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数学.doc

上传人:爱你没说的 文档编号:8424612 上传时间:2019-06-2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数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数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

2、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高级中学 2019-2020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数学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选择题1 阅读右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 ,则输出的 的值等于( )8,10m

3、nSA28 B36 C45 D1202 已知 2a=3b=m,ab0 且 a,ab ,b 成等差数列,则 m=( )A B C D63 “方程 + =1 表示椭圆”是“3m5”的( )条件A必要不充分 B充要 C充分不必要 D不充分不必要4 如图所示,在平行六面体 ABCDA1B1C1D1中,点 E 为上底面对角线 A1C1的中点,若 = +x +y,则( ) Ax= Bx= Cx= Dx=5 某校为了了解 1500 名学生对学校食堂的意见,从中抽取 1 个容量为 50 的样本,采用系统抽样法,则分段间隔为( )1111A B C D10520306 下列函数中,与函数 的奇偶性、单调性相同的

4、是( )xefA B C D2lnyx2yxtanyxxye7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8+2 B8+8 C12+4 D16+48 已知全集 , , ,则 ( )1,2345,67U2,46A1,357B()UAB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

5、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6、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A B C D2,461,352,452,59 已知 , , (,)kc,若 ,则 ( )(,1)a()bk(2)()abc|A B C D353210【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数量积与模等基础知识,意在考查转化思想、方程思想、逻辑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10下列满足“xR ,f (x)+f( x)=0 且 f(x)0”的函数是( )Af(x)= xe|x| Bf(x)=x+sinxCf(x)= Df (x)=x 2|x|11如图 F1、F 2是椭圆 C1: +y2=1 与双曲线 C2的公共焦点, A、B 分别是 C1、C

7、 2在第二、四象限的公共点,若四边形 AF1BF2为矩形,则 C2的离心率是( )A B C D12如图是七位评委为甲,乙两名参赛歌手打出的分数的茎叶图(其中 m,n 为数字 09 中的一个),则甲歌手得分的众数和乙歌手得分的中位数分别为 a 和 b,则一定有( )Aab Ba bCa=b Da,b 的大小与 m,n 的值有关二、填空题13已知函数 f(x)= ,若关于 x 的方程 f(x)=k 有三个不同的实根,则实数 k 的取值范围是 14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所有值之和是 .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

8、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

9、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程序框图的功能识别,突出对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难度中等.15直线 ax2y+2=0 与直线 x+(a3)y+1=0 平行,则实数 a 的值为 16已知函数 为定义在区间2a,3a 1上的奇函数,则 a+b= 17下列四个命题:两个相交平面有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公交点

10、经过空间任意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过两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在空间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必共面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18集合 A=x|1x3,B=x|x1 ,则 AB= 三、解答题19已知函数 f(x)=alnx+ ,曲线 y=f(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为 y=2(I)求 a、b 的值;()当 x1 时,不等式 f( x) 恒成立,求实数 k 的取值范围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

11、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

12、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20某民营企业生产 A,B 两种产品,根据市场调查和预测,A 产品的利润与投资成正比,其关系如图1,B 产品的利润与投资的算术平方根成正比,其关系如图 2(注:利润与投资单位是万元)(1)分别将 A,B 两种产品的利润表示为投资的函数,并写出它们的函数关系式(2)该企业已筹集到 10 万元资金,并全部投入 A,B 两种产品的生产,问:怎样分配这 10 万元投资,才能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其最大利润约为多少万元(精确

13、到 1 万元)21如图,在三棱锥 ABCD 中,AB平面 BCD,BCCD ,E,F,G 分别是 AC,AD,BC 的中点求证:(I)AB平面 EFG;(II)平面 EFG平面 ABC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

14、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

15、置)22如图,在四棱柱 ABCDA1B1C1D1中,底面 ABCD 是矩形,且 AD=2CD=2,AA 1=2,A 1AD= 若 O为 AD 的中点,且 CDA1O()求证:A 1O平面 ABCD;()线段 BC 上是否存在一点 P,使得二面角 DA1AP 为 ?若存在,求出 BP 的长;不存在,说明理由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

