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碎屑岩油层划分与对比.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795508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碎屑岩油层划分与对比.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碎屑岩油层划分与对比.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碎屑岩油层划分与对比.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碎屑岩油层划分与对比.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碎屑岩油层划分与对比.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油层:含油的地层,常用于油层划分与对比的测井曲线叫组合电测曲线,主要由自然电位、自然伽玛、井径、三孔隙度测井、侧向电阻率测井(感应测井)、微电极等曲线组成,比例尺为1:200。,油层对比所应用的方法和区域地层对比基本相。油层对比依据:油层划分与对比应是在地层界线及标准层的控制下,根据岩性、电性所反映的岩性组合特征及厚度比例关系作为对比的依据。,第二节 碎屑岩油层划分与对比,一、油层单元划分,油层单元划分和对比:是将油田内的储油层系剖面根据地层接触关系、沉积层序或旋回、岩性组合、油气水分布等特征细分成不同级次的油层,并建立全油田井间各级油层的等时对比关系,在油田范围内实现统一分层。 意义:1、揭

2、示多油层储油层系的层间非均质性,正确地实施分层开采的各种措施2、搞清各级油层的空间变化规律3、提高油层认识精细程度,不同级次的沉积层序和旋回性是含油层系沉积历史不同级次的构造事件和沉积事件的反映,只有客观地按固有的沉积层序及旋回性划分油层,才能正确地进行等时对比。合理的油层划分又是为实施各种分层开采措施服务的,各级次的油层应体现:层内储层开发地质特征的相对近似性,层间的差异性和相对的隔绝性。,沉积层序、旋回性、储层非均质性、油气水分布相结合,即从沉积成因出发,落脚于储层的开发地质特征,油层划分的基本依据:,油层单元从大到小划分为:含油层系、油层组、砂层组、小层、单砂层。油层单元级次越小,油层特

3、性一致性越高,垂向连通性愈好,油层单元,含油层系,1、若干油层组的组合;2、同一含油层系内的油层其沉积成因、岩石类型相近,油水特征基本一致;3、含油层系的顶、底界面与地层时代分界线具一致性;命名:XXX(地名)+油层,如葡萄花油层。,油层组(简称油组),1、油层分布状况和油层性质的基本特征相同;2、是一套沉积岩相相似的油层组合;3、油层组常作为组合开发层系的基本单元;4、油层组具有一定的储量规模,油层集中于上或下部,井段厚度在80m左右,顶底都有稳定的隔层; 命名:X(简写含油层系名)序号+组,如葡一组。,砂层组(简称砂组),在油层组内,含油砂岩集中发育;有一定的连通性,上、下为比较稳定的泥岩

4、分隔、相互靠近的小层的组合;同一砂层组内的油层岩性特征基本一致;砂层组厚度在20-30m左右;命名:序号+油组+序号+砂组,如葡一组第一砂组。,小层,是组合含油层系的最小单元;同一油田范围内的小层具一定的厚度和分布范围,并具岩性和储油物性基本一致的特征;小层间应有隔层分隔,其分隔面积应大于其连通面积。小层厚度在5-10m左右; 命名:序号+油组(砂组)+序号+小层,如葡一组第1小层,单层(单砂层),单层是在高含水期研究小层内部储层非均质性和水淹状况需要而提出;它的划分依据是小层内部夹层的稳定性;每一个单层必须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单层间的夹层钻遇率大于60%;命名:序号+油组(砂组)+序号+小层+

5、序号+单层,如葡一组第1小层第1单层。,沉积旋回级次、岩石地层单元、油层单元对照,油层单元划分中要注意的问题,油层单元与沉积旋回级次和岩石地层单元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不需要完全对应起来。 在实际工作中,不需要系统划分各级油层单元,只要达到分级控制的目的划分方案就能在生产中使用。 油层单元每一级别没有明确的标志,级别划分是相对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不必拘泥于油层单元的概念,只要根据沉积层序、旋回性、储层非均质性、油气水分布特征,确定了某一井段定为油层组或砂层组,然后进一步细分油层单元,就能满足生产需要,松辽盆地:大庆、吉林等油田划分的油层单元级别比较齐全,渤海湾盆地:胜利等油田划分

6、油层单元级别不齐全,油层单元划分常从砂层组开始。,大庆萨中地区油层划分、储层的旋回特征,胜利油区馆陶组上段油层单元划分结果表,二、油层对比方法,1、通过典型井油层划分与对比,建立油田综合柱状图。综合柱状图要求岩层特征(岩性、电性)在全区具有代表性,油层发育好,2、通过取心井的岩心与电测曲线进行比较,研究各种岩性、各级沉积旋回在电测曲线的显示,编制典型曲线图版。在搞清岩电关系的基础上,就可用电测曲线的特征来判别含油层系的岩性和沉积旋回的特点。,油层对比前的工作:,1、利用标准层划分油层组,油层对比的标准层,要求岩性、电性特征明显,在油田内稳定分布,稳定程度达90以上,用它基本可以确定油层组界线;

