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金色的沙滩上文本细读“文本细读”之“细读”,根本含义是立足于文本的阅读,也就是“充分阅读”,就是要对文本所蕴涵的丰富的内涵进行充分的发掘。尊重文本,从文本出发,通过细致的阅读和反复的阅读,注重细节的解读和结构的分析,对文本所蕴涵的深厚意蕴作出“丰沛的阐释”。细读要通过对语言的理解走进作品的艺术世界,与作品对话,与作者对话,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教师既要沉入文本,又要跳出文本,既在细节处探查入微,同时还要对文本有一个整体宏观的把握。这一次我们对三年级第二学期的在金色的沙滩上进行了文本细读。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对这篇文章进行分析。一、把握篇章结构,提升宏观认识。在细读文本时,把握好文章的篇章结构,就
2、会对文本有一个宏观上更具高度的认识。在金色的沙滩上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课文,它讲述的是一位画家和一个小姑娘之间发生的事。课文一共 21 小节,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先写了在沙滩上,一位小姑娘遇到一位画家,画家要小姑娘帮他看着东西,自己游到礁石上捡贝壳,小姑娘答应了,这一部分主要是第 1 小节到第 6 小节。接着写小姑娘冒着火热的太阳,在沙滩上焦急而耐心地等待画家,等了很长时间。这一部分主要是第 7 小节到第 12 小节。最后写小姑娘终于等来了画家,画家想给小姑娘贝壳以表示感谢,小姑娘却谢绝了,使得画家很受感动,这主要是课文的第 13 小节到 21 小节。其中“为画家看衣服”和“不肯接受贝壳”
3、是文章的重点段落。本文通过发生在海滩上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信守诺言、乐于助人,具有水晶般透亮心灵的纯洁善良的小姑娘。她美好的心灵就像美丽的贝壳,像金色的海滩,像碧蓝的海水,那样纯真,那样朴实,不仅感动了画家叔叔,也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在解读在金色的沙滩上的结构时,我们发觉得教材组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应该有两个:一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学生阅读后受到一种美的熏陶。整篇课文的语言写得很美,宛如海边的一幅风景画。如课文中描写的风景很美太阳、碧蓝的海水,海浪激起的白雪般的泡沫,各色贝壳等等。然而风景美不如人美课文中出现的好心肠的老伯伯,一心想对小姑娘表示感谢的画家,特别是淳朴诚实的小姑娘,更是
4、让人感到可敬可爱。二是要学习小姑娘乐于助人、对人对事认真负责的态度。课文寓情于景,语言简洁,用词准确,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灵描写生动的表现了不同人的个性和心情。课文配有一幅插图,画的是画家双手捧着刚拾来的贝壳,笑眯眯地看着小姑娘。而小姑娘身穿连衣裙,左手拎着画夹,右臂搭着一件衣服,微笑着,向画家摆摆手,表示拒绝。这幅图与课文第 17 小节的内容相对应,能够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更深一层的思考。课文虽以叙事为主,但抒情意味很浓厚,寓情于事是本文的一个重要特点,对美丽的海滩景色的描写更是为了衬托小姑娘纯洁美好的心灵。进行了文本细读后,我们就不会像以往那样,自以为是地抓住一句话,两个词,片言只
5、语,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造成对文本的曲解或误读。二、发掘文本细节,感悟文章中心。在对文本进行细读时,除了对文章的语言进行玩味、推敲,文本中的某些细节也是我们值得发掘的点。例如,这篇课文的题目本身就非常值得玩味。因为只要我们细读过文章之后,就可以知道课题中的“金色”不单单是指沙滩的美景,更暗示着小姑娘那金色的内心世界 “景美”“心更美”。再比如由于这篇课文的人物对话是全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话的朗读,体会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如小姑娘对老伯伯说的两句话,第一句表现出了小姑娘给叔叔看衣服很有耐心;第二句,则要表达出小姑娘信守承诺的坚定态。当画家游到
