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 组织,第一节 组织职能概述 第二节 组织结构的类型 第三节 职权配置 第四节 人力资源管理 第五节 组织的变革 第六节 组织文化,第一节 组织职能概述,一、组织职能的含义及内容 1.组织的含义 组织的概念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有两种解释: (1)组织的实体含义。作为名词的“组织”,一般泛指各种各样的社团、企事业单位,是“按照一定的宗旨建立起来的具有系统性结构的实体”。 (2)组织的过程含义。作为动词的“组织”,是指维持与变革组织结构、并使组织发挥作用、完成预期目标的过程。,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组织职能概述,2.组织职能的含义及内容 (1)组织职能的含义。组织职能是指为有效实现组织目标,建立
2、组织结构,配备人员,使组织协调运行的一系列活动。 (2)组织职能的内容。组织职能包括对人、财、物、时间和信息在内的各种资源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进行有效地配置,划分出若干管理层次,分出若干部门 二、组织结构的含义及内容 1.组织结构的含义 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的全体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在管理工作中进行分工协作,通过职务、职责、职权及相互关系构成的结构体系。,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组织职能概述,2.组织结构的内容 组织结构的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职能结构 (2)层次结构 (3)部门结构 (4)职权结构 三、组织结构设计 1.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主要有以下九项原则,
3、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组织职能概述,(1)目标、任务原则 (2)专业分工与协作相结合原则 (3)有效幅度与合理层次相结合原则 (4)统一指挥与分权管理相结合原则。 (5)权责一致原则 (6)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原则。 (7)择优选拔与最佳组合相结合原则 (8)决策执行和监督机构分设的原则。 (9)有效实现目标与机构精简相结合原则。,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组织职能概述,2.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 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如下: (1)确定设计的方针和原则 (2)进行职能分析和职能设计 (3)设计组织机构框架 (4)建立联系与规范 (5)人员配备与培训,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组织职能
4、概述,3.横向结构设计 组织的横向结构设计,主要解决组织内部如何按照分工协作原则,对组织的业务与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归类,组成横向合作的部门问题,即划分部门问题 部门划分的方法有: 按人数划分部门 按时间划分部门 按职能划分部门 按产品划分部门 按区域划分部门 按顾客划分部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组织职能概述,按工艺流程(设备)划分部门。 4.纵向结构设计 组织的纵向结构设计,首先,根据企业的具体条件,正确规定管理幅度;其次,在这个数量界限内,再考虑影响管理层次的其他因素,科学地确定管理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职权配置,从而建立基本的纵向结构。 (1)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 (2)管理幅度与管
5、理层次设计 (3)高层结构与扁平结构,上一页,返回,第二节 组织结构的类型,一、集权型组织结构 集权型组织结构的形成较早,当时的企业规模一般都不太大,经营环境相对稳定。虽然集权型组织结构的具体形式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在制度安排上都是以高层管理者大权独揽为基本特征,各职能部门和直线部门都只具有执行权力。集权型组织结构主要有直线制、职能制和直线职能制三种组织结构。 1.直线制组织结构 直线制组织结构是最古老、最简单的组织结构形式,最初广泛应用在军队中,后来推广到企业中。,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组织结构的类型,2.职能制组织结构 职能制最早由泰罗在工厂管理一书中提出。所谓职能制,是指一种以职能分工为
6、基础的分级管理结构,每一层级都设有相应的职能机构,这些职能机构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都有权向下级下达命令指示。 3.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既吸收上述两种结构的优点,又克服了它们的缺点。其特点是以直线制组织结构为基础,在各级直线主管之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即设置了两套系统:一套是按统一原则组织的指挥系统,另一套是按专业化原则组织的管理职能系统。,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组织结构的类型,二、分权型组织结构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竞争的日益激烈,组织经营环境变动性加大,集权型组织结构日益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一些在多个业务领域和不同地区经营的大型企业开始产生分权型组织结构。分权
