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温馨提示:考试时间 60 分钟;试卷满分 100 分;使用答题卡的区,学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不使用答题卡的区,学生作答时请将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第六页答题栏内,和第卷一并上交。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a 23 Zn 65 Cu 64 第卷(选择题)本卷共 20 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 2 分,共 40 分。1.下列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的是A. 氟 B. 氧 C. 磷 D. 硫【答案】A【解析】【详解】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元素周期律可知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为:氟氧硫磷,故答案为A。2.下列
2、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A酸碱中和是放热反应,故 A 错误;B 氯化铵晶体与氢氧化钡晶体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故 B 正确;C金属与酸反应是放热,故 C 错误;D 可燃物燃烧是放热反应,故 D 错误;答案为 B。点睛:明确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是解题的关键,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金属与酸或水反应、中和反应、铝热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等;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 C 和 CO2),八水合氢氧化钡与氯化铵的反应进行判断。3.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 C2H6O B. C2H4O2 C. C6H12O6 D.
3、 NaHCO3【答案】D【解析】【详解】有机物必须含有碳元素,但有些物质虽然含有碳元素,但结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一般归为无机物。D 属于钠盐,是无机物,答案选 D。4.在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中,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A. 溴、碘单质 B. 钠、镁单质 C. 食盐、淡水 D. 烧碱、纯碱【答案】C【解析】【详解】海水中氯、溴、碘、钠、镁、铝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若制取其单质,必须经过化学变化。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海水的淡化主要是将海水进行蒸发或蒸馏,是物理变化。而由饱和食盐水制取烧碱需电解,为化学变化,故答案选 C。【点睛】纯碱的工业制法主要为侯氏制碱法,主要的原理为:NaCl +
4、 NH + CO +HO=NaHCO+ NH4Cl ;其中的原料 NaCl 来源于海水。5.下列有关 和 的说法正确的是23592U 23892UA. 互为同位素 B. 质量数相同 C. 是同一种核素 D. 中子数相同【答案】A【解析】【详解】A. 和 为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互为同位素,故 A 正确;23592U 23892UB. 和 的质量数前者为 235,后者为 239,不相同,故 B 错误;23592U 23892UC.由于两种原子的中子数不同,不是同一种核素,故 C 错误;D. 和 的中子数为 235-92=143、238-92=146,不相同,故 D 错误;23592U
5、 23892U答案选 A。6.下列物质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A. 乙烯 B. 苯 C. 乙醇 D. 二氧化硫【答案】B【解析】【详解】A.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 A与题意不符;B.苯不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 B 正确;C.乙醇中含有羟基,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 C 与题意不符;D.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 D 与题意不符;答案选 B。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乙烯和苯都能发生加成反应B. 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C. 油
6、脂的皂化和苯的硝化都属于取代反应D. 葡萄糖和蔗糖都能发生银镜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碳碳双键和苯环都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 A 说法正确;B.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酯化,酯化反应也是取代反应,故 B 说法正确;C甲苯的硝化反应为硝基替代甲苯的氢原子的反应,为取代反应,油脂的皂化为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为取代反应,故 C 说法正确;D蔗糖分子中没有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 D 说法不正确;答案选 D。8.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石油主要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B. 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过程,煤的干馏属于化学过程C. 分馏汽油和裂化汽油均可萃取溴水中的溴D. 石油催化重整的主