6、海滩上后,小姑娘高兴的心情、不图报酬的品格,都在她对画家说的话里生动地表现出来。还有当画家叔叔从大海深处给小姑娘捡来了美丽的贝壳时,虽然她很喜欢贝壳,但是她没有要。这时候她的语言更是体现了她那纯朴的内心世界。特别是这一句:小姑娘多么喜欢贝壳呀,画家希望她能悄悄地捡起来。没想到小姑娘把他喊住了:“叔叔,您的贝壳掉了!”她弯下腰,把一颗颗贝壳捡了起来,还给了画家。这一句更需要我们用心体会,这样才能了解小姑娘怎样以轻松自然的举动对待叔叔“掉”下来的贝壳,从而体会小姑娘那纯真美好的心灵。课文第一节:太阳刚冒出海面,金色的沙滩上,有个身穿天蓝色连衣裙的小姑娘在拾贝壳。她的身后留下一串小小的脚印。(课文一
7、开始就像大家展示了一个优美的环境,金色的沙滩,刚升起的太阳,天蓝色的衣裙,这些都让人感到沙滩上的宁静与美丽,也似乎暗示着后面的故事情节也是很美的。)还有第六节:碧蓝的海水一望无际,海浪激起的泡沫像一堆堆白雪,美极了!(6)(一眼望不到边的海水,写出了海面非常辽阔。)(读到这儿,我们的脑海里一定会浮现出一幅如诗般的画面:晴朗的天空漂浮着朵朵白云,碧蓝的大海一望无际,浪花拍打着岸边的礁石,激起白雪似的泡沫,几只海鸥远远飞来。一个穿天蓝色连衣裙的小姑娘,光着小脚丫站在沙滩上,望着远处游向礁石的画家。这里的环境描写,突出了海滩美丽的景色。也衬托出后面所要表现的小姑娘美好的心灵,美的环境中有这么美的小姑
8、娘,真是美极了!)再如课文第三节中:小姑娘闪着明亮的大眼睛,伸出一双小手,把刚拾到的贝壳捧给画家看。(这一小节描写了小姑娘的模样,从这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中可以感到小姑娘很美,很聪明。) (接着从第 7 小节到第 21 小节中,作者运用环境描写,通过人物语言、行为表现、神态,表现人物品质。)到了课文的第七节:太阳越升越高,小姑娘的额头上沁出了细细的汗珠,眼睛里露出焦急的神情。(这一句抓住了小姑娘的神态特点,表现她美好的心灵。)而第八节:一个好心肠的老伯伯走过来问小姑娘:“孩子,你在等谁呀?”(当老伯伯看到小姑娘在太阳底下晒着,真的有点心疼这个素不相识的孩子了。沙滩上的每一个人都是那么善良。)在第十
9、四节中:小姑娘看到叔叔又回来了,欢呼起来:“叔叔叔叔”(这时候表现的是小姑娘十分高兴,因为她等了这么长时间,终于看到了画家叔叔,因此是“欢呼”起来。)当画家游到了海滩上,笑嘻嘻地把拾到的贝壳拿给小姑娘看。美丽的贝壳映着阳光,更加灿烂夺目。(这里作者十分注重运用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美好的心灵。贝壳是十分美丽的,“灿烂夺目”的贝壳是很有诱惑力,)所以小姑娘羡慕极了(这里“羡慕”的意思是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小姑娘也很喜欢贝壳,看到这么美丽的贝壳她真心希望自己也能有这样美丽的贝壳啊,于是她),情不自禁地说:“啊,真好看!” 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小姑娘看到画家拾到的贝壳非
10、常漂亮,不由自主地称赞了。但是她绝对没有想要从画家叔叔手中得到这些漂亮的贝壳,所以她只是称赞。)(从第 17 小节到 20 小节作者运用了环境描写,通过人物语言、行为表现、神态,表现出人物品质。)特别是在十七节中:小姑娘摇摇头,对画家说:“我不要,老师说了,不能随便要别人的东西。我要回家吃饭了!” (这两句话是小姑娘对画家说的。纯洁的童心,不允许她“随便”收别人的礼物。此时,小姑娘根本没有想到帮助了别人应该得到报酬。这是多么纯洁无瑕的高尚品质呀!这是小姑娘做人的原则,也是她诚实守信的集中体现。从小姑娘那质朴的语言中看出她拥有金子般的心。)画家感动极了,他不知道怎么来感谢这位可爱的小姑娘,只好把
11、贝壳装进塑料口袋里。忽然,他灵机一动,把塑料口袋捅了一个洞。(这时候画家很感动,因为小姑娘帮他看衣服和画夹,顶着烈日花了这么多时间,可是送给小姑娘喜欢和羡慕的贝壳,她却不接受,因此画家“灵机一动”想了个办法。)从这篇文章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发掘文本细节,能够感悟到文章的中心。三、细读文本语言,挖掘文章内涵。文本细读的起点一定是文章的语言。触摸文本,咀嚼语言,悉心体味,发掘内蕴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有这个耐心,当然更要有这个能力,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发现文章字词句段、标点修辞上的亮点,并且将自己解读到的亮点变成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着眼点。以细读词语为例,我们应当反复琢磨、体味隐含在词句中的深刻的意义。如
