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DB23T - 工业建筑空心EPS模块围护结构技术规程.doc

上传人:oceanpvg 文档编号:3890008 上传时间:2018-11-25 格式:DOC 页数:83 大小:2.9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23T - 工业建筑空心EPS模块围护结构技术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DB23T - 工业建筑空心EPS模块围护结构技术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DB23T - 工业建筑空心EPS模块围护结构技术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DB23T - 工业建筑空心EPS模块围护结构技术规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DB23T - 工业建筑空心EPS模块围护结构技术规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J11615-2017 DB23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23/T 1390-2017代替 DB23 /T 1390-2010工业建筑空心 EPS 模块围护结构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 for hollow EPS module envelopof industrial building(报批稿)2017-00-00 发布 2017-00-00 实施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 合 发 布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黑龙江省地方标准工业建筑空心 EPS 模块围护结构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 for hollow EPS module envelopof industr

2、ial buildingDB23/ T1390-2017主编部门:哈尔滨鸿盛房屋节能体系研发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批准部门: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施行日期:2 017 年 00 月 002017 哈尔滨黑龙江省地方标准工业建筑空心 EPS 模块围护结构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 for hollow EPS module envelopeof industrial buildingDB23/ T1390-2017000000000000000 出版发行000000 印刷厂印刷8501168 毫米 1/32 000 印张 0000 千字20

3、17 年 00 月第一版 2017 年 00 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2000 册 定价:15.00 元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 告第 000 号关于发布黑龙江省地方标准工业建筑空心 EPS 模块围护结构技术标准的 公告现批准工业建筑空心 EPS 模块围护结构技术标准为黑龙江省地方标准,统一编号为 DB23/T1390-2017,自 2017 年 00 月 00日起实施。原EPS 模块钢结构工业建筑节能体系技术规程 统一编号为 DB23/T1390-2010 同时终止执行。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7 年 00 月 00 日前 言我省在全球范围内已率先实现了由民用建筑节

4、能向工业建筑节能领域的跨越,为了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工业建筑的建造速度,降低建造成本,保证工程质量,实现建造部品工厂化、保温与结构一体化、保温层与建筑结构同寿命,满足工业建筑装配式低能耗抗震围护结构建造对新技术和新材料的需求,规范建造行为,主编单位哈尔滨鸿盛房屋节能体系研发中心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及专家,依据相关标准,对原地方工程建设标准EPS 模块钢结构工业建筑节能体系技术规程DB23/T1390-2010进行了技术升级和重新修订。标准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认真调研和总结了我省近年来工业建筑钢结构和框架结构装配式 EPS 模块低能耗围护结构的应用实践和科技创新成果,并以多种

5、方式广泛地征求了设计、施工、监理、验收和生产等相关单位及专家的意见,经过反复讨论研究、修改完善,审查定稿。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将原EPS 模块钢结构工业建筑节能体系技术规程DB23/T1390-2010 更名为工业建筑空心 EPS 模块围护结构技术标准DB23/T1390-2017;取消了彩钢夹芯板复合屋面板,将其用空心 EPS 模块轻钢芯肋屋面板系统取代;将墙体空心模块的厚度由原 160mm 和 200mm 两种,调整为 300mm 一种,并与冷弯 C 型钢有机结合,用于钢结构或混凝土框架结构工业建筑的装配式低能耗外围护墙体或填充墙体;调整了 EPS 空心模块的几何尺寸和外观形状及安装组合方式

6、;增加了建筑结构方面的相关规定;增加了外墙门窗口部位保温防火隔离框;增加了石墨 EPS 空心模块和泡沫玻璃模块性能指标;增加了一些相关术语;增加了用于低能耗墙体的建筑构造;将耐碱玻纤网格布用 1.019.519.5(mm)电焊网取代;将原第 3 章内容纳入附录;对检验批又重新做了规定。本标准修订后的主要内容有: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材料;5 设计; 6 施工;7 验收和 3 个规范性附录(附录 A、附录 B、附录 C)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哈尔滨鸿盛房屋节能体系研发中心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专利持有人向本标准发布机构声明:本标准附录 A、附录 B、附

