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_自考串讲讲义资料.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060230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_自考串讲讲义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_自考串讲讲义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_自考串讲讲义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_自考串讲讲义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_自考串讲讲义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149 -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笔记依据教材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冷柏军主编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笔记依据目录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国际分工 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影响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西方国际分工学说介评 第三章 国际交换与贸易条件 第一节 国际价值与国际市场价格 第二节 贸易条件 第四章 贸易政策与理论 第一节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第二节 重商主义 第三节 自由贸易 第四节 保护贸易 第五节 战略贸易 第五章 国家实施贸易政策的措施 第一节 关税措施 第二节 非关税措施 第三节 其他贸易政策措施

2、第六章 贸易条约与协定 第一节 贸易条约与协定概述 第二节 贸易条约与协定的种类 第三节 国际商品协定和商品综合方案 第七章 地区经济一体化 第一节 地区经济一体化概述 第二节 地区经济一体化理论第八章 世界贸易组织 第一节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第二节 乌拉圭多边贸易谈判 第三节 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职能与基本原则 第四节 世界贸易组织的组织机构与运行机制 第九章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第一节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概述 第二节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磋商 第三节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 第十章 国际贸易术语和商品的价格 第一节 贸易术语概述 第二节 主要贸易术语 第三节 其他贸易术语 第四节 商品的价格 第

3、十一章 标的物及与其相关的条款 第一节 商品的品名 第二节 商品的品质 第三节 商品的数量 第四节 商品的包装 第五节 商品的检验 第十二章 国际货物运输 第一节 海洋运输 第二节 其他运输方式 第三节 装运条款 第四节 装运单据 第十三章 国际货物保险 第一节 海上风险与损失 第二节 我国海运货物保险条款 第三节 其他运输方式下的货物保险 第四节 合同中的保险条款和保险做法 第十四章 国际货款的收付 第一节 支付工具 第二节 汇付与托收 第三节 信用证 第四节 各种支付方式的结合使用 第十五章 国际贸易争议的预防与处理 第一节 争议与索赔 第二节 不可抗力 第三节 仲裁 第十六章 国际商务谈

4、判 第一节 谈判前的组织准备工作 第二节 谈判过程 第三节 谈判的策略与各国商人的谈判风格 第十七章 进出口合同的履行 第一节 出口合同的履行 第二节 进口合同的履行 第十八章 国际贸易方式 第一节 包销与代理 第二节 招标投标与拍卖 第三节 寄售 第四节 补偿贸易 第五节 对外加工装配业务第一章:导论(一)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研究任务与研究对象:国际贸易的含义: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这种交换活动被称为对外贸易;从国际范围来看这种货物和服务交换活动就被称为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研究任务;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和贸

5、易利益及分配问题,以揭示其中的特点与运动规律,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特别是资本主义阶段国际商品流通的一般规律性(二)国际贸易理论与学说(三)对外贸易政策(四)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的特点.(二)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1)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这种交换活动被称为对外贸易;从国际范围来看这种货物和服务交换活动就被称为国际贸易.(2)对外贸易额外与对外贸易量:对外贸易额又称对外贸易值,它是指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进口额与出口额的总和,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对外

6、贸易量是用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的进口或出口额,得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3)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是指贸易国家进行对外货物贸易统计所采用的统计制度,前者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后者以货物通过海关作为标准.(4)直接贸易与转口贸易直接贸易指货物消费国.生产国直接买卖货物的行为.转口贸易也称中转贸易,指货物消费国与生产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活动,对第三国而言便是转口贸易.备注:过境贸易指别国出口货物通过本国国境,未经加工改制,在基本保持原状条件下运往另一国的贸易活动.(5)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对外贸易按商品形式与

7、内容不同,分为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世界贸易组织列出服务行业包括以下 12 个部门:商业.通讯.建筑.销售.教育.环境.金融.卫生.旅游.娱乐.运输.其他.(6)贸易差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额与进口额之间的差额称贸易差额.当出口额超过进口额时,为贸易顺差或出超;当进口额超过出口额时,称为贸易逆差或入超. (7)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广义的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是指货物.服务在一国进出口或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狭义的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又称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货物结构.对外贸易货物结构是指某大类或某种货物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8)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

