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本概况 日本地理 1、 日本国土狭小,总面积 为 37.78 万平方公里 ,只有中国面积的 1/26,与我国 云南省 的面积大体相同。 2、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侧,是个岛国。由 北海道、本州岛、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约 3900 个小岛屿 组成。 3、 日本行政区划分为 都、道、府、县 制。全国共有 47 个行政区域, 即 1 都(东京都)、 1道(北海道)、 2 府(京都府、大阪府)、 43 县 。其办事机构称为“ 厅 ”,即“都厅”等。行政长官称为“ 知事 ”。 4、 八大地方,即 北海道地方: 旧称“虾夷”。在北海道, 日本和俄罗斯存在“北方领土”问题, 指的是北海道根室地区东
2、面海上的齿舞、色丹、国后、择捉四岛。 北海道所处的 近海渔场 ,是世界著名三大渔场(太平洋北部渔场、太平洋西北部渔场、太平洋东北部渔场)之一。 札幌市 是北海道道厅所在地,是北海道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北海道 ( ) 东北地方: 亦称“奥羽地区”。仙台市东北地方文化、政治中心 青森県 () 岩手県 () 宮城県 () 秋田県 () 山形県 () 福島県 () 关东地方: 包括 一都六县 。 东京、横滨工业带 (又称京滨工业地带)在日本五大工业地带中局首位。 东京为日本的首都。创建于 1457 年(室町时代中期) 古称“江户” 。 1590 年德川家康迁都江户后,改称东京。 1943 年改为
3、现名的东京都。 茨城県 () 栃木県 () 群馬県 () 埼玉県 () 千葉県 () 東京都 () 神奈川県 () 中部地方: 主要城市为名古屋。 新潟県 () 富山県 () 石川県 () 福井県 () 山梨県 () 長野県 () 岐阜県 () 静岡県 () 愛知県 () 近畿地方: 是日本工商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尤其以京都、大阪、神户为中心的 京阪神地方 ,是日本第二大工业地带。 主要城市有京都、大阪、神户和奈良。 奈良是日本著名的“古都”,名胜古迹众多。是日本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还有 607 年由圣德太子建造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木造建筑 法隆寺,至今已经有 1400 多年的历史。 三重県 ()
4、滋賀県 () 京都府 () 大阪府 ()兵庫県 () 奈良県 () 和歌山県 () 中国地方: 主要城市为广岛市。 鳥取県 () 島根県 ( ) 岡山県 () 広島県 () 山口県 () 四国 地方: 徳島県 () 香川県 () 愛媛県 () 高知県 () 九州地方: ( 是距离朝鲜半岛和中国大陆最近的地方)两大城市为北九州市和福冈市。 福冈市在古代曾是日本通往亚洲大陆的交通要塞。日本历史上的遣隋使、遣唐使都曾由此起航,前往中国。 岡県 () 佐賀県 () 長崎県 () 熊本県 () 大分県 () 宮崎県 () 鹿児島県 () 冲绳地方: 沖縄県 () 5、 有著名的 富士山 ,为日本第一高峰
5、( 3776 米)。 6、 最大的地震灾害是 1923 年 的 关东大地震 ,震级达 7.9 级。最近的一次是 1995 年 的 阪神、淡路大地震 ,震级达 7.2 级。 7、 明治 1868 大正 1912 昭和 1926 平成 1989 8、 人口 2009 年 1.28 亿 9、 日本名族构成比较单一,主要是 大和名族。少数民族只有阿伊努族,又称 “虾夷族” 日本历史 1、早 在 7 万年前,日本列岛上就有了原始居民。大约 3 万年前,创造了日本的 旧石器时代 。 公元前 7、 8 千年至公元前 200 年 绳纹文化时代 : 初期新石器文化 以“ 绳纹文化 ”为标志。(因这些陶器四周有用
6、草绳滚扎而成的花纹,故称之为“绳纹式陶器”,以这种陶器所代表的时代也就被称为“绳纹文化时代”) 公元前 100 年至公元后 200 年 弥生文化时代 : 水稻种植的出现, 是弥生文化时代 的一大进步,使原始社会的日本人从狩猎、采集、捕捞为主的 原始经济社会迅速进入到以水稻为主的农业社会 。弥生时代后期,日本开始 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 。(用陶轮制成的褐色陶器,有哪位这种陶器最早是在弥生町发现的,故称“弥生式陶器”,它所代表的时代也称“弥生文化时代”) 公元 3 世纪到 7 世纪 古坟文化时期 : 以前方后圆为代表的古坟,以畿内地方为中心遍及日本全国各地,标志着日本进入了一个新的文化时期
7、 古坟文化时期 。坟内的陪葬品: 镜、剑、勾玉 等。 公元 3 世纪: 九州岛北部 出现了早期的 奴隶制国家 ,称:“ 邪马台国 ”, 国王是女王,叫“卑弥呼 ”。 本州岛 中不兴起了另一个较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做 “大和国” (在今奈良县)。 公元 5 世纪初: “大和国”基本上统一 了日本列岛。 公元 6 世纪 末: 皇室和中央贵族大伴氏、物部氏相继衰落 公元 7 世纪初: 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主要是在黄石和苏我氏之间进行,斗争的焦点是要不要建立以皇室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的统治。 2、 大化改新 :公元 7 世纪中叶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 标志着进入封建社会,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封建制度的封建国家初步
