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哲学原著导读大纲.doc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8022875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原著导读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哲学原著导读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哲学原著导读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哲学原著导读大纲一、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背景与意义提纲是匆匆写成的笔记,但内容深刻,言简意赅。 (一)写作的重要背景可从如下方面理解:1、适应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的需要。19 世纪 30、40 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日趋尖锐。1831 年、1834 年法国里昂工人的两次起义,1836 至 1848 年英国工人的宪章运动、1844 年德国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起义。2、 提纲为了批判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哲学,阐明新的世界观。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本主义思想对工人运动带来的危害,需要科学地论证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二)意义1、 提纲首次制定了科学的实践概念,建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2、

2、提纲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简明扼要干什么了最初表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雏形,从而为进一步系统制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奠定了基础。 3、 提纲批判了费尔巴哈离开实践谈认训的消极直观的反映论和离开实践谈历史的唯心史观以及对于人的抽象理解,表明马克思最终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而同费尔巴哈哲学以及一切旧哲学彻底决裂。二、 提纲主要内容与观点从总的方面论述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第一次把实践观点作为新、旧唯物主义的分界线,指出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在于不了解实践活动的伟大意义,阐明实践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第一条:马克思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不了解实践

3、在认识中的作用的错误。主要有三层意思: 1、旧唯物主义把客观世界仅仅看作是认识对象,而不首先看作是实践的对象。 2、旧唯物主义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而唯心主义却夸大和歪曲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3、费尔巴哈不了解“革命的”、 “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第二条:马克思论述了实践是栓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的原理。在真理标准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切哲学都坚持主观真理标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们应在社会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能够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自己的思维具有正确认识客观现实的能力,并且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客观现实,变成改造世界的物

4、质力量。第三条: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者不能解革命实践在改造社会中的作用而不能正确说明人和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因而陷入了唯心主义。第四条:马克思评述了费尔巴哈宗教观的成就与不足,阐明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及消灭宗教的途径。消灭宗教的根本途径是消灭宗教存在的社会基础。第五条:马克思提示了费尔巴哈哲学停留在形而上学水平和陷入唯心史观的认识根源,是不理解革命实践的意义。第六条: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抽象理解,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人的本质观。第七条:马克思进一步批判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错误理解,强调人的社会性。第八条:马克思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指出社会意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

5、。 1、社会实践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社会生活中的一切现象,包括精神现象,都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因而要在社会实践中得到解释和说明。第九条:马克思指出,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由于不理解社会实践,不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因而陷入了唯心史观。第十、十一条是结论部分。第十条马克思指出了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阶级基础根本不同。第十一条马克思对整个提纲作了总结,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三、思考与讨论1、怎样认识“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

6、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马克思是从认识论上讲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从前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认识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都主张消极被动的反映论,认识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被动的反映,把客体只看作是认识的对象。由于没有实践的观点,不了解主体和客体首先是改造和被改造关系,不懂得反映和被反映关系是建立在改造和被改造关系的基础上。2、如何理解“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在认识的范围内无法解决,必须到实践中去解决。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确定人的思维是否正确地认识了客体,才能检验真理。3、如何理解“人的本质

7、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是社会的产物,人总是一定社会历史中的人,没有脱离社会历史的抽象的单个人。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包含着以下三层意思: 第一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是由人的社会联系决定的。 第二人的本质不是由社会联系的某一方面决定的,而是由全部社会联系即全部社会关系总知决定的。 第三人的本质是历史的、具体的、决不是永恒不变的。4、为什么“宗教感情” 本身是社会的产物? 这里的所说的宗教感情是费尔巴哈所说的宗教感情,是指人人都天生就有的理智的、意志和感情等人类的共同的理性,而不是宗教徒对

8、宗教信仰的感情。既然宗教感情是指人人都具有的理性,那末这种理性本身总是属于一定社会的,总是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并打上社会的烙印,超社会的理性是不存在的。5、为什么“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人所参与的,都是人对自然界和社会的改造,这种改造就是实践。 社会生活的基础是生产劳动,没有生产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的一切生活。 社会生活发展的动力是实践活动。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背景与意义(一)背景第一,为了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之间的关系。 第二,为了适应工人运动的发展和哲学战线上的斗争的需要而写的。 第三,恩格斯写这本书的直接动因,是应新时代杂

9、志的邀请,评述施达克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一书中对费尔巴哈的错误看法。(二)意义 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发展史上的实现的革命变革;首次明确提出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为划清哲学战线上的两条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二、主要观点这部著作的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中心思想是分析批判黑格尔哲学。 1、黑格尔哲学的历史背景和阶级实质。 2、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3、黑格尔哲学的体系和方法的矛盾。 4、黑格尔学派的解体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产生第二章中心思想是评述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 2、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和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3、批判施达克混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界限的错误。三、思考与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