7、要目的是得到苯、甲苯等芳香烃【答案】C【解析】【详解】A.石油主要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 A 说法正确;B.石油的分馏是根据物质的沸点不同而进行分离的一种该方法,属于物理过程,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 B 说法正确;C裂化汽油中含有不饱和的烃类物质,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不可用于萃取溴水中的溴,故 C 说法不正确;D.石油催化重整的主要目的是得到苯、甲苯等芳香烃,故 D 说法正确;答案选 C。【点睛】石油是由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分馏得到的汽油中不含有不饱和链烃。由烷烃裂化的反应可知,裂化汽油中含有不饱和链烃(烯烃)。无论是直馏汽油还是裂化
8、汽油,都是组成复杂的有机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B. 第A 族与第A 族元素间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C. 科学家在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处找到了优良的催化剂D. 元素周期表中的所有元素都是从自然界中发现的,过渡元素都是金属元素【答案】B【解析】【详解】A.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得到电子,故 A 错误;B.A 族有 H 和碱金属元素,A 族元素为非金属元素,H 与非金属元素形成共价化合物,碱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故 B 正确;C. 在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处主要是寻找优良的半导体材料,故 C 错
9、误;D. 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是科学家人工合成的,故 D 错误;答案选 B。【点睛】在A 族元素中,除了含有碱金属元素之外,还含有 H 元素,所以可以与第A 族元素间形成共价化合物。10.下列有关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A. 氢氧燃料电池属于环境友好电池,能量转化率可达 100B. 锌锰干电池是一种常用的二次电池C. 锌锰干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锌外壳逐渐变薄D. 铅蓄电池负极是 PbO2,正极是 Pb【答案】C【解析】【详解】A.燃料电池转化率不可能为 100%,故 A 错误;B锌锰干电池是一种常用的一次电池,故 B 错误;C. 锌锰干电池工作过程中,负极反应为:Zn-2e -=Zn2+,锌外壳不断被
10、腐蚀而逐渐变薄,故 C 正确;D. 铅蓄电池负极是 Pb,正极是 PbO2,故 D 错误;答案选 C。11.在恒容的容器中发生反应 A(s)B(g) 2C(g)。则下列措施肯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升高温度 增大 B 的浓度 将 A 粉碎研细 充入惰性气体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一般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措施有升高温度、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使用催化剂、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等。而在恒容的容器中充入惰性气体并没有增大反应各物质的浓度,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故答案选 A。【点睛】增大容器的压强,反应的速率有没有增大,关键在于反应的浓度有没有增大,充入惰性气体,容器内的压强虽然增大,
11、但反应物的浓度并没有发生改变,故化学反应速率不变。12.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化合物一定不含共价键B. 化学键的形成与原子结构无关C. 化学键主要通过原子的价电子间的转移或共用来实现D. 离子键可能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答案】C【解析】【详解】A.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如 NaOH、KHS 等,故 A 错误;B.化学键的形成与原子结构有关,若原子半径越大,最外层电子数越少,越易失电子而形成离子键,故B 错误;C.化学键主要通过原子的价电子间的转移或共用来实现,故 C 正确;D共价化合物中只含有共价键,不可能含有离子键,故 D 错误;答案选 C。【点睛】共价化合物中仅含共价键
12、,故其不不含离子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则其中可能含有共价健。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利用铝热反应可以冶炼镁、铁、铜等金属B. 用电解 NaCl 溶液的方法来冶炼金属钠C. 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属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D. 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答案】C【解析】【详解】A.因镁比铝活泼,不可以用铝热反应来冶炼,故 A 错误;B.冶炼金属钠采用的是电解熔融的 NaCl,故 B 错误;C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为三大合成材料,都属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故 C 正确;D. 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等导致的,故 D 错误;答案选 C。【点睛】
