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传染病护理学--总论.ppt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8007606 上传时间:2019-06-03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7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护理学--总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传染病护理学--总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传染病护理学--总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传染病护理学--总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传染病护理学--总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sgdhfdjhjfjgfkjhlkhjljk,第一章 总 论,学习目标 课 时: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感染的概念。2、熟悉感染过程的表现。3、掌握传染病流行的条件。4、熟悉传染病的特征。,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 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第一节 感染与免疫 一、感染的概念感染(infection)是各种病原体对人体的一种寄生过程,也是人与病原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二、感染过

2、程的各种表现,病原体被清除 (elimination of pathogens)隐性感染( covert infection )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 )病原携带状态( carrier state )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 ),第三节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infectious diseases)有病原体 (pathogen)有传染性 (infectivity)有流行病学特征 (epidemiologic feature)免疫性,二、临床特点 1.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 2.前驱期(p

3、rodromal period) 3.症状明显期(period of apparent manifestation) 4.恢复期(convalescent period),5. 复发(relapse)与再燃(recrudescence) 复发:有些传染病进入恢复期或在痊愈初期,病原体开始繁殖,初发病的症状再次出现,称复发。再燃:当病程进入缓解期后,体温尚未降至正常时,发热等初发症状再度出现,称为再燃。6.后遗症(sequela),稽留热,(二)常见的症状与体征1.发热,弛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热度低 热 37.438 中度热 38.139 高 热 39.141 超高热 41,2.皮疹ptio

4、n) (1)斑丘疹(maculo-papular rash) (2)出血疹(petechia) (3) 脓疱疹(pustular rash ) (4)荨麻疹(urticaria),斑疹,丘疹,疱疹,麻疹,瘀斑(流脑),多形性皮疹(登革热),抓痕样出血点 (肾综合征出血热),不同的传染病发疹的时间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水痘、猩红热、天花、麻疹、斑疹伤寒及伤寒等的出疹时间依次为1、2、3、4、5、6日;,3.毒血症状(toxemic symptoms),记忆口诀: 水仙花莫悲伤。 水(水痘),仙(猩红热),花(天花),莫(麻疹), 悲(斑疹伤寒),伤(伤寒)。,三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一、传染

5、病的流行过程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构成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患人群。,(一)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 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1.患者 2.隐性感染者 脊髓灰质炎。3.病原携带者 伤寒、细菌性痢疾。4.受感染的动物 狂犬病、鼠疫等。,(二)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 1.空气、飞沫、尘埃 流行性感冒、麻疹、白喉等。2.水、食物、苍蝇 如伤寒、痢疾等。3.手、用具、玩具 4.吸血节肢动物 又称虫媒传播,如疟疾、斑疹伤寒等。5.血液、体液、血制品 6.土壤

6、,(三)人群易患性( population susceptibility ) 人群对某种传染病容易感受的程度称为人群易患性,它决定于人群中每个人的免疫状态。,流行过程的三环节,感染的人与动物,空气、飞沫、尘埃,水、食物、蝇,手、用具、玩具,吸血节肢动物,血液、体液、血制品,土壤,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一)自然因素 (Natural factors) (二)社会因素 (Social factors),三、疫源地 (一)疫源地的概念 是指传染源向周围排出和传播病原体所能达到的范围称为疫源地。单个或者小范围的疫源地叫“疫点”。许多疫点或范围较大的疫源地叫“疫区”。,(二)影响疫源地范围的因素 传染

7、源活动的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等。(三)疫源地被消灭的条件 传染源不存在、被污染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已全部杀死;以及周围所有接触者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通过检疫)后,不再出现新病人。,传染病的预防 (Prevention of ID),(一)管理传染源: Control of the sources of infection 传染病报告:(Reporting of ID) 隔离病人:(Isolation of patients) 接触者检疫观察(Quarantine of contacts) 管理动物传染病(control of infected animal)注:ID 为inf

8、ection disease,卫生 消毒 杀虫,(二)切断传播途径: (Interrupt route of transmission),(三)保护易感人群:(Immunization)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主动免疫:active artificial immunization 被动免疫: passive artificial immunization,预防接种 (1)人工自动免疫 将特异性抗原(如菌苗、疫苗、类毒素等)接种于人体内,刺激人体自动产生抗体。免疫力可保持数月至数年。(2)人工被动免疫 是将制备的含抗体的血清或抗毒素注入人体,使机体迅速获得免疫力,免疫力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

9、34周。常用制剂有白喉抗毒血清、破伤风抗毒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人胎盘球蛋白或丙种球蛋白等,常用于治疗和紧急预防。,预防接种的实施 (1)准备工作 (2)接种对象 (3)接种方法,预防接种的反应及处理 (1)局部反应 一般不需治疗 (2)全身反应 一般可不作处理;反应严重,体温高达3940以上者,可酌情给予止痛、退热等对症处理。(3)异常反应 少见,计划免疫和儿童基础免疫,2007年国务院决定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在现行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基础上,将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对儿童实行免费常规免疫。,2009年国家卫生部要求,免费补种乙肝疫苗

10、的对象是1994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期间出生的未免疫人群。未接种过乙肝疫苗者,接种3针次;既往接种不足3针者,补足3针;免疫史不详者视为未接种,接种3针次疫苗。,新,卫生检疫(一)国境卫生检疫 (二)疫区检疫,五 传染病患者的护理,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体征及心理社会方面的评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护理评估,五 传染病患者的护理,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体温过高 皮肤完整性受损 急性意识障碍 组织灌流量改变 低效性呼吸形态 焦虑,五 传染病患者的护理,1.传染病科门诊的设施 2.传染病房的设施 3.传染病房的区域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传染病科的要求,六 传染病的隔离与消毒,隔离管

11、理制度 隔离的种类和方法A系统隔离B系统隔离体内物质隔离法,传染病的隔离,严格隔离(Strict isolation) 接触隔离(Contact isolation) 呼吸道传染病隔离(Respiratory isolation) 结核病隔离(Tuberculosis isolation) 肠道传染病隔离(Enteric precaution) 引流物分泌物隔离(Drainage-secretion precaution) 血液体液隔离(Blood-body fluid precaution) 保护性隔离(Protection isolation),A系统隔离分类方法,六 传染病的隔离与消毒,

12、六 传染病的隔离与消毒,传染病的消毒,消毒的目的,消毒的种类疫源地消毒预防性消毒,消毒的方法 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隐性感染?什么是疫源地 ? 2、简述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3、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有_、_、_、_。 4、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的条件是_、_、_。,5、关于隐性感染,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 A无或仅有轻微组织损伤 B无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 C不能通过免疫学检查发现 D有的可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 E有的传染病几乎无隐性感染,6、下列哪项不属于传染源:( ) 患者 B病原携带者 C隐性感染者 D易感者 E受感染的动物,7、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为: A.流行性 B.免疫性 C.病原体 D.传染性 E.发热 8、熟悉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最重要的意义是 A.协助诊断 B确定检疫期 C追踪传染来源 D预测流行趋势 E有助于院内感染的鉴别,9、属乙类传染病,但按甲类传染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的是 A.非典 B.炭疽中的肺炭疽 C.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D.艾滋病 E.病毒性肝炎 10、农村发现乙类传染病的报告时限为: A.6小时内 B.12小时内 C.18小时内 D.24小时内 E.3小时内,参考资料: 现代感染性疾病与传染病学 传染病学 现代传染病学,谢 谢 大 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