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DB23T - 用水单位水平衡测试规范.doc

上传人:oceanpvg 文档编号:3890001 上传时间:2018-11-25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1.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23T - 用水单位水平衡测试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DB23T - 用水单位水平衡测试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DB23T - 用水单位水平衡测试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DB23T - 用水单位水平衡测试规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DB23T - 用水单位水平衡测试规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91 140 60P41/44DB 23黑 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DB 23/ XXXXXXXXX用水单位水平衡测试规范The regulate of water unit water balance test (报批稿)2015 - XX - XX发布 2015 - XX - XX实施黑 龙 江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DB23/ XXXXXXXXXI目 次前言 .III引言 IV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一般要求 34.1 测试资质要求. 34.2 测试参数. . 3 4.3 水量参数的获取. . 44.4 实际测试设备要求. . 4

2、4.5 实际测试的时段选择 .45 测试步骤及内容 . 55.1 测试步骤55.2 主要工作内容 5附录 A(规范性附录) 用水单位水平衡技术指标的计算方法 11A.1 重复利用率 .11A.2 冷却水循环率 .11A.3 工艺水回用率 .11A.4 蒸汽冷凝水回用率 .12A.5 新水利用系数 .12A.6 排水率 .12A.7 用水综合漏失率 .12A.8 废水回用率 .12A.9 达标排放率 .13A.10 非常规水资源替代率 13A.11 水表计量率 13A.12 节水器具使用率 13A.13 单位产值新水量 13A.14 单位产值用水量 13A.15 单位产品新水量 14A.16 单

3、位产品用水量 14A.17 人均生活日新水量 14A.18 公共服务类日均新水量 14DB23/ XXXXXXXXXII附录 B(规范性附录) 水量参数的测试方法 16B.1 用水设备(单元)水量参数 .16B.2 水量参数的测试 .16B.3 水平衡图与平衡方程 .18附录 C(资料性附录) 用水单位用水管理要求 20C.1 基本要求 .20C.2 规划布局 .20C.3 基础管理 .20附录 D(规范性附录) 水平衡测试报告格式 22D.1 水平衡报告深度要求 .22D.2 水平衡测试报告结构要求 .23D.3 水平衡测试报告内 容要求 .24DB23/ XXXXXXXXXIII前 言本标

4、准按照 GB/T 1.1-2009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黑龙江省计量检定测试院提出。本标准由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计量检定测试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张永臣、徐民、李浩、杨新华本标准参加起草人:聂爽、刘勇、薛天龙、陈茵茵、袁芳DB23/ XXXXXXXXXIV引 言水平衡测试是用水单位加强用水管理、科学合理用水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水平衡测试,达到以下目的:1、明确用水单位用水现状,确定生产、生活用水量等实际用水的准确数据及之间的定量关系;2、进行合理化用水分析,排查水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挖掘节水潜力、降低生产、生活中的水量消耗、为进一步采取节水技术措

5、施、制定节水规划、完成节水目标提供依据;3、建立用水档案,合理配置用水计量仪表,提出更加完善的管理方案和制度。培养一批熟悉本单位用水现状的管理人员;4、为制订用水单位用水产值和产品供水、排水定额标准积累基础数据。DB23/ XXXXXXXXX1用水单位水平衡测试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黑龙江省行政区域内的用水单位水平衡测试的以一般要求、测试步骤和内容。本标准适用于黑龙江省行政区域内的不同用水规模的用水单位的水平衡测试。包括重点用水单位、普通用水单位和少量用水单位。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6、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7119-2006 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GB/T 12452-2008 企业水平衡测试通则GB 24798-2009 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DB 23T 727-2009 黑龙江省用水定额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用水单位 water unit在生产、经营、科研、教学、管理等过程中发生用水行为的非居民生活用户。注:用水单位应当具有独立用水系统,独立计量用水量、支付水费和申报用水计划。单位用户应具有确定的管理主体,该管理主体或者其上级主管单位应当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用水单位可以是一座工厂、一栋建筑或一组建筑群。3

7、.2 重点用水单位 key water units年取水量在30000m 3以上(含 30000m3)的用水单位。3.3 普通用水单位 ordinary water units年取水量在5000 m 3以上(含 5000m3),30000 m 3以下的用水单位。3.4 少量用水单位 a small amount of water units年取水量在5000 m 3以下的用水单位。3.5 用水单元 water module 用水单位内部划分的可以单独计量用水量的区域。是由一个或若干个基本用水单元,按照其物理结构或逻辑结构组成的集合体。如:一个生产车间、若干栋宿舍楼等。DB23/ XXXXXXX