8、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构成,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亦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用以表明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国家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9)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以一国对外贸易总额同该国 GNP 或 GDP 的比率来表示,用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3.案例分析:(1)2002 年,某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 0.8,而该国当年的服务贸易总额为 1000 亿美元,货物贸易总额为 800 亿美元,出口总额为 1200 亿美元,计算该国当年 GDP 以及贸易差额 .GDP 的进出口总额0.8=(1000+800)0.8=22

9、50(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进口总额+ 出口总额,进口总额 =1800-1200=600(亿美元)贸易顺差=1200-600=600(亿美元)(2)某国 2003 年服务贸易总额为 1000 亿美元,货物贸易总额为 2000 亿美元,其中服务出口总额为 600 亿美元,进口总额为 400 亿美元,货物出口总额为 800 亿美元,进口总额为 1200 亿美元,该国 GDP 为 3600 亿美元.试计算该国贸易差额和对外贸易依存度.贸易差额=( 600-400)+(800-1200)=-200 (亿美元) ,逆差.对外贸易依存度=(1000+2000)/3600=83.3第二章:国际分工(一)国际分

10、工的形成与发展 :国际分工的含义: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也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1)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 世纪到 18 世纪中叶);2.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8 世纪 60 年代到 19 世纪 60 年代);3.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9 世纪中叶到二次大战);4.国际分工的深化发展(二次大战后).(2)二战后国际分工出现的新特点.二次战后,兴起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跨国公司迅速的发展,殖民体系的瓦解,发展中国家的出现,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的成立

11、,使国际分工进入深入发展阶段.1.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工业国与工业国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2.各国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有逐步增强的趋势.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工业分工在发展,而工业国与农业国.矿业国的分工在削弱.4.参加国际分工国家的经济所有制发生了变化.5.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分工日趋加强. (二)影响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1)影响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第一: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第二: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基础第三:资本流动,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兴起与发展是国际分工向广度.深度.多层次发展的重要力量第四:上层建筑可以推进和延缓国

12、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2)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第一: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一切分工,其中包括国际分工.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产力的增长是社会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前提条件.第二:各国生产力水平决定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第三: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国际分工的形式.广义和深度第四: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国际分工的产品内容.领会:(1)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基础(3)资本流动,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兴起与发展是国际分工向广度.深度.多层次发展的重要力量(4)上层建筑可以推进和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三)国际分工学说(1)绝对成本论

13、的主要内容:亚当斯密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在其代表著作国富论中,他提出了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的理论. 在对其理论的论述中,斯密首先分析了分工的利益.在他看来,适用于一国内部的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各国之间.他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的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有利,这就是“绝对利益论”.(2)比较成本论的主要内容1.比较成本说进一步发展了绝对成本论,认为国际分工的原因和基础是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生产优势最大或劣势最小的产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

14、进行交换.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由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但其前提必须是完全的自由贸易.2.对比较成本说的评价.比较成本理论在历史上曾起过进步的作用;理论的出发点是认为这个世界是一个静态均衡的世界,是一个各国间.各经济集团间利益和谐一致的世界;其分析方法属于静态分析,且提出九个假定作为其论述的前提条件;它只提出国际分工的一个依据,未能揭示出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原因,未能揭示出国际商品交换所依据的规律.(3)要素秉赋论的主要内容1.要素禀赋论的三个主要结论.2.赫一俄学说的一些假定.3.赫一俄学说的主要内容.(1)生产要素的主要内容.(2)国际贸易可以部分解决

15、国际间要素分配不均的缺陷.4.要素的价格均等化说.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发展了这个理论,认为国际要素价格均等化不仅是一种趋势,而且是一种必然.因此这个理论又称为赫俄萨原理.5.对赫俄学说的评价.(1)赫俄学说比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从体系上更为完整.全面.(2)指出了生产要素拥有状况在各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作用.(3)赫俄学说完全违背了劳动价值论.(4)忽视科学技术的作用. (5)赫俄理论只能用来解释要素禀赋不同国家间的分工与贸易行为.(6)抹煞了国际生产关系,抽象地谈论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收入均等化.把富国与穷国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性,归结为国际贸易问题,归结为世界市场的机制问题.(四)里昂惕夫反论