7、录 C 中涉及到专利技术,专利持有人愿意同任何使用者在合理、非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就有偿使用授权许可进行协商。在这方面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在本标准发布机构备案,专利持有人:翟秀英、林国海、林宣佐、翟洪远。标准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将意见和建议寄送哈尔滨鸿盛房屋节能体系研发中心(哈尔滨市香坊区香坊大街 145 号,邮编:150036,邮箱:) 。本标准主编单位:哈尔滨鸿盛房屋节能体系研发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本标准参编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公安消防总队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省冶金设计规划院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黑龙江省质量检测检验院哈尔滨市墙体

8、材料改革建筑节能领导小组办公室哈尔滨市工程质量咨询中心齐齐哈尔市公安消防支队大庆市公安消防支队防火处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哈尔滨土木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哈尔滨市建筑设计院黑龙江省恒远建设施工图审查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鸿盛建筑材料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鸿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张司本 林国海 梅洪元 郑文忠 曹万林 刘 伟 翟洪远 佟晓芳 王 桐 赵松波 张伟玲 李弘玉 贾 君 由春敏 邵志民 许海春 孙伟斌 李振国 张淑红 申柳霞 鞠硕华 周中一 戴春军 孟宪明 马 鑫 汤义勇 张锦屏 阴雨夫 李清江 马占伟

9、吕 岩 侯晓萌 李佳赢 崔 林 王 峰 魏有海 庄子粒 吕 琳 张永花 霍玉林 穆林森 李欣宇 翟秀英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朱卫中 张小冬 韩宏伟 唐榕滨 李小东夏 赟 徐秋芳 目 次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材料5 设计5.1 一般规定 5.2 空心 EPS 模块轻钢芯肋围护墙体设计5.3 空心 EPS 模块轻钢芯肋填充墙体设计5.4 空心 EPS 模块轻钢芯肋 屋面板系统设计 5.5 EPS 模块地面保温粘贴系统设计6 施工6.1 一般规定 6.2 空心 EPS 模块轻钢芯肋围护墙体施工6.3 空心 EPS 模块轻钢芯肋填充墙体施工6.4 空心 EPS 模块轻钢芯肋 屋面板系统施工6.

10、5 EPS 模块地面保温粘贴系统施工6.6 施工安全7 验收7.1 一般规定7.2 主控项目7.3 一般项目附录 A 模块的类别形状规格标记附录 B 组合配件附录 C 拼装组合本标准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附:条文说明CONTENTS1 General Principles2 Terms 3 Basic Requirements4 Materials5 Design5.1 General Requirements5.2 Design of Light Steel Core Rib Enclosing Wall with Hollow EPS Module 5.3 Design of Light

11、Steel Core Rib Infilled Wall with Hollow EPS Module5.4 Design of Light Steel Core Rib Roof Plate System with Hollow EPS Module 5.5 Design of Thermal Insulation System of Ground with Pasting EPS Module6 Construction 6.1 General Requirements 6.2 Construction of Light Steel Core Rib Enclosing Wall with

12、 Hollow EPS Module 6.3 Construction of Light Steel Core Rib Infilled Wall with Hollow EPS Module6.4 Construction of Light Steel Core Rib Roof Plate System with Hollow EPS Module 6.5 Construction of Thermal Insulation System of Ground with Pasting EPS Module6.6 Construction Safety7 Acceptance 7.1 Gen

13、eral Requirements7.2 Dominant Items7.3 General ItemsAppendix A Categories, Makers and Shapes of EPS ModulesAppendix B Component AccessoriesAppendix C Assembly Combination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List of Quoted Standards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1 总 则1.0.1 为规范空心 EPS 模块在工业

14、建筑低能耗外围护结构中的应用,提高工业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耐久性、防火安全性、易施工性和结构抗震能力,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节能环保、经济合理、保证质量,制定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丙类及以下、抗震设防烈度 8 度及以下新建、改建、扩建、既有工业建筑节能改造等的外围护结构,技术条件相同时也可执行本标准。1.0.3 工业建筑空心 EPS 模块低能耗外围护结构的设计、施工和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2 术 语2.0.1 工业建筑空心 EPS 模块低能耗围护结构 hollow EPS module low-Energy envelope of ind