8、建立 。 622 年爆发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努力和平民起义, 646年,孝德天皇(年号“大化”)发布革新诏书,开始 仿照中国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改革 ,史称“大化革新”。大化革新后建立的国家体制,史称律令国家。 3、 日本的封建社会时期: 第一阶段( 646-1192)(由天皇和封建贵族掌权)第二阶段( 1192-1868)(由幕府掌权) 4、 奈良时代 ( 710-794): 是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的鼎盛时期 。 5、 平安时代 ( 794-1192):伴随庄园制度成长的 新兴武士势力 也于 10 世纪登上了历史舞台。 6、 幕府统治: 1185 年关东源氏击败了关西平氏,于 1192 年
9、自称“征夷大将军”。 在关东镰仓建立了幕府(中央集权的军政府),史称“镰仓幕府”。 天皇虚有其位,幕府成了全国统治中心,施行军事封建专政。 从此,日本进入了幕府统治的时期 。 三个幕府时代: 源氏家族在镰仓 ( 镰仓时代 1192-1333); 足利家族在室町 ( 室町时代1336-1573); 德川家康 ( 江户时代 或德川时代 1603-1867)( 更替之际:南北朝时代、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 ) 安土、桃山时代: “ 丰臣秀吉 ” 结束了 战国以来近几百年的 分裂局面 ,于 1590 年基本统一了日本将其统治中心设在京都的桃山城, 1593 年,他把 北海道正式划归为日本的版图 。 织
10、田信长和丰臣秀吉(代表人物: 织田信长,明智光秀,丰臣秀吉 )的统治是 没有幕府的武家政权 ,史称“织丰政权”,又称“安土 桃山时代”。 江户时代: 德川幕府 对外采取了 “锁国政策” 。 1636 年幕府发布了最后一道“锁国令”,明文规定禁止对外贸易,赶走外国商人和传教士,唯有 中国和荷兰商人 例外,可在 指定地点(长崎) 长期交易。 7、 1879 年日本吞并 琉球群岛 ,把它改为 冲绳县 。 8、 1943 年 11 月, 中、美、英三国在埃及开罗举行会议 ,商讨联合对日作战计划和战后如何处置日本问题,发表了 开罗宣言 。(日本自 1941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再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
11、一切岛屿。决定在相当期间,使朝鲜独立) ( 1945 年 7 月 26 日,中美英三国发表了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日本政府应立即无条件投降,开罗宣言的条件必将实施,日本军队必须完全解除武装,日本军国主义必须永久铲除,日本战犯将交付审判等 1945 年 8 月 14 日,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 9 月 2 日,签字。) 日本的政治、军事和外交 1、 自民党 :是 1955 年 11 月 15 日由前保守党两大政党合并组成,首任总裁为鸠山一郎;1993 年 7 月因内部分裂而成为在野党。是 日本最保守的政党 。 2、民主党党首: 鸠山由纪夫;自由党党首:小泽一郎 。 3、现任日本天皇是
12、 明仁天皇 ,他是裕仁天皇的长子, 1933 年 12 月 23 日生于东京, 1989年 1 月 7 日登基, 改年号为平成 。明仁天皇是当今 日本第 125 代天皇 。 4、 2003 年 6 月日本又通过了“ 有事三法则 ”,认定日本首相在危急时刻可不经过国会同意直接派部队采取军事行动。 5、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后,日本为了在国际社会中发挥更大的政治作用,把 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作为外交的重要目标 。 6、 1972 年中日邦交正常化。 7、 1978 年 8 月 12 日中日签订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日本文化 1、 1945 年日本战败无条件投降,并于同年 12 月发布了宗教
13、法人令,宣布废止国家神道,施行 政教分离 ,神道恢复为一般宗教 的地位。 2、奈良时代佛教继续发展,在此期间我国著名僧人 鉴真和尚 应日本天皇的邀请,在天平圣宝六年( 754 年)也到达了日本,正式把律宗传入日本,在东大寺及后来兴建的唐招提寺传律、授戒。 3、 明治维新后 ,明治政府出于现实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需要,以神道为政教,于 1868 年颁布神佛分离令 ,日本全国一时刮起“废佛毁释”的风潮,给佛教以重大打击。 4、 1995 年发生“奥姆真理教”邪教事件 之后,日本人开始以非常严格的眼光来审视宗教。 5、 元旦( 1 月 1 日) 日本把元旦称为新年,与春节相当,意义在于辞旧迎新 成人式( 1 月 15 日) 为年满 20 周岁的男女青年举行 建国纪念日( 2 月 11 日) 是纪念公元前 660 年第一代天皇即位的日子 原子弹爆炸纪念日( 8 月 6 日) 1945 年 8 月 6 日广岛 9 日长崎 披露宴( ) 结婚仪式后大家到宴会厅参加结婚喜宴 6、日本人 最忌讳的数字 是 4 和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