13、酸雨是指 pH 值小于 5.6 的雨、雪、雾、 雹等大气降水。当水中溶有的二氧化碳达到饱和是其pH 为 5.6,故酸雨并不是因为溶有二氧化碳而造成的。14.标准状况下将 35 mL 气态烷烃完全燃烧,恢复到原来状况下,得到二氧化碳气体 105 mL,则该烃的分子式为A. CH4 B. C4H10 C. C3H6 D. C3H8【答案】D【解析】【详解】烷烃的分子通式为 CnH2n+2,由碳无素守恒可知 35 mL 气态烷烃完全燃烧能得到 35nml 的二氧化碳,则有 35n=105,n=3,该烃为 C3H8,故答案选 D。15.下列有关比较正确的是A. N、O、F 最高价依次升高 B. Al3
14、+、K +、F 微粒半径依次增大C. 单质的熔点:Cl 2Br2I2 D. 碱性:CsOHKOHNaOH【答案】D【解析】【详解】A.因 O、F 无正价,故 A 错误;BK+核外有三个电子层,Al 3+、F 核个只有两个电子层,K +半径较 Al3+、F 要大,故 B 错误;C因相对分子质量 Cl2KOHNaOH,故 D 正确;答案选 D。16.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糖类物质均能发生水解反应B. 酒精中是否含有水,不能用金属钠检验C. 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氨基酸D. 不能用米汤直接检验加碘食盐中是否含有碘元素【答案】A【解析】【详解】A.单糖不能发生水解,故 A
15、 说法不正确;B.因水和乙醇都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故不能用钠来检验,故 B 说法正确;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故 C 说法正确;D.加碘食盐中碘元素是以 KIO3 的形式存在的,遇淀粉不显蓝色,故 D 说法正确;答案选 A。【点睛】只有游离态的碘遇淀粉能使之显蓝色,并不是碘元素的所有存在形式都具有这一性质。17.根据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进行推断,不正确的是A. 砹(At)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B. 砹化氢(HAt)很稳定C. 锂与水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 D. 铷(Rb)的硫酸盐易溶解于水【答案】B【解析】【详解】A.砹(At)位于周期表中的第 VIIA 族,性质与其它卤素具有相似性
16、,卤素单质一般易溶于有机溶剂,故 A 推断正确;B.砹(At)的非金属性较弱,则其氢化物稳定性较差,故 B 推断错误;C.锂的活泼性较钠弱,则与水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故 C 推断正确;D.铷为碱金属元素,其硫酸盐易溶于水,故 D 推断正确;答案选 B。18.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可用电渗析法进行海水淡化B. 乙烯与氧气在银催化作用下只生成环氧乙烷( ) ,该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C. 向某溶液中滴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证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SO42D. 酒是陈的香,原因之一是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酯【答案】C【解析】【详解】A.电渗析法是一种利用离子交换膜进行
17、海水淡化的方法,故 A 说法正确;B.乙烯与氧气在银催化作用下只生成环氧乙烷,原子利用率为 100%,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故B 说法正确;C.向某溶液中滴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也有可能是 AgCl 的白色沉淀,不一定含有SO42 ,故 C 说法错误;D.酒贮存久了其中的乙醇会被氧化成乙酸,两者发生酯化反应而生成了乙酸乙酯,故 D 说法正确;答案选 C。【点睛】在检验硫酸根离子时,盐酸和氯化钡应分两步加入待测试液中,先加入盐酸后,若无白色沉淀析出,说明原试样中没有银离子。19.将 4 mol A 气体和 1mol B 气体在 2 L 的容器内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2
18、A(g) B(g)3C(g),若 2 min 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6 molL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物质 A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v(A)= 0.4 mol(Lmin)B. 2 min 时 A、B、C 三种气体的总量为 5molC. 2 min 时 B 的转化率为 20D. 若 2 min 后该反应达平衡,则各种气体的量不再变化,反应停止【答案】B【解析】【详解】A.因 2 min 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6 molL ,则用物质 C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v(C)= 0.6 molL 2min=0.3 mol(Lmin) ,用物质 A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v(A)= v(