7、 辅助标准层(标志层)要求岩性、电性特征较突出,在油田局部地区具有相对稳定性,稳定程度在5090,在已确定油层组界线的基础上,能配合次一级旋回特征划分砂岩组和小层,东营凹陷胜坨油田柱状图,顶部灰黑色泥岩和介形虫泥岩为区域地层对比标准层(号标准层),紧接其下为一层钙质砂岩,电性特征极为明显。 底部有一层20-30cm厚的深灰色介形虫泥岩,该层在三级构造内普遍存在,亦作为标准层(号标准层)。在剖面中下部有一层灰黑色泥岩,层位稳定,但因邻井电性不稳,该层只能作为辅助标准层(号标准层)。,号标准层,号标准层,号标准层,2、利用沉积旋回对比砂层组,在油层组内应根据岩性组合规律进一步划分为若干四级旋回,分

8、析各四级旋回性质、岩石组合类型、演变规律、旋回厚度变化及电测曲线组合特征,用标准层或辅助标准层控制旋回界线。,3、利用岩性和厚度比例对比小层,在局部范围内,同一时期形成的小层其岩性和厚度是相似的。在每个四级旋回内,应进一步分析其岩性组合规律,细分若干个五级旋回,并分析其所具有的特点:砂岩相对发育程度,泥岩稳定程度,各五级旋回的厚度比例等。,4、切片、等高程对比,河流沉积地层的特征:标准层少,河道砂体在泛滥沉积中随机出现对比方法:切片和等高程对比,1)切片对比,两个标准层间控制的大套河流连续沉积地层任意性地等分或不等分地切成若干个片切片厚度不宜太小,切片层段要使绝大多数井都有一定层数的河道砂体与

9、泛滥沉积组合区域厚度变化较大时,要利用地震剖面,切片界线尽可能参照相对连续性较好的同相轴,河流相油层切片对比,2)等高程对比,河道顶界反映满岸泛滥时的泛溢面,同一河流内的河道沉积物其顶面应是等时面,而等时面应与标准层大体平行。同一河道沉积,其顶面距标准层(或某一等时面)应有基本相等的“高程” 。反之不同时期沉积的河道砂体,其顶面高程应不相同。,等高等对比图,5、连接对比线,油层对比不仅需将油层的层位关系,而且还要将油层的厚度变化、连通状况表示在对比图上。这项工作是通过连接对比线来完成的。,a-单层与单层连线;b-单层与多层连线;c-交错层位连线;d-单层间的单向尖灭连线;e-单层间的相互尖灭连

10、线;f-单层间的双向尖灭连线,砂层连线的形式图,三、油层对比的程序,1、初期需要应用多种资料进行综合对比,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认识含油岩层内各级沉积旋回、岩相段、各岩相区内沉积韵律特征及其稳定分布范围。划分各级对比单元,确定各级层、组划分的原则和标准;(2)了解各项测井、录井资料在反映油层特性及各级层、组层位特征上的明显程度,以便正确地选用对比资料;(3)分区建立标准剖面,作为分区划分、对比的样板。,按井排、井列组成纵、横剖面或栅状网控制全区,逐井、逐层地进行对比; 统一各级对比单元的划分标准,统一单层层位标准,使全区各级对比层位一一对应。,2、逐井、逐层对比,与全区对比对应,3、跟踪井对比

11、、各井层位统一,紧密结合生产,及时满足需要,要求取得完钻电测资料后立即进行对比,对比时与周围相邻井组成井组,形成闭合圈对比,达到层位统一,保证对比精度。以油层组为单位,进行小层统一编号,及时地整理小层对比成果,编制小层数据表、油层剖面图、分单层的平面图,供有关单位使用。,4、按开发区分期进行统一层位的检查性对比,在油田开发阶段,随着井数成批增加,资料的积累,需要分阶段进行检查性的统一层位的对比:,在钻完第一套井网之后,与全部生产井完钻之后,都要进行检查性对比;在注水开发情况下,统一层位的检查性对比以开发区为单位;检查性对比的任务是:全面系统的验证和检查对比成果,衡量对比精度,对该区单层对比作结

12、论;总结对比方法,通过实践不断的充实、完善、发展“旋回对比,分级控制”的对比方法。,第四节 油层对比成果,油气层的研究主要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 油层的分布状况; 油层内部储集物性的变化。油层的分布状况包括: 厚度变化趋势、形态分布特征; 上下层位的连通状况。,一、小层数据表的编制及应用,小层数据表:根据油层的对比结果,把每口井的分层数据和油层对比数据,分别记录在统一的表格上。小层数据表可分为两种,即小层划分数据表和小层对比数据表。用处:1、它们是油层对比成果表,是油田地质研究工作的基础资料; 2、是编绘油层剖面图、小层平面图、油层栅状图、计算油气储量、动态分析和开发方案的主要依据;,XX油田X