16、与要素禀赋论的扩展1.依照要素禀赋论,一个国家拥有较多的资本,就应该生产和输出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输入在本国生产中需要较多使用国内稀缺劳动力要素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基于上述认识,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利用投入产出表对美国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的状况进行分析和验证,却得出与赫俄相反的结论:“美国参与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资本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2.对里昂惕夫反论的解释及有关的学说.里昂惕夫之谜使西方经济学界大为震惊,一些经济学家开始对赫俄的要素禀赋论进行补充和发展,力图完善其理论构架,使其更具有解释性.(1)劳动熟练说.基辛的这一理论利用劳动效率和劳动熟练或技能的差

17、异来解释里昂惕夫之谜.(2)人力资本说.人力资本说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凯南提出的.他运用人力资本这一概念解释此谜.如果把熟练劳动高出非熟练劳动的部分收入资本化,并同有形资本相加,经过这样的处理之后,美国出口产品的资本密集度就会高于进口产品.(3)技术差距说.又称技术间隔说,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提出.此理论补充了要素禀赋论,并根据创新活动的连续性使要素禀赋论动态化.(4)产品生命周期说.产品生命周期说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提出,并由威尔士等人加以发展.弗农把新产品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产品创新时期.产品成熟时期和产品标准化时期.产品生命周期说是一种动态经济理论.从产品要素的密集性上,在产品生命周期的

18、不同时期,其生产要素比例会发生规律性变化,其比较利益将从某一国家转向另一国家,这使得赫俄静态的要素比例说变成一种动态要素比例说.(5)需求偏好相似说.需求偏好相似说又称偏好相似说或收入贸易说,是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德提出,他用国家之间需求结构相似性来解释工业制成品贸易发展.并认为赫俄原理只适用于工业品和初级产品之间的贸易,而无法解释工业品的贸易.林德认为,国家间的需求结构和需求偏好越相似,其贸易量愈大.如果这些国家的需求结构和需求偏好完全一样,一国可能进出口的商品,也就是另一国可能进出口的商品,而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人均收入水平.(6)产业内贸易说.美国经济学家格鲁贝尔等人在研究共同市场成

19、员国之间贸易量的增长时,发现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大量属于产业内同类产品的贸易.因而对产业内贸易进行研究,解释产业内同类产品贸易增长特点和原因. 他们认为当代国际贸易的产品结构,大致可分为产业间产品贸易和产业内产品贸易两大类.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原因和主要制约因素有:第一:同类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基础;第二:规模经济收益递增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原因;第三:经济发展水平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制约因素.里昂惕夫反论的及有关学说的评价:1.里昂惕夫反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2.这些对“反论”或“谜”的解释是在继承传统的西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整修补缀的论述.3.这些新学说也存在的主要缺陷:首

20、先:他们掩盖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性质,把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作为分配世界资源的中性机制,而不是一定条件下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利益侵吞的工具;其次,他们仅是从生产力的角度研究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和贸易利益问题,而不是用历史的观点考察资本主义国际分工.贸易的产生和发展的实际过程;再次,他们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结实和论述当代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因为理论都缺乏独立性和完整性,表现为片面和不完整. 欲获取第三章:国际交换与贸易条件(一)国际价值的形成(1)国际价值: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在国别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任何国家所生产的商品的价值内容,都是由抽象的社会劳动决定的.(2)世界社会

21、必要劳动时间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世界各国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化而变动的.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的关系国别价值和国际价值的质的同一性和量的差别性.二者都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物,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而在量上则是不同的.国别价值是由该国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定的.国际价值量是由世界劳动力的平均单位决定的.(二)影响国际价值量变化的主要因素1.国际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商品的国际价值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各国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又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改变而改变.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越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小.因而,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创造的价值成反比.2

22、.国际价值量与劳动强度.劳动强度是指劳动的紧张程度,也就是指同一时间内劳动力消耗的程度.劳动强度与价值量成正比例变化.3.国际价值量与贸易参加国的贸易量.(1)如果绝大多数贸易商品是在大致相同的国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内生产出来的,则商品的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是一致的.(2)如果绝大多数贸易商品是在较差条件下生产的,则国际价值就由其来调节.(3)如果高于中等条件下生产的商品出口量大大超过较差条件下生产的出口品,则国际价值量就由在最好条件下生产的那部分商品来调节.(三)国际市场价格(1)自由市场价格:是指在国际间不受垄断或国家垄断力量干扰的条件下,由独立经营的买者和卖者之间进行交易的价格.(2)封闭市