15、ustrial building将空心 EPS 模块与轻钢芯肋有机结合,内外表面用防护面层保护,所构成的工业建筑的墙体和屋面。2.0.2 空心 EPS 模块 hollow EPS (Expandable Polystyrene) module按原料类别,分普通模块和石墨模块两种:1 普通模块由普通可发性聚苯乙烯珠粒加热发泡后,通过工厂标准化生产设备一次加热聚合成型制得的外观呈空心形状、四周边均有插接企口、板体上有空心构造、内外表面有均匀分布燕尾槽定或固定插片、外表面铸印商标标识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型材,简称空心模块或模块。详见附录 A。 2 石墨模块由石墨可发性聚苯乙烯珠粒经加热发泡后,按普通模

16、块生产工艺制造的外观为灰黑颜色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型材, 简称为石墨模块或模块。2.0.3 空心 EPS 模块轻钢芯肋围护墙体 light steel core rib enclosing wall with hollow EPS module将冷弯 C 型钢置入空心模块预制凹槽,安装于结构柱的外侧,内外表面用抹面层防护或安装防护板,所构成保温与结构一体化工业建筑的非承重外墙,简称围护墙体或墙体。详见附录 C。2.0.4 空心 EPS 模块轻钢芯肋填充墙体 light steel core rib infilled wall with hollow EPS module将冷弯 C 型钢置入空心模

17、块预制凹槽,装嵌于 框架结构间,内外表面用抹面层防护或安装防护板,所构成保温与结构一体化工业建筑的非承重填充墙,简称填充墙体或墙体。详见附录 C。2.0.5 空心 EPS 模块轻钢芯肋屋面板系统 light steel core rib roof plate system with hollow EPS module将屋面板与防水系统有机结合,构成的保温承重防水一体化的屋面,简称空心屋面板系统或系统。2.0.6 EPS 模块地面保温粘贴系统 thermal insulation system of ground with pasting EPS module 将模块采用粘贴方式固定在地面基层的

18、表面,加抹面层或现浇混凝土面层防护,构成有保温层的地面,简称地面粘贴系统或系统。2.0.7 芯肋 core rib水平或垂直置入墙体空心模块矩形凹槽中的冷弯 C 型钢或屋面空心板贯通孔内的热镀锌矩形钢管。详见附录 B。2.0.8 复合空心屋面板 composite roof with hollow EPS module将芯肋与屋面空心模块有机结合,上下表面分别用抹面胶浆加一道玻纤网布复合或安装防护板,构成装配式保温与承重一体化的屋面预制构件,简称屋面板。详见附录 C。2.0.9 干混抹灰砂浆 dry mixed plastering mortar由水泥、干燥骨料或粉料、添加剂及性能需求确定的其

19、它组分,按一定比例,由工厂化经计量混合而成的抹面复合材料。2.0.10 干混抗裂抹灰砂浆 dry mixed plastering morta在干混抹灰砂浆中参入一定量的抗裂纤维和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压折比符合抹面胶浆技术指标的抹面砂浆。2.0.11 抹面胶浆 base coat由水泥基胶凝材料、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填充料和添加剂组成的抹面复合材料。2.0.12 金属热镀锌电焊网 hot-dip galvanizing welded wire mesh由工厂化制造,网丝外表面有一定厚度热镀锌涂层的金属焊接网片,简称电焊网。2.0.13 胶粘剂 adhesive由水泥基胶凝材料、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填

20、料和添加剂组成,粘结复合材料。2.0.14 泡沫玻璃模块 foam glass module用泡沫玻璃板由工厂化加工制成四周边有插接企口、具有防火保温功能的板状型材。详见附录 A。2.0.15 连接角钢 connecting angle将墙体内的水平芯肋与垂直芯柱或水平芯肋与结构柱之间相互连接的金属配件,详见附录 B。2.0.16 防火隔离框 fireproofing isolation frame将空心模块轻钢芯肋墙体门窗口内侧部位的外露端头用泡沫玻璃模块密闭覆盖,隔绝室内或室外火焰沿外墙门窗口蔓延的保温防火构造。2.0.17 纤维水泥平板 fibre-cement flat sheets以

