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新闻舆论监督模式,2005年两会,温家宝说,政府要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包括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包括社会舆论和人民群众的意见。,2007年说,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都要“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2008年两会,温家宝说,“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创造条件让人民更有效地监督政府。”,宪法第35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宪法第45条:“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享有提出批评建议的权利。”,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党内监督,发展党内民主,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
2、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坚持党的先进性,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条例。,第三条 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第八节 舆论监督,第三十三条 在党的领导下,新闻媒体要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通过内部反映或公开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应当重视和支持舆论监督,听取意见,推动和改进工作。 第三十四条 新闻媒体应当坚持党性原则,遵守新闻纪律和职业道德,把握舆论监督的正确导向,注重舆论监督的社会效果。,人大代表议案,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长春医学专修学院院长王维忠和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主任汪
3、春兰等代表分别领衔,共有多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呼吁尽快制定新闻监督法。,舆论监督之焦点访谈模式,中央媒体地位 中央领导的支持 全国覆盖的影响力 “向下”的监督 电视的手段 百姓的期盼:“焦青天”,三任总理前后给栏目题词. 国务院办公厅于2002年开设了“焦点访谈”督察情况反馈机制,以国务院的名义,运用行政力量对被监督事件与人员进行正式的行政范围内的调查与查处. 这样一来,“焦点访谈”的权威就与政治权力结合在了一起。,焦点访谈,表扬先进,批评落后,伸张正义 (李鹏,1997年) 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朱镕基,1998年) 与祖国同在 与人民同行 与世界同步 与时代同进。(温家宝
4、,2003年),焦点访谈年舆论监督的内容在全年节目中所占比例是,而到了年降为。 在舆论监督力度加大的同时,干扰力量也在增强。,舆论监督之温州模式,一、代表在线每周一选题,周二温州都市报对选题进行报道,当天邀请人大代表、政府部门领导及相关话题专家、学者在温州新闻网演播室同网民直接对话,第二天温州都市报刊登网上对话和网民留言。对事关全局的问题和意见,媒体呈送有关部门并将结果反馈于公众。,二、实事面对面是温州电视台与人大催生的一档有投诉、有处理、有结论的大型评论性栏目,记者现场采访报道,人大代表坐镇演播室评论是非,两种方式来回切换,每周日晚8点黄金时间在新闻综合频道首播,每周重播3次。,人大要求县市
5、(区)人大和“一府两院”对记者支持配合。 温州模式用利用媒体,使人大监督从封闭走向透明,把媒体监督的难度系数降低到最小范围。,舆论监督之长治模式,从2000年2月到2003年1月,吕日周在山西省长治市委书记任上,发动了一场变革实验:舆论监督矛头直指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在党报头条上批评副市长;书记、市长与市民在广场上公开对话;前后10次在1.4万余人范围内测评市级党政最高领导;要求上万名机关干部下乡蹲点。,逼迫长治日报搞舆论监督,从各县市区及市直机关的主要领导下基层的情况汇报,到会议缺席的县委书记、县长名单和开会时打瞌睡的领导照片,无不公开。最轰动的事件是,他让报纸刊登了他对一位分管教育的副市长的
6、点名批评。从2000年3月10日至2002年9月23日,吕日周共对长治日报和上党晚报批示274次共计381条。,媒体是吕日周行使权力的工具,不是独立于政府和党派的监督力量,吕日周推动的舆论监督与新闻媒体希望得到的舆论监督是两个概念,这注定长治日报的监督权力和监督勇气将随着吕日周的离任而消失。吕在长治的秘书对媒体表示:“吕书记这一走,长治的舆论监督肯定搞不下去了!“,“舆论监督下的人治”,新任云南市委书记仇和要求公开党政部门的领导的电话(副处级以上) 对表现差的官员点名批评(打瞌睡官员),舆论监督之“南方”模式,异地监督 地方媒体 行政分割 “南方周末”的转向,2004年9月,中共中央宣传部下达文件,严格限制批评党政系统和官员,尤其是禁止媒体进行跨地区的舆论监督。尽管仍然有一些报纸斗胆揭露了一些地方腐败事件,但是大多数媒体放弃了这种工作。,网络监督?,孙志刚案 宝马案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