12、第四节中:画家笑了笑。他脱下衣服和鞋子,指着远处的礁石对小姑娘说:“那儿的贝壳更好看。你帮我看着东西,我去捡,好不好?”(这里其实画家游向礁石,是为了给小姑娘捡更好看的贝壳。因为他看到小姑娘喜欢贝壳,又发现小姑娘在海滩上捡的贝壳不是很好看。画家“笑了笑”的时候,心里可能就是想为这么美丽的小姑娘去捡一些漂亮的贝壳吧。)在第五节中:小姑娘点点头,把衣服和画夹放在身旁。她望着画家游向礁石。(这一句话中有写她的神情和动作的,如“把刚拾到的贝壳捧给画家看”、“小姑娘点点头,把衣服和画夹放在身边”,这些都说明了她十分乐于助人,心灵很美。)第十节中,老伯伯说:“傻孩子,火热的太阳会把你晒坏的。你回家吧,东西
13、搁在这儿,我给你看着。”(一个“傻孩子”说写出了这个小姑娘看似“傻”的举动其实蕴含着她无比善良的心灵。而且,老伯伯也很好心,愿意给小姑娘帮助,要代替她来看着这些衣物。因此美丽的沙滩旁,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美好。)而在第十一节中:小姑娘摇了摇头,说:“我答应了叔叔,一定得等他回来。” (这句话是小姑娘对那位劝她回去的好心肠的老伯伯的回答。“摇了摇头”这个果断的动作,以及小姑娘那有力的语言,表明了她的决心,可以看出小姑娘负责守信,尽管太阳是那样的火热,她已经十分着急,但她认为如果让老伯伯替她看着东西,对叔叔来讲她就是不负责任,不守信用。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的诚实、善良,也体现小姑娘守信和认真负责
14、的好品质。)在十二节中:老伯伯走了。海水轻轻地漫上沙滩。小姑娘站起来,把画家的画夹和衣服紧紧地搂在胸前,一步步往后退,眼睛直望着礁石那边。(这一句中的“站”、“搂”、“退”、“望”这几个动作的细节描写,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小姑娘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信守诺言的好品德。)(其实从文章开始到这儿,有“太阳刚冒出海面。” 、“太阳越升越高。” 、“傻孩子,火热的太阳会把你晒坏的。你回家吧,东西搁在这儿,我给你看着。” 、“海水轻轻地漫上沙滩。” 、“小姑娘的额头上沁出了细细的汗珠,眼睛里露出焦急的神情。”这些语句中都可以看出小姑娘为画家看衣服的时间很长。而且天气越热,越发体现得出小姑娘的焦急、耐心,做事
15、的认真。)在十九节中:画家和小姑娘一同往回走。画家抢先几步,走在前面,小姑娘跟在后面。美丽的贝壳从塑料口袋里漏出来,一颗颗落在金色的海滩上。我们知道小姑娘是多么喜欢贝壳呀,画家希望她能悄悄地捡起来。没想到小姑娘把他喊住了:“叔叔,你的贝壳掉了!” (这一句表明了她的诚实、无私。)她弯下腰,把一颗颗贝壳捡了起来,还给了画家。(这一小节讲了画家故意丢掉贝壳让小姑娘捡,小姑娘却把贝壳捡起来还给了画家。这里有三句话:第一句讲画家希望喜欢贝壳的小姑娘把故意丢掉的贝壳捡起来;后两句讲小姑娘却不理会他的良苦用心,把捡起的贝壳又还给了他。进一步表现了小姑娘纯洁、诚实的美好心灵。)(这一小节中的“一颗颗”与上一
16、节中的“一颗颗”指的都是贝壳,但是用在不同的句子里,体现出了人物不同的心情。上一节是落下来,后一节是捡起来。一个是画家想送,一个是小姑娘要还。从这一颗颗贝壳的落、捡,送、还,我们也能够体会到画家想向小姑娘表示感谢的真诚和小姑娘助人为乐、不求回报的淳朴心理。)(到这儿小姑娘的三句话:“我答应了叔叔,一定得等他回来!”“不能随便要别人的东西”“叔叔,你的贝壳掉了!”从表现她的负责守信,到高尚纯洁,再到诚实美好,层层递进展现了小姑娘的美好心灵。)这时候,画家惊讶地看着小姑娘,他的眼圈红了,心潮像海浪一样翻腾。(面对小姑娘这纯朴、诚实的行为,画家“惊讶”了,小姑娘帮他看衣服和画夹,花了这么多时间,他给
17、小姑娘喜欢的羡慕的贝壳,她却不接受,这太让人感动了。,于是画家想了个办法,而小姑娘却把落在海滩上的贝壳,一颗颗捡起来还给了他。这是画家怎么也没想到的,所以他的“眼圈红了”。这一句子含义深刻,突出了中心:因为他没有料到小姑娘会这样做,没有想到这个普通的小姑娘有着这样一颗金子般的心,有这样纯洁美好的心灵,画家被深深感动了。因此到最后,画家才会惊讶地看着小姑娘,“心潮像海浪一样翻腾”。)读到这儿,文章戛然而止,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知道了课题中的“金色”不单单是指沙滩的美景,更暗示着小姑娘那金色的内心世界 “景美”“心更美”。因此,细读文本的时候,抓住重点词语品读,不但能读到词语本身的信息,引发开去,还会获得更为深刻的感受。总之,细读文本,无论是从词与词、句与句,还是段与段的联系中揭示含义,把知识语言、文字语言变成心灵语言、智力语言,我们的语文教学,方能有意识、有方向的、有技巧的以“艺术训练”来代替“重复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