8、XX23.6 基本用水单元 basic water modules由某个(类)末级取水水表之后所有用水设施、设备或器具组成的集合体。例如:车间内的一条生产工序或单台生产设备、车间内的卫生间、一栋(层)用水性质单一的办公楼等。3.7 水平衡 water balance确定的用水区域内恒定存在的水量平衡关系,即该区域的各用水单元或系统的输入水量之和应等于输出水量之和。3.8 水平衡测试 water balance test对用水单元和用水系统的水量进行系统的测试、统计、分析,得出水量平衡关系的过程。 3.9 总用水量 the quantity of total water usage 在确定的用水

9、单元或系统内,在生产、生活或服务过程中使用水量的总和,为新水量与重复利用水量之和,以A t表示。3.10 新水量 the quantity of first used water用水单位内用水单元或系统取自任何水源被该用水单位第一次利用的水量,以A f表示。包括取自地表水、地下水、城镇供水工程,以及从市场购得的其它水或水的产品(如蒸汽、热水、地热水等),不包括自取的海水和苦咸水,以及为生产向外供给市场的水或水的产品(如蒸汽、热水、地热水等)而取用的水量。3.11 取水量 quantity of water intake在确定的用水单元或系统内,工业企业直接取自地表水、地下水和城镇供水工程以及从

10、市场购得的其他水或水的产品的总量。为新水量和重复利用水量之和。3.12 重复利用水量 quantity of water recycle在确定的用水单元或系统内,使用的所有未经处理和经处理后重复使用的水量的总和,即循环水量、串联水量和回用水量的总和,以Ar表示。3.13 循环水量 quantity of recirculating water在确定的用水单元或系统内,生产过程中已用过的水,经过处理或未经处理后再循环用于同一过程的水量,以Acy 表示。3.14 串联水量 quantity of series water在确定的用水单元或系统中,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或使用后的水量,经过处理或未经

11、处理后再用于另一单元或系统用以替代新水的水量,以As表示。从本用水单元传递到其它用水单元的水量应记做其它用水单元的串联水量。对于本用水单元而言,这部分水量属于排水量,不记做串联水量。3.15 回用水量 quantity of reused water在确定的用水单元或系统中,产生的排水,直接或经处理后再利用于某一用水单元或系统的水量。DB23/ XXXXXXXXX33.16 耗水量 quantity of water consumption在确定的用水单元或系统内,生产、生活过程中进入产品、蒸发、飞溅、携带及生活饮用等所消耗的水量,以 Aco表示。3.17 漏失水量 quantity of w

12、ater leakage在确定的用水单元或系统内,设备、管网、阀门、水箱、水池等供水、用水和储水设施漏失或溢出的水量,以A i表示。3.18 排水量 the quantity of water drainage对于确定的用水单元或系统,完成生产过程和生活活动之后,排出企业之外以及排出该单元进入污水系统且不再被本单元或系统利用的水量,以A d表示。如果本用水单元排水量的全部或部分水量被其他用水单元利用,被利用的水量属于其他用水单元的串联水量。3.19 主要生产用水 the main production water 主要生产系统(主要生产装置、设备)的用水。对于确定的生产用水单元或系统,在完成生

13、产过程和生产活动中,生产车间的装置、设备、工序等用水,即直接用于生产的总水量。包括工艺用(取、排等)量、间接冷却水用水量(包括取水和循环冷却水)、蒸汽用量、产品用水量、洗涤用水量、直接冷却水用水量等。3.20 辅助生产用水 the auxiliary production water 对于确定的生产用水单元或系统,在完成生产过程和生产活动中,为主要生产系统服务的辅助生产系统(包括工业水净化单元、软化水处理单元、水汽车间、循环水场、机修、锅炉、空压站、污水处理场、贮运、鼓风机站、氧气站、电修、检验化验等)的用水。3.21 附属生产用水 the affiliated production wate

14、r 对于确定的生产用水单元或系统,在完成生产过程和生产活动中,为生产服务的各种服务、生活系统(如厂办公楼、科研楼、厂内食堂、厕所、厂内浴室、保健站、绿化、汽车队等)的用水。4 一般要求4.1 测试资质要求重点用水单位、普通用水单位和少量用水单位应分别进行三级水平衡测试、二级水平衡测试和一级水平衡测试。重点用水单位三级水平衡测试必须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测试机构进行测试。普通用水单位二级水平衡测试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测试机构进行测试。也可自行组织测试,但需取得具有相应资质的测试机构的复核合格意见。少量用水单位一级水平衡测试可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托独立测试机构进行测试,也可自行组织测试。4.2 测试参数D

