优化课堂教学整体过程的考虑,均可选择直接导入。,(2)联系旧知识导入,联系旧知识导入,通常是以复习、提问或
7、做练习等教学活动开始,提供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进入新知识学习情境的导入方法。 如果教学内容中的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旧知识具有实质性的联系,而且这种联系学生可以理解、易于把握,则可考虑用联系旧知识的方法导入。导入的关键是教师要依据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发掘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新知识的“生长点”,从回忆,再现这样的旧知识入手,引导学生定向思维,适时地提出要学习的新课题,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自然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3)联系实际导入,联系实际导入,是以学生已有的经验或从教师提供的结合实际的实例为出发点,通过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讲解、谈话和提问等教学活动
8、,引起学生回忆、联想,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与求知欲,自然地进入新课题学习的导入方法。 如果教学内容中的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实质性的联系,表现为与学生日常生活中或教师提供的具体事例中形成的表象和观念的联系,而且这种联系学生乐于关注、可以理解、易于把握,则可考虑用联系实际的方法导入。联系实际,包括联系生活实际、生产实际、科研实际、史实和新闻等。,(4)运用演示导入,运用演示导入,是指教师运用实验或者其他教学媒体的演示,为学习新课题提供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思维,揭示并进入新课题学习的导入方法。 如果教学内容中新知识所需要的感性材料是学生
9、未曾接触过、未曾注意过的,或者新知识比较抽象,是语言不易表达清楚的,则往往可运用演示导入。演示包括实验演示、实物、标本、模型、挂图的演示和投影片、幻灯片、录像、电影等电化教学媒体的演示等。,4.导入技能的应用要点,(1)指向明确 (2)注意连接 (3)师生交流,(三)提问技能,提问技能是教师运用提出问题以及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反应的方式,促进学生参与学习,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启发思维,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类教学行为。 美国教学方法专家卡尔汉指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F.A.W.Diesterweg)说:“
10、运用基本方法的教师,即使在进行所谓科学的教学时,也反其道而行。他从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出发,通过一些影响学生的认识的问题来引起他们的主动性,而且不断地激发他们,引导他们获得新的认识和产生新的思想。”,1、提问技能的功能,1.定向作用 2.揭示矛盾和解决矛盾,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 3.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4.改善和加强师生的双边活动,2、提问技能的构成要素,(1)引入提问 (2)提出问题 (3)停顿 (4)分布 (5)探查指引 (6)反应评价,(1)引入提问,教师往往用简单明确的语言指出即将提出问题,以及提出问题的目的,作为提问的开始。以引入新课为目的的提问,是教师在提问开始时以集中学生注意并形成
11、听取和解答问题的期待为主要目的,引入提问的教学行为。 具体问题的提问意图,可以表述得更加明确。例如,“为了检查原理是否已经理解,我提一个问题”,“为了区别和这两个概念,我提一个问题”,等等。,(2)提出问题,提问技能的教学行为方式是教师提出问题和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反应。因此,提出问题,即教师陈述提出的问题并作必要的说明,应该是提问技能的关键要素之一。 陈述问题这是提出问题的主体部分。要用清晰、准确的语言把问题表述出来。问题的措词要适合学生的理解水平,表述要简练,措词的字面意义应与要表述的意义完全一致。句子不宜过长。,提示说明是提出问题的辅助部分。在学生回答问题前,教师可以根据需要提示运用什么知识
12、去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承上启下地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找出解答问题的依据。教师还可以预先提醒学生有关答案的组织结构,包括提示依据什么样的顺序回答(时间、空间或过程等),以及回答的详略或表述形式等。,(3)停顿,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需要有接受、思考和准备表达的时间。因此,教师提出问题后,应该安排适当的停顿。停顿,也是提问技能的一个要素。 不同学生对问题作出反应的速度以及表达能力不尽相同,停顿应该从学生整体水平出发安排,通常以多数学生抓紧时间能够初步完成思考过程为度。 教师则利用提出问题后的停顿,环顾全班,仔细体察学生的反应,包括学生非语言的身体动作与情绪反应,课堂气氛以及学生议论的内容等,从而把握学
