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减去相同的数解决问题评课稿#老师执教的 用减去相同的数解决问题 ,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 以内加法和减法(一) ”78 页例 5 中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 在课程目标的提法上有一个改变,就是将“解决问题”修订成了“问题解决” ,这一重要转变不仅仅是表面顺序的调换,更重要的是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着手。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经验,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其他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学
2、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在这节课里,胡老师很好的体现了课标对解决问题教学的理念。具体表现在:一、领会编者意图,体现解决问题过程的完整性。对于解决问题,义务教材太强调技巧,而课标实验教材太强调情境创设,都没有把落脚点放在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上。这次修订的教材,体现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让学生通过体验,了解到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和一般思路。(画面:板书三句话)胡老师吃透了新教材的精神,领会到编者的意图,在教学“一共折了多少个?”问题时,先让学生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每人折 6 个是什么意思?读完题之后,引导学生思考:该怎样解答呢?当学生经历多种方法解答后,再次反思:这样解答对
3、吗?通过胡老师的精心设问,把学生一步一步引领到问题解决过程中。(画面:小结解决问题一般步骤的片段)当学生完整经历解决问题过程后,教师进一步梳理:回想一下,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你是按哪几步完成的?学生在总结概括中,体验到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体现了解决问题过程的完整性。如果每一节解决问题教学,都能像胡老师这样把这几个环节扎扎实实地走“实” ,那么学生就会主动地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就能有效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二、借助“几何直观” ,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几何直观”是课标(2011 年版) 中新增的核心概念,它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
4、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画面:学生动手分圆片、课件梳理多种方法的片段)当问题提出来后,胡老师不急于让学生解决,而是先让学生动手分圆片,有了操作的感知,学生进一步加深了题意的理解,再借助“摆一摆”逐步抽象出“算式” ,很形象地理解了数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将会受益终身。三、鼓励学生交流,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和途径可以多种多样的, 课标(2011 年版) 强调了这种“多样性” ,它是对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尊重,也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还能了解学生思维的发展水平(画面:学生汇报用圈一圈、列表、箭头、算式的方法的片段
5、)胡老师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之间产生共鸣,一下子打开了思维的闸门,想到了多种多样的解决问题策略,有的是用摆一摆的方法,有的是用列表的方法,还有的是用箭头连减、算式的方法教师提供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说理,学生的思想互相碰撞,引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每一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并且老师没有停留于多种方法的呈现,而是引导学生展开深入的交流, “把你的方法给你的同桌看一看、说一说” “你听懂他的方法了吗?” “有哪些同学也用的这个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吗?” “你的方法和他的有什么不同?”自然引起学生对不同方法的比较,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四、设计层次练习,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画面:幻灯片上的习题)这节课的练习层次感很强,有基础练习:教材中的做一做;有综合练习:教材 79 页第3 题,及此题的变式题;还有拓展练习:开放性的思考题。这几题的练习不仅照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而且教师不断地给学生机会,注重学生说理,学会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增强了学生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