16、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17、”)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23如图,O 的半径为 6,线段 AB 与相交于点 C、D,AC=4, BOD=A,OB 与 O 相交于点(1)求 BD 长;(2)当 CEOD 时,求证:AO=AD24如图,在三棱柱 ABCA1B1C1中,底面ABC 是边长为 2 的等边三角形,D 为 AB 中点(1)求证:BC 1平面 A1CD;(2)若四边形 BCC1B1是正方形,且 A1D= ,求直线 A1D 与平面 CBB1C1所成角的正弦值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

18、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

19、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高级中学 2019-2020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数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C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程序框图中的循环结构 ,当1213mnnSC时, ,选 C8,0mn821045mnC2 【答案】C【解析】

20、解:2 a=3b=m,a=log 2m,b=log 3m,a,ab,b 成等差数列,2ab=a+b,ab0, + =2, =logm2, =logm3,log m2+logm3=logm6=2,解得 m= 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了指数与对数的运算的应用及等差数列的性质应用3 【答案】C【解析】解:若方程 + =1 表示椭圆,则满足 ,即 ,即3 m 5 且 m1,此时3m 5 成立,即充分性成立,当 m=1 时,满足 3m5,但此时方程 + =1 即为 x2+y2=4 为圆,不是椭圆,不满足条件即必要性不成立故“方程 + =1 表示椭圆”是“3m5”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

21、查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断,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根据椭圆的定义和方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基础题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22、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4 【答案】A【解析】解:根据题意,得;= + ( + )= + += + ,又 =

23、+x +y ,x= ,y= ,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空间向量的应用问题,是基础题目5 【答案】 D【解析】试题分析:分段间隔为 ,故选 D.5031考点:系统抽样6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 所以函数为奇函数,且为增函数.B 为偶函数,C 定义域与 不相同,D 为非fxf fx奇非偶函数,故选 A.考点: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7 【答案】D【解析】解:根据三视图得出该几何体是一个斜四棱柱,AA 1=2,AB=2,高为 ,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

24、,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25、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根据三视图得出侧棱长度为 =2,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2(2 +22+22)=16 ,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运用求解表面积,关键是恢复几何体的直观图,属于中档题8 【答案】A考点:集合交集,并集和补集【易错点晴】集合的三要素是: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研究一个集合,我们首先要看清楚它的研究对象,是实数还是点的坐标还是其它的一些

26、元素,这是很关键的一步.第二步常常是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我们首先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求得不等式的解集.在解分式不等式的过程中,要注意分母不能为零.元素与集合之间是属于和不属于的关系,集合与集合间有包含关系. 在求交集时注意区间端点的取舍. 熟练画数轴来解交集、并集和补集的题目.9 【答案】A【解析】10【答案】A【解析】解:满足“xR ,f(x)+f(x)=0,且 f(x)0”的函数为奇函数,且在 R 上为减函数,A 中函数 f(x)=xe |x|,满足 f(x)=f(x),即函数为奇函数,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27、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

28、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且 f(x)= 0 恒成立,故在 R 上为减函数,B 中函数 f(x)=x+sinx,满足 f(x)=f(x),即函数为奇函数,但 f(x)=1+cosx0,在 R 上是增函数,C 中函数 f(x)= ,满足 f( x)=f(x),故函数为偶函数;D 中函数 f(x)=x 2|x|,

29、满足 f( x)=f (x),故函数为偶函数,故选:A11【答案】 D【解析】解:设|AF 1|=x,|AF 2|=y,点 A 为椭圆 C1: +y2=1 上的点,2a=4,b=1,c= ;|AF 1|+|AF2|=2a=4,即 x+y=4;又四边形 AF1BF2为矩形, + = ,即 x2+y2=(2c) 2= =12,由得: ,解得 x=2 ,y=2+ ,设双曲线 C2的实轴长为 2m,焦距为 2n,则 2m=|AF2|AF1|=yx=2 , 2n=2c=2 ,双曲线 C2的离心率 e= = = 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椭圆与双曲线的简单性质,求得|AF 1|与|AF 2|是关键,考查分析

30、与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2【答案】C【解析】解:根据茎叶图中的数据,得;甲得分的众数为 a=85,乙得分的中位数是 b=85;所以 a=b故选:C二、填空题13【答案】 (0,1) 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