21、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添加抗裂纤维,由工厂化制造的水泥基板材,简称水泥板。2.0.18 限位板条 limiting plate 锚固在基础、地梁或边梁的上表面,用于限制墙体根部平面外位移的纤维水泥板条。2.0.19 低能耗房屋 passive low-energy house将房屋外围护结构采用适宜的节能建造技术组合,来提高其保温隔热性和气密性;通过可再生能源或其它清洁能源及新风系统和排风能量回收系统的综合应用,使室内能够达到取消传统采暖和主动空调就能实现舒适环境的房屋。2.0.20 模块切割器 cutter for modules 将模块按所需要的形状和规格现场加工的器具,简称切割器。3 基本

22、规定3.0.1 模块的类别应符合下列要求:1 按原料的类别,分为普通模块和石墨模块。2 按施工工艺需求,分为抹面防护层和防火板防护层。3.0.2 根据国家现行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的规定,墙体及系统的适用范围应符合下列要求:1 墙体:适用于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丙类及以下、抗震设防烈度 8 度及以下的工业建筑非承重低能耗外墙。2 空心屋面板系统:适用于耐火等级为三级及以下工业建筑的坡屋面和非上人平屋面。3 地面粘贴系统:适用于新建或既有工业建筑的室内地面保温。3.0.3 用于芯肋、檩条、龙骨的热镀锌矩形钢管或冷弯 C 型钢,壁厚均不应小于 3.0mm。3.0.4 防护面层或保护层的厚

23、度应按建筑需求对应选用,组合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1 厚度不小于 10mm。用厚度不小于 7mm、强度等级不小于M10 干混抹灰砂浆抹面、加一道耐碱玻纤网布和厚度不小于 3mm抹面胶浆抗裂增强或安装厚度不小于 10mm 刚性不燃材料防护板 。2 厚度不小于 20mm。用厚度不小于 15mm、强度等级不小于M10 干混抹灰砂浆抹面、加一道网格尺寸为 19.5 mm19.5mm、网丝直径不小于 1.0 mm 热镀锌电焊网和厚度不小于 5mm 抹面胶浆抗裂增强或安装厚度不小于 20mm 刚性不燃材料防护板。3 厚度不小于 50mm。自密实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 C30、加一道规格为 50 mm50 mm

24、2.5mm 镀锌电焊网抗裂增强,保护层厚度 15mm。3.0.5 墙体及系统各组成材料应配套供应,性能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应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应彼此相容并应具有防腐性;在可能受到鼠害、虫害等生物侵害时,还应具有防生物侵害性能。3.0.6 墙体外侧粘贴饰面砖时,基层墙体抹面防护层的厚度不应小于 5mm。3.0.7 模块表观密度的负误差不应大于 1kg/ m3。3.0.8 模块在室温 15以上的库房内有效陈化时间不应低于10d;室温低于 15时,有效陈化时间不应低于 20d。4 材 料4.0.1 模块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4.0.1-1、4.0.1-2 的规定。表 4.0.1-1 普通模块性能指标项

25、 目 性 能 指 标 试验方法表观密度,kg/ m 3 20 30 35压缩强度,MPa 0.12 0.20 0.25导热系数, W/ (mK) 0.035 0.030 0.028尺寸稳定性, % 0.3水蒸气透过系数, ng /(Pams) 4.0吸水率(体积分数) ,% 2.0断裂弯曲负荷,N 30 40 45熔结性能 弯曲变形,mm 20GB/T29906燃烧性能等级 不低于 B2 级 GB 8624垂直于板面方向抗拉强度,MPa 0.15 0.20 0.25 GB/T29906表 4.0.1-2 石墨模块性能指标项 目 性 能 指 标 试验方法表观密度,kg/ m 3 20 30 35

26、压缩强度,MPa 0.12 0.20 0.25导热系数, W/ (mK) 0.030 0.028 0.026GB/T29906尺寸稳定性, % 0.3水蒸气透过系数, ng /(Pams ) 4.0吸水率(体积分数) ,% 2.0断裂弯曲负荷,N 30 40 45熔结性能 弯曲变形,mm 20燃烧性能等级 不低于 B1 级 GB 8624垂直于板面方向抗拉强度,MPa 0.15 0.20 0.25 GB/T299064.0.2 泡沫玻璃模块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4.0.2 的规定。表 4.0.2 泡沫玻璃模块性能指标项 目 性 能 指 标 试 验 方 法密度,kg/ m 3 141160导热系数,