15、B23/ XXXXXXXXX4在水平衡测试工作中需要测试的参数主要是各种水量参数。当重复利用水的工艺过程对水质或水 温有特殊要求时,可测试相应的水质参数和水温参数。水量平衡测试机构不具有水质或水温参数测试资 质的,可以委托具有相应测试资质的测试机构测试。水量参数包括:总用水量A t、新水量 Af、重复利用水量A r、耗水量A co、漏失水量A i、排水量A d。4.3 水量参数的获取水量参数可采用统计历史数据、引用设备参数和实际测试水量等途径获取。4.3.1 统计历史数据对于用水档案齐全,历史耗用水量和排水量等水量的水表计量值稳定、记录完整的单位用户,可以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数值统计得到水量参数

16、。如果当前用水情况与历史用水情况发生变化时,水量参数应 当进行合理修正,否则应采用其他方法获取水量参数。4.3.2 引用设备参数对于用水量稳定、运行正常的用水设备,可引用设备的用水定额值等参数。1) 设备运行工况与额定工况不符的不能引用设备参数;2) 没有设备积时计数器记录报表的也不能引用设备参数;3) 使用变频泵的,也不能引用设备参数,必须实测。4.3.3 实际测试实际测试是最能真实反映当前水量参数的方法,具备测试条件或者可以创造测试条件时,应当首先采用实际测试获得水量参数。4.4 实际测试设备要求根据现场条件,实际测试可以采用用水单位在用水表或者重新安装水表进行测试,也可采用流量测量设备如

17、超声波流计、电磁流量计、明渠流量计等计量,或采用容积法、重量法计量。4.4.1 水表采用用水单位在用水表或重新安装水表进行测试时,水表应符合GB 24798-2009中水表等级的要求,经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4.4.2 流量计采用流量计进行流量测试时,水量=实测流量实际运行时间。流量计准确度等级在0.5级(含)以上,测试范围、测试条件满足测试要求。4.4.3 其他测试设备4.4.3.1 采用容积法、重量法计量进行测试时,必须有足够大的且能对容积或重量进行准确计量的容器。4.4.3.2 当经现场测试分析,用水单位可能有管道泄漏情况时,需对管网泄漏进行测试。管网泄漏测试设备主要为探地雷达、管线探测

18、仪、漏水噪声相关仪和电子听漏仪等,应符合测试要求。4.5 实际测试的时段选择DB23/ XXXXXXXXX5实际测试时,应考虑工业生产、居民生活和社会服务等受作息时间、节假日和季节的影响而产生的水量变化,选择有代表性的时段进行水量测试。a) 一级用水单元(单位用户整体)水平衡测试应当选择在有代表性的月或季内进行。b) 所有二级用水单元(次级用水单元)的测试工作都必须在上一级用水单元的代表性时段内再选择适合本级用水单元的代表性时段进行,即不同的次级用水单元的测试期可能不一致。季节性或间歇性用水单元以正常运行时的一周作为测试期。c) 三级用水单元(基本单元)水平衡测试时基本用水单元的各类水量都必须

19、包含在测试期内。d) 同一用水单位必须实际测试时需连续测试不少于 7 天,每间隔 24 小时记录一次水量。5 测试步骤及内容5.1 测试步骤用水单位水平衡测试工作的全过程可以分为六个阶段,具体如表1所示。用水单位水平衡测试工作步骤序号 工作阶段 工作内容组织准备技术准备1 工作准备物质准备用户概况水源管网生产工艺用水设备2 情况调查计量仪表制定方案3 测试准备 完善计量4 实际测试 现场测试5 数据整理 汇总计算分析评价措施建议6 出具报告出具报告5.2 主要工作内容5.2.1 工作准备5.2.1.1 组织准备测试机构和用水单位联合组成水平衡测试小组,协商确定有关领导担任组长,成员由工程技术人

20、员和仪表工人共同组成。应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学习和了解水平衡测试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熟悉水平衡测试的基本概念、测试方法及基本指标的涵义,掌握技术术语、计算方法等。DB23/ XXXXXXXXX65.2.1.2 技术准备用水单位应准备好相应的档案资料备查,测试小组应制定测试方案。5.2.1.3 物质准备水平衡测试小组应按照测试方案配齐仪表,并编制各种记录表格。5.2.2 调查阶段对于3年内开展过水平衡测试的用水单位,如果测试报告中的基础资料仍然可以使用的,可以不再重复对该部分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有用户情况、水源情况、管网情况、生产工艺设备以及计量仪表等。注:用水单位生产规模、生产工艺不变且相