23、场价格:世界“封闭”市场价格是买卖双方在一定的特殊关系下形成的价格,在这种情况下,商品在国际间的供求关系一般对价格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它主要包括调拨价.垄断价.区域性经贸易集团内部价格.国际商品协定下的协定价格.其中:1.调拨价格,又称转移价格.是指跨国为了在国际经营业务中最大限度地减轻税赋,逃避东道国的外汇管制,以及为了扶植幼小的子公司等目的,在公司内部进行交易时采用的价格,该价格一般不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由公司上层管理者制定. 2.垄断价格是指:国际垄断组织利用其经济实务力和对市场的控制力决定的价格,它有买方垄断价格和卖方垄断价格两种形式.领会:(1)国际价值是国际市场价格变动的基

24、础和中心;第一:国际生产价格是国际价值的转化形式.第二:国际市场价格围绕着国际生产价格上下波动;(2)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确定商品的市场价格.1.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确定国际市场价格.2.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垄断.经济周期.各国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商品的质量与包装.商品销售中的各种因素.自然灾害.政治动乱及投机等.(四)贸易条件:贸易条件一般指一个国家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比.现实中的贸易条件计算一般采用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直接进行比较的做法.(1)净贸易条件;它是以一国一定时期的出口价格指数与同期进口价格指数的比率来反映.具体计算方法为:N(Px/Pm) 100式中:N净贸易

25、条件;Px出口商品价格指数;Pm进口商品价格指数.(2)收入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共同考虑出口规模变化与进出口商品价格相对变化对一国进口能力的影响.计算方法为:I(Px/Pm) Qx式中:I收入贸易条件;Px出口商品价格指数; Pm进口商品价格指数;Qx出口商品数量指数.(3)单因素贸易条件;它是在净贸易条件的基础上,考虑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该国贸易利益的影响.计算方法为:S(Px/Pm)ZX式中,S 是指:单因素贸易条件;PX 是指:出口商品价格指数;Pm 是指:进口商品价格指数.ZX 是指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4)双项因素贸易条件;它不仅考虑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且还考虑出

26、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其计算公式为:D(Px/Pm) (Zx/Zm) 100式中:D双项因素贸易条件;Px出口商品价格指数;Pm出口商品价格指数;Zx 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Zm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对于上述任何一种贸易条件形式,其结果大于 1 时,表明该国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小于 1 时,则表明该国的贸易条件恶化.(五)穆勒的相互需求法则.英国经济学家约翰? 穆勒在其 政治经济学原理中提出相互需求原理,并以此解释国家间商品交换比价的确定.其理论是以两个国家等量劳动投入而产出商品数量不同作为研究论述的起点.穆勒认为国家间商品的交换比价是由两国间的相互需求决定的,且两国间具体的商品交换比率是

27、由两国对彼此商品的需求强度决定的.交换比价或贸易条件是否有利,应视贸易双方彼此对另一国出口商品需求强度的强弱而定.一个国家以它的产品和另一个国家进行交换,它对另一个国家产品的需求和另一个国家对它的产品需求的数量及需求增加的程度比较,外国对其商品的需求越是超过它对外国商品的需求,贸易条件对它就越有利.(六)提供曲线与国际交换比价的确定.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运用相互需求曲线又称提供曲线来确定两国进行贸易的均衡贸易条件.提供曲线表示的是在各种贸易条件或交换比价下,一国愿意为进口一定数量商品而提供的本国商品的数量.因而它也可以被看做是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合.提供曲线的形状受产品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作用,并

28、随着供求的变化而发生移动.一国的提供曲线既反映该国参加贸易可提供的产品数量,又反映该国参加贸易对进口产品的需要量,因而通过把两个贸易国的提供曲线放在一个坐标图中,就可以确定其均衡交换比价或均衡贸易条件(两条提供曲线的交点处).马歇尔认为,需求变化导致提供曲线位置的移动,从而贸易条件发生变化.这一结论与穆勒的相互需求强度决定交换比价的论点相同,只是理论上的推导使结论更具说服力,同时证明了贸易条件越接近对方国家国内交换比率,本国分享的贸易利益就越大.第一章:导论(一)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研究任务与研究对象:国际贸易的含义: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这种交