27、 W/ (mK) 0.058抗压强度抗折强度 0.50抗拉强度MPa 0.12透湿系数, ng /(Pams) 0.007尺寸稳定性, (702) ,48h / % 0.3吸水量,kg/ m 2 0.3耐碱性,kg/ m 2 5燃烧性能等级 A 级线收缩率,% 8匀温灼烧性能(750,0.5h) 质量损失率,% 5JC/T 647JGJ2894.0.3 胶粘剂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4.0.3 的规定。表 4.0.3 胶粘剂性能指标项 目 性 能 指 标 试验方法原强度 0.6浸水 48h,干燥 2h 0.3拉伸粘结强度,MPa(与水泥砂浆)耐水强度 浸水 48h,干燥 7d 同原强度GB/T299

28、06JGJ289原强度与模块0.15、与泡沫玻璃模块0.12,破坏发生在模块或泡沫玻璃模块内浸水 48h,干燥 2h拉伸粘结强度,MPa(与模块或泡沫玻璃模块) 耐水强度 浸水 48h,干燥 7d与模块0.12、与泡沫玻璃模块0.10,破坏发生在模块或泡沫玻璃模块内可操作时间(h) 1.54.04.0.4 抹面胶浆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4.0.4 的规定。表 4.0.4 抹面胶浆性能指标项 目 性 能 指 标 试验方法原强度 0.15,破坏发生在模块内浸水 48h,干燥2h 0.10耐水强度 浸水 48h,干燥7d拉伸粘贴强度,MPa(与模块)耐冻融强度 0.12,破坏发生在模块内压折比(水泥基)

29、 3.0柔韧性开裂应变(非水泥基),% 1.5抗冲击性(二层及以上) 3 J 级吸水量,g / m 2 500不透水性 试样抹面层内侧无水渗透可操作时间,h 1.5 4.0GB/T299064.0.5 柔性耐水腻子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4.0.5 的规定。表 4.0.5 柔性耐水腻子性能指标项 目 性 能 指 标 试 验 方 法初期干燥抗裂性(6h) 无裂纹打磨性 手工可打磨吸水量(g/10min) 2.0JC/T229耐水性(96h)耐碱性(48h)无起泡、无开裂、无掉粉标准状态 0.60粘结强度(MPa ) 冻融循环 5 次 0.40柔性 直径 50mm,无裂纹非粉状组分的低温贮存稳定性 -5

30、冷冻 4h 无变化,刮涂无障碍4.0.6 电焊网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4.0.6 的规定: 表 4.0.6 电焊网性能指标4.0.7 耐碱玻纤网布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4.0.7 的规定。表 4.0.7 耐碱玻纤网布性能指标试 验 项 目 性 能 指 标 试 验 方 法单位面积质量,g/m 2 130耐碱断裂强力(经向、纬向) ,N/50 mm 750耐碱断裂强力保留率(经向、纬向) ,% 50断裂伸长率(经向、纬向) ,% 5.0GB/T299064.0.8 纤维水泥平板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4.0.8 的规定:表 4.0.8 纤维水泥平板性能指标 试 验 项 目 性 能 指 标 试 验 方 法丝径,m

31、m 2.5 0.07 1.0 0.05网孔大小, mm 5050 19.519.5焊点抗拉力, N 500 80镀锌层质量, g /m2 122焊点质量 脱焊点不超过焊点数 8连续脱焊点不应多于 2 点QB/T38974.0.9 钢筋及混凝土的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的规定。4.0.10 钢结构型钢或钢板、冷弯 C 型钢檩条、连接钢板、连接角钢性能及表面防腐处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 和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 的规定。4.0.11 镀锌螺栓性能指标和焊条性能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六角头螺栓GB/T5782 和六角头

