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物理课题研究阶段总结.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298263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课题研究阶段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物理课题研究阶段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物理课题研究阶段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使学生有参与的时间和空间物理课题研究阶段小结邵春艳现代教育界要求课堂教学活动在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情境中展开,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充满信任和理解,提倡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遇到问题与学生平等协商。因此,课堂教学要给学生创设充分显示主体作用的机会, 在物理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强化教学,追求讲深、讲透、讲细、讲全,把一堂课搞得水泄不通,紧张得喘不过气来,学生的思路完全束缚在教师设置的框框里。这样不但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且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对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留给学生认识的自觉“ 内化” 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时空情境。在引入新知识时,教师巧设悬念,问而不答,故意留下空白

2、。然后再引入新知识,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解疑心,而且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在讲课当中,讲到兴趣正浓时,有意嘎然而止,留下空白。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独立(或相对独立)解决问题,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俗话说:“ 疑是思之始,学之由”。在实践过程中,我认为“ 问题” 应小而具体,要紧密结合物理概念、规律、方法,要有代表性、启发性、能击中要害,引人入胜,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 “问题 ”还要有一定的思维强度,不能过于单调,叫学生回答“是”与“ 不是”,但也不能超出学生的实际水平,使学生缺乏思考基础,从而无所适从,茫然不解

3、。另外,我们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根据教学实际,不仅要设计好“设问”,同时应在 “知识” 上留有余地,并提供适量时间给学生提问,这样可大大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1. 创设成功情境使学生想再次参与“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苏霍姆林斯基)我认为:只有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才会有真正的、内在的、高层次的愉悦,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新的更大的成功。特别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成功的积极意义远远大于失败。然而,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何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主

4、动地参与物理学习活动,并获得相应的成功。即使是彻底错了,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验学生失败后的心理感受,循循善诱启发引导,给予机会让他争取成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2.诱导学生大胆猜测猜想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形式。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 ”任何科学学说的发现起初都是大胆猜想。爱因斯坦由光电效应现象猜想光是不连续的,而是由一份份的光子组成的,提出了光子学说,从而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牛顿由“地球吸引苹果落地” 猜想到星球间也存在引力,进而猜想“任何两个物体间都有引力” ,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由此描绘了人造卫星的宏伟蓝图。因此,在物理教学中除了培养好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外,还应

5、充分挖掘出教材中的猜想因素,适时诱导学生大胆猜想,并善于对猜想进行科学论证。3.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创新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无疑不思,无思不悟,无悟不进。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在置疑诱导上下功夫,学生则要在深思“顿悟” 上显本领。科学方法学习比物理知识学习要难,它不是一次教学就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科学方法因素,使同一科学方法多次出现、多次运用,做到自觉地、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学。物理学理论的建立遵循着这样的途径;观察实验(广义的)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理论总结实践验证理论。例如在原子物理教学中通过讲授知识、介绍科学的发展就是不断地用新的模型取代旧的模型,逐

6、步逼近真实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实验 假说新实验 新假说” 这样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又如在质点、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中,使学生接触了实体理想化、过程理想化和条件理想化的实例,才能对理想化方法较全面地了解。中学物理课程中蕴含有丰富的科学方法内容,如观察与实验、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模型与模拟、猜想与假说、灵感与直觉,还有数学方法等等,它们组成一个大系统。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分析每章每节的方法因素,在确定知识教学目标的同时确定方法教学目标。要明确不同阶段方法教育的重点,讲哪些?怎样讲?达到什么要求?是识记,还是领会,还是应用?要有具体的适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的可操作的计划。值得指出的是,物理教学不应给学生造成这样的错误印象,好像通过课堂上的一、二个实验,收集三、五组数据就可以得出一个物理规律。要让学生认识到,课堂上用于归纳物理规律的实验不过是科学方法的一种演示。教师应结合教材充分挖掘和适度补充相关的物理学知识,促使学生形成平常的思想方法,感受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如在原子物理教学中,可介绍汤姆逊、卢瑟福、玻尔三代物理学家对原子结构的独到见解。另外应创设诸如实验、讲座、交流、作业、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