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张艳蕊,第一章、有效课堂教学深层解读,第二章、有效课堂教学的生理心理机制探析,第三章、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第四章、有效教学的课堂管理,第五章、有效课堂教学实施技巧与策略,第六章、有效课堂教学导引下的教师发展,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第一章 有效课堂教学深层解读,一、什么是有效教学?,二、有效课堂教学的12条基本原理p6、7,三、有效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行为,四、有效课堂教学的四种变化,一、什么是有效教学?,1、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没有效益
2、的唯一指标。究其本质,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2、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2)、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观念。 (3)、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 (4)、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意识。 (5)、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一)五种关键行为1、清晰授课 2、多样化教学 3、任务导向 4、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 5、确保学生成功,三、有效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行为,(二)五种辅助行为1、利用学生的观念和参与 2、组织 3、提问 4、探询 5、教师的情绪,(三)效能型教师的
3、行为表现p19,四、有效课堂教学的四种变化,(一)教学目的上的变化,(二)教学伦理上的变化,(三)教学方式上的变化,(四)教学思维上的变化,教学伦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学校教学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的性质自然也制约着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第二章 有效课堂教学的生理心理机制探析,一、”鱼“与行为主义的教学观,二、”渔“与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的教学观,三、”欲“与人本主义的教学观,纵观教育发展的历史,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主义心理学、构建主义心理学,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各种教育观念的形成和教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鱼“与行为主义的教学观,行为主义教学观指导下的教学活动是以教师为中
4、心,完全忽略学生的个人需求、个性特征,是一种典型的外铄式的教学行为。,(一)行为主义教学观的生理学基础,(二)行为主义教学观的心理学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主要研究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关系。主要代表人物是桑代克与斯金纳。,1、桑代克的动物学习实验及学习理论 ”迷箱“p31(名词解释) 学习理论:4条p31 p32页,2、斯金纳的动物学习实验及学习理论斯金纳箱”箱内设有一根杠杆。,强化:斯金纳把通过给予食物增强白鼠按压杠杆的次数的现象称为强化。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之分。区分的标准是看给与或撤除的刺激是奖励性质还是惩罚性质。强化的手段一般分为物质强化、社会强化、活动强化。,他把人和动物的行为分为两类:
5、 一类是应答性行为 , 一类是操作性行为。(名词解释)应答性行为是由外界已知的具体刺激所引起的反应。操作性行为时指有机体自身自发地发出的行为反应,与外界的任何具体刺激毫不相干,如敲门行为、白鼠按压杠杆的动作。,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有哪些运用?主要有三点(35页),二、“渔”与认知主义、构建主义的教学观,(一)认知主义教学观的理论基础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主体内部心理结构的变化,重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价值,充分肯定了学习者的自觉能动性。它强调认知、意义理解、独立思考等意识活动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苛勒:黑猩猩实验和顿悟学习理论(名词解释:顿悟说
6、42页),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名词解释:发现学习)46页,奥苏贝尔:意义学习理论(新旧知识的联系必须是有意义的,具有合理的逻辑性,否则就是机械学习。),(二)建构主义教学观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是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并力图在更接近、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情境性学习活动中,以个人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个人理解的意义。,1、建构主义对学习过程的基本解释:学习是一种建构的过程,一种活动的过程,必须处于真实的情境中。,2、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53页,三、“欲”与人本主义的教学观人本主义教学观:致力于信息动机与内驱力的培养。
7、它主张心理学者应该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主动性,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反对贬低人性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第三章、有效课堂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的内涵、过程与特征,二、学习内容与教学目标分析,三、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设计,四、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五、教学评价的设计,六、教学设计案的编写,一、教学设计的内涵、过程与特征,(一)、教学设计就是以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理论的观点和方法调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分析、评价其结果,是教学效果达到优化的一种系统研究方法。,(二)、教学设计编写流程: 一个