32、螺栓 C 级GB/T5780 及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焊条GB/T5117 的规定。4.0.12 墙体或系统干混抹面砂浆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预拌砂浆GB/T 25181 中强度等级不小于 M10 的相关规定。4.0.13 密封胶、密封胶带(布) 、包角条、包边条、盖口条、护角等其它配套材料性能指标应分别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4.0.14 屋面防水涂料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GB/T 23445 的相关规定。项 目 性 能 指 标 试 验 方 法密度,g/cm 3 中密度 1.1D1.4 高密度 1.4D 17吸水率,% 40 28不透水性 24h 检验后允许板反面出现湿痕,但不得

33、出现水滴湿胀率,% 蒸压养护制品 0.25;蒸汽养护制品0.50不燃性 A 级抗冻性 25 次冻融循环,不得出 现破裂、分层JC/T412.15 设 计5.1 一般规定5.1.1 墙体和模块的建筑模数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50002 中扩大模数基数 3nM 的相关规定。5.1.2 墙体与基础地梁或楼面板上表面的相接处、空心屋面板在屋脊和与墙体在檐口的交接处、门窗框与墙垛安装组合缝等无法实现企口插接的热桥部位,均应在安装时,预留 10mm15mm 缝隙,用燃烧性能不低于 B1 级发泡保温材料密闭封堵。5.1.3 墙体阳角部位和门窗洞口四角内外表面的防护面层内,均应再增设一道

34、宽度不小于 200mm 的电焊网。5.1.4 墙体内外防护面层的厚度均不小于 20mm;房屋首层防护面层表面不宜设分隔条(缝),建筑设置分隔条(缝)时,缝内应填塞不燃密封材料。5.1.5 墙体内外抹面防护层采用水泥板或防火装饰板,厚度均不应小于 20mm,固定插片应通长设置,宽度不应小于 30mm、厚度不小于 15mm;镀锌对拉螺栓直径不应小于 10mm、间距不应大于400mm、每条固定插片上不应少于 3 个对拉螺栓。5.1.6 墙体外表面粘贴面砖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GB/T 29906 的规定。5.1.7 墙体内水平或垂直芯肋在两柱间或两固定端间均应通长设

35、置,不应有接缝;水平芯肋与结构柱为栓接、与垂直芯肋为钉接;水平芯肋间距应根据建筑构造和风荷载标准值经计算确定,但最大间距为 1.5m。外窗高度大于 1.5m 时,应在墙垛内增设水平芯肋。5.1.8 出入车辆的外门应为保温卷帘门、人员通行的外门应为有下槛平开门;外墙门窗传热系数应根据热负荷的需求确定。5.1.9 墙体外侧的雨篷、挑板、空调机搁板等悬挑构件应采用轻钢结构制作,与结构柱应采用刚性斜拉或斜撑并螺栓连接。5.1.10 墙体防护面层上设置吊挂物,单点重量不应大于 20kg;当大于 20kg,应将吊挂位置设在芯肋上,并应验算芯肋的强度和稳定,并明确吊挂位置。5.1.11 空心模块轻钢芯肋墙体

36、基本构造应符合表 5.1.11 的要求。表 5.1.11 工业建筑空心模块轻钢芯肋墙体基本构造 (mm)工业建筑模块轻钢墙体基本构造防护层钢结构 保温层防护面层 饰面层构造示意图H 钢柱连接角钢 芯肋 连接螺栓 模块 15 厚 M10 干混砂浆5 厚抹面胶浆复合一道电焊网或安装防护板涂装材料5.1.12 将 180mm70mm 芯肋水平或垂直置入厚度 为 300mm、表观密度不小于 30 kg/m3 空心模块预制凹槽中组成空心模块轻钢芯肋墙体,内外表面用不小于 20mm 厚防护面层抹面或安装刚性不燃材料防护板,外露孔洞用不小于 60mm 厚堵孔块封堵,性能应符合表5.1.12 的要求。表 5.