31、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

32、)【解析】解:画出函数 f(x)的图象,如图示:令 y=k,由图象可以读出:0k1 时,y=k 和 f(x)有 3 个交点,即方程 f(x)=k 有三个不同的实根,故答案为(0,1)【点评】本题考查根的存在性问题,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是一道基础题14【答案】54【解析】根据程序框图可知循环体共运行了 9 次,输出的 是 1,3,5,7,9,11,13,15, 17 中不是 3 的x倍数的数,所以所有输出值的和 .41375115【答案】1【解析】【分析】利用两直线平行的条件,一次项系数之比相等,但不等于常数项之比,求得实数 a 的值【解答】解:直线 ax2y+2=0 与直线 x+(a3)y+1

33、=0 平行, ,解得 a=1故答案为 116【答案】 2 【解析】解:f(x)是定义在 2a,3a1上奇函数,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即2a+3a 1=0,a=1,函数 为奇函数,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34、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f(

35、 x)= = ,即 b2x1=b+2x,b=1即 a+b=2,故答案为:217【答案】 【解析】解:两个相交平面的公交点一定在平面的交线上,故错误;经过空间不共线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故错误;过两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正确;在空间两两相交交点不重合的三条直线必共面,三线共点时,三线可能不共面,故错误,故正确命题的序号是,故答案为:18【答案】 x| 1x1 【解析】解:A=x| 1x3,B=x|x1 ,AB=x|1x1 ,故答案为:x| 1x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基本运算,比较基础三、解答题19【答案】 【解析】解:(I)函数 f(x)=alnx+ 的导数为f(x)= ,且直线 y=

36、2 的斜率为 0,又过点(1,2),f( 1) =2b=2,f(1)=ab=0,解得 a=b=1(II)当 x1 时,不等式 f( x) ,即为(x 1)lnx+ (xk)lnx ,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

37、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

38、)即(k1 )lnx+ 0令 g(x)=(k 1)lnx+ ,g (x)= +1+ = ,令 m(x)=x 2+(k1)x+1,当 1 即 k1 时,m (x)在(1,+ )单调递增且 m(1)0,所以当 x1 时,g(x)0,g(x)在(1,+)单调递增,则 g(x)g(1)=0 即 f(x) 恒成立当 1 即 k1 时,m (x)在上(1, )上单调递减,且 m(1)0,故当 x(1 , )时,m (x)0 即 g(x)0,所以函数 g(x)在(1, )单调递减,当 x(1, )时,g(x)0 与题设矛盾,综上可得 k 的取值范围为1,+)20【答案】 【解析】解:(1)投资为 x 万元,

39、A 产品的利润为 f(x )万元,B 产品的利润为 g(x)万元,由题设 f(x)=k 1x,g(x)=k 2 ,(k 1,k 20;x 0)由图知 f(1)= ,k 1=又 g(4)= ,k 2=从而 f(x)= ,g(x)= (x0)(2)设 A 产品投入 x 万元,则 B 产品投入 10x 万元,设企业的利润为 y 万元y=f(x)+g(10 x)= ,(0x10),令 , (0t )当 t= ,y max4,此时 x=3.75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

40、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

41、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当 A 产品投入 3.75 万元, B 产品投入 6.25 万元时,企业获得最大利润约为 4 万元【点评】本题考查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考查将实际问题的最值问题转化为函数的最值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换元,利用二次函数的求最值的方法求解21【答案】 【解析】证明:(I)在三棱锥 ABCD 中,E,G 分别是 AC,BC 的中点所以 ABEG

42、因为 EG平面 EFG,AB平面 EFG所以 AB平面 EFG(II)因为 AB平面 BCD,CD平面 BCD所以 ABCD 又 BCCD 且 ABBC=B所以 CD平面 ABC又 E,F 分别是 AC,AD,的中点所以 CDEF所以 EF平面 ABC又 EF平面 EFG,所以平面平面 EFG平面 ABC【点评】本题考查线面平行,考查面面垂直,掌握线面平行,面面垂直的判定是关键22【答案】 【解析】满分(13 分)()证明:A 1AD= ,且 AA1=2,AO=1,A 1O= = ,(2 分) +AD2=AA12,A 1OAD(3 分)又 A1OCD,且 CDAD=D,A 1O平面 ABCD(5 分)()解:过 O 作 OxAB,以 O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Oxyz(如图),则 A(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