19、C)= 0.2 mol(Lmin) ,故23A 说法错误;B.由于该反应为等体积的可逆反应,反应前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4mol+1mol=5mol ,反应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则有 2 min 时 A、B、C 三种气体的总量为 5mol,故 B 说法正确;C.2min 内转化的 B 量为:0.6 molL 2L3=0.4mol,则 B 的转化率为:=0.4mol1mol=40%,故 C 说法错误;D.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反应并没有停止,只是正逆反应速率达到相等,故 D 说法错误;答案选 B。20.根据下列反应事实:AB 2+=A2+B D2H 2O=D(OH)2H 2 以 B、E 为电极
20、与 E 的盐溶液组成原电池,电极反应为 E2+2e =E,B2e =B2+。由此可知下列微粒的关系正确的是A. 还原性:DEAB B. 还原性:ABDEC. 氧化性:D 2+E 2+A 2+B 2+ D. 氧化性:E 2+B 2+A 2+D 2+【答案】D【解析】【分析】同一化学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据此分析可得结论。【详解】A+B 2+=A2+B,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B2+,氧化产物是 A2+,所以 B2+的氧化性A 2+的氧化性;还原性 AB;D+2H 2O=D(OH)2+H2,说明 D 为较活泼的金属,还原性较强;以 B、E 为电极与 E
21、的盐溶液组成原电池,电极反应为:E 2+2e-=E,B-2e-=B2+该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 E2+B=E+B2+,所以氧化剂是 E2+,氧化产物是 B2+,所以 E2+的氧化性B 2+的氧化性;还原性 BE;综上分析可得还原性:DABE;氧化性:E 2+B 2+A 2+D 2+。答案选 D。第卷(本卷共 3 题共 60 分)21.按要求回答问题:(1)除去下列表格物质中的杂质(括号中是杂质) ,从所给试剂及操作方法中选出合适的药品及方法(填序号):除杂试剂:A溴水 B饱和碳酸钠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乙醇操作方法:E蒸馏 F分液 G洗气 H萃取物质(括号中是杂质) 除杂试剂 操作方法硝基苯(硝
22、酸) _ _乙酸乙酯(乙酸) _ _甲烷(乙烯) _ _(2)乙酸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工业上用乙烯水化法制备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红热的铜丝插入乙醇中反复几次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该反应类型为_反应。丁烷有_种同分异构体,其中_(写名称)熔、沸点较低。【答案】 (1). C (2). F (3). B (4). F (5). A (6). G (7). 羧基 (8). CH2=CH2H 2O CH3CH2OH (9). 2CH3CH2OHO 2 2CH3CHO2H 2O (10). 氧化 (11). 2 (12). 异丁烷或 2-甲基丙烷【解析】【详解】(1) 硝基苯中混有硝酸
23、可采用碱洗后分液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 C、F;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和后分液,故答案为:B、 F;甲烷中混有乙烯可通过溴水洗气的方法来除去,故答案为:. A、G;(2)乙酸中官能团为羧基,故答案为:羧基;乙烯水化法为乙烯与水的加成反应,方程式为:CH2=CH2H 2O CH3CH2OH;红热的铜丝插入乙醇中会发生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故答案为:2CH3CH2OHO 2 2CH3CHO2H 2O、氧化;丁烷有正丁烷和异丁烷两种同分异构体,异丁烷具有一个支链,熔沸点较低,故答案为:2、异丁烷或 2-甲基丙烷。22.X、Y、Z、W、R、M、N 是 7 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24、已知 X 组成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气体,Y 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W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3 倍,R、M、N 处于同一周期,R 是该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R 与 N 能形成化合物 RN,M 与 W 同一主族。请回答下列问题:(1)Z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N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2)X、Y 形成含碳量最小的有机物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3)X、W、N 按照原子个数比 111 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4)W 与 R 形成的化合物 R2W2可作供氧剂,该化合物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 _,该化合物与YW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5)在一定条件下,往 M 的氢化物的水溶液中通入
25、 N 的单质,出现混浊,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此反应可证明单质氧化性 M_N(填“” 、 “”或“” ) 。(6)以上几种元素任意组合,可形成的酸性最强的物质是_,可形成的碱性最强的物质是_(填写化学式)【答案】 (1). 第二周期第 VA 族 (2). (3). 正四面体 (4). (5). 离子键 共价键或非极性共价键 (6). 2Na2O22CO 2 2Na2CO3O 2 (7). Cl2H 2SS2HCl (8). (9). HClO4 (10). NaOH【解析】【分析】X 组成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气体,说明 X 为氢元素;Y 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说明 Y 是碳元素;W 原