13、X区XX井小层划分数据表,以井为单元,将单井剖面小层分层结果数据填入表中,XX油田XX区XX层小(单)层对比数据表,以小层(单层)为单元,以小层划分数据表为基础,将各井同一单层的数据填入表中。,油层组是根据对比结果,填写油层组编号;小层编号是按本井统层后编号填写;砂层井段是填写每个小层或单层井段数据;有效厚度是指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油层中能够提供工业油流的厚度,一类有效厚度是指油层中达到有效厚度标准的厚度,二类有效厚度是指油层中含油情况稍低于有效厚度下限的厚度或者油水同层;,性质是经过录井、测井、试油综合确定的结论,如油层、水层、干层、气层、油水同层、油气层等;孔隙度、渗透率是小层或单层测井解

14、释结果;试油结果是填入试油证实的油层性质及产能,如油层、气层、水层、干层、油水同层等;平面分布是指有无尖灭及缺失;纵向连通是指与上下单层连通情况等。,二、油层对比成果图的编制和应用,1、小层平面图,小层平面图又叫连通体平面图,是表示小层或单层内砂层、油气水平面分布范围及其有效厚度、渗透率变化的图件,小层平面图编绘的基本步骤,根据作图要求,选择合适比例尺(一般为1:10000)的构造井位图,确定绘图范围。根据小层数据表将各井编图的小层(单层)的渗透率、有效厚度、砂层厚度标注于相应井位旁。形式为:当储层物性变化不大时,可以采用简化形式:确定砂层尖灭线及有效厚度零线。一般情况下,在砂层发育井与砂层尖

15、灭井间的1/2处勾绘出砂层尖灭线,在有有效厚度井与砂层尖灭线之间距砂层尖灭线1/3处勾绘有效厚度零线,油层与干层之间1/2处勾绘有效厚度零线,油水界线勾在油层与水层的1/2处或通过油水同层井点。断层线、注水井注水切割线为自然界线。分布于油水过渡带内的井,若油层为一类有效厚度,则有效厚度零线交于外油水边界,若为二类有效厚度,则有效厚度零线交于内油水边界。勾绘等值线。按三角网法,根据小层(单层)渗透率的大小,确定渗透率间距,内插渗透率等值线;根据小层(单层)有效厚度的大小,确定有效厚度间距,内插有效厚度等值线。对渗透率分区染色。为了突出渗透率的变化,在图上可按不同的颜色,对高、中、低渗透区染色。,

16、2、油层剖面图,油层剖面图是油田上沿某一方向的油层对比图,它反映了油层与上、下层的连通情况及延伸情况等。它与油藏剖面图的区别在于不反映构造形态,油层剖面图基本绘图步骤为:,选择剖面方向。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绘制的油层剖面图可平行或垂直于构造轴线,或按井排编绘。确定剖面结构。绘制时,首先画一水平线,如图的AB线,将井身依照井间距离按比例垂直画出,标明井号,其次将某一层位拉平作为基线,注明井深。根据小层数据表的砂岩井段数据将其它层位依次按比例画在井身上。标注小层数据。根据小层数据表将各层位的小层数据,即小层号、有效厚度、渗透率等数据标注在相应的各井小层旁,并注明射孔井段。连接小层对比线。将各井相同层

17、位连接起来;对有效厚度层、非有效厚度的砂层和有效厚度层中非有效厚度部分,分别用不同的多边形进行圈定。确定小层性质侧向延伸范围。根据各井小层的综合解释结论,确定各小层的油、气、水、干的侧向分布范围,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或颜色充填。,3、油层栅状图,油层栅状图又叫油层连通图,它是由小层平面图和油层剖面图综合组成的立体图。它能清楚地反映油层在各个方向上的油层厚度、油层物性、层间连通情况。,油层栅状图的编制步骤,编制小层连通数据表。,XX油田XX区22井小层连通数据表,表中小层号都是各井的“自然分段”的层号,对合并的“自然小层”,不需要进行劈分。对不连通的井层,需填入连通小层号;对不连通的井层,需注明尖灭

18、或断失。,选择作图比例尺。纵、横比例尺应视研究目的和编图区的范围及单层厚度而定。若单层太薄,为使图幅清晰,可适当放大纵比例尺。绘制井位图。若平面井点分布不匀,可将密集井疏散开,常用的方法是用等度投影法将直角坐标改成菱形坐标网。如下图左为直角坐标井点的分布情况,当等度投影后则变换为如图右的分布情况。,等度投影后直角坐标上点位分布情况,绘各井的层柱。按所确定的纵比例尺,在井位点旁绘该井层柱,按深度标出各小层的顶、底界线,将小层号、砂层厚度、有效厚度、渗透率等数据注写于图上,并标注射孔井段(如图)。连接井间小层对比线。连线不宜太多,一般按左右连线。连线相遇即断开以避免交错。确定小层性质侧向延伸范围。