13、生对问题的思考情况与介入程度,为调节提问的进程提供依据。,(4)分布,教师的提问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感到研究问题、寻求答案人人有责,每个人都有被指定回答的机会。切忌事先指定谁回答问题,然后再提出问题。对不愿意参加交流的学生,可在提问时将注意力适当地对准他们,即有所指向地望着某个或某些学生,但并不一定让他或他们回答问题,主要是促使其对问题进行思考。同时,不要随便接受喊出来的回答,假如教师经常从若干个学生喊出的答案中寻找正确答案,等于鼓励他们的喊叫,使提问无法控制,并制约了多数学生的参与。,教师提出问题后,必须细心观察学生的反应:哪些学生积极投入并且解决问题的进展较顺利;哪些学生对问题困惑不解
14、,无法回答;哪些学生对问题的研讨不感兴趣,没有动脑筋,只准备听取结论等。然后,分配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问题让他们回答。 要给坐在教室不同位置的学生以大致相等的回答问题的机会,特别要注意提问坐在后排或两边的学生,这些区域常常容易被教师忽视。,(5)探查指引,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思维受阻,无法作答,主要是问题跨度较大,学生在最初提问中未能建立起已有知识或方法与问题间的联系,教师往往要以有序的系列化的问题,设置认识阶梯,通过一系列子问题帮助学生发现困难所在,最终实现整个问题的解决。教师的这些教学行为都是提问技能中的探查指引。,探查指引的具体行为,澄清要求学生对初次的回答进行准确的概括,或者使答案意义
15、更简明的提问; 支持要求学生对初步回答的观点提供证据的提问; 准确要求学生注意初次回答中的错误,重新判断和组织一个答案。通常在教师指出回答的合理部分和错误并提供某些暗示后,要求学生再次回答; 表态在集体讨论中或针对已有的回答,给学生个人提供机会来表达他是否同意巳发表的观点;,关联要求学生再次确定他的回答与问题之间的关系; 举例要求学生对他的含糊不清的表达或概括,举出具体例子来说明他的观点; 辅助提问从较低认知水平的问题入手,逐步加深,通过问题系列以探查出学生在哪些层次的问题上思维受阻,针对问题加以指引和解决; 提示关键不同认知水平的问题有着不同的思考方法。应该针对该水平问题的思考方法和解决问题
16、的关键进行探查,并加以引导(详见本章提问的类型的有关内容)。,(6)反应评价,学生对问题作出回答后,教师要处理学生的回答,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反应评价,主要包括: 重复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重复学生的答案,或以不同的词句重述学生的答案; 更正教师指出学生回答的错误,给出正确的答案; 评论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 核查教师通过征询或谈话检查其他学生是否理解某学生的答案; 延伸依据学生的答案,引导学生思考另一个新问题或更深入的问题; 扩展就学生的答案加入新的材料或新见解,扩大学习成果或展开新的内容,3.提问技能的类型,(1)回忆提问 (2)理解提问 (3)运用提问 (4)分析提问 (5)综合提问 (6
17、)评价提问,(1)回忆提问,回忆要求学生能够再现知识,是低层次的、记忆水平的问题。化学教学中的回忆提问的问题主要包括:复述化学基本概念的定义、定律和原理;复述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再现化学用语、常用的计量单位及必要的常数;再现化学仪器的名称、使用方法和基本操作要点;复述化学实验现象等。回答这类问题不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所回答的内容学生只要记得就应该答得出来。,(2)理解提问,理解通常是指把握学过的知识的能力,包括对知识涵义的领会、解释或引伸(做某些推断)。化学教学中理解提问的问题主要包括:领会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化学反应规律的涵义、表达方式和适用范围的问题;从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解释化学现象的问题;
18、领会化学计算的原理与方法的问题;领会化学实验的原理、方法、操作过程和依据实验现象或数据推断出正确结论的问题等。,理解提问的应用范围比较广:它既可用来检查以前学过的知识的理解情况,又可用于某一个新知识的讲解过程及以后的巩固或作为课的结束使用。学生回答这类问题,仅仅能够再现知识是不够的,它要求学生在记忆的基础上,对知识的涵义有正确的领会,以及能够依据这种领会解释化学事实或引伸出必要的结论。和回忆提问相比,它是较高级的提问。 指导学生回答理解提问,关键要抓对知识涵义的领会。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研究问题涉及的知识或知识点,再剖析其涵义,对照问题的情境作出判断、解释或结论。,(3)运用提问,简单运用是指
19、将学过的知识运用于新的情境的能力,包括解决实际问题和解决新知识学习的问题。化学教学中运用提问的问题主要包括:运用化学概念、原理解决一些具体化学问题;运用元素化合物及有机化学知识解决物质简单制备、分离、提纯和检验的问题;运用化学计算解决化学中的定量问题;把化学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体事例的问题等。,(4)分析提问,分析是辨认整体中各个局部及其相互关系(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等)的能力。分析提问的对象事物是多因素构成的复杂事物或问题,学生仅仅记住学过的知识或单纯地领会和能运用各个有关知识是不够的。解答这类问题要求学生能够从复杂的事物或问题中识别各个条件与原因,或者找出条件之间、原