26、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3 倍,说明 W 是氧元素;R、M、N 处于同一周期,R 是该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说明 R 为钠元素;R 与 N 能形成化合物 RN,说明 N 为氯元素;M 与 W 同一主族,说明 M为硫元素;X、Y、Z、W、R、M、N 是 7 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说明 Z 为氮元素;据此分析可得结论。【详解】 (1)Z 为氮元素,N 为氯元素,故答案为:第二周期第 VA 族、 ;(2)X、Y 形成含碳量最小的有机物分子是甲烷分子,其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故答案为:正四面体;(3)X、W、N 按照原子个数比 111 形成的化合物为 HClO,其电子式为: ;(4)
27、W 与 R 形成的化合物 R2W2 为过氧化钠,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答案为:离子键、共价键或非极性共价键; 2Na2O22CO 22Na 2CO3O 2;(5)M 的氢化物的水溶液中通入 N 的单质为置换反应,该事实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强于硫,故答案为:Cl2H 2SS 2HCl、;(6)可形成的酸性最强的物质氯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即 HClO4,可形成的碱性最强的物质的钠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即 NaOH,故答案为:HClO 4、NaOH。【点睛】次氯酸的分子式与其电子式的原子书写顺序不同,是学生的易错点,因氯原子最外层为 7 个电子,一般不可以与氢和氧分别形成共价健,故
28、在成键时,氧原子应与氯和氢分别形成共价键。23.按要求回答问题:(1)以 Zn 和 Cu 为电极,稀 H2SO4为电解质溶液形成的原电池中:H +向_极移动(填“正”或“负” ) 。电子流动方向由_极流向_极(填:“正” 、 “负” ) 。若有 1mol e 流过导线,则理论上负极质量减少_g。若将稀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电极质量增加的是_(填“锌极”或“铜极” ) ,原因是_(用电极方程式表示) 。(2)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N(g) bM(g) cP(g),M、N、P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反应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比为 abc_。1 min
29、到 3 min 这段时刻,以 M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A反应中当 M 与 N 的物质的量相等时BP 的质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C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D单位时间内每消耗 a mol N,同时消耗 b mol ME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FM 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答案】 (1). 正 (2). 负 (3). 正 (4). 32.5 (5). 铜极 (6). Cu2+2e Cu (7). 2:1:1 (8). 0.25mol(Lmin) (9). BDF【解析】【详解】 (1)在原电池工作的过程中,阳离子向正极
30、移动,故答案为:正;在原电池中,电子由负极流出,正极流入,故答案为:负、正;负极的电极反应为:Zn-2e -=Zn2+,当转移 1mol e-时,消耗0.5molZn,质量为:0.5mol65g/mol=32.5g,故答案为:32.5;稀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后,在正极为铜离子得电子被还原,故答案为:铜极、Cu 2+2e Cu ;(2)由图示信息可知:N、M、P 的物质的量在 0-6min 内的变化量分别为:6mol、3mol、3mol,因其物质的变化量之比等于系数之比,故 abc=2:1:1;1 min 到 3 min 这段时间,M 的浓度变化量为(4mol-3mol)2L=0.5mol/L,则
31、速率为: 0.5mol/L2min= 0.25mol(Lmin) ;A反应中当 M 与 N 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并不能说明 M 或 N 的浓度保持不变,不一定平衡;BP 的质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说明 P 的浓度保持不变,处于平衡状态;C 由于该反应是一个等体积的可逆反应,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并不随反应的进行而变化,不一定平衡;D 单位时间内每消耗 a mol N,同时消耗 b mol M 说明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处于平衡状态;E 由于该反应是一个等体积的可逆反应,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反应的进行而发生改变,不一定平衡;F M 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说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故答案为:BDF 。【点睛】化学平衡状态是一个稳定的状态,只有当一个随着可逆反应进行而发生改变的物理量保持不变时,则可说明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