21、关数据连续的情况下可以直接使用基础资料。5.2.2.1 用户概况调查内容包括用水特征、生活人口、服务类型、服务规模,生产的产品、产量、产值,近三年用水量、用水单耗等,并做记录。5.2.2.2 水源调查内容包括:1.水源类型:自来水、自备井水、地表水、海水、回用水等;2.水源用途:用于生产、日常服务、职工生活或居民生活等;3.取水能力;4.水源设施,包括计量水表的规格、数量,取水泵型型号和额定流量、扬程;5.水源水质、水温等。调查完成后做记录。5.2.2.3 管网调查内容包括:1.给排水管网平面图,标明管道材质、管径、建设年代、走向及埋深;2.蓄水池、加压设备、水塔,水表井,主要用水点和用水设施

22、的名称和位置;3.各建筑物、构筑物的名称及平面位置。调查完成后需绘制用水单位给水管网平面图和系统图。5.2.2.4 生产工艺调查内容包括生产各环节用水工艺特征,先进性水平,产值水平,耗水指标等情况。调查完成后需绘制用水工艺流程图。5.2.2.5 用水设备调查内容包括各类用水和节水设备、设施的名称、型号、数量以及所属的用水单元等信息,填写用附录D.3.9中相应表格。5.2.2.6 计量仪表DB23/ XXXXXXXXX7调查包括各种水表、流量计等水量计量设施的位置、型号、计量范围、数量以及所属的用水单元;计量仪表配备现状,仪表配备齐全程度与完好程度,缺乏仪表的位置。调查完成后需绘制水量计量网络图

23、(见附录D图D.5、D.6)。5.2.3 测试准备5.2.3.1 制定方案开始测试前必须制定具体的测试方案。测试方案应根据用水单位历史数据、提供的材料确定用水单位类型。(1) 划分用水单元层次分别按重点用水单位、普通用水单位和少量用水单位要求确定水平衡测试深度和层次。(2)确定测试时段水平衡测试必须在企业90%以上的用水设备运转的情况下进行,测试时间不得短于24小时,为了便于统计和计算,一般统计期为1年,测试期通常为1个月。对某些生产周期长,用水量又不均匀的设备、机台,测试时间不得小于设备的生产周期。(3)确定各种水量参数测试方法根据用水单位用水工艺流程图,确定水量计量关键节点和水量参数测试方

24、法。水量测试的注意事项:基本用水单元的输出水量中只有排水量或耗水量,或其中一项水量可以忽略不计时,可以认为 输出水量与输入水量相等。当排水量和耗水量同时存在时,必须对其中一种水量进行实际测定;职工浴室和公共卫生间的输出水量只计排水量;绿化、茶炉输出水量只计耗水量;空调机的冷冻水、锅炉的热水不得计做循环水量,但空调冷却塔循环水应记入循环用水量;在水质净化处理或加工水的产品(如特殊需要的水或蒸汽)等过程中发生的设备、设施之间的 水量传递不得计做串联水量;为减少因计量时间不统一而造成的误差,所有计量水表的抄读应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而且应该选择在用水低峰期读数。对于同一处计量水表,每次抄读应该在

25、同一时间完成;采用容积法、流速法、堰测法测定水量时,每天应测定三次,其平均值作为一天的测试结果。5.2.3.2 完善水表计量设施(1)水计量仪表的配备原则上要求所有用水单元和用水设备都应安装计量仪表,一般单位用户是每日(24小时)新水量达到1m 3以上的用水单元必须安装水表;重点单位用户每日(24小时)新水量达到10m 3以上的用水单元必须安装水表。(2)水计量仪表的管理a) 水表分级:按照不同水表的计量区域在单位用户内部的覆盖范围,水表可以分为不同的计量等级:一级计量水表:单位用户取用新水量的计量水表称为一级计量水表。一级计量水表的配备率、DB23/ XXXXXXXXX8完好率、计量率均应为

26、 100%。二级计量水表:安装在单位用户一级水表之后,用于计量次级用水单元用水量的水表称为二级计量水表。二级计量水表的配备率、完好率应达到 100%,计量率应达到 90。三级计量水表:安装在二级计量水表之后,用于计量再次级用水单元用水量的水表称为三级计 量水表。一般单位用户二级用水单元之后,每天用水量超过 1m3 的用水单元必须安装三级计量水表。三级水表的完好率必须达到 100%。重点单位用户三级用水单元各主要用水点,以及每天用水量超过 10m3 的用水设施必须安装计量水表。三级水表的计量率应达到 85,根据实测 需要可以安装更多级别的水表。b) 水表编号按照水表计量等级分别编制序号,采用 X