29、换活动被称为对外贸易;从国际范围来看这种货物和服务交换活动就被称为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研究任务;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和贸易利益及分配问题,以揭示其中的特点与运动规律,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特别是资本主义阶段国际商品流通的一般规律性(二)国际贸易理论与学说(三)对外贸易政策(四)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的特点.(二)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1)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这种交换活动被称为对外贸易;从国际范围来看这种货物和服务交换活动就

30、被称为国际贸易.(2)对外贸易额外与对外贸易量:对外贸易额又称对外贸易值,它是指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进口额与出口额的总和,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对外贸易量是用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的进口或出口额,得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3)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是指贸易国家进行对外货物贸易统计所采用的统计制度,前者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后者以货物通过海关作为标准.(4)直接贸易与转口贸易直接贸易指货物消费国.生产国直接买卖货物的行为.转口贸易也称中转贸易,指货物消费国与生产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活动,对第三国而

31、言便是转口贸易.备注:过境贸易指别国出口货物通过本国国境,未经加工改制,在基本保持原状条件下运往另一国的贸易活动.(5)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对外贸易按商品形式与内容不同,分为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世界贸易组织列出服务行业包括以下 12 个部门:商业.通讯.建筑.销售.教育.环境.金融.卫生.旅游.娱乐.运输.其他.(6)贸易差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额与进口额之间的差额称贸易差额.当出口额超过进口额时,为贸易顺差或出超;当进口额超过出口额时,称为贸易逆差或入超. (7)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广义的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是指货物.服务在一国进出口或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狭义的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又称对

32、外贸易或国际贸易货物结构.对外贸易货物结构是指某大类或某种货物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8)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构成,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亦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用以表明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国家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9)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以一国对外贸易总额同该国 GNP 或 GDP 的比率来表示,用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 3.案例分析:(1)2002 年,某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 0.8,而该国当年的服务贸易总额为 1000 亿美元,

33、货物贸易总额为 800 亿美元,出口总额为 1200 亿美元,计算该国当年 GDP 以及贸易差额 .GDP 的进出口总额0.8=(1000+800)0.8=2250(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进口总额+ 出口总额,进口总额 =1800-1200=600(亿美元)贸易顺差=1200-600=600(亿美元)(2)某国 2003 年服务贸易总额为 1000 亿美元,货物贸易总额为 2000 亿美元,其中服务出口总额为 600 亿美元,进口总额为 400 亿美元,货物出口总额为 800 亿美元,进口总额为 1200 亿美元,该国 GDP 为 3600 亿美元.试计算该国贸易差额和对外贸易依存度.贸易差额=

34、( 600-400)+(800-1200)=-200 (亿美元) ,逆差.对外贸易依存度=(1000+2000)/3600=83.3第二章:国际分工(一)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 :国际分工的含义: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也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1)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 世纪到 18 世纪中叶);2.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8 世纪 60 年代到 19 世纪 60 年代);3.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9 世纪中叶到二次大战);4.国际分工的深化发

35、展(二次大战后).(2)二战后国际分工出现的新特点.二次战后,兴起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跨国公司迅速的发展,殖民体系的瓦解,发展中国家的出现,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的成立,使国际分工进入深入发展阶段.1.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工业国与工业国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2.各国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有逐步增强的趋势.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工业分工在发展,而工业国与农业国.矿业国的分工在削弱.4.参加国际分工国家的经济所有制发生了变化.5.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分工日趋加强. (二)影响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1)影响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第一: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

36、因素第二: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基础第三:资本流动,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兴起与发展是国际分工向广度.深度.多层次发展的重要力量第四:上层建筑可以推进和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2)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第一: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一切分工,其中包括国际分工.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产力的增长是社会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前提条件.第二:各国生产力水平决定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第三: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国际分工的形式.广义和深度第四: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国际分工的产品内容.领会:(1)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基础(3)资

37、本流动,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兴起与发展是国际分工向广度.深度.多层次发展的重要力量(4)上层建筑可以推进和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三)国际分工学说(1)绝对成本论的主要内容:亚当斯密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在其代表著作国富论中,他提出了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的理论. 欲在对其理论的论述中,斯密首先分析了分工的利益.在他看来,适用于一国内部的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各国之间.他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的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有利,这就是“绝对利益论”.(2)比较成本论的主要内容1.比较成本说进一