8、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应包括如下几个环节: 1、确立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2、分析学生特征(学情分析),选择相适应的教学内容。 3、制定教学目标 4、确立适用教学模式、选择恰当教学媒体。 5、实施课堂学习评价。 6、编写教学设计方案。,(三)、教学设计的特征:3条,二、学习内容与教学目标分析,(一)、学习内容的分类根据学生的智力活动特点,将学习分为事实的学习、概念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原理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学习等五类。,(二)教学目标的分析 1.教学目标分类: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 2.教学目标的编写 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一般包括4个方面:(1)主体学习者(2)、行为做什么,即要求学生做到的
9、目标行为内容。 (3)、条件在什么条件下,即学习者完成规定行为时所处的环境。(4)、标准做到什么程度。 3、陈述教学目标的要求 (1)目标应描述教学结果而不是教学过程 (2)目标要反映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水平。 (3)陈述目标必须具体、准确。 (4)目标陈述应达到可测量的程度。,(三)、学习内容与教学目标分析表,(四)如何处理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三维目标不可割裂,它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而不是独立的三个目标。,三、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设计,(一)、教学模式概述1、 名词解释:教学模式2、教学模式的分类,按学习理论依据分类,行为修正模式 社会互动模式 人格发展的个人模式 信息加工模式 建构主义模式,基于教
10、学论分类,问答模式、 授课模式 自学模式、 合作模式 研究模式,3、教学组织形式: 在教育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小班教学等。,4、教学流程图的编写: 教学流程图体现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媒体、学习内容与学生等四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为了把课堂教学过程中各个要素的相互关系表现出来,可用规定的几种图形符号来表示。,(二)、教学方法的选择,1、教学方法(名词解释):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2、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 、谈话法 、讨论法 、试验法实习作业法 、参观法,以下对三种最常
11、用的教学方法,即主导讲授法、互动讨论法、自主探究法进行梳理与挖掘,以促进教师有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第一种:主导讲授法,正确认识主导讲授法 :,主导讲授法的优势与局限:,主导讲授法的有效运用,传统课堂主导讲授法改革的若干思考,第二种 互动讨论法,互动讨论法的优势与局限,互动讨论法的合理运用,第三种 自主探究法,自主探究法的内涵、特点及其价值。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自主探究法的原因、原则及方法。 自主探究法实施策略,正确认识主导讲授法 :主导讲授法不等于注入式学习 。讲授仍然是教师发挥主导的主要形式。,主导讲授法的优势:主导讲授法有利于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学生不仅从中学到系统知识,而且
12、还领会其中的思想观点、思维方式和情感因素。教师的作风、言谈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感染和熏陶学生的心灵;主导讲授法是其他方法的基础,其他各种方法在运用时都必须与讲授相结合。,主导讲授法的局限性:主导讲授法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从而导致知识与能力的脱节;单独使用主导讲授法无法满足学生实践能力生成的是多样化需求,限制学生的发展空间。,要广泛汲取各种教学法的优点,根据实际情况来改造主导讲授法; 主导讲授法本身有其适用的规范,不能滥用; 提倡意义接受学习; 在使用时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精心设计和恰当运用课件与板书; 改革课堂讲授还需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做起。,传统课堂主导讲授法改革的若干思考,如何使用主导讲
13、授法呢?以下从两个方面主导讲授法的基本要求和主导讲授法的优化加以介绍。 主导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讲授内容的要求:内容要有选择,要正确。 讲授形式的要求:要有逻辑性,要有启发性,注意语言艺术。 主导讲授法的优化:调动学生”听“的积极性;及时取得反馈信息。,互动讨论法的优势: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是进行教学的有效方法; 有利于集中大家的智慧去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有利于发掘事物的内在逻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思考问题的能力。,互动讨论法的局限:互动讨论法的不当使用往往使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遭到一定程度的削弱;互动讨论法是一种比讲授法更具难度的教学法,它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有
14、更加广博的知识,有相当的组织能力;互动讨论法不可随意滥用,它的使用范围比讲授法更窄。,互动讨论法的合理运用讨论前的准备。讨论中的启发诱导,要把握好“度”。讨论后的归纳总结。,自主探究法的内涵、特点及其价值内涵:128页 特点: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过程的自主参与性;学习成果的创造性;学习评价的多元性。 价值:七条131页,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自主探究法的原因、原则及方法原因:3条 原则:九条方法:“四步法“,:激趣导入;析疑点拨;触类旁通;激励评价,自主探究法的实施策略 教师应充分发挥”向导“作用。 精心设计探究性教学活动:第一要明确教学思想:变教为导,变学为思。第二,要探究教学过程:让学生活动起