7、型组织结构主要有事业部制与矩阵制两种结构类型。 1.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首创于19世纪20年代,最初是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副总经理斯隆创立,又称“斯隆模型”。这种组织结构的特点是:组织按地区或所经营的各种产品和事业来划分部门,各事业部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一种分权管理组织结构。,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组织结构的类型,2.矩阵式组织结构 矩阵式组织结构在横向上按专业化分工设置各职能部门,纵向上依照产品或项目设置产品组或项目组,纵、横两个系列结合,就形成了一个类似数学里的矩阵形式。所以这种组织形式借用数学术语称之为“矩阵结构”。 三、创新型组织结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的经
8、营规模和资源配置范围都大大扩展,跨国公司和特大型企业发展迅速,适应这种新的经营环境的需要,组织结构形式也有了新的发展。,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组织结构的类型,1.网络型组织结构 网络型组织结构是在业务外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组织结构,也称为“虚拟组织” 2.团队型组织结构 所谓合作团队,是指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组成的正式群体 3.无边界组织结构 无边界组织首先要通过引入跨等级团队,让员工参与决策等手段,取消组织垂直界限,使组织扁平化,将等级关系降到最低限度;其次是以多功能团队取代职能部门,消除因为职能部门带来的组织水平界限。,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组织结构的
9、类型,4.学习型组织结构 学习型组织是指由于所有组织成员都积极参与到与工作有关的问题的识别与解决的运动之中,从而使组织形成了持续适应变革能力的这样一种组织。 学习型组织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组织设计上有利于协作和学习 二是共享组织信息 三是有合格的领导者 四是具有自由、坦诚、开放、舒畅的企业文化氛围,上一页,返回,第三节 职权配置,一、职权概述 1.职权的概念 职权是管理人员在职务范围内所拥有的管理权限,是履行管理职能的前提。 2.职权的类型 职权有直线职权、参谋职权和职能职权三种主要类型。 二、职权配置 1.职权配置的含义 职权配置是指为有效履行职责,实现工作目标,而将组织的权力在
10、各管理部门、各管理层次和管理职位中进行配置。,下一页,返回,第三节 职权配置,2.职权配置的类型 职权横向配置。即依目标需要而将职权在同一管理层次的各管理部门和人员之间进行合理配置。 职权纵向配置。即依目标需要而将职权在不同管理层次的部门或人员之间进行配置。 三、集权与分权 1.集权与分权的含义 集权与分权反映组织的纵向职权关系,意思是指组织中决策权限的集中与分散程度。集权意味着决策权在很大程度上集中在较高的管理层次;分权表示决策权在很大程度上分散到各较低的管理层次。,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 职权配置,2.集权与分权的优缺点 集权的优点是有利于组织实现统一指挥、协调工作和更为有效的控制;
11、缺点是会加重上层领导者的负担,从而影响重要决策的制定质量,并且,不利于调动下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分权的优缺点则正与集权相反。 3.影响集权与分权的主要因素 影响集权与分权的主要因素有组织因素、管理者与下级因素和环境因索,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 职权配置,四、授权 1.授权的含义 组织是依靠指挥链来运行的。职权在组织中的各个职位上的分配或配置,或者说指挥链的建立,是通过授权来实现的。 2.授权的过程 授权是一个过程。进行授权的第一步是分派职责,第二步是委任职权,第三步是建立责任 3.授权的原则 授权需要遵循以下主要原则:,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 职权配置,(
12、1)责任不可委任原则 (2)统一指挥原则 (3)权责对等原则 (4)授权明确原则,上一页,返回,第四节 人力资源管理,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和原则 1.人力资源的含义 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 2.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一个组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其人力资源的获取、维护、激励、运用与发展的全部管理过程与活动。 3.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很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下一页,返回,第四节 人力资源管理,(1)基础业务 (2)战略规划 (3)核心业务 (4)其他工作 4.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 人力资源管理应遵循以下四项
13、原则: (1)优化原则 (2)竞争原则 (3)激励原则 (4)开发原则,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四节 人力资源管理,二、人员选聘 1.人员选聘的含义与原则 人员选聘是指管理者在确定组织结构及职位之后,依其需要,选择、配备适当人员的工作过程。具体有以下原则: (1)公开原则 (2)竟争原则 (3)平等原则 (4)级能原则 (5)全面原则 (6)择优原则,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四节 人力资源管理,2.人员配备的途径 人员配备的途径有两种:一是从组织内部提升;二是从组织外部选聘。 三、员工培训 1.培训的内容 员工培训的内容与形式必须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员工的职位特点相适应,同时考虑适应内、外部经营