20、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为问题的解决寻找根据、进行解释、确定方法。 化学教学中的分析提问主要包括:分析概念、原理、规律的构成要素(要素分析);分析物质或事物的特性和同类物质或事物的共性(关系分析);分析产生复杂化学现象或事实的原因(原理分析)等。,(5)综合提问,综合是把零散的信息、资料组织成为新的整体以得出新结论的能力。综合提问的对象事物也是多因素构成的复杂事物或问题。解答综合提问,首先要尽可能充分地占有、筛选和发掘所提供的各个有用信息、资料,为综合作必要的准备。 化学教学中的综合提问主要包括:对概念、原理错误运用或错误表述的判断与纠正;运用已有的若干个概念、原理或规律于新的情境以推导出新的结论
21、;设计化学实验方案;实验装置的组合与剖析;依据几部分化学知识的内在关系,融会贯通,解决多因素的化学问题等。,(6)评价提问,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或规则判断事物或方案的价值或可行性的能力。回答评价提问所依据的标准或规则不是从原有认知结构中直接提取出来的,它要求学生能够接受问题中提示、补充或改造知识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运用分析、综合等思维方式,对原有的模式进行模仿、改造,或创造出一种新的模式,据此作为评价的标准或规则,从而作出价值判断。 化学教学中的评价提问主要包括观点的评价和方法的评价等。回答评价提问不仅需要具备一般的思维能力,更需要进行创造性思维。,指导学生解答评价提问关键要抓评价标准或规
22、则的确定。首先要指导学生充分占有问题提供的信息和从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作为评价的出发点。然后,要通过必要的探查指引,运用提问的技巧和相应的讲解,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创造出解决本课题的评价标准或规则。 评价提问要求学生占有大量知识,还要有较强的逻辅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因此,不能要求每个知识或知识点的教学都设计运用评价提问。,5.提问技能的应用要点,(1)教师对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而提出的问题要精心设计,明确每个问题在教学中的作用,特别要确定并设计好对实现教学目标至关重要的关键问题和主问题。问题设计不仅要从教学内容出发,而且要仔细考察学生在认知和情感方面的需要,努力把这两个
23、方面统一起来。 (2)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基础和认识水平提出适合他们思考的问题,还要考虑不同学生个人能力的差异,设计多种认知水平的问题,努力吸引大多数学生参与回答,使教学过程得以顺利进行,各类学生通过提问都有所收获。,(3)教师对问题的表达应简明易懂,背景和问题的指向的表述要清晰肯切,便于学生思考、回答。提问时教师的态度要和善亲切,鼓励、吸引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不宜用强制回答的语气和生硬的态度提问。 (4)设计提问要认真研究已学过哪些有关知识,这些内容学生掌握的程度如何,再结合教学内容,寻找出新知识的“生长点”,由此出发提出问题。要预想学生对问题可能作出的回答,安排好对不同回答的处置方
24、法。,(5)凡是已形成的提问框架,要注意单个问题之间知识、逻辑的关系,排列出符合教学内容发展的系列问题,诱导学生循序渐进地研究解答,发挥提问在教学各个环节和知识探究各个阶段的作用。 (6)教师应认真昕取学生的回答,充分肯定回答中的正确部分,对误答的部分要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力争自己纠正。对完全错误的回答,可通过教师启发、诱导或让答错的学生听取其他学生看法等方式恰当处理。,(三)演示技能,演示技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示范操作或运用实验、实物、模型、图片、图表以及电化教学等直观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宫、形成表象和联系,指导他们观察、思维和练习的一类教学行为。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25、课堂上教师做的演示实验是学生获得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 演示是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必需的、不可缺少的活动方式;演示技能是中学化学教师必须掌握的重要教学技能。,1.演示技能的功能,(1)提供直观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3)提供正确的示范操作,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2.演示技能的构成要素,(1)演示的引人 (2)出示和介绍媒体 (3)指引观察 (4)操作控制 (5)说明和启思 (6)整理和小结,(1)演示的引人,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下提出要演示的内容,使学生的注意集中
26、到演示上来。例如,在演示“实验室制取氢气”时,教师讲:“刚才已经介绍了工业制取氢气的方法。我们在实验室里所用的少量氢气是怎样制取的呢?早在16世纪,人们就知道把稀硫酸倒在某些金属上,会产生一种能够燃烧的气体。其实,这就是氢气。在实验室里我们怎样制取氢气呢?下面,我先给同学们做几个金属跟酸反应的实验,请大家注意观察”这段话就是教师进行演示的“引子”,提出了问题,联系了化学史知识,把学生带进了教学情境之中。,(2)出示和介绍媒体,将演示所用的媒体出示并介绍给学生,为观察作好准备。主要是:出示所用的试剂、介绍它们的性状;出示所用的仪器、设备,介绍它们的功能、使用方法和进行观察的方式等。,(3)指引观