15、来。 第三,要准确设计方法:针对不同的问题选择适当的方法。探究性教学方法包括实验探究法、体验探究法、经验探究法、形象探究法和理论探究法。,四、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一)、教学媒体选择的基本依据,1、依据教学目标 2、依据教学内容 3、根据教学对象 4、依据教学条件,(二)、教学媒体选择的基本原则:尽可能降低需付出的代价,提高媒体产生的功效。,(三)、确定媒体使用的目的1、突出教学重点。2、解决教学难题。3、提供教学资料4、创设教学情境。5、提供教学示范。6、启发学生思考,(四)、教学媒体选择举例,五、教学评价的设计,(一)、教学评价的内涵(名词解释)、作用。,(二)教学评价的一般方法。1、绝
16、对评价法。 2、相对评价法。 3、个体内差异评价法。,(三)、教学评价的类型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按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将教学评价划分为三类:1、诊断性评价:含义、作用、采用的方法。(名词解释)2、形成性评价:含义、作用。(名词解释)3、总结性评价:含义、作用、采用的方法。(名词解释),(四)、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步骤完整的教学评价内容包括收集资料、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资料作价值性判断等几个主要步骤。,六、教学设计案的编写,(一)、教学设计案:名词解释,(二)、教学设计案的内容和形式一个规范的教学设计案必须体现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应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学习者特征分析、 教学目
17、标的阐明、 教学模式选择与学习活动设计、 教学资源和工具的设计、 学习评价和反馈设计、 教学反思。形式:表格式、记述式。,(三)、教学设计案编写过程中要注意如下五个问题: 、一要注重教育教学思想理念下的系统设计。 、二要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做到教、学并重。 、 三要注重学情分析基础上的学习目标的确立。四要关注各级目标之间的整合。五要注重情感目标的制定与实施。,第四章 有效教学的课堂管理,一、课堂管理分类及常见模式,二、有效课堂管理对策性分析,三、奖励与惩罚,四、体罚有效吗?,一、课堂管理分类及常见模式课堂管理的实质是对课堂基本要素进行的协调和控制,目的是为课堂教学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心理环境
18、,主要表现为对正当课堂行为的维持和强化,以及对不当或违规课堂行为的矫正。(名词解释),(一)、课堂管理分类:分为常规管理和违规行为管理,(二)、常见的几种课堂管理模式(名词解释),1、权威模式。 2、教育模式。 3、行为矫正模式。 4、社会情绪氛围模式。 5、合作管理模式,二、有效课堂管理对策性分析,(一)、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名词:课堂常规管理)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课堂常规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其次,要注重运用一些策略或技巧。,(二)、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1、幽默是一种智慧。2、游戏与教学的接轨。3、让课堂教学激情四溢。,(三)、提供适用的课堂内部环境。,(四)、给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三、
19、奖励与惩罚,(一)、奖励的实施与代币制1、奖励的有效实施:要注意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奖励也不能过于频繁,应因人因时因地采取不同的表扬与奖励的方式。,2、代币制:(名词),(二)、惩罚的有效实施与体罚,1、惩罚的有效实施 第一,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以一种积极的态度面对自己的学生。 第二,惩罚要及时,要有针对性,要对事不对人。 第三,不要翻旧账,要把握好情绪。 第四,惩罚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场合,要谨慎,考虑孩子的性格,照顾孩子的自尊心,不能对孩子造成身心伤害。,2、体罚与变相体罚:(名词),课堂管理中不应采取体罚的原因。七条,第五章、有效课堂教学实施技巧与策略,一、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技巧
20、,二、几种适用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第六章、有效课堂教学导引下的教师发展,一、信息化社会教师职业发展定位,二、教师发展的基本策略与路径,第五章、有效课堂教学实施技巧与策略,一、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技巧,2、肢体语言技巧,(二)、教师的发问技巧 (十大技巧),(三)、激发学习动机的技巧,1、布置舒适的教室环境 2、激发内在的动机 3、导引学习的心向 4、教学活动多样化 5、多用奖励少用惩罚 6、给予适度的期望 7、成绩评量不宜过于严苛,(四)、教学艺术撷英,1、.深刻 2、独到 3、广博 4、启发 5、机智 6、绝招,(一)、教师的表达技巧,1、语言表达的技巧,二、几种适用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一)
21、、营造情境策略 (二)、主体确证策略 (三)、学习知识策略 (四)、技能发展策略 (五)、解题创新策略,第六章、有效课堂教学导引下的教师发展,一、信息化社会教师职业发展定位(一)、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变迁 (名词:职业价值观、红烛观、发展观)(二)、教师专业化的提出,二、教师发展的基本策略与路径,(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策略1、学习策略 2、反思策略 3、培训策略 4、合作策略 5、研究策略,(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途径1、进行有效说课 (一) ”说课“的基本内容:说教材、 说教法 、 说学法 、 说程序,(二)、”说课“的基本原则(三)、走出误区,正确”说课“(四)、说课的功能,2、合理利用课堂教学评价的手段,3、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 (名词解释:教学反思),4、撰写课堂教学案例,5、编写教学档案袋,6、利用思维导图工具 (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