27、X-YY 编制。其中 XX 为水表计量等级,YY 为该等级中水表的顺序号。水表计量网络图。将各级水表的前后关系、供水范围、水表编号等内容用图表的形式简明地标示出来。(3)水计量仪表的完善根据水量计量网络图,检查主要测试点,对未装水表、水表损坏或口径不符合要求的,应安装或更换符合要求的水表。不具备水表安装条件,采用其它方法测试的,落实测试仪器仪表。5.2.4 实际测试采集水量数据,填写已编制的记录表格。5.2.4.1 用水单元水量参数测试原则每个用水单元须测试其新水量A f、重复利用水量A r(包括A cy和A s)、耗水量A co、排水量A d四个基本水量参数。在有代表性的工况条件下,一般单位

28、用户连续测定四次,每次间隔24小时,取四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重点单位用户连续测定七次,每次间隔24小时,取七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新水量和排水量一般采用水表或流量计测试,排水量也可采用容积法测试。重复利用水量一般需安装水表或流量计测试,没有条件安装水表和流量计的,可以采用循环水泵的额定流量与水泵实际工作时间和水泵实际工作效率计算得到。耗水量较难实际测定,一般以安装水表等有效的计量方法计量取得,也可以根据输入水量与输出水量平衡的原理,将输入水量减去计量后的排水量,剩余值可以认为是耗水量。5.2.4.2 漏失水量的测定对于供水管网漏失水量的测试,可采用静态测试法或动态估算法。静态测试法是保持管网内的

29、正常压力(0.2MPa),停止各用水单元的用水,通过观察各级计量水表的读数测定供水管道的漏失水量。这种方法准确率高,但完全停止用水的情况很难实现。对于不能停止用水的单位用户,可以采用动态估算法。具体是保持管网内正常压力和正常用水工况,在同一时间内准确观察上下两级水表的水量,上级水表的数值之和减去下级水表水量数值之和,当其差值大于上级水表水量之和的4%时,其超出部分可近似认为是供水管网的漏失水量。出现这种情况时应暂停测试,查找原因,必要时需对管网泄漏进行测试。待问题解决后再进行测试,并将测漏记录及计算结果附于报告中。对于有条件停水的系统或单元,可选择适当的时间,如公休日等,关闭全部用水阀门,若水

30、表继续走动,则表明管网有漏水,水表的读数可近似认为是该区的漏失水量; DB23/ XXXXXXXXX9采用容积法或现场安装超声波流量计等方法对全部水表进行校验,当二级水表的计量率为100%时,一级水表计量数值与二级水表计量数值之差即为漏失水量;当无条件对全部水表进行校验时,当二级水表的计量率为100%时,一级水表计量数值与二级水表计量数值大于4%时,可近似认为其大于部分为该区的漏失水量。5.2.4.3 管网泄漏测试根据供、排水网络图确定水量泄漏部分管网走向、埋深等。供、排水网络图描述不清的可采用探地雷达或管线探测仪进行现场测试。采用漏水噪声相关仪或电子听漏仪等,对泄漏点精确有效的进行定位。5.

31、2.4.4 测试误差控制由于各用水单元的测试期可能不一致,用水状况的不稳定,以及计量仪表的示值误差等原因,下一层次各用水单元的新水量总数与上层次用水单元新水量之间会出现误差。相邻两级用水单元的误差不得超过其中较高一级用水单元新水量的4%,误差值超过4%的用水单元必须重新测试。由于水平衡测试有时不能在企业各个用水单元同步测试,所以各用水单元测试所得数据汇总后和工厂实际用水情况有一定差异,为了使测试工作保证质量,要求在测试阶段所得各类水取水量(生产、生活)之和与同期全厂实际日取水量平均值之差不大于10% ,应可认为测试结果符合要求,否则应继续查找有无漏测和计算错误直至差值小于10%为止。5.2.5