27、察,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演示的主要程序,提出总的和每一步的观察任务,在演示过程中引导学生的注意集中到应观察的现象上,演示后让学生确认所看到的现象。这样就能为思考问题打下基础。,(4)操作控制,操作是教师进行演示的主要行为。在演示时,教师需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操作。应做到规范、准确、熟练、快慢适当,便于学生观察和模仿;物品的摆放、教师身体的位置都要便于学生观察;还要把握好演示的时机,一些现象保持的时间和重复出现的次数,以利于学生对看到的现象进行思考。,(5)说明和启思,在演示时,教师要对所采取的方法、步骤或呈现出的现象加以说明和解释;还要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引导他们运用已
28、有的知识认识新事物,或者为理解概念、原理作好铺垫。 在示范操作的演示中,教师不仅要介绍操作的方法和顺序,还要讲清操作的要领和原理,让学生知道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6)整理和小结,对演示呈现的现象或得到的实验数据做必要的记录和整理是不可缺少的,这也是对学生的示范。通过演示要初步得出结论并和有关知识建立联系,为进一步讲解或讨论做好准备。,3.演示技能的类型,(1)操作示范 (2)实验演示 (3)实物、标本的展示 (4)图片、图表、模型的演示 (5)电化教学演示,(1)操作示范,在进行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教学时,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把动作要领形成动作映象保存在头脑中。教师的示范为
29、学生的模仿提供了正确的模式,并能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严谨的习惯。学生的观察要点是教师的示范操作,并体会操作要领和原理。,(2)实验演示,实验演示是化学课堂教学中主要的演示,是学生获得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验演示主要有物质性质的演示、物质制取的演示、说明概念和原理的演示,还有物质的提纯、分离、鉴别等应用实验的演示。,(3)实物、标本的展示,展示实物或标本让学生观察,使学生了解物质的客观存在,认识事物的外部特征。,(4)图片、图表、模型的演示,应用图片、图表、模型等教具的直观作用属于模象直观。其特点是可以人为地突出事物的特点、揭示事物的本质或内部结构,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5)
30、电化教学演示,幻灯、投影、电影、录像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电化教学手段的演示是运用了现代科技的模象演示。 利用幻灯或投影将要演示的形象放大,可以突出展现事物的细部、结构和特征。这种演示的优点主要是能够提高效率和有很好的视觉效果,增强了直观性。,4.演示技能的应用要点,(1)目的明确,与教学任务紧密相连 (2)操作正确、规范 (3)形象鲜明,直观性强,保证有效 (4)与讲解紧密结合 (5)对现象或结果的解释要实事求是、有科学态度 (6)确保安全,(四)讲解技能,讲解技能是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方法、启发思维、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类教学行为。讲解的实质是通过语言对知识的剖析和揭示。 运用语言是讲解的
31、基本条件,但语言不等于讲解。 讲解技能在于组织结构和表达程序。讲解要说明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建立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的联系,以说明新知识本身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学生把握实质和规章。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讲解技能既可以用于描述现象和结构、说明原理、解释原因,又可用于描述现象和结构、剖析疑难、概括方法、总结规律,是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教学技能。,1.讲解技能的功能,1.引导学生以原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了解、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2.帮助学生明了获得新知识的思维过程和探讨方法,为提高学生的能力创造条件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结合教学内容影响学生的思想和审美情趣,2.讲解技能的构成要素,(1
32、)形成讲解的框架 (2)语言表达 (3)使用例证 (4)形成连接 (5)进行强调 (6)获得反馈,(1)形成讲解的框架,在确定了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新知识本身的内在关系,根据知识结构和学生思维的发展顺序,提出系列化的关键问题,形成讲解的框架,将教学内容呈现出来。这样,可以使讲解的条理清楚,也利于引起学生思考。这些问题不一定都要求学生回答,某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是设问,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清楚地体现教学内容的结构。,(2)语言表达,语言要简练、流畅。其特点是紧凑和连贯,没有吞吞吐吐的“嗯、啊”等多余的词语、没有句子间不连贯的跳跃和不必要的重复。 语言要准确、明白。要用学生能理解
