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长城论文.doc

上传人:fcgy86390 文档编号:7936499 上传时间:2019-05-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城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长城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长城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长城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长城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 、 长城的意义 1修筑长城的军事意义: 长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它并非简单孤立的一线城墙,而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把长城沿线的隘口、军堡、关城和军事重镇连接成一张严密的网,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 2长城对古代农业社会的影响: 长城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和平安定的保障。在 2000 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统治者凭借长城,多次击退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为封建社会农业经济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相对和平的生产环境,也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安定。 3长城对边疆地区开发起到的促进作用 历代长城的修筑都是采用分区、分片、分段包干的办法来完成的。主要是依靠从中原各地调来的军队和征调民夫,促进边疆的开发

2、可见工程的艰辛和伟大。长城也展现了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力量。 二、长城带民族融合概括长城出现以后,秦汉两代王朝直接面对的是以河套、阴山为政治经济中心,控制东到辽东平原,西达天山南北,北抵贝加尔湖、叶尼塞河流域,南至河北、山西、陕西北部黄河一带广大地区的强大的匈奴奴隶制多民族政权(马长寿, 北狄与匈奴 ,它是典型的北方干旱草原型经济文化。 继匈奴之后而起的东胡系乌桓、鲜卑据有匈奴故地,势力超过匈奴。长城带的西部是羌系游牧民族,很早就自然或被迫向长城带腹地迁徙。秦汉至隋以前的 800 余年间,长城带的民族征战、迁徙、交往与融合, 都是在这两大经济文化类型民族之间进行的。魏晋时期的所谓“关中之人百余万口

3、,率其少多,戎狄居半“的情况晋书卷 56, 江统传 。 是长城带在民族融合过程中各民族混杂居住阶段的具体写照。唐至明的上千年间,活动于长城带上的游牧狩猎民族则有突厥、回鹘、奚、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民族,他们更是大规模地同农业民族交往,相互吸收或大批融合于农业民族。长城带民族融合持续的时间长、范围广、规模大,包括了长城带各阶级、各民族长城带民族融合的范围极广。匈奴把长城带腹地民族掠俘到大漠南北,而匈奴大量部众被迁居关陇、河南、河北等地;羌人原居青海、甘肃、川西北等地,自商末起东迁,后遍布于陕、甘、宁夏甚至东到山西、河北、山东地区;乌桓、鲜卑本是居住在内蒙古东北呼伦贝尔等地区的民族见汉书卷 5

4、4,后逐渐南迁分布于从山东到新疆,从大漠南北到淮河流域及四川西北的广大地域,同各民族进行不间断的民族融合,到隋唐之后逐渐融合于汉族或其他民族;明代将河西走廊的回回等民族大批迁往河北、山东、辽宁、北京等地,当初这些地区安插的既有回回人也有蒙古人。蒙古人后来由于与回回同俗而同化于回回之中了 后汉书 ,卷90鲜卑传 ;清代的满族入关之前既已在东北地区进行广泛的民族融合,入关之后许多满族官兵分布于长城带,仅北京周围的官兵就达 10 余万,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投入到长城带民族融合的洪流之中。三、长城带民族融合的几种形式1、因民族间的战争造成大规模的民族流动(包括迫迁),从而造成民族大杂居的形势,进行强制

5、性民族融合,这在长城带民族融合中占相当重要的位置 在中国历史上,长城带各民族间都进行过频繁的大规模战争,其中不少掠夺性战争,曾给各族人民造成巨大的灾难和痛苦。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战争中被俘将卒和被掠人众被当作奴隶、奴婢使用和买卖,成为强制性民族融合的一种方式。如公元前 133 年至前 90年,汉武帝对匈奴征战达 40 余年,其间大批被俘人众变为奴隶、奴婢。汉朝也有大量人众被掠俘,如李陵米文平:鲜卑石室的求索与发现 ; 降军大都以奴隶身份被强迫融入匈奴之中。东汉和帝永元中,被击破的匈奴分别西迁、南下,融于月氏、丁零、乌孙、汉等民族,尚有余众 10 余万落在故地,被鲜卑吸收遂自号鲜卑后汉书 匈奴传

6、 ,匈奴不见于史。明初进行大规模的对北元战争,将大批俘虏和蒙古族投奔者迁往长城以南各地居住,仅洪武、永乐两朝从蒙古迁入内地的蒙古军民不下 70 万人;蒙古族统治者也不断从长城以南地区大批掠夺各族人口,如万历年间,俺答汗一次就从山西境内掠俘二十万众据王辅仁、陈庆英:蒙藏关系史略 。从以上史料不难看出,历代各民族统治者在战争和统治时期,都进行过大规模的人口掠夺和迫迁,这除了给各族人民造成极大痛苦之外,客观上为各民族融合创造了条件:一是部分人直接融入各民族;二是造就了长城带各民族大杂居形势的反复出现,并且在民族交往中,经济文化发展较低的民族必然受经济文化发展较高民族的强烈影响,加速自己经济文化的发展