38、步发展了绝对成本论,认为国际分工的原因和基础是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生产优势最大或劣势最小的产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进行交换.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由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但其前提必须是完全的自由贸易.2.对比较成本说的评价.比较成本理论在历史上曾起过进步的作用;理论的出发点是认为这个世界是一个静态均衡的世界,是一个各国间.各经济集团间利益和谐一致的世界;其分析方法属于静态分析,且提出九个假定作为其论述的前提条件;它只提出国际分工的一个依据,未能揭示出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原因,未能揭示出国际商品交换所依据的规律

39、.(3)要素秉赋论的主要内容1.要素禀赋论的三个主要结论.2.赫一俄学说的一些假定.3.赫一俄学说的主要内容.(1)生产要素的主要内容.(2)国际贸易可以部分解决国际间要素分配不均的缺陷.4.要素的价格均等化说.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发展了这个理论,认为国际要素价格均等化不仅是一种趋势,而且是一种必然.因此这个理论又称为赫俄萨原理.5.对赫俄学说的评价.(1)赫俄学说比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从体系上更为完整.全面.(2)指出了生产要素拥有状况在各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作用.(3)赫俄学说完全违背了劳动价值论.(4)忽视科学技术的作用.(5)赫俄理论只能用来解释要素禀赋不同国家间的分工与贸易行为.(

40、6)抹煞了国际生产关系,抽象地谈论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收入均等化.把富国与穷国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性,归结为国际贸易问题,归结为世界市场的机制问题.(四)里昂惕夫反论与要素禀赋论的扩展1.依照要素禀赋论,一个国家拥有较多的资本,就应该生产和输出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输入在本国生产中需要较多使用国内稀缺劳动力要素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基于上述认识,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利用投入产出表对美国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的状况进行分析和验证,却得出与赫俄相反的结论:“美国参与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资本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2.对里昂惕夫反论的解释及有关的学说.里昂惕夫之谜使西方经济学界大

41、为震惊,一些经济学家开始对赫俄的要素禀赋论进行补充和发展,力图完善其理论构架,使其更具有解释性.(1)劳动熟练说.基辛的这一理论利用劳动效率和劳动熟练或技能的差异来解释里昂惕夫之谜.(2)人力资本说.人力资本说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凯南提出的.他运用人力资本这一概念解释此谜.如果把熟练劳动高出非熟练劳动的部分收入资本化,并同有形资本相加,经过这样的处理之后,美国出口产品的资本密集度就会高于进口产品.(3)技术差距说.又称技术间隔说,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提出.此理论补充了要素禀赋论,并根据创新活动的连续性使要素禀赋论动态化.(4)产品生命周期说.产品生命周期说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提出,并由威尔士等人加以

42、发展.弗农把新产品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产品创新时期.产品成熟时期和产品标准化时期.产品生命周期说是一种动态经济理论.从产品要素的密集性上,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时期,其生产要素比例会发生规律性变化,其比较利益将从某一国家转向另一国家,这使得赫俄静态的要素比例说变成一种动态要素比例说.(5)需求偏好相似说.需求偏好相似说又称偏好相似说或收入贸易说,是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德提出,他用国家之间需求结构相似性来解释工业制成品贸易发展.并认为赫俄原理只适用于工业品和初级产品之间的贸易,而无法解释工业品的贸易.林德认为,国家间的需求结构和需求偏好越相似,其贸易量愈大.如果这些国家的需求结构和需求偏好完全一

43、样,一国可能进出口的商品,也就是另一国可能进出口的商品,而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人均收入水平.(6)产业内贸易说.美国经济学家格鲁贝尔等人在研究共同市场成员国之间贸易量的增长时,发现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大量属于产业内同类产品的贸易.因而对产业内贸易进行研究,解释产业内同类产品贸易增长特点和原因. 他们认为当代国际贸易的产品结构,大致可分为产业间产品贸易和产业内产品贸易两大类.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原因和主要制约因素有:第一:同类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基础;第二:规模经济收益递增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原因;第三:经济发展水平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制约因素.里昂惕夫反论的及有关学说的评价:1.里昂惕夫