37、1.12 工业建筑空心模块轻钢芯肋墙体性能性 能 指 标项 目普通模块 石墨模块传热系数,W/ (m 2K) 0.20 0.18耐火极限,h 0. 5柱距 9m、 芯肋间距 1.5m 1.3墙体抗风压设计值kN / m2 柱距 7.5m、 芯肋间距 1.5m 2.05.1.13 建筑为二层及以上,宜采用钢楼梯或预制混凝土楼梯。5.1.14 钢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木结构的设计,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 GB50396、 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 的相关规定。5.1.15 墙体用于建造大型

38、日光温室和技术条件相同的项目应用时,墙体与结构的连接组合应符合本标准第 5.2 节和第 5.3 节的规定。5.2 空心 EPS 模块轻钢芯肋围护墙体设计5.2.1 当墙体为框架结构工业建筑的外围护墙,并沿结构柱外侧表面安装,建筑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外墙纵向以角柱的外皮为定位轴线,横向以边柱外翼缘表面为定位轴线,抗风柱外翼缘表面与角柱外皮在同一轴线上。2 建筑层高、墙垛高度和宽度、门窗上下槛墙高度均应符合扩大模数基数 3nM;转角墙垛宽度不小于 300mm 或300mm+3nM。3 结构柱距最大间距为 9m。当柱距小于 9m 时,应符合 扩大模数基数 3nM。4 基础地梁最小截面宽度为

39、300mm,截面高度应计算确定。5 基础梁底面和侧面的外保温,用表观密度不小于 30 kg/m3、厚度不小于 60mm 模块做免拆模板,与基础梁混凝土一同浇筑。6 用镀锌自攻螺钉将限位板条锚固在基础梁上表面,构成墙体的限位凸榫。模块 180mm10mm 凹槽卡嵌在限位凸榫上,墙体应与基础梁外保温系统的外表面齐平,连接组合构造如图 5.2.1-1所示。图 5.2.1-1 墙体与基础梁连接组合构造1墙体;2防护面层;3发泡聚氨酯;4基础梁; 5预埋件;6结构柱;7限位板条; 8预埋件;9密封胶7 空心模块沿结构柱外翼缘水平交圈分层竖向错缝 300mm 插接组合。置入空心模块凹槽内的水平芯肋两端应通

40、过连接钢板分别用两个 M12 镀锌螺栓与结构柱连接,水平芯肋位于窗下口和檐口时腹板向上,其它部位腹板向下,水平芯肋与结构柱连接组合构造如图 5.2.1-2 所示。图 5.2.1-2 水平芯肋与结构柱连接组合构造1墙体;2插接企口;3防护面层;4连接螺栓;5芯肋;6钢结构柱;7连接角钢8 门窗洞口部位,将垂直芯肋与水平芯肋通过固定角钢用 5个直径为 6mm 镀锌螺钉连接,芯肋腹板均朝向洞口内侧构成门窗框;用 20mm 厚、320mm 宽泡沫玻璃模块,将洞口内侧墙垛外露端头密闭覆盖,构成保温防火隔离框;门窗框用直径为 10mm 镀锌自攻螺钉与芯肋连接,螺钉距洞口两端不大于 300mm,间距不大于

41、1.2m,且每一边框上均不少于两个螺钉,门窗框与芯肋连接及保温防火组合构造如图 5.2.1-3 所示。图 5.2.1-3 门窗框与水平芯肋连接组合及保温防火构造1装饰线条;2泡沫玻璃模块;3滴水线;4橡胶密封带; 5披水板;6自攻钉;7防护面层;8墙体;9芯肋;10门窗;11密封胶布;12窗台板;13钢结构柱9 檐口部位,结构柱外侧翼缘板的顶端应高于横梁 2/3 檩条高度;空心模块凹槽内交圈置入一道水平芯肋,两端分别用两个M12 镀锌螺栓与结构柱外侧翼缘板通过连接角钢连接,水平芯肋与结构柱顶连接组合构造如图 5.2.1-4 所示。图 5.2.1-4 水平芯肋与结构柱连接组合构造1岩棉;2连接螺

42、栓;3芯肋;4墙体;5防护面层;6连接角钢;7结构柱 10 墙体转角部位,除应按本标准第 5.1.2 条的规定将转角组合缝封堵外,尚用直角模块将组合缝粘贴。5.2.2 当建筑按被动式低能耗指标设计,墙体应按外保温粘贴系统的规定,在墙体外表面再辅助粘贴一道厚度满足能耗需求的模块,构成组合墙体,各主要部位连接组合构造如图 5.2.2-15.2.2-5 所示。图 5.2.2-1 组合墙体与基础地梁连接构造1墙体;2防护面层;3发泡聚氨酯;4基础地梁;5粘贴层;6预埋件;7结构柱;8限位板条;9预埋件;10密封胶图 5.2.2-2 组合墙体水平芯肋与结构柱连接构造1墙体;2模块;3防护面层;4连接螺栓