7、,逐渐向经济文化发展较高的民族靠拢并趋于一致,最后达到民族融合。2、在长城带的民族融合中,各民族上层间的和亲和互通婚姻是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 长城带各民族上层互通婚姻、和亲,历代文献都有广泛记载。如左传庄公 28 年和僖公 23 年所记:晋献公娶二女于戎,大戎狐姬生公子重耳,小戎生夷吾;后为晋文公的重耳又娶狄人季隗为妻生伯鲦、叔刘。汉匈和亲,两汉不断,仅公元前 192 年至公元前152 年的 40 年间,就有 4 次以汉室公主身份嫁给匈奴单于的和亲婚姻。 北魏鲜卑的门阀化并与汉族门阀通婚,魏孝文帝及其兄弟们都带头娶汉族高门女子做妻妾。唐朝统治阶级长期同鲜卑通婚,如唐太宗之母窦太后,太宗之长孙皇后

8、,都是鲜卑人,唐室公主多人嫁给鲜卑族。清代满族同蒙古族之间的通婚,从努尔哈赤起世代不断,而顺治帝之母孝庄太后就是蒙古科尔沁部塞桑之女。这种上层统治阶级之间的和亲或互通婚姻的民族融合方式,在历代各民族中都广泛存在,起着不同民族之间互通婚姻的带头或首肯作用。3、和平时期的自然融合是长城带各民族在融合过程中的主要途经 如前所述,虽然战争和迫迁等强迫性民族融合(同化)在长城地区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战争的时间毕竟是短暂的,各民族和平相处则是长期的。战争和迫迁虽然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民族融合,但它的主要结果还是造成不同民族杂居或混一的形势,创造民族融合的条件,而民族融合的真正完成,还须

9、长期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它是实现民族融合的社会环境保障,没有它,民族融合则难于顺利自然实现。因为民族融合的主体是各民族广大劳动人民,他们只有在长期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和平劳动,相互交往甚至同统治阶级的共同斗争,才能达到各方面的一致,才能逐步实现民族融合。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战争和民族大迁徙,形成了长城带空前规模的各民族错处和混一的形势,历经 800 余年,尤其魏晋以后 350 余年的相互交往、共同劳动和共同斗争,使进入长城带的落后民族逐渐同该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较高的民族达到了基本一致,民族融合才算基本完成。北魏末年虽然初步达到了这一点,但由于重陷战乱,民族融合的进程被中断,直到唐朝出现较长时间的

10、统一安定局面之后,这一轮民族融合才最终完成,耗时长达千年之久。但是,以万里长城为中介的长城带,南北经济文化形态依然不同,南北经济文化的发展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即南北失衡,所以唐末以后,又一次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迁徙,又一次形成新的民族错居杂处形势,其后便是“蕃汉百姓,皆得一处,养畜资生,种田未作“明会典婚姻 ,各民族人民友好相处,和平劳动。历史虽非简单的重复,但却循着其本身的规律向前发展。到明末清初,又一轮民族融合在长城带基本完成,历时 700 余年。4、始终以汉族为主体、为核心。 汉族作为长城带民族融合中积极的一员,始终占据主体与核心的地位。这是因为,首先,长城带的汉人数量始终占据绝对多数的地

11、位。以汉代长城南北对立的两大民族政权为例,西汉的人口约达 5900 余万,而匈奴人口仅 150 余万。汉代为加强对匈奴的防御,不断向长城沿线移民,仅汉武帝元狩初年的两批移民就多达 132.5 万人,几乎与分布在大漠南北的匈奴总人口相等。又如宋金时期,总人口约 1 亿以上,南宋境内约6000 万,金境约 4600 万, 而以金人半数南迁者 390 万计,总数不过 800 万。长城带的民族融合,就是在这样人口数量悬殊的条件下进行的。其次,长城带汉族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远远高于其他民族。遵循落后向先进靠拢的历史发展总规律,落后民族逐渐向先进的汉族靠拢,趋于一致。在长城带民族融合过程中,不少民族的全