33、的词汇讲解,要正确运用术语,不用未经定义的术语。要做到句子完整,措词和发音准确。 语言表达还要做到,语音和语速应当适合讲解的内容和情感的需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和课堂上的情况相应变化语音语调。,(3)使用例证,例证是进行学习迁移的重要手段。例证能将事实或学生熟悉的经验与新知识、新概念联系起来。举例的数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举的例子应与要讲的概念或原理有密切的逻辑联系,并对此联系做透彻的分析。,(4)形成连接,清楚连贯的讲解是由新旧知识之间、例证和原理之间、问题和问题之间恰当的连接构成的。在讲解中要仔细安排各步骤的先后次序,选择起连接作用的词语说明上述关系。使讲解形成意义连贯的完整系统是实现教学目标
34、所必需的。,(5)进行强调,强调可以使学生重视重要的内容,减少次要内容的干扰。应当强调重点内容,以保证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强调关键内容,以保证学生的思维顺利地进行。讲解中的强调要有助于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对新知识的结构进行透彻的分析。 直接用语言提示进行强调、用讲话声音或身体动作的变化进行强调、用标记强调、运用概括和重复强调、通过解答学生的疑问进行强调、通过接受和利用学生回答问题中有贡献的部分进行强调等强调方式。,(6)获得反馈,在讲解中教师要注意收集来自学生的讲解效果的反馈信息,发现学生的困难、了解他们的理解程度、了解他们的兴趣和态度。要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讲解的方式和速度,使大多数学生能够
35、跟上教学进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获得反馈信息的主要方法有:观察学生的表情、行为和操作; 留意学生的非正式发言,如“啊?”、“为什么?”、“太快了!”等;向学生提问,让他们回忆或运用所讲的知识;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让他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感到困难的地方。,3.讲解技能的类型,(1)说明式 (2)描述式 (3)原理中心式 (4)问题中心式 (6)操作中心式,(1)说明式,又称解释式或翻译式,这是通过说明将未知与己知联系起来的讲解。在化学教学中,说明式一般用于对具体的、事实性的知识(如化学用语、物质的结构、仪器的构造和性能等)或某些基本概念的讲解,主要形式有:意义解释,翻译
36、解释,结构说明,比较说明等。,(2)描述式,又称叙述式,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建立表象,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对所描述的事物的结构、外观、属性、变化等有比较形象的或有一定深度的认识。除叙述外,有时也用比喻的方式进行描述。用来描述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微观变化。 (2)物质的外部特征和宏观变化。,(3)原理中心式,以概念、规律或原理为中心内容的讲解。 如果从内容上细分,可分为概念中心式和规律中心式。 如果由讲解的逻辑方法分,又可分为归纳中心式和演绎中心式。 原理中心式讲解是化学教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教学形式。,原理中心式讲解模式,(4)问题中心式,以解答问题为中心的讲
37、解。主要是指化学课堂教学中习题教学的讲解,也可能是解决某个带有实际意义的问题的讲解。 问题中心式讲解常带有一定的探究性,在讲解中要善于利用迁移规律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它的一般程序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情境、明确解题要求、对问题进行概括、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有多种方法)、选择最佳方法、解决问题、得出结果。,原理中心式讲解的一般程序,(5)操作中心式,以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为中心的讲解,在教师结合示范操作和指导学生实际操作中应用。 主要有:对操作原理的说明;结合示范的讲解,包括指示观察要点、分析示范操作、指明操作要领等;指导学生练习的讲解,包括纠正错误操作、向学生提供反馈信息、指导学生掌握动作
38、之间的联系和协调等。,4.讲解技能的应用要点,(1)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 (2)内容组织要有条理 (3)避免讲解的随意性 (4)要考虑学生的实际 (5)注意师生间的相互作用,(五)结束技能,结束技能是教师完成一项教学任务时,通过重复强调、概括总结、实践活动等,对所教的知识或技能进行及时的系统化、巩固和应用,使新知识稳固地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的一类教学行为。 结束技能常用于一节课的结尾。但是,课堂教学中任何相对独立的教学阶段都需要应用它,小到讲授某个概念、某个新问题的完结,大到一个单元或一章教学任务的终了。,1.结束技能的功能,(1)强调重要的事实、概念和规律,概括、比较相关的知识,使新知识和
