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308252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资料一、乘除法: 1、整十整百数的乘、除法(限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因数(或被除数)末尾的 0 放在一边,再相乘(或相除),然后在积(或商)的末尾添上 0。(记住:必须方便口算。最后所添 0 的个数=放在一边的 0 的总个数。)2、乘、除法(限除数是一位数)的估算方法:转化成和原数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进行乘除口算。 (记住:在转化成和原数接近的整十整百数时,必须方便口算。)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一位一位地乘。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注意:在竖式中,用后一个因数的十位去乘前一个因数时,积的末位就写在十位。)4、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从高位除起,一位一位地除,哪一位上除得的商就写在哪一位上,每一次除得的余数都必须比除数小。 (记住:A.被除数最高位上不够商 1,就退后一位写商;其它数位上不够商 1,就用 0 来占位。B. 在竖式中,每除一位,就必须在那一位上写一位商。)5、积的变化规律:A.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就扩大(或缩小)几倍。 B.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6、商的变化规律:A.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也扩大(或缩小)几倍。B.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商就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C.被除数和除数

3、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7、数字的排列规律:如果题中的数字越来越大,可能是由乘法或加法算出的。如果题中的数字越来越小,可能是由除法或减法算出的。二、小数: 1、“.”叫小数点,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读法:和以前学的整数读法相同),小数点右边是小数部分(读法:直接从前往后读出每一个数字。)2、小数点左边整数部分: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小数点右边小数部分: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 ,也就是 0.1),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 ,也就是 0.01)。3、小数改写成元角分的方法:小数点前面整数部分是几就是几元。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是几就是几角。小数点后面第二位是几就是几分。(如:1

4、2.68 元就是 12 元 6 角 8 分。记住:当角或分为 0 时,“0 角”或“0 分”可以不写。)4、分数改成小数的方法:分母是 10 的分数,就用一位小数表示。分母是100 的分数,就用两位小数表示。5、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点对齐,从小数点后边最后一位算起,最后在得数上对齐小数点点上小数点。(记住:进位要在前一位加上进的几,退位要在前一位减去几。)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 1、面积的定义: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2、面积的单位:A.边长为 1 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厘米,也可以写作 1 厘米 2(或cm2)。(如橡皮、邮票、硬币等)B. 边长为 1

5、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分米,也可以写作 1 分米 2(或dm2)。(如课本面、书桌面等)C. 边长为 1 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米,也可以写作 1 米 2(或 m2)。(如黑板面、教室地面、操场等)3、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m 2)、平方分米(dm 2)、平方厘米(cm 2)。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100: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1m 2=100dm2)、1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1dm 2=100cm2)。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2): 4、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比较:比较项目 周 长 面 积1、意 义围成长方形四条边的总长。长方形表面的大小。2、使用单位长度

6、单位:米、分米、厘米。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不同点 3、计算公式周长(长宽)2长宽周长2长周长2宽宽周长2长面积长宽长面积宽宽面积长相同点已知条件 必须要知道长、宽,才能求出长方形的周长、面积。分享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3): 5、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比较:比较项目 周 长 面 积1、意 义围成正方形四条边的总长。正方形表面的大小。2、使用单位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不同点3、计算公式周长边长4边长周长4面积边长边长相同点已知条件 必须要知道边长,才能求出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四、轴对称: 1、定义: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

7、边的图形能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对称轴。2、类型:左右对称或上下对称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3、画图:A.画对称轴的方法:左右对称的图形,在它左右两边的最上端找到一组相对称的点,并量出这两个点的中点。然后在最下端量出一组对称点的中点。最后经过这两个中点划出一条虚线。(上下对称的图形画法相似)B.根据对称轴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方法:先将已知图形的每个角的顶点,在对称轴的另一端,以对称轴为中点量出与它们的相对称的点。最后将这些点用已知图形的连接方法一一连接起来。(记住:找对称点时,必须以对称轴为中心。)五、统计: 复式统计表的表头确定方法:1、图中“1”定为“项目(或类别)”,它对应的是单式统计表第一横栏的每个统计类别。2、图中“2”由该表的标题名称确定,如标题为“成绩统计表”,那“2”就定为“成绩”。3、图中“3”由组成该表的两个单式表的统计对象合并而定。如:两个单式表为“男生成绩统计表”“女生成绩统计表”,那“3”就定为“性别”,见书 P94 例 4。如:两个单式表为“一年级成绩统计表”“二年级成绩统计表”,那“3”就定为“年级”。如:两个单式表为“上学期体重统计表”“下学期体重统计表”,那“3”就定为“学期”,见书 P134 第 18 题。(记住:“合计”是求那一栏所有数字的和。“平均”数字的总和数字的个数。)2 1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