43、;5芯肋;6结构柱;7连接角钢图 5.2.2-3 门窗框与组合墙体芯肋连接及保温防火构造1防护面层;2泡沫玻璃模块;3岩棉;4密封胶条;5聚氨酯发泡; 6披水板;7角钢;8自攻螺钉 9内防护面层;10墙体; 11芯肋;12门窗;13窗台板;14结构柱;图 5.2.2-4 双层门窗框与组合墙体芯肋连接及保温防火构造1防护面层;2泡沫玻璃模块;3岩棉;4密封胶条;5聚氨酯发泡;6披水板;7角钢;8自攻螺钉 9内防护面层;10墙体;11芯肋;12门窗;13窗台板;14结构柱图 5.2.2-5 组合墙体 檐口水平芯肋与结构柱连接构造1岩棉;2连接螺栓;3水平芯肋;4墙体;5外防护面层;6连接角钢;7结

44、构柱5.3 空心 EPS 模块轻钢芯肋填充墙体设计5.3.1 墙体为框架结构工业建筑的填充墙,装嵌在结构柱间,且梁柱外保温粘贴系统凸出墙体表面,建筑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柱距、基础梁和边梁最小截面宽度、基础梁外保温、墙体限位凸榫及模块安装均应符合本标准第 5.2.1 条第 3 6 款的规定。 2 窗下槛墙高度和门窗墙垛高度均应符合扩大模数基数3nM。3 门窗上槛墙的高度不应小于 150mm。4 置入模块预制凹槽内水平芯肋的两端分别用两个 M12 镀锌螺栓和两个 M12 镀锌膨胀螺栓通过连接角钢与结构柱连接,膨胀螺栓贯入结构柱内的有效深度应不小于 25mm。5 门窗洞口部位芯肋相互连接、芯

45、肋腹板朝向、防火隔离框安装、门窗框与芯肋连接应符合本标准第 5.2.1 条第 8 款的规定。6 墙体与梁柱间安装组合缝除按应第 5.1.2 条的规定密闭封堵外,尚应按外保温粘贴系统的技术要求,对组合缝压缝 50mm 粘贴,模块厚度应根据节能标准需求经计算确定。墙体与梁底和与框架柱内侧结合部位均用橡胶密封胶带粘贴覆盖。梁柱的外保温、墙体与边梁的连接、水平芯肋与框架柱的连接如图 5.3.1-15.3.1-3 所示。图 5.3.1-1 边梁外保温统及与墙体连接组合构造 (垂直剖面 )1墙体;2模块;3限位板条;4锚栓;5粘贴层;6防护面层;7边柱;8楼面板:9边梁;10发泡聚氨酯;11密封胶带 图

46、5.3.1-2 边柱外保温及与水平芯肋连接组合构造 (水平剖面 )1连接角钢;2聚氨酯发泡;3粘贴层;4锚栓;5模块;6膨胀螺栓;7防护面层;8墙体;9芯肋;10边柱;11密封胶带;12连接螺栓图 5.3.1-3 角柱外保温及与水平芯肋连接组合构造 (水平剖面 ) 1芯肋;2连接螺栓;3膨胀螺栓;4角柱;5粘贴层;6锚栓;7直角模块;8防护面层;9墙体;10聚氨酯发泡;11密封胶带;12连接角钢5.3.2 当建筑按被动式低能耗指标设计,框架填充墙体应按本标准第 5.2.2 条的规定,在墙体外表面按外保温粘贴系统的技术要求,再辅助粘贴一道厚度满足能耗需求的模块,构成组合墙体。框架梁柱的外保温粘贴系统、墙体与边梁的连接、水平芯肋与框架柱的连接组合构造如图 5.3.2-15.3.2-3 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国内外标准规范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