39、学生的认知结构建立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明确所学新知识的重要性和重点,使学生学到的新知识更加清晰、简明、准确、系统。 (2)引导学生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使他们理解学科思维方式的特点和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自学能力的发展。,(3)以训练动作技能为目标的教学活动,在结束阶段,通过师生间或学生间的交流与观摩,使得基本技能更加熟练和完善,或将单个动作结合成整套动作,努力达到行为自主阶段。 (4)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参与评价活动,使学生领悟所学内容的思想性,做到情与理的统一,并使这些认识、体验转化为指导学生思想行为的准则。 (5)检查新知识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复习
40、、巩固和运用。,3.结束技能的构成要素,(1)提供心理准备 (2)概括要点、明确结论 (3)回顾思路与方法 (4)组织练习,(1)提供心理准备,教师应该向学生明确教学已进入总结阶段,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把精力集中于关注重要信息以实现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为学生主动参与总结提供心理准备。教师往往通过语言直接向学生说明总结阶段的到来,并告之通过什么方式总结。,(2)概括要点、明确结论,概括要点、明确结论是结束技能关键的要素。 概括要点通常是指从新知识中筛选出对形成完整的学科知识结构至关重要的信息,以及解决问题时经常应用的重要信息,用简约、强调的语言加以概括,以突出重点、便于记亿。明确结论虽然也包含
41、着强调重点、液化过程的含义,但它更是指用肯切的语言揭示新知识和已有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从知识结构的角度给出明确的结论。,(3)回顾思路与方法,化学新知识教学的成功,常取决于有好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思路。好的教学思路不仅有利于知识、技能的传授,也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等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回顾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并不要求全面再现全部过程,而是要求对思路与方法做出学生能够理解和便于接受的简明的概括,抓住重点和关键,每次突出一两个问题,以利于掌握、迁移和运用。,(4)组织练习,组织练习应该目的明确、层次清晰。明确目的是指练习的内容紧密围绕重点和关键少而精地安排,教师要结合每个问题对照新知识的重点或新旧知识的
42、联系与区别加以指点,帮助学生切实理解知识要点和重要结论。层次清晰是指练习难度的控制和练习顺序的安排。通常可以先安排识记水平的问题,帮助学生加强对重点知识和重要结论的记忆。然后,提供问题情境使学生具体应用新知识或者结合已有的相关知识辨析新旧知识的关系,帮助学生落实新知识,并把新知识纳入到原有认知结构中去。在完成这些练习后,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需要与认知能力,还可以安排适量综合运用知识或深化拓展知识的练习。,3.结束技能的类型,(1)概括总结 (2)分析比较 (3)巩固练习,(1)概括总结,概括总结类型的结束,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用简明的语言或文字、专业用语、图式、列表等形式概括
43、所学新知识的规律、结构或主线,突出重点、关键和本质,揭示知识内在联系或逻辑关系的结束方式。 概括总结不仅适用于某段新知识结束时对这部分知识的小结,而且,还可以将不同章节中相关的知识或同一事物的属性和变化集中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概括出零散知识的规律,从知识结构的角度去理解掌握知识。,(2)分析比较,分析比较类型的结束,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将研究对象(新知识和有关联的旧知识)的属性和特征分解为若干项逐一对照,揭示出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及不同研究对象间的联系,通过辨析以强调重点、实现知识系统化和正迁移的结束方式。 分析比较可广泛应用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教学。在结束阶段,教师往往可将新学的概念与原有概念,
44、或者将并列概念、对立概念、上位与下位概念和其他易混淆的概念加以比较,找出各自的本质特征或不同点,又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或内在联系,可使对概念的理解更准确、深刻,记忆得更清晰、牢固。,(3)巩固练习,巩固练习类型的结束,是指教师安排学生的实践活动,例如书面练习、实验习题、问题讨论、口答或板演等,使学生通过各种练习去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与知识间的联系兔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结束方式。 可以先对所学知识的要点进行简明的概括与强调,然后安排练习,并在练习过程中对重点与关键知识进行点拨与强化。也可以有序地给出若干练习,有针对性地使练习内容对应各个知识要点,组织学生边练习、边归纳小结,以达到巩固知识和提高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结束阶段适当安排一些深化拓展知识的练习也是必要的。这类练习通常放在巩固知识的练习以后进行,其数量与难度应该有所控制。,4.结束技能的应用要点,(1)及时性 (2)概括性 (3)结构化 (4)获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