14、环境变化。一般地,任何培训都是为了提供员工在知识、技能和态度三方面的学习与进步。,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四节 人力资源管理,2.培训的组织形式 为适应不同的培训目的、不同的培训内容、不同的受训者等,员工培训的组织形式也多种多样。 从培训职能部门的组建看,培训有学院模式、客户模式、矩阵模式、企业办学模式和虚拟培训组织模式五种模式 四、绩效管理 1.绩效与绩效管理 一般认为,绩效泛指企业中所有岗位上的工作人员所取得的工作进展或完成业务情况。,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四节 人力资源管理,2.绩效考核方法 绩效考核通常被认为是绩效管理的一部分,即对各级部门和员工的工作行为、表现及其结果是否符合管理者
15、的期望进行的评估。 3.绩效考核结果的处理方法 绩效考核最终会产生一定的量化结果,为企业的奖惩提供依据。对绩效考核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收集到的数据,要根据考核的目的、标准和方法,进行分析、处理、综合。,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四节 人力资源管理,五、人员组合 1.人员组合的含义及结构 人员组合是指组织内按管理或作业需要所进行的人员配置与合作 人员组合包括技术结构和社会结构两个方面的组合 2.人员组合的原理 (1)同素异构原理 (2)技术匹配原理 (3)社会心理相容与互补原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四节 人力资源管理,3.人员组合的综合效应 在人员组合中,当人作为个体,按一定的方式组合以后,会产
16、生相应的组合效应 4.最佳人员组合的实现途径 要实现人员的最佳组合,最基本的就是处理好组织内部的相容性与互补性,上一页,返回,第五节 组织的变革,一、组织变革的内容 组织变革具有互动性和系统性,组织中的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都会带来其他因素的变化。然而,就某一阶段而言,由于环境情况各不相同,变革的内容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综合而言,组织变革过程的主要变量因素包括人员、结构、任务和技术。具体内容如下: 1.人员的变革 2.结构的变革 3.技术与任务的变革,下一页,返回,第五节 组织的变革,二、组织变革的类型 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组织变革可以有不同的类型。本章按照组织变革的不同侧重点,将其分为以下四种
17、类型: 1.战略性变革 2.结构性变革 3.流程主导性变革 4.以人为中心的变革,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五节 组织的变革,三、组织变革的动因 组织是一个不断与其环境发生作用的开放系统。其内外部环境因素的改变,必然要求组织作出相应的变革。引起组织变革的因素很多,可归纳为外部环境因素和组织内部因素。 四、组织变革的程序 为使组织变革顺利进行,并能达到预期效果,必须先对组织变革的过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然后按照科学的程序组织实施。,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五节 组织的变革,1.解冻阶段 2.变革阶段 3.再冻结阶段 五、组织变革的阻力 1.组织变革阻力的种类 组织变革阻力分为组织中个人阻力和团体阻力
18、两种。 使组织员工反对变革的因素主要有: (1)缺乏安全感 (2)既得利益受影响 (3)与个人的习惯、价值观冲突 (4)缺乏对变革的必要了解,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五节 组织的变革,使团体反对变革的因素主要有: (1)管理制度滞后。 (2)人际关系调整 (3)管理层的素质约束 (4)环境与文化的影响 2.组织变革阻力的管理 一些组织变革失败的原因主要不是因为存在阻力,而是因为没有有效地管理变革的国力。 客观分析变革阻力,了解变革阻力的变化规律,是变革阻力管理的基本要求。,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五节 组织的变革,减少变革阻力的具体方法主要有: (1)教育与沟通。 (2)参与 (3)促进与支持
19、 (4)谈判 (5)强制。,上一页,返回,第六节 组织文化,一、组织文化的概念及特征 1.组织又化的概念 组织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条件下,企业在生产与工作实践过程中所创造或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作风和团体氛围的总和。 2.组织又化的特征 组织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历史性、人本性、复杂性、动态性及有机性等方面。 组织文化主要由三个层次构成,下一页,返回,第六节 组织文化,(1)物质文化层 (2)制度文化层 (3)精神文化层 2.组织文化的内容 (1)显性组织文化。所谓显性组织文化就是指那些企业精神的物化表现和行为表现形是人们通过直观的视听器官能感受到的、又符合组织文化实质
20、的内容。 (2)隐性组织文化 隐性组织文化是组织文化的根本,是最重要的部分。隐性组织文化包括企业哲学、价值观念、企业的道德规范、企业精神几个方面。,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六节 组织文化,三、组织文化的功能 研究组织文化,其目的是利用组织文化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发挥作用。 (1)导向功能 (2)约束功能 (3)凝聚功能 (4)激励功能 (5)辐射功能 (6)调适功能,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六节 组织文化,四、组织文化的建设 1.组织又化建设的一般原则 组织文化建设应遵循以下几项一般原则: (1)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2)强化以人为中心 (3)表里一致,切忌形式主义 (4)注重个异性 (5)不能忽视经济性 (6)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六节 组织文化,2.组织文化建设的阶段 (1)研究树立阶段 (2)培育与强化阶段 (3)分析评价阶段 (4)确立与巩固阶段,上一页,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