32、 数据整理计算各种水量和用水合理性指标的数值。5.2.5.1 相关用水资料统计在测试期内应配合抄表工作具体记录与用水相关的其它资料,如当天的住房率、营业额、顾客人数、工作人数,产品的数量、产值,锅炉和冷却塔等用水设备的工作时间等,以便计算各类用水量及用水单耗。水量参数以划分的用水单元为统计单位,从最基本的用水单元开始,不同层次的用水单元分别统计。相同层次用水单元的排水量、耗水量、漏失水量、循环水量、串联水量均按同名水量累加计算,但不同层次的水量参数不能重复计算。单位用户的新水量按一级水表的读数累加确定,其它水量参数,包括循环水量、串联水量、耗水量、排水量、漏失水量,均由次级用水单元的同名水量累

33、加得到。5.2.5.2 水量单位实际测试水量时,水量单位可选用升每秒(L/s)、立方米每日(m 3/d),但在汇总计算时,应将水量单位统一为立方米每日(m 3/d)。5.2.5.3 水量平衡图(1) 一般要求分别对单位用户整体、次级用水单元和基本用水单元进行数据整理,绘制二级或三级水量平衡图。水量平衡图采用流程示意图的形式表示用水单元内水的传递和水量的分配关系,标明水的来源和去向。DB23/ XXXXXXXXX10本用水单元排水量中被其它单元利用的水量,属于其他用水单元的串联用水量。如用水单元之间的水量传递关系复杂,一个用水单元同时与其它多个用水单元存在水量传递,则水量平衡图中应当把所有用水单

34、元的水量传递关系表示清楚。对于一个规模较大的单位用户而言,用水单元之间的水量传递关系将十分复杂,尤其在落实废水的 分质处理与分质回用措施后,因各用水点的水质要求不同,循环水和串联水将来自不同的水处理设施。 因此,在绘制水量平衡图之前,必须仔细调查单位用户内部的水量传递关系,必要时分别标注水质类别 和水量参数。(2) 间歇性或季节性用水设备对于间歇性用水设备,应以正常使用状况下单位时间的水量参数乘以每日正常工作时间,得到日水 量参数。对于季节性用水设备,或者存在多台季节性设备且在不同季节工作的情况,如取暖锅炉和制冷 空调冷却塔,应分别在其正常工作季节内测试水量参数,分别计算不同季节的日水量参数,

35、并分别确定 全年最高月和最低月用水量,连同间歇性和季节性设备的正常工作时段一起列入测试报告。(3) 临时性用水对于基建、消防等临时性用水,应分别汇总整理数据,列入测试报告。5.2.5.4 单位用户用水技术指标单位用户用水技术指标的计算方法可参考附录A 。5.2.5.5 图表在数据汇总整理后,按照相关格式和要求认真填写测试报告书要求的各种表格,绘制相关示意图。5.2.6 报告撰写5.2.6.1 分析评价评价用水合理程度,指出存在问题。根据水量参数的分类统计结果,计算各项合理用水指标,分析评价用水合理性程度。5.2.6.2 措施建议用水管理和用水工艺整改方案。提出合理用水建议,制定节水管理措施和工

36、程技术类整改措施方案,并对其可行性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估。5.2.6.3 出具报告形成水平衡测试报告书。水平衡测试报告书的格式和内容以及深度要求参见附录D。DB23/ XXXXXXXXX11A A附 录 A(规范性附录)用水单位水平衡技术指标的计算方法A.1 重复利用率重复利用率是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年)内,生产、生活和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所使用的重复利用水量与总用水量之比。(附 录 A.1)1010rftr AR式中:R 重复利用率,%;Ar 重复利用水量(包括循环水量和串联水量),立方米(m 3);At 生产过程中总用水量,为 Ar与A f之和,立方米( m3);Af 生产过程中取用的新水量或总取

37、水量,立方米(m 3)。A.2 冷却水循环率冷却水循环率是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年)内,冷却水循环量与冷却水总用量之比。.(附 录 A.2)1010crfctr AA式中:冷却水循环率,%;cAcr 冷却水循环量,立方米(m 3);Act 冷却水总用量,为A cr与A cf之和,立方米(m 3);Acf 冷却用新水量,立方米(m 3)。A.3 工艺水回用率工艺水回用率是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年)内,生产加工过程的回用量与工艺水总用量之比。.(附 录 A.3)1010prfptr AA式中:工艺水回用率,%;pApr 工艺水回用量,立方米(m 3);DB23/ XXXXXXXXX12Apt 工艺水总用量