19、根据各井小层的综合解释结论,确定各小层的油、气、水、干的侧向分布范围,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或颜色充填 。,油层连通图,第五节 油砂体与油层评价,正确地认识油层,是合理开发油田的基础。油砂体是构成油层的基本单元,从油田开发的角度看,它又是控制油水运动的基本单元。因此研究油层的分布形态及性质,应从油砂体研究入手,按油砂体来认识油层的分布形态。油砂体和油层的特性的研究和评价是开发地质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一、油砂体研究与评价,油砂体是在小层内含油的砂岩部分,是地下油层的基本单元。在注水开发中,油砂体内部应该是一个油水运动系统,与周围其它油砂体一般是隔绝的,也就是油水基本上不存在串流现象。应该是一个相对独立

20、的系统,即油砂体应该是控制地下油水运动的相对独立单元。,(一)油砂体特性,1、油砂体的分布状况 主要包括油砂体的形态、延伸长度与方向、厚度变化、面积大小、与上下相邻油砂体的连通状况等。,2、油砂体的储集物性 主要包括渗透率、孔隙度、含油饱和度等。储油物性各参数对流体流动、水驱油效率等影响最为突出的是渗透率的大小和分布。,(二)油砂体研究,油砂体研究是布署井网的基本工作。主要研究的问题: 油砂体的延伸长度 渗透率变化,1、油砂体的延伸长度,油砂体延伸长度与控制储量的统计关系曲线,该地区最上面一组油层(P上组)的油砂体,延伸长度大于5km的,其储量占总储量的90%以上,所以是大片连通的。 S中组油

21、层的大于5km以上的油砂体的储量为75左右,3km以上的为80,也是一组比较好的油层。 S上油层中油砂体延伸长度大于5km的只占有30储量,3km以上的只有50的储量,1km以上的也只占80。,2、渗透率变化,P上组油层渗透率高而且较均质,其渗透率大于400md的油砂体的储量占全油层组总储量的80%以上,油层性质好,分布面积广,具备高产条件。选定此油组作为主要目的层布置井网是完全可行的,油砂体平均有效渗透率与控制储量关系曲线,(三)油砂体的分类与评价,在注水开发的油田,油砂体能否注水受效,关键在于所划分与组合的开发层系及布井方式能否最大限度地将大多数油砂体控制住。即是否适应大多数油砂体的地质特

22、点。 因此,在划分与组合开发层系和确定注采井网之前,必须在油砂体特性研究基础上对油砂体进行分类和评价。 在通过对各个油砂体的解剖分析后,应根据油层的特点,选取那些既在开发中具有决定作用,又在油田范围内变化最为突出的特征参数,用作油砂体评价时的分类指标。,在注水开发的我国某油田,油砂体的渗透率是影响油层水驱油效率、采收率的主要因素;而延伸长度却是影响井排距大小的主要因素,并且在各对比单元中的变化又大。故在油砂体评价时,主要考虑这两项指标,并辅以油砂体的面积,储量等指标,分类评价方法经验统计法,对油砂体进行解剖、分类、排队时,分类指标的分类界线值是按照油田的具体地质特征,分类指标的统计值,同时考虑

23、适合于同一套井网系统开发的油砂体的指标而确定。,油砂体研究结果统计表,二、油气层的综合评价,即以小层(或单层)为单元,综合研究每个小层(或单层)的分布稳定程度和油层性质。一般是根据本油田的实际情况,确定油层的评价参数 。其中一类油层是分布稳定程度和油层性质均较好的油层。它是油田开发的主要对象。,油层评价分类的通常作法,1、确定油层评价分类参数:含油面积百分率(或钻遇率)小层(或单层)储量百分率(按占油层组百分数计算) 小层(或单层)平均有效渗透率小层(或单层)平均有效厚度等,常用的评价参数计算方法 (1)含油面积百分率(钻遇率)(2)单层平均渗透率(3)单层平均有效厚度,钻遇油层井数,全区完钻井总数,某油田油层综合评价表,2、对油层评价分类 综合分析对比各油层的评价参数,提出油层评价分类意见,列出油层综合评价分类。,3、绘制油层评价分类综合数据示意图 将各油层的评价参数值,以比例图的形式表示出来。通过油层综合评价分类表和综合数据示意图,可以较清楚地了解每个油组(砂组)的全貌,区分主力油层与非主力油层。,油层评价分类综合数据示意图,分类表和示意图,是开发方案的基本图件之一,是划分层系和开采层段的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