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生产要素的框架下分析生产成本运用总体均衡的方法分析国际贸易与要素变动的相互影响,第一节 相互需求论,比较成本理论没有论及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如何决定只考虑供给方面而没有考虑需求方面相互需求论则是把供给和需求结合在一起分析,分析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商品价格的理论穆勒和马歇尔,一、穆勒的相互需求论,约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李嘉图的学生在1848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应用中提出了相互需求原理来说明贸易条件的决定主要论点有三点,(一)互惠贸易的范围 两国两
2、种商品的交换比例应在两国国内交换比例的上下限之间,棉布,0,化纤布,1:1.5,1:2,中国不参加,日本不参加,(二)贸易条件的决定具体交换比例取决于双方对对方产品的相互需求强度一国对另一国产品的需求越强,贸易条件对本国越不利(三)贸易利益的分配国际交换比例越接近本国的交换比例,本国获益越少,二、马歇尔的相互需求论,阿弗里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是国际贸易纯理论(1879年)和经济学原理(1890年)其理论核心是边际效用论和生产费用论相结合的均衡价格论用提供曲线来进一步解释穆勒的理论,(一)提供曲线,提供曲线表示一国想交换的进口商
3、品数量与所愿意出口的商品数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表明一国进出口的贸易意向随着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而变化既可以看成一国的出口供给曲线,也可以看成一国的进口需求曲线用生产可能性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和可以发生贸易的各种不同的相对价格推导,X,Y,X,Y,0,0,国,PPC,CIC1,A,XA,YA,PA,PA,PB,B,XB,YB,CIC2,D,XD,YD,F,XDXB,YBYD,PB,PC,C,XC,YC,CIC3,E,XE,YE,PC,XEXC,YCYE,G,OC1,X,Y,X,Y,0,0,国,PPC,CIC1,A,XA,YA,PA,PA,PB,B,XB,YB,CIC2,D,XD,YD,F,XBXD,Y
4、DYB,PB,PC,C,XC,YC,CIC3,E,XE,YE,PC,XCXE,YEYC,G,OC2,国的提供曲线凸向X轴,国的提供曲线凸向Y轴,即各自凸向本国优势产品的坐标轴出口产品的边际机会成本递增进口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提供曲线既有供给曲线的性质,又有需求曲线的性质当供给或需求发生变化时,提供曲线的位置会移动,(二)均衡的贸易条件,Y,0,X,OC1,OC2,P0,XE,YE,E,P0代表的相对价格为均衡的相对价格E点满足了均衡贸易的三个条件:双方进出口数量平衡各国贸易收支平衡对各国提供了最大的生产和满足除了E点以外,提供曲线上的任何其他点都不具备这些性质,Y,X,0,OC1,OC2,P0,
5、P1,P2,G,H,M,N,XM,XG,XH,XN,YM,YG,YN,YH,E,第二节 要素禀赋理论,瑞典经济学家伯蒂尔俄林(Bertil Ohlin)在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中创立继承了其老师厄里赫克歇尔(Eli Heckscher)的主要论点该理论通常被称为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简称为赫俄理论(HO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的主要贡献,赫克歇尔:不仅从生产要素的禀赋和使用比例来阐述了贸易的基础,也揭示了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影响。 俄林: 揭示了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形成的原因。 指出了国际贸易中的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一、主要概念的界定,1、生产要素指生产活动必须具备的主要因素或在生产中必须投入
6、或使用的主要手段2、要素价格指生产要素的使用费用或要素的报酬如土地的租金、劳动的工资、资本的利息、管理的利润等由供求关系决定,3、要素密集度指产品生产中某种要素投入比例的大小应以不同要素投入的相对密集度为标准根据产品生产所投入的生产要素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生产要素种类,可把产品分为不同种类的要素密集型产品如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4、要素禀赋和要素丰裕程度要素禀赋指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要素丰裕程度指一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要素供给所占比例用相对量来衡量,二、HO理论,(一)假设前提(1)两种生产要素(2)两种可贸易产品(3)两个国家(4)每个国家的生产要素都是给定的(5)生产技术
7、假定相同(6)生产规模报酬不变(7)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 (8)完全竞争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9)无运输成本,无关税,或其他阻碍国际贸易自由的障碍,(二)理论内容,1、国际贸易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两国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不同2、各国商品相对价格不同是由要素价格比例不同决定的3、要素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供给比例不同决定的因此贸易的直接原因是商品价格的差异,而最终原因是要素禀赋的差异.,贸易发生,商品价格的差异,商品价格,他国商品价格,商品供给,商品需求,要素密集度,消费者收入,要素供给,生产技术,消费者偏好,要素分配状况,生产和贸易模式,通过以上分析,俄林得出结论:一个国家出口的应该是密集使用了本国丰
8、富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的应该是密集使用了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商品。,(三)、模型,假设有A、B两个国家,生产X、Y两种商品,使用资本(K)和劳动(L)两种生产要素,用比较成本理论验证,根据HO理论,A国是劳动丰裕的国家,因此应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Y;B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因此应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X。根据比较成本理论,A国Y产品相对成本低,B国X产品相对成本低,因此A国应生产Y产品;B国应生产X产品。所以要素禀赋理论和比较成本理论是相符的,(四)、总体均衡分析,中国与美国生产大米与钢铁两种商品大米为劳动密集型产品,钢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中国劳动力丰裕,美国资本丰裕,与古典模型的区别,关于