12、部或大部分融入汉族之中,因此,匈奴、鲜卑、乌桓、奚、契丹、女真等民族作为民族实体不见了,但他们的遗胤却广泛散布于汉族或其他民族之中。历史过程中融入各少数民族中的异族成分,同样以汉族为主。长城带的民族融合,充分体现了汉族为主体、为核心的特色。由以上史实可知,随着某一民族政权对长城区域的控制权的取得,为了实现征服民族在被征服、被占有地区的统治,都大量迁徙本民族的人民去那里居住,经营开发,以期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这一事实是长城区域民族融合得以实现的基础,也是长城区域民族融合得以实现的主要表现形式。长城区域民族融合的结果是,不仅有许多少数民族融入了汉族,大批的汉族也融入了其他少数民族。长城不但保护了中

13、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保证了中原地区的强大和统一,而且促进了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的高度融合,起到了民族融合的纽带作用。四、长城内外民族融合的特点是什么自秦汉起,匈奴、氐、羌、东胡、乌桓、鲜卑等各民族不断来到长城内外,同这里的汉族交错杂居,相互交往。汉末魏晋更形成大规模少数民族内迁,形成“关中之人百余万口戎狄居半”的形势;南北朝十六国纷争局面的出现和形成与此不无关系。与此同时,大量汉族也被迫或自愿进入大漠南北、河西走廊、西域等地,直接变成那里的匈奴、氐、羌、月氏等民族的成员或与之杂居。长城带各族之间如鲜卑与匈奴、月氏与匈奴、乌孙与匈奴、楼烦与匈奴、乌桓与鲜卑等民族也由杂居到相互吸收,后经

14、隋唐长期交流通婚的积淀,使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姓氏、语言、服饰、生活习俗等都同当地民族融合为一体,匈奴、东胡、羌、羯、氐、乌桓、鲜卑等许多民族不见于史乘,它们的绝大多数融合于汉族或同其他民族一起演化成全新的民族实体。两宋时期长城带又一次民族大迁徙,突厥、铁勒、沙陀、契丹、女真等民族,大规模在长城带各地流动迁徙;同时强迫大批汉族或其他民族迁往他们原居地,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相互杂处的环境中共同劳动、相互学习。元、明及清初,蒙古、回回、色目、满等民族再次大迁徙,造成新的杂居与融合。这样,自唐至明,突厥、铁勒、沙陀、党项、回鹘(纥)、室韦、渤海、奚、契丹、女真等民族实体消失,更大的实体即长城带 20

15、余个当代民族全部诞生,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生活在大杂居、小聚居的长城带各民族,在新的形势下进行着新的民族融合的跋涉。中华民族在长城内外数千年民族融合的历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即:以农、牧两大经济、文化形态民族之间的民族融合为基础;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之间多元的交流与融合;长城内外民族融合范围极广、规模极大;历代各民族由杂处交流到民族融合数千年经久不衰,最终发展成“你变成了我,我变成了你;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今天中华民族这样一个伟大的民族共同体。结语。万里长城从春秋战国开始,伴随着中国长达 2000 多年的封 建社会行进。悠久的古代中国文明史,封建社会是最丰富最辉焊的篇章, 举凡

16、封建社会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历史事件,在长城身上都打下了烙印。金戈 铁马、逐鹿强场、改朝换代、民族争和等在长城身上都有所反映。长城作为一座历史的实物丰碑,伫立在中华大地上。 在万里长城身上所蕴藏的,除了城墙、关城、镇城、烽火台等本身的建筑布局、造型、雕饰、绘画等建筑艺术之外, 还有诗词歌赋、民间文学、戏曲说唱等中华民族 2000 多年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的内涵。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帝王将相、戍边士卒、骚人墨 客、诗词名家为长城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边塞诗词已成了古典文学中的重要流派。如李白 的“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王昌龄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

17、出阳关无故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等名句,千载传诵不绝。 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旅游观光的胜地,长城以它巍巍雄姿、坚强的体魄,象征着中 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克服困难的毅力。这种精神激励我们永远前进。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我国 96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同生活着 56 个民族的兄弟姐妹,在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每一个民族的兄弟姐妹都作出过努力甚至付出过重大的牺牲。长城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骄傲,长城以她威武的身姿和博大的襟怀把我们每个中华儿女联系在一起。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发扬长城的坚忍不拔、海纳百川的精神,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参考书籍:汉书、后汉书、罗哲文长城、董耀会万里长城纵横谈 、 清史稿 、 明史 、范文澜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原因 、 晋书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 、 唐书关键词:民族融合、长城带、民族迁徙、中华民族、文章摘要长城是中华民族英勇不屈,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的象征,她更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长城带民族融合持续的时间长、范围广、规模大,包括了长城带各阶级、各民族。正是长城带的个民族和平相处,创造了不朽的中华文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