38、,为 Apr与A pf之和,立方米(m 3);Apf 工艺用新水量,立方米(m 3)。A.4 蒸汽冷凝水回用率蒸汽冷凝水回用率是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年)内,产汽设备蒸汽冷凝水回用量与产汽设备产汽量之比。(附 录 A.4)10brhDA式中:蒸汽冷凝水回用率,%;bAbr 产汽设备蒸汽冷凝水回用量,立方米(m 3);D 产汽设备产汽量,千克 /小时(kg/h );h 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年)内工作小时数,小时(h);水密度,一般取1.0103千克/立方米(kg/m 3)。A.5 新水利用系数新水利用系数是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年)内,生产、生活或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使用的新水量与外排水量之差同新水量之比。

39、.(附 录 A.5)fdfAK式中:Kf 新水利用系数;Af 生产过程中取用的新水量,立方米(m 3);Ad 生产过程中,外排水量,立方米(m 3)。A.6 排水率.(附 录 A.6)%10用 水 单 位 取 水 量用 水 单 位 排 水 量排 水 率A.7 用水综合漏失率.(附 录 A.7)10企 业 的 取 水 量企 业 的 漏 失 水 量用 水 综 合 漏 失 率A.8 废水回用率DB23/ XXXXXXXXX13.(附 录 A.8)%10废 水 回 用 量外 排 废 水 量废 水 回 用 量废 水 回 用 率A.9 达标排放率(附 录 A.9)10企 业 的 排 水 量达 到 排 放

40、标 准 的 排 水 量达 标 排 放 率A.10 非常规水资源替代率(附 录 %10取 水 量非 常 规 水 资 源 所 替 代 的企 业 的 取 水 量 取 水 量非 常 规 水 资 源 所 替 代 的非 常 规 水 资 源 替 代 率A.10)A.11 水表计量率.(附 录 A.11)%10一 级 表 水 量 之 和二 级 表 水 量 之 和二 级 表 计 量 率.(附 录 A.12)二 级 表 水 量 之 和三 级 表 水 量 之 和三 级 表 计 量 率A.12 节水器具使用率(附 录 A.13)%10用 水 器 具 设 备 总 件 数节 水 器 具 设 备 件 数节 水 器 具 使

41、用 率A.13 单位产值新水量单位产值新水量是从事生产加工的用水单位每生产一万元产值的产品耗用的新水量。.(附 录 A.14)ZAyfwf式中:Awf 万元产值新水量, 立方米/ 万元;Ayf 年生产用新水量总和,立方米(m 3);Z 年产值,单位为万元。DB23/ XXXXXXXXX14A.14 单位产值用水量单位产值用水量是生产加工用户每生产一万元产值的产品耗用的用水量。.(附 录 A.15)ZAryfwt式中:Awt 万元产值用水量,立方米/万元;Ayf 年生产用新水量总和,立方米(m 3);Ar 重复利用水量,立方米(m 3)。A.15 单位产品新水量单位产品新水量是生产加工用户每生产

42、单位产品耗用的新水量。.(附 录 A.16)QAyfuf式中:Auf 单位产品新水量,立方米/单位产品;Ayf 年生产用新水量总和,立方米(m 3);Q 年产品总量。A.16 单位产品用水量单位产品用水量是生产加工用户每生产单位产品耗用的用水量。(附 录 A.17)QArytut式中:Aut 单位产品用水量,立方米/单位产品;Ayf 年生产用新水量总和,立方米(m 3);Ar 重复利用水量,立方米(m 3)。A.17 人均生活日新水量人均生活日新水量是居住型用水单位或工业企业生活用水部分每天用于生活的新水量。.(附 录 A.18)dNAvlflf式中:Alf 人均生活日新水量,立方米/人日;A

43、vlf 测试时段内用于生活的新水量,立方米(m 3);N 总人数,人;d 测试时段的天数,日。DB23/ XXXXXXXXX15A.18 公共服务类日均新水量公共服务类日均新水量是指按照公共服务的不同类别,以服务设施的数量或服务对象的数量分摊的每日新水量。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宾馆旅店业的客房床位日均新水量;医院住院部的床位日均新水量;大专院校和中小学的师生人日均新水量;餐饮业的单位营业面积日均新水量;商场和批发零售贸易型建筑的单位营业面积日均新水量;各种办公楼的单位办公面积日均新水量;市政园林绿化的单位用水面积日均新水量;理发、沐浴、洗衣、洗车行业的单位营业面积日均新水量。DB23/ XXXXX