9、两国生产成本不同的原因古典:生产技术的不同H-O:要素禀赋的不同关于产品的机会成本古典:单一生产要素,机会成本不变,PPC为直线H-O:两种生产要素,机会成本递增,PPC为凹向原点的曲线,1、国际贸易对相对价格、生产和消费的影响,美国 中国,图3-1生产要素比例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P*0(Pr/Ps)=1.5,S1,CIC1,C1,P1*=1,0 30 50 大米,钢铁 60 40,CIC0,进口 PPF,出口 E,钢铁 50 30,0 40 60 大米,出口 PPF,进口,S1,C1,CIC1,P0(Pr/pS)=0.5,P1=1,CIC0,A,A,E,2、国际贸易的总收益,A,B,C,S,
10、CIC0,CIC,CIC1,P0,P1,P1,钢铁,大米,O,福利水平提高,(五)局部均衡分析,1、单个商品国际市场价格的形成,1.00.5,P(千元),Q,P(千元),P(千元),1.51.00.5,1.51.0,出口,进口,Q,Q,D,DM,D,S,Sx,S,图3.3 大米贸易及其国际市场价格的决定 (A)中国大米市场 (B)国际大米市场 (C)美国大米市场,2、贸易条件,“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简称TOT):一国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Px)与该国进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Pm)的比率 贸易条件 (TOT) = Px / Pm Px = xi Pi Pm = miPi,
11、常用价格指数来计算TOT= 100TOT: 净贸易条件Px:出口商品价格指数Pm:进口商品价格指数 100,贸易条件改善TOT 100,贸易条件恶化 =100,贸易条件不变,PxPm,3、贸易对本国进口行业商品价格、生产及消费的影响,图3.4 进口对本国商品价格、生产及消费的影响,P(千元) P0=2 P*=1,供给曲线,需求曲线,进口M,0 S1 S0 = D0 D1 数量,结果:国内同类产品的价格下降,生产减少,消费增加,4、贸易对本国出口行业商品价格、生产及消费的影响,图3.5 出口对本国商品价格生产及消费的影响,价格(千元)P*=1P0=0.5,出口(X),供给曲线,需求曲线,0 D1
12、 S0 D0 S1 数量 影响:出口产品的价格上升,生产增加,国内消费减少,自由贸易利益价格:生产:消费:利益变动:生产者剩余: +(a +b)消费者剩余: - a总计: + b,5、单个商品市场上的贸易利益,S,D,Q,P(千元),a,b,P0,P1,出口市场,自由贸易利益价格:生产:消费:利益变动:生产者剩余: -c消费者剩余: +(c+d)总计: + d,进口市场,S,D,Qw,P,c,d,P1,P0,美国贸易利益价格:生产:消费:利益变动:生产者剩余: -e消费者剩余: +(e+f)总计: + f,6、贸易双方的收益分析,S,D,Qw,P,e,f,P1,P0,第三节 对要素禀赋模型的实
13、证检验,一、里昂惕夫之谜瓦西里里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投入产出经济学的创始人,第四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其代表作是投入产出经济学,谜的产生,里昂惕夫认为美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因此美国出口行业的资本劳动比(KX/LX)应该高于进口竞争行业的资本劳动比(KM/LM)。1953年里昂惕夫用1947年美国的数据计算了每百万美元出口商品和进口竞争商品所需的资本和劳动数量,得出了与HO理论相反的结论。1956年他又用1951年的数据进行再一次验证,结果仍然一样。,里昂惕夫的数据,美国出口品中的资本劳动比小于进口替代品中的资本劳动比说明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
14、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与美国的资源禀赋不相符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悖论”,二、谜的验证,1968年,威特尼对美国1899年的贸易结构进行验证,结果谜不存在1971年,鲍德温利用1958年和1962年的数据进行验证,结果与里昂惕夫相同通过对前苏联20世纪50和60年代贸易结构的分析,表明他在与东欧和第三世界国家的贸易中,出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在与发达国家的贸易中情况相反。因此,谜不存在。,通过对日本20世纪50年代贸易结构的分析,证明谜仍然存在。但同时又证明其在对美国的贸易中不存在谜。对加拿大的分析证明谜存在。通过对印度20世纪50年代的贸易结构的分析,说
15、明在对美贸易中,印度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对其他国家贸易中,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表3.2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实证检验:美国数据,三、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最主要的解释有四种:1、生产要素密集性逆转H-O理中关于要素密集度固定的假设但现实中要素密集度可能会发生逆转里昂惕夫计算时用的是美国的投入产出数据即进口产品在美国是资本密集型的,但在出口国可能是劳动密集型的,2、贸易壁垒H-O模型中假设自由贸易但现实中各国都实行贸易保护美国保护程度较高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其它国家可能对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实行保护,3、技能和人力资本传统的资本和劳动的划分,物质资本:厂房
16、、机器设备、原材料等,人力资本:寓于人体中的智能,简单劳动:非技术的体力劳动,技能劳动:技术性劳动,资本,劳动,4、自然资源里昂惕夫的计算中只包括资本和劳动,而没有包括自然资源美国进口大量自然资源,这些产品既使用大量自然资源,也使用大量资本,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解释,如:需求偏好差异说贸易保护说要素非同质论,四、更广泛更全面的检验,利莫(Leamer)用生产和消费中的资本劳动比来代替出口和进口中的资本劳动比伯文(Bowen)、利莫和斯维考斯克斯(Sveikauskas)赫克歇尔俄林的关于资源禀赋和要素生产密集型的理论对于全球实际贸易模式的解释是不够有力的 20世纪90年代,又有一些实证研究提供了支持HO模型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