44、反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2.这些对“反论”或“谜”的解释是在继承传统的西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整修补缀的论述.3.这些新学说也存在的主要缺陷:首先:他们掩盖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性质,把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作为分配世界资源的中性机制,而不是一定条件下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利益侵吞的工具;其次,他们仅是从生产力的角度研究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和贸易利益问题,而不是用历史的观点考察资本主义国际分工.贸易的产生和发展的实际过程;再次,他们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结实和论述当代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因为理论都缺乏独立性和完整性,表现为片面和不完整. 第三章:国际交换与贸易条

45、件(一)国际价值的形成(1)国际价值: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在国别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任何国家所生产的商品的价值内容,都是由抽象的社会劳动决定的.(2)世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世界各国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化而变动的.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的关系国别价值和国际价值的质的同一性和量的差别性.二者都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物,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而在量上则是不同的.国别价值是由该国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定的.国际价值量是由世界劳动力的平均单位决定的.(二)影响国际价值量变化的主要因素1.国际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商品的国际价值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各国生产商品

46、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又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改变而改变.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越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小.因而,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创造的价值成反比.2.国际价值量与劳动强度.劳动强度是指劳动的紧张程度,也就是指同一时间内劳动力消耗的程度.劳动强度与价值量成正比例变化.3.国际价值量与贸易参加国的贸易量.(1)如果绝大多数贸易商品是在大致相同的国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内生产出来的,则商品的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是一致的.(2)如果绝大多数贸易商品是在较差条件下生产的,则国际价值就由其来调节.(3)如果高于中等条件下生产的商品出口量大大超过较差条件下生产的出口品,则国际价值量就由在最好条件下生产的那部

47、分商品来调节.(三)国际市场价格(1)自由市场价格:是指在国际间不受垄断或国家垄断力量干扰的条件下,由独立经营的买者和卖者之间进行交易的价格.(2)封闭市场价格:世界“封闭”市场价格是买卖双方在一定的特殊关系下形成的价格,在这种情况下,商品在国际间的供求关系一般对价格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它主要包括调拨价.垄断价.区域性经贸易集团内部价格.国际商品协定下的协定价格.其中:1.调拨价格,又称转移价格.是指跨国为了在国际经营业务中最大限度地减轻税赋,逃避东道国的外汇管制,以及为了扶植幼小的子公司等目的,在公司内部进行交易时采用的价格,该价格一般不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由公司上层管理者制定. 2

48、.垄断价格是指:国际垄断组织利用其经济实务力和对市场的控制力决定的价格,它有买方垄断价格和卖方垄断价格两种形式.领会:(1)国际价值是国际市场价格变动的基础和中心;第一:国际生产价格是国际价值的转化形式.第二:国际市场价格围绕着国际生产价格上下波动;(2)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确定商品的市场价格.1.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确定国际市场价格.2.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垄断.经济周期.各国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商品的质量与包装.商品销售中的各种因素.自然灾害.政治动乱及投机等.(四)贸易条件:贸易条件一般指一个国家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比.现实中的贸易条件计算一般采用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直

49、接进行比较的做法.(1)净贸易条件;它是以一国一定时期的出口价格指数与同期进口价格指数的比率来反映.具体计算方法为:N(Px/Pm) 100式中:N净贸易条件;Px出口商品价格指数;Pm进口商品价格指数.(2)收入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共同考虑出口规模变化与进出口商品价格相对变化对一国进口能力的影响.计算方法为:I(Px/Pm) Qx式中:I收入贸易条件;Px出口商品价格指数; Pm进口商品价格指数;Qx出口商品数量指数.(3)单因素贸易条件;它是在净贸易条件的基础上,考虑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该国贸易利益的影响.计算方法为:S(Px/Pm)ZX式中,S 是指:单因素贸易条件;PX 是指:出口商品价格指数;Pm 是指:进口商品价格指数.ZX 是指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4)双项因素贸易条件;它不仅考虑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且还考虑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其计算公式为:D(Px/Pm) (Zx/Zm) 100式中:D双项因素贸易条件;Px出口商品价格指数;Pm出口商品价格指数;Zx 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Zm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对于上述任何一种贸易条件形式,其结果大于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