44、XXXX16B B附 录 B(规范性附录)水量参数的测试方法B.1 用水设备(单元)水量参数用水设备(单元)测试主要是测试水量参数。如需对水质参数、水温参数进行测试,测试方法按相关标准执行。水量参数有:新水量 Af、重复利用水量 Ar、耗水量 Aco、排水量 Ad、漏溢水量 Ai。水质参数:企业主要用水点和排水点的水质测试,应根据本地区和企业具体情况确定。水温参数:应测定循环用水进出口及对水温有要求的串联用水的控制点的水温。B.1.1 一般设备(单元)水量参数一般设备(单元)测试每台用水设备(单元)的取水量、重复利用水量、耗水量、排水量四个基本用水参数时,选择有代表性工况条件,连续测试三次,取

45、其平均值。B.1.2 间歇性用水设备(单元)水量参数间歇性用水设备(单元)水量参数测试时,将所测得的单位时间用水参数乘以实际用水时间,从而得出每天用水情况。B.1.3 季节性用水设备(单元)水量参数空调设备、采暖锅炉等季节性用水设备(单元)要在用水季节时分别测试,计算全年月最高取水量。B.2 水量参数的测试B.2.1 取水量(新水量)的测试安装有符合要求的计量水表的用水设备(单元),以水表读数为准,没有安装计量水表或所安装的水表不符合测试要求的用水设备(单元),可以采用容器法或安装临时水表等方法进行测试。B.2.2 重复利用水量的测试安装有符合要求的计量水表的重复利用水系统,以水表读数为准,没

46、有办法安装水表或所安装的水表不符合测试要求的重复利用水系统,可以用水泵的额定流量方法测定,即:重复利用水量=水泵额定流量实际开泵时间B.2.3 耗水量的测试B.2.3.1 一般用水设备耗水量的测试耗水量等于新水量减去排水量。.(附 录 B.1)dfcoADB23/ XXXXXXXXX17B.2.3.2 间接冷却循环水系统耗水量的测试计算公式为:(附 录 B.2)GFcoA冷式中:AF 吹散水量,立方米(m 3);AG 蒸发损失水量,立方米(m 3)。由于吹散水量A F和蒸发损失水量A G不容易测量,可用下式估算:(附 录 B.3)KA冷tF.(附 录 B.4)S冷G式中:At冷 间接冷却水用水

47、量 ,立方米(m 3);K 吹散损失系数,具体见表 B.1;AG冷 间接冷却水循环水量,立方米(m 3);S 蒸发损失系数,具体见表B.2;t 冷却水进出水温差,。表 B.1 吹散损失系数 K冷却构筑物类型 喷水池 开放喷水式冷却塔 机械通风式冷却塔 风筒式冷却塔K(%) 1.53.5 1.52 0.20.5 0.10.5表 B.2 蒸发损失系数 S温差类型-10 -5 0 5 10 15 20 25 30封闭 0.06 0.07 0.08 0.09 0.095 0.10 0.11 0.12 0.13开放 0.08 0.09 0.10 0.11 0.12 0.13 0.14 0.15 0.15

48、B.2.4 排水量的测试用水单元排水量的测试可以采用容器法和安装临时水表的方法解决,密封用水单元可以忽略耗水量,将取水量的值作为排水量的值,用水单位或系统的排水量是由实际测试的各个用水单元排水量数值相加而求得。B.2.5 企业管道及设备漏水量的测试有条件的停产用水单位可以选择几个公休日,关闭全部用水阀门,如各种水源进水表继续走动,则水表的读数可以近似认为是厂区的总漏水量。没有条件停产的用水单位则一级水表计量数值和二级水表计量数值之差大于一级水表计量2%时,可以近似认为其大于部分为该厂区的漏水量。DB23/ XXXXXXXXX18B.2.6 蒸汽冷凝水的测试测试全厂蒸汽冷凝水回用水量,并计算出蒸

49、汽冷凝水回用率。B.2.7 锅炉用水的测试主要测试锅炉用水的排污率和水处理用水量,低压锅炉排污率公式为:(附 录 B.5)%10锅 炉 蒸 发 水 量锅 炉 排 污 量排 污 率水处理用水量系指锅炉软水装置的用水量。B.2.8 排污水量的测试排污水的利用情况各用水单位不尽相同,应查明排污水量是否利用及利用的程度。B.2.9 生活用水的测试查清企业生活用水部门及用水情况(包括办公楼、食堂、浴室、厕所、绿化等),逐项测试其取水量和重复利用水量,车间生活用水也应分别测试或用车间总取水量减去车间生产取水量即可近似认为是车间生活用水量。B.3 水平衡图与平衡方程水平衡图是描述用水单元各水量的数值关系,或者不同用水单元之间水量传递关系的图示,如图B.1所示。对于一个不与其它用水单元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国内外标准规范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